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大明新帝国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409节

而在明代还领先世界的东方古国,就是因为这种萎缩和倒退,最终被后进者超越,一直被打的头破血流,伤痕累累,最终才清醒过来。

工人无心研究加工工艺,因为研究的成果也会被掠夺,对自己的处境改善根本无用。

农民无心研究增加粮食产量,因为土地都根本不是自己的。

至于商人,除了那些士子阶级附带的商业垄断,整个东方哪有只是依靠商业积累发展起来的商业家族?

朱瞻基想要改变这些,第一步就是要把舆论宣传出来。

但是这个时代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广播,皇帝哪怕就是颁布了一条利国利民的政策,也根本不能让底层的老百姓们知道。

当社会稳定以后,读书人就开始垄断了上下的联络渠道。接受了阉割教育的这些人们,最终只会变成制度的维护者,他们只会让有利于自己的政策让人知道。

最终,他们就会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团体,即便是皇权也很难打破。

朱瞻基庆幸的是如今这个时代,这个利益团体还没有形成。要是等到土木堡之后,皇权都根本没有话语权。

但是,他真的不知道如何在这个时代将舆论宣传铺开。

这个靠行政命令也最多只能宣传到县一级,至于办报纸,那些基层的老百姓可不识字啊!何况,解释权还是在读书人手里。

更重要的是,这绝对不是他现在能做的。他今天敢这样做,朱棣明天恐怕就要直接剥夺了他太孙的位置,给他一块封地,圈禁在王府里自生自灭。

朱高炽这个太子当的就窝窝囊囊,敢插手政事就是一巴掌。朱棣再喜欢他这个太孙,也不愿见到自己身强力壮的时候,就跟他抢权。

当然,也是因为这件事不急,晚几年,早几年改变相差不大,所以朱瞻基等的起。

相对于这方面的改变,开拓海外疆域,趁着军队没有腐化,将人们的目光引向海外,这更重要。

但是,事情还是要做,准备还是要做。

他能想到的,就是通过戏剧和戏曲来进行宣传。

这就像后世的爱国歌曲,或者是电影的文化输出一样,虽然看似不重要,却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所以,他盯上了如今是大明顶级戏剧家的朱有炖。

虽然接触不多,但是朱有炖对这位备受宠爱的太孙可谓知之甚多。如今的大明,或许有人对太子还不太在意,却没有人敢疏忽太孙。

太子虽然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但是身体却不好。如今皇上春秋鼎盛,太孙却已长成。

太子夹在中间,上面压着皇上,尚无实权,下面的太孙却已经超过了他,掌五十万水军大权。

除此之外,太孙在武将,勋贵之中的声誉,都要超过太子。

哪怕是对太子期望满满的文臣们,也不敢确保,太子能比皇上活的更久。

而皇上让太孙掌军权,也是防着这一点。

上有太祖直接传位建文,恐怕如今又要重蹈覆辙。但是当今皇上高瞻远瞩,所以才一开始就让太孙掌握军权,防止有藩王学他,不让如今太孙走了建文的路。

这些年皇上打压各地藩王,恐怕也是为了这个目的,甚至为了太孙,连当初最宠爱的儿子汉王都废了。

朱有炖虽然远离政治,但是身为一个政治人物,一个王府的继承人,在这方面看的也是比较清楚的。

太孙有什么嗜好,性格怎样,都早已被他们调查的一清二楚。

他想不到,什么都不缺的太孙,有什么地方会需要自己帮忙。

所以他楞了一下才说道:“我能帮你什么?”

朱瞻基哈哈笑道:“六叔谦虚了,对侄儿来说,六叔一支笔胜过千军万马,侄儿恐怕以后还要麻烦六叔。这里不是说话的地……走,去我兴庆宫,我那宫里有几个粤菜御厨,手艺相当不错。”

朱有炖当然愿意跟这位以后的皇上拉近关系,也不客气,笑着说道:“那就叨扰了。”

皇宫的规矩多,朱瞻基与朱有炖虽然见过几次,但是这还是朱有炖第一次来兴庆宫。

朱高炽去了北平,张氏几乎就一直待在兴庆宫这边,帮着孙娴管理后宫。

朱瞻基也将孙娴她们介绍了朱有炖认识,然后就打发了她们下去,只有张氏年岁大了,没有太多避讳,陪着朱有炖契阔了一番。

饭后的时间,就属于朱瞻基和朱有炖的了。两个人在偏殿的书房里坐下,朱有炖的眼睛就被那个地球仪和占了一面墙的地图给吸引住了。

“这些地方真的就没有人住?”

“大部分地区空无一人,有也只是一些小部落,比我们三皇五帝时期还要落后,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

“如此大好河山啊……”

朱瞻基指着北美的东部和南美的东部说道:“看这里,数万里的良田和森林,比我大明的面积还要大,却荒芜在那里,如果能将这里开发出来,子子孙孙都将不会饿肚子。”

他对世界各地都比较好奇,朱瞻基也好生给他讲解了一番,将那些地方描绘的物华天宝。

等他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两个人的话题才回归了正题。

“我一直在心里想,你到底有什么事是想让我办的?”

朱瞻基笑道:“其实很简单,我就想六叔能够多写一点弘扬我大明士兵,弘扬我朱明的戏剧。”
首节 上一节 409/12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之小兵传奇

下一篇:万历驾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