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672节
但是见识到了这个宫中的森严,又想到昨夜的一夜畅谈,她的心里,似乎并不反感呢。
朱瞻基今日闲了下来,当然不是因为没有什么事做,而是不用再到奉天殿去看那些文臣争吵了。
朱棣雷厉风行地安排好了银子的分配,又推出了议事法则,这几日就没有了大朝会。
所有大臣们一边等着封印的那日,一边忙着相互串联,要拿出一套众人都认可的方案,显得比往日更加忙碌。
朱瞻基本来是能休息几日的,但是现在又开始整理西北和帖木儿国的各方面情报,他的书房里,显得比往日更加忙碌。
而在东华门内的咨情司,也比往日更加忙碌,除了外地各处的情报人员回京述职,连通政司和锦衣卫的人也都来了不少。
他们相互配合着,将一条条情报,一个个信息进行汇总,进行分析,然后将结果递到兴庆宫去。
锦衣卫这边,杨章德这个锦衣卫的指挥佥事亲自坐镇,压制着锦衣卫的人不要跟咨情司的人起矛盾。
通政司这边,左通政粱阶只是过来打了一个照面,见朱瞻基并没有过来,就安排了五品右参议庞博在这里负责协调。
从朱瞻基开始搜集整理情报,所有人都知道,这是西征之事要被正式提上议程了。
不过现在没人顾得上这个,到底是让六位堂官轮流担任议长,一人轮流一年,还是固定一个人连续五年担任议长,主持朝议,现在才是文臣们关注的。
两个方案各有千秋,前一个方案相对公平,六个堂官都有机会担任,不会让谁高人一等。
但是,这却不是文臣们希望的,因为不管是谁,谁没有一个高人一等的理想呢?
将这个位置固定下来,成为文臣之首,领导文臣与皇上打擂台,虽然不是丞相,但是也堪比丞相啊!
这几日本来就要封印放假,各部除了礼部要准备祭天仪式,其他部门都没有什么事了。
但是京城各部的人员,比往日还要到的齐全,连那些请假的人员也都一个个开始坐班。
哪怕他们参与不进高层的角逐,也想第一时间知道确切的消息。
朱棣对大臣们的态度关注比较密切,但是朱瞻基却没有心思去打探他们到底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不管他们接受哪一种方案,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他的精力全部都放在了西北的情报和朝中文武大臣以及宦官集团的势力对比上面了。
他的高祖朱元璋的确是个大才,虽然和尚出身,从不识字到最后却成为一代大家。
特别是他对人心的把控,管理的能力,都称得上一代天骄。
儒家虽然有局限的一面,他们抵制所有的发展,让任何人只能在既定范围内折腾,但是他们带给这个民族超强的凝固力。
历朝历代以来,儒家文臣向来不缺少“忠君之臣”,他们为了理想可以抛头颅洒热血。
朱元璋赶走了蒙元人之后,一大批怕死鬼立即就翻身做了主人,变的不怕死了。
朱元璋利用文臣治国,利用武将压制文臣,然后再利用与皇室永远一条心的宦官来限制武将。
这样一个循环的权力环节构建完成以后,皇权掌握了平衡和仲裁,让每一方都不能占据绝对优势。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人才断代!
武将不像文臣,他们需要在战场上拼杀,需要面对各种艰难的局面才能成熟起来。
在朱元璋时代,几十年的拼杀,他有一大批具有丰富战斗经验,包括政治斗争能力的武将。
徐达,常遇春,汤和,蓝玉,随便拉一个出来都能压制住一大批文臣。文臣在朱元璋时代,比武将的势力要小一大截。
但是随着国家稳定,老一辈的武将被杀的杀,老的老,死的死,新一代的武将们根本比不上老一辈了。
但是文臣不一样,随着国家的稳定,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经验也是越来越丰富。
到了朱棣时期,随着朱能的死去,就只剩下一个张辅,一个沐晟还有一点政治头脑。
沐晟驻守云南,张辅现在也驻守到了交趾。在如今的大明朝堂上,原本武将制衡文臣的局面一去不复返,文臣势力越来越大。
朱棣没有办法,只能扶持宦官来帮助武将们制衡文臣,这也是永乐时期,宦官势力大盛的根本原因。
朱棣的七大太监,除了一个李谦是汉族,两个回族,两个女真,两个蒙元人。这不仅仅是因为异族没有依靠更加忠诚,主要原因还是他们对文臣的忌惮更少。
朱瞻基最开始还不理解,为什么朱棣喜欢用异族,但是真的融入了这个时代才发觉,不能用后世的思维来考虑问题。
在后世,国家,民族,已经成为了一种普及的思想教育基础。
但是这个时代,虽然民族的概念已经形成,但是根本还没有国家的概念。
不管是哪个民族的人,他们不会忠诚于哪个民族,哪个国家,只会忠诚某个人。
王彦原名王狗儿,王彦这个名字就是朱棣给起的。他原本是女真人。但是在永乐初期,他担任辽东镇守太监,杀起女真人来一点也不手软,反倒是杀起汉人,还要考虑更多一点。
对他来说,女真算什么,谁对他好,他就忠诚于谁。
除了郑和这样的泛爱主义者,其他的几大太监无不是如此,他们忠诚的是朱棣,是皇上,而不是大明。
