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265节


冯魂之弟冯暄与陈佛智是好友,而两家也多有往来,所以冯魂和陈佛智也算是熟人,此次随同周军主帅、西阳王宇文温突袭林邑国都,冯魂是为了家族,而陈佛智除此之外还为了将功赎罪。

没说上几句,宇文温转入院子,两人赶紧上前问安,一番寒暄之后,言归正传。

“冯府君,这些财物数量可对?”

“对的对的,大王对冯冼氏的赏赐,下官感激涕零!”

“无妨,太夫人助寡人巡视、安抚岭表各州郡,又助寡人讨伐交州李佛子、突袭林邑国都,这些财物,你们受之无愧。”

宇文温笑道,和冯魂以及陈佛智交谈起来,这两位原为陈国的太守和刺史,周军接管岭表之后,宇文温让他们两个暂时官居原职,所以相互间称呼便文绉绉的。

“陈使君,沿海多飓风,为防有变,按照事前安排,你们的船队要分批次先返航,此事耽误不得,有逾期者以军法论处,届时寡人可不会客气。”

“大王请放心,下官已经安排妥当,绝无一人敢延误!”

“高凉冯冼氏、泷州陈氏、安州宁氏,为官军平定交州、讨伐林邑国出力颇多,寡人会上奏朝廷,嘉奖诸位的报国之心...”

冯魂和陈佛智闻言面露喜色,宇文温守信可是有目共睹,既然放出话来,那就一定会付诸实施,这就意味着冯冼氏、陈氏、宁氏岭表三豪族,在新朝廷里有人能帮着说话了。

冯魂和陈佛智当过多年的地方官,当然知道“朝中有人好做官”的道理,他们不敢奢求什么,只盼日后岭表的地方官若是盘剥太甚,自己能有个告状、伸冤的地方。

这不是杞人忧天,岭表数百年来都是建康朝廷统治着,而来岭表当官的大多是贪鄙之徒,只知道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若有人不从便污蔑对方意图造反,以此为借口发兵讨伐。

这些贪官用搜刮来的财物贿赂朝廷大员,又见岭表酋帅、洞主申冤无门,所以在任上有恃无恐的为所欲为,难得出过一些清廉、爱民的好官,却常被建康朝廷怀疑“收买人心意图造反”。

数年前被建康朝廷派兵捉拿的广州刺史马靖便是其一,马靖是不是想造反,冯魂和陈佛智不知道,但马靖是真的“讲道理”。

所以岭表如今换了个新官府,如果邺城朝廷派来的地方官又是贪鄙之徒,那肯定是不讲道理的,届时他们好歹能向西阳王告状申冤,免得被人泼污水,让朝廷以为他们要造反。

冯魂和陈佛智都比宇文温大几岁,他们见着西阳王生龙活虎的样子,琢磨着这位肯定比自己活得久,那么有了西阳王这棵大树,家族就能在朝中有些依靠。

“两位莫要担心,朝廷任命的地方官,当然是讲道理的,不过万一有例外,寡人当然不会坐视不理,再说,岭表不是还有太夫人么?”

“有太夫人主持公道,还有陈使君、宁使君以及冯府君兄弟伸张正义,想来若真有不讲道理的地方官,行事也会收敛一些。”

“那还得有大王帮我等主持公道方可...”

宇文温和冯魂、陈佛智相互吹捧,气氛热络起来,他今日心情不错,一来是这段时间软硬兼施让岭表三豪族诚心归顺朝廷,二来嘛....

一个打开的木箱中,放着一些黄金制品,其中就有宇文温那日发现的假黄金佛像,那是他的黑工坊用黄铜所制假货,如今不动声色的混进了冯冼氏的奖赏中。

不止一件,有的假货被他发现后,“顺其自然”混入冯冼氏、宁氏的奖赏中,至于官军的战利品,当然不会有这种东西。

侠之大者,为国接盘,即便日后事发,苦主也会咒骂林邑国库鱼目混珠,所以自诩为奸商的宇文温,见着两个接盘侠蒙在鼓里,哪能心情不好?

第五十三章 水土不服

神不知鬼不觉便处理掉假黄金制品,宇文温心情不错,所以当他接见李慧等人时,破天荒使用了香料,用来遮掩渐渐明显的尸臭味。

宇文温当然不是僵尸,身上不会散发出尸臭味,这些味道是典冲城里到处都是的尸体散发出来的,算是他故意为之。

周军攻破典冲纵兵大掠之后,城内到处都是死人,因为没有人收敛,所以尸体在炎热的天气下腐烂得很快,静风时觉察不出来,可只要风一吹,那股味就能闻见了。

宇文温从军多年,和将士们一样对浓度不是很大的尸臭味已经有了免疫力,不过李慧等人就不行了,入城时一路过来,闻着那臭味只觉得胃不舒服。

亏得此时室内香气扑鼻,那股让人反胃的臭味已经被遮掩得毫无踪迹,所以李慧等人才能从容与西阳王交谈。

“大家都说岭表是烟瘴之地,尤其夏季瘴气大作时不是人待的地方,结果交州较广州更甚,而林邑还比交州热上几分,官军将士多有水土不服,你们几个还顶得住么?”

“回大王,草民等顶得住。”

“莫要逞强,这地方的水大家都喝不惯,军中闹肚子的人不在少数,你们几个怕是也喝不惯,不然为何成日里喝椰汁?”

宇文温笑道,示意侍卫们端上早已备好的椰汁,这可是他在典冲敢敞开肚子喝的少数几种液体,当地河水、井水即便煮沸了喝,他都觉得味道有些怪。

见着宇文温心情不错,李慧和其他几个年轻人渐渐没那么拘谨,毕竟西阳王身份尊贵,在黄州总管府地界说一不二,又有杞王撑腰,在山南都能横着走,铲平一个家族和碾死只蚂蚁般容易。

即便自己的阿耶见到对方时都不敢大声喘气,更别说他们了,可如今在李慧等人看来,西阳王倒像一个关系不错的同龄人,大家在一起喝茶聊天。

“这里的水,泡出来的茶不知味道如何,所幸不用待多久,不然真是会病倒一大片,你们手上的事情都办完了?”

“回大王,都已办完了,林邑港的番商众多,草民带来的货物很好卖的。”

“噢,那昆仑奴有没有买上几个?”

“自然是买了些,想来带回西阳,会引得大家围观。”

“此是自然,待得调教好了,带在身边做亲随,走亲访友或者与友人出游,那是要多惹眼有多惹眼,走在西阳街道上,那得有多少小娘子来围观呐!”

宇文温开起玩笑来,气氛渐渐轻松,他身份尊贵但没有摆架子的打算,所以言谈之间没那么多讲究,待得大家将各自手中的椰汁喝得差不多,他转入正题。

“大家跟着官军过了大庾岭,到了始兴、曲江、番禺、徐闻、宋寿、龙编,还有这林邑国的典冲,关于所见所闻有什么想法?你们认为,黄州的商贾如何在这广阔的岭表之地做买卖?”

宇文温问的问题范围很大,没有具体说明“做买卖”指的是做何种买卖,隐含的意思就是让大家各抒己见,而在场的几个年轻人不再拘谨,开始畅所欲言。

做买卖的商贾,一种是低进高卖、靠着倒卖货物盈利的中间商,另一种是开办作坊、制作各类货物出售的制造商,而黄州的商贾,过半是后者。

许多黄州商贾都是以开办作坊起家,发家之后慢慢开始自行组织商队,或者委托镖行护送自己的人和货物到远方,来个自产自销将利润最大化。
首节 上一节 1265/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