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1238节
即便是唐王口口声声说无论如何也要支持他这个侄儿,但也是鞭长莫及。
当然,朱见深也不指望依靠唐王的支持就能登上皇位,唯一能决定这件事的,只有皇祖父。
到东洲走了一大圈,经过了一半以上的亲王封地,朱见深也真正知道了大明在东洲的底蕴。
东洲的强大和稳定建立在这里稀少的人口和强大的武力上的,这是一种悖论,朱见深原本不理解,现在才真正明白。
人口稀少虽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当今社会,人口就是强大的基础。
可是因为东洲的人口稀少,一开始来东洲的全部是兵士,在这里组成了强有力的统治构架。
而大明最开始也不缺人手,因为这里有三千万土著,他们在大明的组织下,为东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十年过去了,由于外来人口增加带来的病毒,加上开矿和自然老死,原生的土著们降低了将近三分之一。
而新增的土著,在各家王府和兵士的地位优势下,大部分都已经有了大明人的血缘。
他们的人数,已经占据了三千万土著中的三分之一。
按照目前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再过四十年,带有大明血统的新生儿,能占据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那个时候,朱瞻基的目的才算是真正达到。
相比中洲,东洲在文化,经济,科技方面都有巨大的差距。
但是在政治层面,东洲与中洲是一致的。而在军事方面,军队的控制力度也更强。
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主要就集中在这五大方面。
所以东洲的发展虽然不均衡,但是有中洲的支撑,依旧具有很强的实力。
而通过经济的控制,科技的领先,中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之内,也不用担心东洲会成为隐患。
就在朱见深准备返回中洲之时,朝廷派往东洲的技术团队来到了唐州城,他们带来了一千多台无线电台,让东洲各家王府和官府,也都能直接收到中枢的命令。
无线电报机的出现,能够让朝廷的指令第一时间传达下来,而电台的开通,更是让东洲的军队和百姓能了解中枢的一举一动。
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不用担心有谁能在中间欺上瞒下,携裹百姓来造反了。
身为太孙的朱见深,对此是喜闻乐见的。
他试着与皇宫里面的皇祖父沟通了一番,然后接到了朱瞻基的命令,让他不要从大明洋直接回中洲,而是穿过大西洋,前往西洲,然后从西洲经过南洋返回中洲。
当然,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让他前往西洲,对晋王府和汉王府施加压力,让他们能按照朝廷的意思,顺利完成迁封。
朱见深这个时候也才知道,原来他的担心早就在皇祖父的计划之中,为了让他顺利控制全局,皇祖父已经决定对有些尾大甩不掉的汉王府,晋王府动手了。
与此同时,东洲舰队也接到了朱瞻基的命令,杨道派出了一支十艘战舰的船队,准备护送朱见深前往西洲。
朱瞻基的舰队本来就有六千人,十四艘船,如今光是兵力就已经超过一万,一级战舰就有二十艘,还有两艘旗舰。
这支庞大的舰队越过了东洲南大陆的最南角之后,沿着逆时针的南大西洋洋流,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抵达了西洲最南角的晋州城。
而这个时候,晋王府和汉王府已经在解云的步步紧逼之下,退守失据。
在西洲,晋王府和汉王府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而不能单纯看作是一个利益团体。
实际上,在许多方面,强势的汉王府一直在欺压晋王府。
以贩卖奴隶为例,在最开始的势力划分的时候,汉王府负责清剿东海岸的昆仑奴,而晋王府则是负责西海岸。
但是汉王府的势力范围越变越大,占据了中部西洲,势力范围已经衍伸到了西海岸。
在西海岸的桑海王国(尼日利亚),那里是昆仑奴人口最多的地区,为了抢夺在这个地区的昆仑奴,两家王府之间起了不少矛盾,甚至好几次都将官司打到了朱瞻基这里。
晋王府相比汉王府,与皇室的血缘更远一些。
二代晋王朱济熺和三代晋王朱美圭父子被朱济熿曾经关押了好几年,两父子都是胆小怕事之辈。
他们在西洲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其实主要是靠了曹国公府李家。
到了第四代晋王朱钟铉,他虽然比父祖要强一些,但是晋王府的虚弱气势也不是他一下子就能改变的。
面对咄咄逼人的汉王府,他大部分时间还是会选择息事宁人。
各家王府不同勋贵,勋贵子弟全部要在中洲长大,接受教育,但是藩王却只能待在封地,只有得到圣旨,才能进京。
朱钟铉自小在西洲长大,总共只进过两次京,见过两次朱瞻基,他对朱瞻基并不熟悉,更不清楚这位伯父的性格。
藩王府与中枢的疏离是皇室有意为之,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不能与官员勾结,成为隐患。
但是这也让不少藩王因为不能清楚了解皇室的风格,往往变的胆小怕事,朱钟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以前面对汉王府,他选择退让,更多时候推出李家跟汉王府打擂台。
可是这一次,朝廷似乎要对晋王府和汉王府动手,让他就变的有些惶惶不可终日。
朱见深的到来,他犹如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紧紧抱住了朱见深的大腿。
