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228节


“所以在下以为,不要惊动那些邑主,而是让眼线暗中注意观察即可。”

都是自己人,所以吴明和宇文十五说起话来没太多忌讳,西阳王宇文温对治下的民间结社一直盯得很紧,虽然允许正常私社存在,但外松内紧。

宇文温实际上不信佛不信道,虽然不至于灭佛灭道,却一直提防佛道两教过度展,导致影响官府租调收入,还得提防妖僧、妖道以宗教名义造反,所以在允许邑义出现的同时,还在各个邑义里收买、安插眼线。

每个邑义正在做什么,邑主、邑子大概在做什么、哪些官吏加入了邑义,眼线们会定期向上线汇报,经“开光办”汇总之后形成书面文字,如果有异常就要向宇文温汇报。

得益于早已形成的眼线网,看家得宇文十五如果要采取措施会很方便,但他认为光盯着邑义还不够,佛寺也是要紧盯的一个地方。

“别处且不说,黄州境内的所有佛寺,我会让眼线盯着,免得那些贼人巧舌如簧,拉无知信众下水,至于州兵和官衙吏员,我也会让眼线盯着。”

“司马,还得提防对方铤而走险,万一在城里弄出什么祥瑞来,那可真是如同一泡屎落在脚面上,恶心之至。”

听得吴明这么说,宇文十五冷笑道:“祥瑞?谁要是敢在西阳城里搞事,我让他变成祥瑞!”

第十七章 祥瑞

安宁寺,烟雾缭绕,香客如潮,众多上香的人当中,有一对主仆亦在其内,那是寻常穿戴的杨丽华和柳叶,当然,身后不远的地方,还有随行的便装王府护卫。

最近一段时间,杨丽华心情不错,先是女儿宇文娥英出嫁,新郎不远千里亲自上门迎亲,然后去关中成亲。

柳叶陪着小女郎远行,在关中住了一段日子,不久前刚返回西阳,详细说起了宇文娥英的婚后生活,简而言之就是一切顺利,新郎对新娘好,舅姑对新妇也不错。

宇文娥英过得好,当娘的杨丽华放了心,而让她高兴的不止这一件事。

杨丽华的弟弟杨广,去年出家之前在西阳“留种”,如今两名陪侍的女子经过十月怀胎,已经各自顺利诞下男婴,这让杨丽华喜极而泣。

她的父亲杨坚,终于有孙子延续香火了!

此事极为隐秘,所以不能声张,因为一旦事情败露,朝廷必然会斩草除根,为了保住杨家的香火,杨丽华只能继续让两个小家伙连同母亲隐姓埋名,分别在不同的地方过着平凡生活。

这多亏了佛祖保佑,所以杨丽华要到寺庙还愿,香火钱自然是少不了的,她甚至还想出资开山造大佛,只是考虑到诸多因素只能打消念头。

开山造大佛耗资不菲,昔年在长安时,关陇权贵们出资在各地开山、开石窟造大佛,其费用可是十分惊人,杨家信奉佛教,自然也花过不少钱,杨丽华知道自己若是独资造像,恐怕要花掉大部分积蓄。

但她愿意倾尽所有,也要造像表达对佛祖的虔诚之心。

作为西阳王的妾,杨丽华每月都有许多“体己钱”,宇文温对她很好,又极其能赚钱,所以杨丽华手中的钱越来越多,花销倒不大,天长日久攒下许多,“独资”开山造大佛是没问题的。

但这样太过张扬了,即便匿名造像,也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平添许多变数。

另一个原因,是杨丽华担心宇文温有意见,不是怕宇文温被刺激得忽然食言、要把杨家斩草除根,而是担心宇文温因为造像之事飙。

宇文温不信佛,不信道,虽然也时不时去佛寺、道观烧香,但杨丽华算是看出来了,宇文温把烧香当做是找医生把脉,完全和信不信无关。

头痛脑热,当然要请医生来把把脉开个药,同样,宇文温心情不好或者心情很好的时候就去烧香,道理和身体不舒服就去看医生一样。

无所谓信仰,无所谓虔诚,甚至时不时编排佛、道两教的故事,尤其那个“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是鬼乐官,四个字色中饿鬼”的编排,让人听了无语。

宇文温严禁府里女眷礼佛耗资太过,尤其捐钱造佛像是决不允许的,另一件就是严禁到庙里求子,宇文温在府里成日念叨“色中饿鬼”,弄得杨丽华如今见了和尚都有些尴尬。

有鉴于此,她要出资开山造佛像的打算只能是想想而已,而今日带了许多香到安宁寺,除了还愿,也是为了把下一次的分量也烧了。

有女客即将抵达西阳,届时对方将在王府小住,按照王妃的安排,杨丽华今日要“忽得急病卧榻不起”,到时候女客在府里住下,她就不用露脸了。

之所以要避嫌,是因为王妃说那位女客认得杨丽华,知道她当年大周皇后的身份,所以要避免双方见面。

杨丽华不知道这个女客的真实身份,但她当年身为大周皇后,见过的贵妇有很多,所以认得她的女子也不算少,不过杨丽华就有些纳闷,怎么连岭表那边都有人认得她?

而且这个女子的身份居然如此高贵,路过西阳时竟能在西阳王府小住,杨丽华不由得起疑:这是谁家女郎或者夫人、太夫人,有如此大的脸面?

这种问题想多没用,她只需“身染恶疾”躺在寝室装病就行,特地搬出去住反倒显眼,因为不知道对方会住多久,所以杨丽华可能要卧榻装病一段时间,故而今日要连着下次的香一起烧了。

香客很多,杨丽华不方便在佛像前停留太久,转身走出大殿,又有许多香客入内,为自己或者家人祈求平安,如今朝廷对陈国用兵,许多官军家属都时不时来寺里上香。

还有许多商贾以及镖行镖师家属亦在此列,得益于战事的进展顺利,越来越多的人从中获利,故而江州甚至岭表地区,都成了黄州商贾的新市场。

“呐,你可知道安宁寺一天烧掉的香有多少支?光是制香、售香,养活了多少人?”

“安宁寺生意这么好,每日客流量都在稳定增加,你可知道这养活了多少周边产业?”

“怎么了?怎么了?寺庙打开门不就是做生意的么?还不许为夫说了?哼哼,实在不行搞几个“祥瑞”,让安宁寺的名气越来越大!”

“做大做强后还得开分店!到时候财源广进哟!”

“还有啊,邑义制作佛像,专门留位置给捐钱的人刻上名字,你可知道这种买卖养活了多少人?这个市场前景广阔,来钱很快的!”

“为夫想过了,投资几个邑义,专门搞定制佛像,什么石制、木制或者金银铜铁都行,用模具统一制作,一日能做上十余尊!”

“各种尺寸、各种款式、各种优惠套餐都有,什么买一送一啦,什么第二尊半价啦,丰俭由人,到时候这产业就交给你管着,反正你对佛像也挺有研究的嘛!”

宇文温那阴阳怪气的调侃,在杨丽华耳边不断回响,本来好端端的佛门净地,在她看来顿时变成生意场,如同酒肆、茶肆、食肆或者市场那样,充满了市侩气息。

“安宁寺明年的创收目标,是净利润一万贯!”

杨丽华苦笑着摇摇头,要把这种阴阳怪气的调侃摇走,宇文温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开玩笑,但她可不敢对佛祖有任何不敬。

刚走出寺庙大门,却见门前空地上聚集了一大群人,还有吸引了更多的人过来围观,她本不想多事,却见围观的人踮脚探头,似乎在看什么有趣的场景,于是向柳叶使了个眼色。
首节 上一节 1228/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