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67节
众人纷纷应是,只有李亮去帮朱瞻基给朱高燧递帖子。太监系统这边,群龙无首,朱瞻基原本还想让他们去联络赵王府,行在所的太监,建立一套信息渠道……
他看了看剩下的几个太监首领,将几个人的优劣评估了一番,说道:“尔等用心办事,待这次北征返京,我会从你们之中提拔一个少监,一个长随。”
“是!”
其中一个叫杨林的奉御大胆问道:“殿下,奴才等人都是此生身系殿下,自当以殿下意愿而存。”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北平人生地不熟,尔等应当在赵王府,行在所之间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渠道。不要让我变成了一个聋子,瞎子。”
杨林立即跪下说道:“请殿下放心,臣等自当尽力而为!”
打发走了众人,朱瞻基这才回房在春风,夏花的伺候下洗了一把脸。
按着铜镜中的自己,才十六岁的脸上只有一层短短的绒毛,想要留前世那种个性的山型胡,最少还要四年的时间。
大明朝不管文臣还是武官,不管皇帝还是农夫,个个都留着胡子。文臣一般以山羊胡为主,武将却以络腮胡为主,并且疏于打理,一个个看起来油腻无比。
许多时候,朱瞻基都在怀疑,他们的胡子会不会沾到饭碗里面去。
别人他管不了,反正他肯定还会留前世的胡型。等他当了皇帝,到时候,他这个皇帝也要引领新一代的审美观念。
“殿下,赵王殿下已备下了酒菜,恭候殿下驾临。”
朱瞻基应了一声,跟秋月说道:“帮我更衣,李大伴,将我从京城给赵王叔带的礼物都准备好。”
“是!”
应天府皇宫的面积是一百万平方米,而亲王府的规制则是三分之一,也就是三十三万平米。
赵王府严格按照亲王府的规制而建,论面积,还不如改为行在所的原燕王府大。
但是三十三万平米,这个面积对一般人来说,已经足够惊人了。
因为只是从后门到前门,朱瞻基并没有骑马,否则的话,短短一段距离,到了之后又要把马找地方安置。
朱瞻基虽然是太孙,但是是侄儿,而且太孙跟亲王到底谁大,朱瞻基自己到现在都没有搞懂。
从远期来看,太孙是皇帝的候选人当然更大,但是亲王仅次于太子,所以就藩的亲王不一定就比太孙弱。
朱瞻基只是占了朱棣的宠爱,所以现在声势大一点,但是并不一定就有亲王大。
朱高燧也没有迎出门外,而是在二门处等候,旁边还站着他的妻妾。
原本的赵王妃是徐章之女,但是成婚七年无子,遂被废。
如今的赵王妃是沐晟之女,在被立为王妃之前就诞下一子,随后又生下一子,稳定了王妃的位置。
沐家与朱家根源颇深,沐英是朱元璋的干儿子,儿子娶了公主,孙女也嫁做王妃。
特别是沐家世代镇守云南,替大明守住了南大门,一直到大明覆灭。
朱瞻基对沐家的印象颇好,连带对这个婶婶的印象也不错,所以这次过来,不仅特意给她带了礼物,还给她两个孩子也带了礼物。
只是赵王长子朱瞻坺身体似乎也不好,如今三岁了,却没有一点活泼劲,病恹恹的。
倒是次子朱瞻塙刚两岁,却白白胖胖,一刻也安稳不下来。
只是朱瞻基对赵王这一支的印象非常模糊,只知道他造反无胆。后代被封到了彰德府,也就是后世的安阳,一直到了大明完蛋跟着完蛋。
这位王叔文比不过朱高炽,武比不过朱高煦,在兄弟三人里面的存在感一直不强。
不过,既然已经知道他有心造反,却又无胆造反,如今属于可拉拢的对象,所以朱瞻基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来敲打拉拢一番。
最好的结果就是让他不要跟着朱高煦胡闹,这也可以让自己以后少造一点杀孽,省得被那些文人记在历史小本本上。
(新的一周,老妖新书期每天六千字,弱弱求一下推荐票,收藏)
第四十章 天道
明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
朱棣只有三个儿子,分封的时候自然要挑选最好的位置。
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他把第三个儿子封到北平,而不是立功最大的朱高煦。
他先是把朱高煦封到云南,但是朱高煦嫌云南太远,一直不肯去就藩。
朱棣也不逼他,任由他滞留京城,但是又把他封到了乐安。
乐安可不是什么好地方,不过是一县治,如果朱棣真的喜欢这个儿子,怎么可能舍不得封一个好地方给他呢?
朱瞻基冷眼旁观,就能感受到,朱棣对朱高煦并无偏宠,甚至还有些防备。否则的话,也不会空置乐安旁边的济南府,只是封一个乐安给朱高煦了。
朱高燧的亲王乃是第一等,又受封陪都北平,所以幕僚,仪宾一应是最高等配置,侍卫达五千人。
这五千人的费用由兵部承担,不需要朱高燧承担一分钱的负担。北平又是陪都,北地兵马中枢之地,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朱高燧,比还在京城晃悠的朱高煦要位高权重的多。
为了表示对朱瞻基的欢迎,朱高燧先是带着家眷以家礼相迎,见礼之后,又率领众属下以国礼相待。
他看了看剩下的几个太监首领,将几个人的优劣评估了一番,说道:“尔等用心办事,待这次北征返京,我会从你们之中提拔一个少监,一个长随。”
“是!”
