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861节
但是对已经被朱瞻基指明了发展方向的工部来说,许多人都是充满了信心,相信自己能解决这些问题。
重新回到了水寨,舰船在数百水手的努力下,充满危险地进行了硬着陆。这也越发坚定了朱瞻基想要早点弄到橡胶的想法。
“殿下,诸将全部已经召集起来,不如见上一见。”
郑和担任海军总监,并且统管大权,并没有引起海军士兵的反感。五次下西洋,再加上东征东瀛的功绩,他的威望比起前世更高。
朱瞻基点了点头,看向了这艘战舰的主将杨道说道:“杨千总,你身为羽林卫学出来的将领,要比其他士兵具有更广阔的眼界和学识。这次前往东洲,除了搜集各地的农产品,橡胶,换取金银,更重要的是要将你在羽林卫学所学的学识,传授给更多的士兵,让我大明的海军可以提升更强的战力。”
杨道躬身抱拳道:“臣定不负殿下所托。”
朱瞻基临走拍了拍他的肩膀,赞许道:“孤知道你在羽林卫学学业有成,如今又能忍受寂寞,不畏艰险,励志替我大明扬威四海,很不错!”
朱瞻基身后的不少大员,看着杨道的眼神就变的热烈了起来。
杨道身为杨士奇的唯一儿子,如今杨士奇虽然失势,只能在温泉别院陪太子养老,但是他在文臣之中的声名还是很高的。
杨道有这个便利条件,更是娶了解家的女儿为妻,如今太孙丝毫不在乎他父亲站错队,对他格外赞扬。
再加上他在羽林卫学与一大帮勋贵子弟为同窗,交游广阔。
这杨道不管在文臣,勋贵,还是太孙眼里,都有潜力,以后发展无限。
要是将他收拢帐下,也能结一分善缘。
可惜啊,他明日就要出海,这一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来,想拉关系也晚了。
面对士兵,将领们,朱瞻基总有更大的包容心。因为如今这个时代,士兵们比文臣们的待遇差的太多了。
在朱瞻基整顿海军之前,海军与陆军一样,士兵们不仅要训练,要种地,还要承担许多劳役工作。
明朝为什么后来会出现逃兵籍的情况,就是因为士兵名义上的待遇比文臣高,其实差的非常远。
以大明的普通士兵为例,一个月俸禄大约是二两银子。
可是这二两银子只是名义上的,因为大部分俸禄都被籍田给冲抵了。
士兵们种田虽然不需要缴税,但是也不会领取这部分的俸禄,而且这部分税收抵扣的比他们能领到的钱要少的多。
种地抵了一大半俸禄,朝廷每次征用劳役,他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
而他们的收入,除了种地以外,就只有春秋置装费,出征补助等,不打仗的时候,他们可能连油盐都买不起。
许多士兵当兵好几年,都不一定能攒到二两银子。
第一舰队身为朱瞻基的亲军,待遇自然是最好的,但是每个月能领到的现银,也不会超过一两银子。
文官的收入虽然低,但是没有军籍的限制,他们能收附田,光是这些免税的田地收入,就要远超士兵了。
何况,他们还有各种其他收入,实际生活滋润的多了,还不用吃苦受累,去冒险。
以第二舰队提督总兵易信为例,在东征东瀛之前,他可是大明在辽东地区最出色的海军将领之一。
但是辽东苦寒,出产不多,他纵使有五百亩免税田,实际收成也不多。
要不是能喝点兵血,他连亲兵都养不起几个。
所以在得到佐度岛的金矿收成的分成之后,他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中连岛的建设,中联伯府的建设上。
这完全是穷人乍富,找不到南北了。
要是文官,朱瞻基肯定毫不留情地将他削爵调职,但是因为知道他过去苦,朱瞻基就心软了,再给他一次机会。
这样有点错误的将领,因为想要将功赎罪,会比一般的将领更加卖力。
水寨会议大殿内,朱瞻基坐在上首,在他的下首,坐了近一百个千总以上级别的将领。
“据说在东洲东北的群岛上,还有南宋时期逃亡到那里的水师后裔,你们若去了东洲,第一个要接触的就是他们。他们在当地已经住了百余年,与周边的土著没有语言障碍,这是一股很重要的需要笼络的势力。”
这倒不是朱瞻基胡说八道,因为在后世温哥华西部沿海的夏洛特皇后群岛,上面生活着的土著人,的确是南宋水师和蒙元水师的后裔。
他们因为全部都是男性,流落到此地以后,屠杀了不少小部落,并且将他们的女人占为己有。
此后,他们就在当地繁衍生息,不过因为懂得文字的水兵不多,留下的文献资料很少。
但是有许多证据都明确证实,这些人的确是南宋和蒙元人后裔。
实际上,在美洲各地,不少部落都有证据显示,他们是商朝时期抵达美洲的,他们有跟中国一样的象形文字,甲骨文。
但是因为那些部落的文化几乎断绝,大部分都查无实证。
但是皇后群岛上面生活的土著,保留下来的中文书籍和兵符等文物,却是最真实的证据。
没有去管众将的惊讶,朱瞻基继续说道:“东洲大地虽然比中洲略小,但是同样幅员辽阔。而且与中洲不同,他们是南北长,东西窄。因为这样的地形,气候也不一样,所以他们不能像中洲一样,同样的物种可以在不同地区种植。
而且,他们不会制作轮子,所有的东西全部要靠肩扛手拉,所以他们的活动范围小的可怜。
但是,他们拥有最肥沃的良田,在东洲南北两处大陆的良田加起来,面积能够比我大明现在整个国境还要大。
重新回到了水寨,舰船在数百水手的努力下,充满危险地进行了硬着陆。这也越发坚定了朱瞻基想要早点弄到橡胶的想法。
“殿下,诸将全部已经召集起来,不如见上一见。”
郑和担任海军总监,并且统管大权,并没有引起海军士兵的反感。五次下西洋,再加上东征东瀛的功绩,他的威望比起前世更高。
朱瞻基点了点头,看向了这艘战舰的主将杨道说道:“杨千总,你身为羽林卫学出来的将领,要比其他士兵具有更广阔的眼界和学识。这次前往东洲,除了搜集各地的农产品,橡胶,换取金银,更重要的是要将你在羽林卫学所学的学识,传授给更多的士兵,让我大明的海军可以提升更强的战力。”
杨道躬身抱拳道:“臣定不负殿下所托。”
朱瞻基临走拍了拍他的肩膀,赞许道:“孤知道你在羽林卫学学业有成,如今又能忍受寂寞,不畏艰险,励志替我大明扬威四海,很不错!”
