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239节


先,对于宇文温来说,控制江州是要之务,以一年为限,必须现在开始就打造战船、操练水军,与此同时还要扩充军队。

兵源从哪里来?岭表,不是征岭表百姓,而是买生口(奴隶)。

岭表俚帅、洞主们赚钱的门路之一,就是攻伐别的部落掳掠生口,所以岭表的生口贸易数百年来都很繁荣,王頍建议宇文温大规模购买堪用的生口,扩充军队。

把买来的生口,用一年时间练成堪战的军队,若是别处恐怕不行,但在宇文温手上就能行得通,因为有虎林军这个例子。

这些新军,不需要去打硬仗,只需补充到州郡兵中,主要负责防守城池、要地,以便腾出宝贵的战兵。

还要征召岭表豪族的子弟带兵助战,集中兵力和来犯的尉迟大军野地浪战。

只需要打出一两次沙苑之战那样的胜仗,稳住阵脚,那么就有机会形成并稳固蒲津、洛阳、虎牢、方城、桐柏山、大别山、江州这一条防线。

熬过最艰难的头两年,以江州为大本营的宇文温,率水军东进,控制江防直取建康,把三吴之地收入囊中,届时形成宇文亮坐镇关中,宇文明坐镇山南,宇文温坐镇三吴的局面。

“大王坐拥三吴富庶之地,又有江州、岭表地区,以大王出众的经营能力,十年生育教训,足以练出强兵数万!”

“届时大王全力挥师北伐,在下相信,河南之地,迟早落入大王囊中!”

“哈哈哈哈哈哈!”宇文温大笑起来,“北伐?你说北伐?尽收河南之地又如何?到了冬天,北军骑兵踏冰凌过河,席卷河南大地自抵长江北岸,你让寡人缺马的步军如何抵挡!!”

“刘裕收复长安,那又如何?刘宋大军多次打到黄河边,那又如何?寡人再会经营,也变不出那么多战马来!拥有河北、河东之地的尉迟惇,随时都能拉出一人三马的数万骑兵!”

“但大王可以走海路,不是么?不然何以如此笼络高凉冯冼氏、安州宁氏?”王頍激动起来,挥舞双臂,双眼燃烧着危险的火焰。

“因为冯冼氏、宁氏手中,握有庞大的海上船队!”

“昔年,刘裕平定卢循时派兵乘船走海路,从建康直取番禹端其老巢,大王如今恐怕是准备效其故事,若真有北伐之日,走海路运粮,步军凭借沿海据点防守,哪用怕敌军骑兵袭扰!”

第二十七章 辗转反侧

夜,宇文温躺在榻上辗转反侧,蚊帐外不远处的黑暗中有点红光忽明忽暗,那是驱蚊的艾草条正在缓慢燃烧,这个时代的驱蚊效果不见得有多好,他可以听见蚊帐外还有微弱的“嗡嗡”声。

这个时代的岭南被称为岭表,是让人闻之色变的烟瘴之地,许多南下的中原移民,有很大概率因为各种原因,在岭表活不了几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蚊虫叮咬导致染上重病,不治身亡。

即便蚊子没有扩散疾病,每晚成群结队出现的这些小虫,能叮得人浑身痒睡不着,不过此时宇文温睡不着,却是因为别的原因。

今日傍晚,王頍对当前及往后的局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虽然只是其个人看法,但却和宇文温原本的构想不谋而合。

上、中、下三策,宇文温之前便有了相似的规划,考虑到尉迟家和宇文家的悬殊实力对比,实际上他更倾向于上策,也就是刺杀尉迟惇,来个暴力破局。

尉迟家族掌握大权,成年男丁众多,几乎个个都能独当一面,看上去无懈可击,可恰恰正是这个原因,导致暴力破局有了可能性:

尉迟惇一死,围绕谁来继任蜀王的问题,能直接将这个家族弄得分崩离析。

故蜀王尉迟迥,原配是魏国的金明公主元氏,生下尉迟谊、尉迟宽、尉迟顺三兄弟,如今活着的,就只有尉迟顺,也就是宇文温的岳父。

元氏病故,尉迟迥续弦,新妇王氏生下尉迟惇、尉迟佑耆两兄弟,按照人们的普遍看法来说,续弦虽然也是正妻,但却不是嫡妻,也就是说,尉迟惇的嫡子,在大象二年以后,就应该只有尉迟顺一人。