其中一个叫杨林的奉御大胆问道:“殿下,奴才等人都是此生身系殿下,自当以殿下意愿而存。”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北平人生地不熟,尔等应当在赵王府,行在所之间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渠道。不要让我变成了一个聋子,瞎子。”
杨林立即跪下说道:“请殿下放心,臣等自当尽力而为!”
打发走了众人,朱瞻基这才回房在春风,夏花的伺候下洗了一把脸。
按着铜镜中的自己,才十六岁的脸上只有一层短短的绒毛,想要留前世那种个性的山型胡,最少还要四年的时间。
大明朝不管文臣还是武官,不管皇帝还是农夫,个个都留着胡子。文臣一般以山羊胡为主,武将却以络腮胡为主,并且疏于打理,一个个看起来油腻无比。
许多时候,朱瞻基都在怀疑,他们的胡子会不会沾到饭碗里面去。
别人他管不了,反正他肯定还会留前世的胡型。等他当了皇帝,到时候,他这个皇帝也要引领新一代的审美观念。
“殿下,赵王殿下已备下了酒菜,恭候殿下驾临。”
朱瞻基应了一声,跟秋月说道:“帮我更衣,李大伴,将我从京城给赵王叔带的礼物都准备好。”
“是!”
应天府皇宫的面积是一百万平方米,而亲王府的规制则是三分之一,也就是三十三万平米。
赵王府严格按照亲王府的规制而建,论面积,还不如改为行在所的原燕王府大。
但是三十三万平米,这个面积对一般人来说,已经足够惊人了。
因为只是从后门到前门,朱瞻基并没有骑马,否则的话,短短一段距离,到了之后又要把马找地方安置。
朱瞻基虽然是太孙,但是是侄儿,而且太孙跟亲王到底谁大,朱瞻基自己到现在都没有搞懂。
从远期来看,太孙是皇帝的候选人当然更大,但是亲王仅次于太子,所以就藩的亲王不一定就比太孙弱。
朱瞻基只是占了朱棣的宠爱,所以现在声势大一点,但是并不一定就有亲王大。
朱高燧也没有迎出门外,而是在二门处等候,旁边还站着他的妻妾。
原本的赵王妃是徐章之女,但是成婚七年无子,遂被废。
如今的赵王妃是沐晟之女,在被立为王妃之前就诞下一子,随后又生下一子,稳定了王妃的位置。
沐家与朱家根源颇深,沐英是朱元璋的干儿子,儿子娶了公主,孙女也嫁做王妃。
特别是沐家世代镇守云南,替大明守住了南大门,一直到大明覆灭。
朱瞻基对沐家的印象颇好,连带对这个婶婶的印象也不错,所以这次过来,不仅特意给她带了礼物,还给她两个孩子也带了礼物。
只是赵王长子朱瞻坺身体似乎也不好,如今三岁了,却没有一点活泼劲,病恹恹的。
倒是次子朱瞻塙刚两岁,却白白胖胖,一刻也安稳不下来。
只是朱瞻基对赵王这一支的印象非常模糊,只知道他造反无胆。后代被封到了彰德府,也就是后世的安阳,一直到了大明完蛋跟着完蛋。
这位王叔文比不过朱高炽,武比不过朱高煦,在兄弟三人里面的存在感一直不强。
不过,既然已经知道他有心造反,却又无胆造反,如今属于可拉拢的对象,所以朱瞻基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来敲打拉拢一番。
最好的结果就是让他不要跟着朱高煦胡闹,这也可以让自己以后少造一点杀孽,省得被那些文人记在历史小本本上。
(新的一周,老妖新书期每天六千字,弱弱求一下推荐票,收藏)
第四十章 天道
明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
朱棣只有三个儿子,分封的时候自然要挑选最好的位置。
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他把第三个儿子封到北平,而不是立功最大的朱高煦。
他先是把朱高煦封到云南,但是朱高煦嫌云南太远,一直不肯去就藩。
朱棣也不逼他,任由他滞留京城,但是又把他封到了乐安。
乐安可不是什么好地方,不过是一县治,如果朱棣真的喜欢这个儿子,怎么可能舍不得封一个好地方给他呢?
朱瞻基冷眼旁观,就能感受到,朱棣对朱高煦并无偏宠,甚至还有些防备。否则的话,也不会空置乐安旁边的济南府,只是封一个乐安给朱高煦了。
朱高燧的亲王乃是第一等,又受封陪都北平,所以幕僚,仪宾一应是最高等配置,侍卫达五千人。
这五千人的费用由兵部承担,不需要朱高燧承担一分钱的负担。北平又是陪都,北地兵马中枢之地,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朱高燧,比还在京城晃悠的朱高煦要位高权重的多。
为了表示对朱瞻基的欢迎,朱高燧先是带着家眷以家礼相迎,见礼之后,又率领众属下以国礼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