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126节
“主控制杆的强度和各个部位连接的韧度。”
在前世,朱瞻基没事也玩过几次滑翔伞和滑翔翼。滑翔伞是不要想了,因为如今并没有能够制作滑翔伞的防风布,那个需要存储空气,设计风流导向,朱瞻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根本无法防制。
但是滑翔翼结构简单,防制就简单多了。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材料工艺达不到。
滑翔翼的布料可以采用如今南粤出产的莨绸。这种莨绸采用原始工艺,以家蚕丝为原料,在提花手拉机上织成平纹织物后,用特有的一种植物——薯莨的块茎汁液多次进行浸渍、晾晒后,使织物附着一层黄棕色的胶状物。
再用含有高价铁离子的塘泥均匀涂覆于织物表面,反复多次晾晒、水洗后制成正面黑色、底面咖啡色的面料,是一种昂贵的纱绸制品,被视为中国丝绸的上等佳品
这种莨绸经过六大步骤,三十六道工艺反复炼制,具有防风,防水,韧性和抗撕裂能力都达到一个极高水准的标准。
布料问题解决了,但是,制作滑翔翼的主骨架的材料,主承力支架的材料工艺,在这个时代很难解决。
用钢铁制品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重量根本不可能飞的起来。但是不用钢铁制品,用木料或者竹子,遇到大风的时候,抗压能力达不到标准。
所以这个模型朱瞻基早就制造出来了,却无法使用。
而除了这个滑翔翼,这个仓库里面还有他制作的轴承模型,这是工业时代最主要的配件,几乎所有的传动装置上,轴承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想制作轴承,最主要的就是钢珠的制造和卡槽的打磨,这不仅需要工艺,更需要改进材质。
朱瞻基还指望马致才能够制作出一些倒铸模具,解决工艺问题。
除了这些,还有简易传动车床,钻床等模型,这些都需要马致才先要制造出样品来。
而马致才看到这些,虽然很多东西并不知道其作用,但是也明白,这正是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脱离官场的倾轧,还能得到太孙的赏识,更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他恭敬说道:“殿下,微臣不需休息,现在就想即刻上任。”
朱瞻基呵呵笑道:“不用急,以后会有无数的事情交由你做,但是,你所做的一切,绝不可外泄。”
“微臣谨记在心,绝不外泄!不过……”马致才狠了狠心,说道:“微臣侄儿……”
朱瞻基却笑道:“孤求才若渴,不会亏待了他。”
第七十六章 倭寇
一个怯怯的声音传了过来。“太孙……殿下,小民做完了。”
朱瞻基楞了一下,回首看着门口的马迪,心中满是震撼。“你全部做完了?”
他对数学本来就不精通,能记得的方程式都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其中有几个都是多元一次方程式。
比如测定亚洲和南美洲之间的航行时间,这可不是在平面在上测试,因为地球是一个圆形,两点之间并不是直线最近。
这里面要考虑弧线变化,时区变化,航行速度,才能精确计算出两点直线航行的时间以及抵达时间。
即使在现代,一个大学生想要准确计算出各种条件下的结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别说现在的人了。
而现在时间才过去了不到一个时辰,他就把十几道题全部解了出来。
看着这个有些怯懦的小家伙,朱瞻基真的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
“快拿来我看看……”
十几道题目都整整齐齐地写出了答案,虽然中间所有解题方式朱瞻基有些也看不懂,但是结果无一错误。
在这个时代,想要找文采斐然的人,一找一大把,但是像马迪这样的数学高手,几乎没有。
数学是理科的基础,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中国古代,虽然数学的发展在元代以前取得的成绩非常大。但是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对数学过分的轻视使得科技的进步变得举步维艰。
从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可以明显看出,数学和人文科技一样大多数都是注重直观的总结、经验的归纳,而缺少严谨的思维与逻辑。
这也是许多人评价中国古代只有算数,没有数学的根本原因。
算出一个结果,所有动算数的人都有可能做的到,但是,没有一个人能整理出相应的逻辑关系,这是一种悲哀。
所以,朱瞻基对马迪这样的人很重视,特别是,他还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还具有可塑性。
抬起头来,朱瞻基看着马迪,笑了起来说道:“孤的幼军如今还缺一个数学教习,你愿意来幼军吗?来了之后,除了担任教习,你还需要跟他们一起学习和训练。”
马迪看了看马致才,连忙拱手作揖说道:“小民愿意。”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那好,明日你就搬到农庄来住,跟他们一起训练,同时,准备一下你的数学知识体系,由浅到深教会这些幼军。你如今才十五岁,待你束发,孤会给你一个好前程。”
朱瞻基的幼军如今可成了一个香馍馍,因为在北征过程中发挥出来的巨大作用,将近两百个幼军全部被要走。
但是这还不够,全大明不算卫所,就有两百七十多个军卫,一百多万大军,加上卫所,军队人数超过了两百八十万。
等于说,幼军的这不到两百人,连一半的缺口都没有填满。
他们又注意到了朱瞻基在农庄还剩下的这四百多个幼军,哪怕丙子连的人还不当大用,但是已经训练了四年的乙字连,如今也已出师了。
