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092节


“是不是他婆娘又偷人了?抓不到奸夫,没处撒气就跑来吓唬我们?”

“哈哈哈哈哈哈!”

“你们说,这厮今年会不会兴兵来犯?”

“谁知道呢,来就来呗,来个痛快的,成日里在上游放木屑吓唬我们,这么多木屑拿来生火也好啊!”

陈军士兵笑骂着,按说江面出现如此情况必须立刻向上官汇报,但周国却是经常弄出这种动静,大家一开始还紧张,到后来便司空见惯了。

“赶紧划船,回去晚了抢不到菜吃,独脚铜人又不会赔。”

周国的黄州总管叫做独脚铜人,这是江州陈军普通士兵都知道的事情,他们许多人也许连江州刺史姓甚名谁都不清楚,但就是知道敌国的这个总管有何名号。

独脚铜人是周国宗室,当然就是姓‘宇文’,好像叫做‘宇文冷’、‘宇文热’亦或者是‘宇文温’,这都无所谓了,但大家都叫起诨号来那是一个朗朗上口。

独脚铜人在黄州,历年来对陈国的侵袭都没停过,虽然其名号还没有到能够止小儿夜啼的地步,但大家都深恶痛绝,所以不时编排些故事来消遣。

尤其喜欢编排独脚铜人的婆娘偷人,这种故事最容易搞活气氛,虽然大家都知道是假的,但消遣起来心里总会高兴些,就如同扎小纸人诅咒一般。

你厉害、你凶狠是不是?我们就咒你婆娘偷人!

消遣归消遣,独脚铜人确实是头猛虎,所以大家也不敢掉以轻心,虽然对方经常在上游放木屑吓唬人,但集结在蕲口的周军战船也不是纸糊的,今天现的异状,照样要向上官汇报。

“赶紧回营,一会就要开饭了。”

。。。。。。

寿春城外北郊,淝水入淮水处,陈军营寨里哨兵正在望楼上警戒,秋收结束之后,夏天来临之前,历来都是动兵的好季节。

八年前,周国大举进犯,把陈国从齐国手中收复没几年的淮南给抢走了,后来周国内乱,陈国好容易借机收复失地,将防线从长江北推至淮水,又调集了大量人力物力加强各处城池,为的就是要守住这得来不易的国土。

秋风吹过,淝水东岸的八公山上草木摇曳,远远看去,如同有千军万马布满整座大山,望楼上的陈军士兵,却无心看这样的风景,开始抱怨起来。

“本来说好的,过了九月就让我们回去,结果又说军情紧急,兵役要延迟到明年开春,万一到时候北虏又来了,那该怎么办?”

“怎么办?继续在这里待着呗!说得好像你家中有地等着回去耕一般!”

“没地是不错,但可以去给大户耕地,一家人总要过日子啊!”

“你冲着我嚷嚷有何用?我都在这里当了一年半的兵了!当初说好就服役三个月!”

“那你家里人怎么办?”

“怎么办?凉拌!我家里兄弟多,好歹能帮帮忙照应一下,媳妇帮人做针线活,小的就跟几个堂兄弟一起,帮人做杂务。”

“唉,你说这日子何时熬到头啊...”

“苦中作乐呗,我是想开了,上官就是把我们当做仆人用,还是不要工钱的那种,一年十二个月,我给各位上官打杂的时间,比在这里拿个号角当瞭望的时间都要多!”

望楼上,几个士兵不住抱怨,他们都是被征来淮南服兵役的百姓,说是为国效力,结果大部分时间都是给各位将军和官员当奴仆。

修锁、做木工、遛狗、饮马、端茶递水等等,实际上在军营的日子少得可怜,哪里有时间去操练,不要说开弓射箭,就是见了死人都会吓得双腿软,更别说杀敌。

平日里他们就是奴仆,只是到了秋天之后,大多是北虏南犯的时节,所以上官们才将他们放回军营,又开始‘为国效力’起来。

官字两张口,怎么说都有理,反正征的时候吏员说只需服役三个月,离开家乡后就由不得你了,百姓们有苦说不出,只能老老实实熬。

有人往北面瞥了一眼,随即面色一变:“北虏,是北虏骑兵!”

众人闻言望去,现淮水北岸上尘土飞扬,有数十骑兵正向岸边疾驰而来,临近河畔之后忽然分成两股,一东一西拐弯之后又调转马头北返。

看样子是周军斥候,例行公事来岸边巡逻,这是很常见的事情,陈军的斥候也时常沿着淮水南岸巡视。

“就数十骑兵嘛,还能怎么着,莫非能渡河攻城?你们不要这么风声鹤唳。”

见着敌军骑兵只是巡逻,大家随即放松下来,有人好奇的问道:“总是听人说什么‘风声鹤唳’,这什么意思?”

“呐,你看见那座八公山么?”

有人开始解释起来,说起数百年前的淝水之战,当时的战场就在这里,大举南犯的秦军有百万之众,而迎战的晋军还不到一万。

结果晋军以少敌多,打得秦军溃败,溃兵夺路狂奔,一路上听见风声还有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所以形容人疑神疑鬼便有了“风声鹤唳”的说法。

“哦...可是,可是你们不觉得秋收之后,北虏骑兵来岸边巡视的次数越来越多了么?”

“那又怎的,去年这个时节,北虏游骑也是频繁巡逻,他们是在吓唬我们。”

正议论间,北岸尘土又起,哨兵们举目望去,却现是一只打着特别旗号的队伍。

“咦?好像还有马车,莫非是北虏的使者么?前几个月南下的使者也是这般行头。”

“快,快去报告上官。”

第一百二十六章 哗然

建康城内,人心浮动,自从重阳节后,北朝周国在两国边境多有异动,一时间谣言四起,各种消息到处再传,都说北军即将南下,弄得建康城内风声鹤唳。『

折腾了大半月,到了十月初,正当人们认为北军南犯的消息是讹传时,周国派来的使者抵达建康,同时带来了周国皇帝的国书。
首节 上一节 1092/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