这主要就是国家观念意识还没有觉醒。
朱瞻基今日闲了下来,当然不是因为没有什么事做,而是不用再到奉天殿去看那些文臣争吵了。
朱棣雷厉风行地安排好了银子的分配,又推出了议事法则,这几日就没有了大朝会。
所有大臣们一边等着封印的那日,一边忙着相互串联,要拿出一套众人都认可的方案,显得比往日更加忙碌。
朱瞻基本来是能休息几日的,但是现在又开始整理西北和帖木儿国的各方面情报,他的书房里,显得比往日更加忙碌。
而在东华门内的咨情司,也比往日更加忙碌,除了外地各处的情报人员回京述职,连通政司和锦衣卫的人也都来了不少。
他们相互配合着,将一条条情报,一个个信息进行汇总,进行分析,然后将结果递到兴庆宫去。
锦衣卫这边,杨章德这个锦衣卫的指挥佥事亲自坐镇,压制着锦衣卫的人不要跟咨情司的人起矛盾。
通政司这边,左通政粱阶只是过来打了一个照面,见朱瞻基并没有过来,就安排了五品右参议庞博在这里负责协调。
从朱瞻基开始搜集整理情报,所有人都知道,这是西征之事要被正式提上议程了。
不过现在没人顾得上这个,到底是让六位堂官轮流担任议长,一人轮流一年,还是固定一个人连续五年担任议长,主持朝议,现在才是文臣们关注的。
两个方案各有千秋,前一个方案相对公平,六个堂官都有机会担任,不会让谁高人一等。
但是,这却不是文臣们希望的,因为不管是谁,谁没有一个高人一等的理想呢?
将这个位置固定下来,成为文臣之首,领导文臣与皇上打擂台,虽然不是丞相,但是也堪比丞相啊!
这几日本来就要封印放假,各部除了礼部要准备祭天仪式,其他部门都没有什么事了。
但是京城各部的人员,比往日还要到的齐全,连那些请假的人员也都一个个开始坐班。
哪怕他们参与不进高层的角逐,也想第一时间知道确切的消息。
朱棣对大臣们的态度关注比较密切,但是朱瞻基却没有心思去打探他们到底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不管他们接受哪一种方案,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他的精力全部都放在了西北的情报和朝中文武大臣以及宦官集团的势力对比上面了。
他的高祖朱元璋的确是个大才,虽然和尚出身,从不识字到最后却成为一代大家。
特别是他对人心的把控,管理的能力,都称得上一代天骄。
儒家虽然有局限的一面,他们抵制所有的发展,让任何人只能在既定范围内折腾,但是他们带给这个民族超强的凝固力。
历朝历代以来,儒家文臣向来不缺少“忠君之臣”,他们为了理想可以抛头颅洒热血。
朱元璋赶走了蒙元人之后,一大批怕死鬼立即就翻身做了主人,变的不怕死了。
朱元璋利用文臣治国,利用武将压制文臣,然后再利用与皇室永远一条心的宦官来限制武将。
这样一个循环的权力环节构建完成以后,皇权掌握了平衡和仲裁,让每一方都不能占据绝对优势。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人才断代!
武将不像文臣,他们需要在战场上拼杀,需要面对各种艰难的局面才能成熟起来。
在朱元璋时代,几十年的拼杀,他有一大批具有丰富战斗经验,包括政治斗争能力的武将。
徐达,常遇春,汤和,蓝玉,随便拉一个出来都能压制住一大批文臣。文臣在朱元璋时代,比武将的势力要小一大截。
但是随着国家稳定,老一辈的武将被杀的杀,老的老,死的死,新一代的武将们根本比不上老一辈了。
但是文臣不一样,随着国家的稳定,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经验也是越来越丰富。
到了朱棣时期,随着朱能的死去,就只剩下一个张辅,一个沐晟还有一点政治头脑。
沐晟驻守云南,张辅现在也驻守到了交趾。在如今的大明朝堂上,原本武将制衡文臣的局面一去不复返,文臣势力越来越大。
朱棣没有办法,只能扶持宦官来帮助武将们制衡文臣,这也是永乐时期,宦官势力大盛的根本原因。
朱棣的七大太监,除了一个李谦是汉族,两个回族,两个女真,两个蒙元人。这不仅仅是因为异族没有依靠更加忠诚,主要原因还是他们对文臣的忌惮更少。
朱瞻基最开始还不理解,为什么朱棣喜欢用异族,但是真的融入了这个时代才发觉,不能用后世的思维来考虑问题。
在后世,国家,民族,已经成为了一种普及的思想教育基础。
但是这个时代,虽然民族的概念已经形成,但是根本还没有国家的概念。
不管是哪个民族的人,他们不会忠诚于哪个民族,哪个国家,只会忠诚某个人。
王彦原名王狗儿,王彦这个名字就是朱棣给起的。他原本是女真人。但是在永乐初期,他担任辽东镇守太监,杀起女真人来一点也不手软,反倒是杀起汉人,还要考虑更多一点。
对他来说,女真算什么,谁对他好,他就忠诚于谁。
除了郑和这样的泛爱主义者,其他的几大太监无不是如此,他们忠诚的是朱棣,是皇上,而不是大明。
这主要就是国家观念意识还没有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