嫡子继承家业理所当然,奈何尉迟迥家事处理不当,王氏的地位和嫡妻无异,也就是出现了“两嫡妻”的情况,导致续弦所生之子,也成了嫡子。

当然在这个时代,两嫡妻、续弦之子亦成嫡子是常见的事情,但往往到了最后导致兄弟反目成仇,父子形同路人。

也许是尉迟迥宠爱王氏,也许考虑到王氏的娘家因素,也许是因为大象二年后,有数年时间尉迟顺滞留山南,而尉迟迥身边都是尉迟惇在主持事务,所以到了后来,是老四尉迟惇挤掉了老三尉迟顺,继承了蜀王王位。

实际上尉迟迥的宾朋故旧里,许多人是认同尉迟顺继蜀王位的,但既然尉迟迥已经做出决定,大家也就认了,毕竟尉迟惇也有本事,而尉迟顺没有儿子。

尉迟惇年富力强,又代替尉迟迥指挥军队作战许多年,所以即便有争议但也确实能撑住场面,尉迟家的权力交接,算是平稳过渡。

然而只要他一死,一个致命的矛盾便会出现:尉迟惇之子年幼不堪重任,所以能够接任蜀王位的只能是尉迟顺或尉迟佑耆,然而蜀太妃王氏,绝不会让尉迟顺继位。

王氏偏袒亲子,成日里在尉迟迥耳边吹风,导致尉迟迥诸子之间关系恶劣,这在当年的长安权贵圈里已不是秘密,为了当时的蜀国公之位,王氏都不择手段,更别说现在。

尉迟家距离权力巅峰只差一步,天子宝座唾手可得,新的王朝即将诞生,王氏怎么会把本该属于自己亲儿子的宝座,让给别的女人所生之子?

然而只要老幺尉迟佑耆挤掉尉迟顺继蜀王位,就会导致许多人不满,这些人之中,肯定包括故蜀王尉迟迥的侄子尉迟勤、尉迟敬。

这两兄弟同样手握大权,和尉迟顺的关系不错,更别说尉迟顺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他们没理由支持与自己关系疏远的尉迟五郎。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父亲把位置传给弟弟,弟弟不幸去世,那么家业本该还到兄长手上,毕竟这个兄长深得家族人心。

三十多年前,尉迟顺便跟着尉迟迥南征北战,随着大军平定蜀地,那时的尉迟惇恐怕还是小孩子,而尉迟佑耆甚至还未出生,在尉迟家的老部下、部曲们看来,三郎君可比五郎君亲得多。

尉迟顺没儿子,这倒也好解决,只要过继一个侄子即可,他的已故亲兄尉迟谊,就留下几个年幼的儿子。

所以尉迟惇一死,于情于理都该由尉迟顺继蜀王位,然而按蜀太妃王氏一贯的行事作风看,这不可能,因为女人一旦偏执起来,是没有理智可言的。

所以,只要干掉尉迟惇,就有极大的几率让尉迟家内讧,因为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理是这么个理,可怎么实现就是让人头痛的事情,宇文温实际上已经将刺杀尉迟惇的想法付诸实施,但难度太大,根本就没办法成功。

蜀王府层层设防,外面有士兵,府里有护卫,被围得水泄不通,宇文温派出的刺客,花了许多时间却连府里的结构都弄不清楚,更别说潜进去行刺。

而王府仆人们都是尉迟家的家生子,很难收买。

尉迟惇出行时都有数百甚至上千的甲士随行,即便是接见官员、将领时,身边左右都有甲士虎视眈眈,宇文温派出的刺客根本就没机会靠近,更别说行刺。

即便尉迟惇是入宫面见天子,身边时刻都有护卫,宇文温琢磨这位身上应该还穿着环锁铠,除非用轰天雷近距离来个“轰隆隆”,但根本就没有接近的机会。
首节 上一节 1239/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