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231节


西阳城某处宅院,吴明正在汇总口供,他明面上的身份是王府典卫,但实际的身份是西阳王宇文温的猫队头目,专门暗地里做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

那个身份可疑、在安宁市前弄出“瓦钵青莲”的中年人,及其同伙一起已经被吴明带人抓了,没费什么力气就从这些人口中得到了一切能得到的口供。

包括几岁死了耶娘,几岁开了“荤”,有几个相好,藏了多少钱帛在何处等等。

和“瓦钵青莲”这种没多少技术含量的幻术比起来,西阳王府“开光办”的幻术(魔术)可要厉害得多,各种“情景剧”过一遍,这几个嫌疑人被吓得够呛,哭喊着要招供。

即便后来转移到州狱关押,几位都已经有些神志不清,不过吴明还是有分寸,没真的把这些人吓傻,在牢里缓上一段时间,便能恢复正常。

口供很快便归纳好,一切如吴明预料的那般,这伙结成邑义的人有问题。

邑义(佛社)各地都有,本无奇怪之处,邑义成员有信仰弥勒的,有信仰弥陀的,也有两者兼信的,但吴明盯上的这个邑义,信仰的弥勒有些不对劲。

简而言之,最后他们是要以弥勒现世、建立人间净土的幌子,纠集信众起事,也就是要造反。

亦如汉末太平道张角、晋时天师道孙恩那样,以宗教的名义聚集信徒揭竿而起,妄图推翻朝廷建立他们所谓的理想政权。

稍有不同的是张角的太平道、孙恩的天师道源出道教,而吴明盯上的这个邑义,是以佛教的弥勒信仰为教义,这种曲解佛教教义、以此为造反理由的组织可不是创,有前车之鉴。

元魏后期,屡有沙门以弥勒降世的名义聚众谋反,到了高齐时,青州等地亦有人以“新佛出世,除去旧魔”的口号聚众谋反。

这是吴明从刘桃枝口中得知的往事,有鉴于此,他愈对出现在西阳城里的这个邑义组织重视起来。

一如其他邑义般,这个邑义的构成没有太多异常之处,大概可分为高层、中层、基层三个阶层,因为是初创,所以人数不算多。

高层即组织者,领名为邑主,副领名为维那,然后负责讲授佛经的是邑师,负责化缘筹措资金的是化主。

中层即骨干人员,有负责制佛、制塔的佛主、塔主,有操办设斋、祈祷火等法事的斋主、香火、典坐、典录,他们是邑师讲经时的重要帮手。

基层就是邑人、邑子,或者清信(清信男、清信女),也就是普通信徒。

吴明盯上的这个邑义,是从外地过来黄州吸收信徒的,高层和中层骨干都已经有了,缺的是信徒,他们之所以选择黄州西阳,是因为这里最近几年人口增加极快,而佛寺的力量却很薄弱。

也就是说,从做买卖的角度来看,西阳是一块前景很好却亟待开的广阔市场,而某处的大邑义,要来这里开邑义(分号)。

这个大邑义是幕后主使么?不是,因为大邑义的上面,很可能还有都邑义,甚至大都邑义。

换而言之,西阳城里落网的这个邑义只是开路先锋,隶属某个居心叵测的弥勒教都邑义甚至大都邑义,是其伸向山南的一根触手而已。

被吴明抓的这几个人就是骨干,信心满满来到西阳准备有所作为,结果刚住下没几日便遭了贼,带来的一尊弥勒佛像被偷了。

那佛像有蹊跷,但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人注意到,不过因为做贼心虚,他们几个还是躲到另一处地方以防万一。

精心策划、准备之后,打算在安宁寺前用“瓦钵青莲”的戏法吸引信徒,却撞见常乐坊派出来宣传“鱼龙曼延”的车队,和车队的各种惊悚表演相比,区区“瓦钵青莲”的手段根本不够看。

开门不利,但倒霉的还再后头:他们被人打闷棍抓了。

这几位“出师未捷”的倒霉鬼都已各自交代,说“上边”给他们的任务,就是先在黄州展信徒、站稳脚跟,至于什么“揭竿而起”一类的目标,没有。

如此说来,那个神秘莫测的上级邑义派人过来展邑义,也许只是见黄州西阳人气旺,本地的佛寺势力小,便想来“开拓市场”,吸收大量信众以便聚集钱财上供。

但对方组织结构似乎很严密,已经过正常邑义的组织结构需要,吴明不敢掉以轻心,反倒如临大敌,因为这几个被抓的人,有些不确定的供述,说“上面那位”姓刘。

数百年来,世间无数鱼声称自己姓“刘”,想要鱼龙曼延,最后变成一条真龙。

第二十章 金刀之谶

黄州州衙,黄州长史郝吴伯与西阳王府典卫吴明正在交谈,州司马宇文十五亦在座,三人此时正在商议一件大事,那就是吴明拿来的口供里所述一件事情。

事情的来龙去脉大概如下:亳州有个佛社,派出骨干来黄州组织分社,也就是亳州一个大邑义,派人来黄州建立邑义。

这个邑义组织信奉的是被人故意曲解的弥勒经义,其幕后大头目,似乎姓刘。

“亦或是自称姓刘,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此人所图不小。”吴明做了总结,“这个邑义短期目标是要在黄州站稳脚跟,吸纳信徒,聚敛钱财。”

宇文十五有些迷惑:“呃,为何那幕后大头目姓刘,就是所图不小?”

天下那么多姓氏,在特定局势下有些姓氏确实敏感些,比如说齐国、周国分别取代东西魏时的元氏,周国灭齐后的高氏,都可能有苗裔要负隅顽抗,所以要提防。

前不久刚被灭的隋国,据说杨二郎杨广迄今下落不明,所以一旦有哪个秘密结社的头目姓杨,周国官府必然严阵以待。

可是刘姓怎么会如此让人警惕?

吴明还没解释,郝吴伯却忽然开口问道:“宇文司马,可知何为‘金刀之谶’?”

“呃,不知。”

“那么可知何为‘卯金刀’?”

“啊,卯金刀刘嘛。”宇文十五觉得自己能回答出这个问题,值得高兴。

他是宇文温的亲随,当年在长安城里吃喝玩乐,各种明里暗里的规矩那是门清,可说到学问,主仆二人都有些摆不上台面。

不过宇文温婚后似乎像变了个人,但宇文十五则照旧,读书写字没问题,但做文章就抓瞎了,在饱读诗书的郝吴伯面前,说文解字根本比不过,所以宇文十五觉得自己能答出来,值得小高兴一下。

“卯金刀代指刘,司马可知刘家天子?”

面对郝吴伯的提问,宇文十五又高兴起来,因为这个问题他能回答:“两汉的天子不就是姓刘嘛,还有季汉的刘皇叔…呃,还有宋国的刘官家。”
首节 上一节 1231/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