但是这个时候,朱瞻基毫不犹豫地全部拒绝了。
在前世,朱瞻基没事也玩过几次滑翔伞和滑翔翼。滑翔伞是不要想了,因为如今并没有能够制作滑翔伞的防风布,那个需要存储空气,设计风流导向,朱瞻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根本无法防制。
但是滑翔翼结构简单,防制就简单多了。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材料工艺达不到。
滑翔翼的布料可以采用如今南粤出产的莨绸。这种莨绸采用原始工艺,以家蚕丝为原料,在提花手拉机上织成平纹织物后,用特有的一种植物——薯莨的块茎汁液多次进行浸渍、晾晒后,使织物附着一层黄棕色的胶状物。
再用含有高价铁离子的塘泥均匀涂覆于织物表面,反复多次晾晒、水洗后制成正面黑色、底面咖啡色的面料,是一种昂贵的纱绸制品,被视为中国丝绸的上等佳品
这种莨绸经过六大步骤,三十六道工艺反复炼制,具有防风,防水,韧性和抗撕裂能力都达到一个极高水准的标准。
布料问题解决了,但是,制作滑翔翼的主骨架的材料,主承力支架的材料工艺,在这个时代很难解决。
用钢铁制品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重量根本不可能飞的起来。但是不用钢铁制品,用木料或者竹子,遇到大风的时候,抗压能力达不到标准。
所以这个模型朱瞻基早就制造出来了,却无法使用。
而除了这个滑翔翼,这个仓库里面还有他制作的轴承模型,这是工业时代最主要的配件,几乎所有的传动装置上,轴承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想制作轴承,最主要的就是钢珠的制造和卡槽的打磨,这不仅需要工艺,更需要改进材质。
朱瞻基还指望马致才能够制作出一些倒铸模具,解决工艺问题。
除了这些,还有简易传动车床,钻床等模型,这些都需要马致才先要制造出样品来。
而马致才看到这些,虽然很多东西并不知道其作用,但是也明白,这正是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脱离官场的倾轧,还能得到太孙的赏识,更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他恭敬说道:“殿下,微臣不需休息,现在就想即刻上任。”
朱瞻基呵呵笑道:“不用急,以后会有无数的事情交由你做,但是,你所做的一切,绝不可外泄。”
“微臣谨记在心,绝不外泄!不过……”马致才狠了狠心,说道:“微臣侄儿……”
朱瞻基却笑道:“孤求才若渴,不会亏待了他。”
第七十六章 倭寇
一个怯怯的声音传了过来。“太孙……殿下,小民做完了。”
朱瞻基楞了一下,回首看着门口的马迪,心中满是震撼。“你全部做完了?”
他对数学本来就不精通,能记得的方程式都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其中有几个都是多元一次方程式。
比如测定亚洲和南美洲之间的航行时间,这可不是在平面在上测试,因为地球是一个圆形,两点之间并不是直线最近。
这里面要考虑弧线变化,时区变化,航行速度,才能精确计算出两点直线航行的时间以及抵达时间。
即使在现代,一个大学生想要准确计算出各种条件下的结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别说现在的人了。
而现在时间才过去了不到一个时辰,他就把十几道题全部解了出来。
看着这个有些怯懦的小家伙,朱瞻基真的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
“快拿来我看看……”
十几道题目都整整齐齐地写出了答案,虽然中间所有解题方式朱瞻基有些也看不懂,但是结果无一错误。
在这个时代,想要找文采斐然的人,一找一大把,但是像马迪这样的数学高手,几乎没有。
数学是理科的基础,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中国古代,虽然数学的发展在元代以前取得的成绩非常大。但是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对数学过分的轻视使得科技的进步变得举步维艰。
从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可以明显看出,数学和人文科技一样大多数都是注重直观的总结、经验的归纳,而缺少严谨的思维与逻辑。
这也是许多人评价中国古代只有算数,没有数学的根本原因。
算出一个结果,所有动算数的人都有可能做的到,但是,没有一个人能整理出相应的逻辑关系,这是一种悲哀。
所以,朱瞻基对马迪这样的人很重视,特别是,他还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还具有可塑性。
抬起头来,朱瞻基看着马迪,笑了起来说道:“孤的幼军如今还缺一个数学教习,你愿意来幼军吗?来了之后,除了担任教习,你还需要跟他们一起学习和训练。”
马迪看了看马致才,连忙拱手作揖说道:“小民愿意。”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那好,明日你就搬到农庄来住,跟他们一起训练,同时,准备一下你的数学知识体系,由浅到深教会这些幼军。你如今才十五岁,待你束发,孤会给你一个好前程。”
朱瞻基的幼军如今可成了一个香馍馍,因为在北征过程中发挥出来的巨大作用,将近两百个幼军全部被要走。
但是这还不够,全大明不算卫所,就有两百七十多个军卫,一百多万大军,加上卫所,军队人数超过了两百八十万。
等于说,幼军的这不到两百人,连一半的缺口都没有填满。
他们又注意到了朱瞻基在农庄还剩下的这四百多个幼军,哪怕丙子连的人还不当大用,但是已经训练了四年的乙字连,如今也已出师了。
但是这个时候,朱瞻基毫不犹豫地全部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