当然,朱见深也不指望依靠唐王的支持就能登上皇位,唯一能决定这件事的,只有皇祖父。
到东洲走了一大圈,经过了一半以上的亲王封地,朱见深也真正知道了大明在东洲的底蕴。
东洲的强大和稳定建立在这里稀少的人口和强大的武力上的,这是一种悖论,朱见深原本不理解,现在才真正明白。
人口稀少虽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当今社会,人口就是强大的基础。
可是因为东洲的人口稀少,一开始来东洲的全部是兵士,在这里组成了强有力的统治构架。
而大明最开始也不缺人手,因为这里有三千万土著,他们在大明的组织下,为东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十年过去了,由于外来人口增加带来的病毒,加上开矿和自然老死,原生的土著们降低了将近三分之一。
而新增的土著,在各家王府和兵士的地位优势下,大部分都已经有了大明人的血缘。
他们的人数,已经占据了三千万土著中的三分之一。
按照目前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再过四十年,带有大明血统的新生儿,能占据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那个时候,朱瞻基的目的才算是真正达到。
相比中洲,东洲在文化,经济,科技方面都有巨大的差距。
但是在政治层面,东洲与中洲是一致的。而在军事方面,军队的控制力度也更强。
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主要就集中在这五大方面。
所以东洲的发展虽然不均衡,但是有中洲的支撑,依旧具有很强的实力。
而通过经济的控制,科技的领先,中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之内,也不用担心东洲会成为隐患。
就在朱见深准备返回中洲之时,朝廷派往东洲的技术团队来到了唐州城,他们带来了一千多台无线电台,让东洲各家王府和官府,也都能直接收到中枢的命令。
无线电报机的出现,能够让朝廷的指令第一时间传达下来,而电台的开通,更是让东洲的军队和百姓能了解中枢的一举一动。
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不用担心有谁能在中间欺上瞒下,携裹百姓来造反了。
身为太孙的朱见深,对此是喜闻乐见的。
他试着与皇宫里面的皇祖父沟通了一番,然后接到了朱瞻基的命令,让他不要从大明洋直接回中洲,而是穿过大西洋,前往西洲,然后从西洲经过南洋返回中洲。
当然,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让他前往西洲,对晋王府和汉王府施加压力,让他们能按照朝廷的意思,顺利完成迁封。
朱见深这个时候也才知道,原来他的担心早就在皇祖父的计划之中,为了让他顺利控制全局,皇祖父已经决定对有些尾大甩不掉的汉王府,晋王府动手了。
与此同时,东洲舰队也接到了朱瞻基的命令,杨道派出了一支十艘战舰的船队,准备护送朱见深前往西洲。
朱瞻基的舰队本来就有六千人,十四艘船,如今光是兵力就已经超过一万,一级战舰就有二十艘,还有两艘旗舰。
这支庞大的舰队越过了东洲南大陆的最南角之后,沿着逆时针的南大西洋洋流,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抵达了西洲最南角的晋州城。
而这个时候,晋王府和汉王府已经在解云的步步紧逼之下,退守失据。
在西洲,晋王府和汉王府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而不能单纯看作是一个利益团体。
实际上,在许多方面,强势的汉王府一直在欺压晋王府。
以贩卖奴隶为例,在最开始的势力划分的时候,汉王府负责清剿东海岸的昆仑奴,而晋王府则是负责西海岸。
但是汉王府的势力范围越变越大,占据了中部西洲,势力范围已经衍伸到了西海岸。
在西海岸的桑海王国(尼日利亚),那里是昆仑奴人口最多的地区,为了抢夺在这个地区的昆仑奴,两家王府之间起了不少矛盾,甚至好几次都将官司打到了朱瞻基这里。
晋王府相比汉王府,与皇室的血缘更远一些。
二代晋王朱济熺和三代晋王朱美圭父子被朱济熿曾经关押了好几年,两父子都是胆小怕事之辈。
他们在西洲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其实主要是靠了曹国公府李家。
到了第四代晋王朱钟铉,他虽然比父祖要强一些,但是晋王府的虚弱气势也不是他一下子就能改变的。
面对咄咄逼人的汉王府,他大部分时间还是会选择息事宁人。
各家王府不同勋贵,勋贵子弟全部要在中洲长大,接受教育,但是藩王却只能待在封地,只有得到圣旨,才能进京。
朱钟铉自小在西洲长大,总共只进过两次京,见过两次朱瞻基,他对朱瞻基并不熟悉,更不清楚这位伯父的性格。
藩王府与中枢的疏离是皇室有意为之,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不能与官员勾结,成为隐患。
但是这也让不少藩王因为不能清楚了解皇室的风格,往往变的胆小怕事,朱钟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以前面对汉王府,他选择退让,更多时候推出李家跟汉王府打擂台。
可是这一次,朝廷似乎要对晋王府和汉王府动手,让他就变的有些惶惶不可终日。
朱见深的到来,他犹如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紧紧抱住了朱见深的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