朱瞻基身后的不少大员,看着杨道的眼神就变的热烈了起来。
杨道身为杨士奇的唯一儿子,如今杨士奇虽然失势,只能在温泉别院陪太子养老,但是他在文臣之中的声名还是很高的。
杨道有这个便利条件,更是娶了解家的女儿为妻,如今太孙丝毫不在乎他父亲站错队,对他格外赞扬。
再加上他在羽林卫学与一大帮勋贵子弟为同窗,交游广阔。
这杨道不管在文臣,勋贵,还是太孙眼里,都有潜力,以后发展无限。
要是将他收拢帐下,也能结一分善缘。
可惜啊,他明日就要出海,这一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来,想拉关系也晚了。
面对士兵,将领们,朱瞻基总有更大的包容心。因为如今这个时代,士兵们比文臣们的待遇差的太多了。
在朱瞻基整顿海军之前,海军与陆军一样,士兵们不仅要训练,要种地,还要承担许多劳役工作。
明朝为什么后来会出现逃兵籍的情况,就是因为士兵名义上的待遇比文臣高,其实差的非常远。
以大明的普通士兵为例,一个月俸禄大约是二两银子。
可是这二两银子只是名义上的,因为大部分俸禄都被籍田给冲抵了。
士兵们种田虽然不需要缴税,但是也不会领取这部分的俸禄,而且这部分税收抵扣的比他们能领到的钱要少的多。
种地抵了一大半俸禄,朝廷每次征用劳役,他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
而他们的收入,除了种地以外,就只有春秋置装费,出征补助等,不打仗的时候,他们可能连油盐都买不起。
许多士兵当兵好几年,都不一定能攒到二两银子。
第一舰队身为朱瞻基的亲军,待遇自然是最好的,但是每个月能领到的现银,也不会超过一两银子。
文官的收入虽然低,但是没有军籍的限制,他们能收附田,光是这些免税的田地收入,就要远超士兵了。
何况,他们还有各种其他收入,实际生活滋润的多了,还不用吃苦受累,去冒险。
以第二舰队提督总兵易信为例,在东征东瀛之前,他可是大明在辽东地区最出色的海军将领之一。
但是辽东苦寒,出产不多,他纵使有五百亩免税田,实际收成也不多。
要不是能喝点兵血,他连亲兵都养不起几个。
所以在得到佐度岛的金矿收成的分成之后,他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中连岛的建设,中联伯府的建设上。
这完全是穷人乍富,找不到南北了。
要是文官,朱瞻基肯定毫不留情地将他削爵调职,但是因为知道他过去苦,朱瞻基就心软了,再给他一次机会。
这样有点错误的将领,因为想要将功赎罪,会比一般的将领更加卖力。
水寨会议大殿内,朱瞻基坐在上首,在他的下首,坐了近一百个千总以上级别的将领。
“据说在东洲东北的群岛上,还有南宋时期逃亡到那里的水师后裔,你们若去了东洲,第一个要接触的就是他们。他们在当地已经住了百余年,与周边的土著没有语言障碍,这是一股很重要的需要笼络的势力。”
这倒不是朱瞻基胡说八道,因为在后世温哥华西部沿海的夏洛特皇后群岛,上面生活着的土著人,的确是南宋水师和蒙元水师的后裔。
他们因为全部都是男性,流落到此地以后,屠杀了不少小部落,并且将他们的女人占为己有。
此后,他们就在当地繁衍生息,不过因为懂得文字的水兵不多,留下的文献资料很少。
但是有许多证据都明确证实,这些人的确是南宋和蒙元人后裔。
实际上,在美洲各地,不少部落都有证据显示,他们是商朝时期抵达美洲的,他们有跟中国一样的象形文字,甲骨文。
但是因为那些部落的文化几乎断绝,大部分都查无实证。
但是皇后群岛上面生活的土著,保留下来的中文书籍和兵符等文物,却是最真实的证据。
没有去管众将的惊讶,朱瞻基继续说道:“东洲大地虽然比中洲略小,但是同样幅员辽阔。而且与中洲不同,他们是南北长,东西窄。因为这样的地形,气候也不一样,所以他们不能像中洲一样,同样的物种可以在不同地区种植。
而且,他们不会制作轮子,所有的东西全部要靠肩扛手拉,所以他们的活动范围小的可怜。
但是,他们拥有最肥沃的良田,在东洲南北两处大陆的良田加起来,面积能够比我大明现在整个国境还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