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1198节
不缺粮食,经济也在好转,百姓生活稳定,明仁这个东瀛王也得到百姓的爱戴。
朱见深来到江户,明仁亲自到港口迎接,朱见深就看到东瀛百姓用跪拜表示对明仁的尊崇。
如今大明除了正规场合,已经不流行跪拜,但是东瀛,这里的百姓依旧还习惯这一套。
从港口到千代田的皇宫,朱见深见到街道两边的店铺,基本都是中文招牌。这里虽然不如应天府繁荣,房屋也大多是木制,但是粗略一看,与大明的府城几乎没有区别。
“彭师,依你看来,这东瀛多久能全部汉化?”
望着车窗外的彭时收回了目光,笑道:“这主要看大明的需要。……如今的大明需要一个劳力输出地,需要一个展现大明先进,比大明稍逊,却又充满希望的属地。如果等到大明有了更多东瀛这样的属国,为了展现大明的恩宠,才会将东瀛直接纳入统治。”
“也就是说,一切都是为政治服务?”
彭时点了点头说道:“除此之外,还要看经济发展,如果东瀛不会成为大明的负担,自然可以把东瀛并入大明。”
“如果到了那个时候,东瀛恐怕不会愿意并入大明了吧?”
彭时点了点头说道:“所以,这就要看当政者的眼光和手段。如果东瀛的潜力足够,那当然是要在他们经济发展起来之前就笼络住。陛下如今在大明大力推行教育改革,目的就是为了让大明的经济,科技,都处于领先地位。
想要当好世界的领头羊,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不仅需要当政者时刻保持清醒,更需要时刻保持压力感。殿下,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
陛下用四十年的时间,把大明发展成为世界最先进的国家,用了四十年的时间,形成了大明本土,东洲,南洲,西洲的权力构架,又用了四十年的时间,形成了大明和属国之间的文明递进层次。
而你,身负陛下的期望,外藩的压力,需要做的,就是维持现有的平衡。所以,你不需要展现自己的才华,也不需要展现自己的出色,你唯一需要展现的,是你的平衡作用。”
朱见深点了点头,又叹了口气:“皇祖将起点抬的太高,让我压力倍增啊……”
东瀛的王宫是朱瞻基亲自确定地址,亲自主持建设。皇宫位于东京的市中心,四面环水,占地面积只比应天府皇宫略小。
不过,在王府规制上,依旧按照郡王府的规制建设,只是后来在王子增加以后,特许以亲王府规制又建设了几座别院。
朱见深被安排在正统三十年,朱瞻基抵达东京时候住的西御园,稍事梳洗,就被明仁派人迎到了正殿见礼。
太孙享受亲王规制,而明仁这个外王本属于郡王,却因为东瀛的特殊地位,被擢升为亲王,是大明属国君王里面地位最高的。
所以这个时候没有外人了,还是晚辈朱见深率先向明仁见礼,明仁受了半礼,又回礼。
明仁很小就知道自己其实是陛下的亲儿子,小时候,他还有些羡慕其他兄弟,因为他们都能无所顾忌地喊父皇,而自己只能喊陛下。
但是,也因为这点,陛下对他自小就多了几分怜爱。而他从小跟其他兄弟一起读书,他们要是欺负了自己,父皇也总是站在自己一边。
长大以后,他知道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对自己的身份反而更加庆幸。
因为哪怕其他兄弟封王,也没有处政权,但是自己,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王爷,手握大权。
在东瀛,他是名副其实的一手遮天。
这些年,他也曾经被权力迷失过。不过他娶了一个好妻子,有妻子的辅助,他手里的权力越来越大,却也没有被权力腐蚀。
他很清楚自己身上的责任,这些年,不仅不遗余力地推行汉文化,一切向大明靠拢。
因为大明的强大,因为他亲政之后大明政策的放宽和倾斜,东瀛的百姓日子开始好过,不用再饿肚子,他轻而易举地获得了东瀛大名和百姓的支持。
他很清楚自己这个侄儿现在面临的困局,祖父太能干,王叔太多,他的年纪轻,威望也不高。
想要得到七十多位王叔的认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相信自己所有的兄弟都不希望出现一个能干的继承人,因为继承人越能干,也就代表那些兄弟们可以获得的转圜空间越小。
如果是一个平凡的继承人,制约不了他们,那才是最好的结果。
所以,太孙的东洲之行,绝对不可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他不知道朱见深有没有看清楚这一点,反正这些不关他的事,东瀛和大明之间的关系是稳定的,可不像东洲一样。
他也不需要巴结还没有登基的朱见深,哪怕朱见深就是登基,也需要先来笼络他,而不需要他去巴结朱见深。
朱见深的心里其实很清楚这一点,所以面对这个王叔,他表现的很尊敬。
因为大明和东瀛之间的基本国策不会大变,这个王叔跟他之间没有太多的利益关系,他只需要让这个王叔知道,他的心里很清楚两国之间的分寸就好了。
他不需要太张扬,太表现自己。因为皇祖的身体还很好,在他看来,十几年之内,他都不需要直接面对皇位,他有足够的时间来充实自己。
双方有了这方面的清醒认识,相处起来自然就和谐了许多。
朱见深在东京待了三天,深入了解了一下东瀛如今的农业,工业和经济重点,完成了他对东瀛的考察。
一直到临上船之时,在港口告别,他才向明仁略微示好。“东瀛王,侄儿这些年一直主持内务府工作,内务府准备加大虾夷岛的海货养殖和捕获,东瀛工业落后,因为资源短缺,想要发展也不容易。侄儿以为,在海货养殖和捕获方面略微加大扶持力度,倒是一项门路。”
明仁看不起这点好处,望了一眼永乐号上面的黑烟,说道:“东瀛资源短缺,南洲却不缺。如果内务府允许东瀛从南洲直接进口资源,不用经过内务府之手,那我承你一个人情。”
朱见深沉吟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说道:“利用内务府控制大明疆域内的整体经济平衡,是皇祖一直以来最重视的问题。侄儿虽然在一些小事上可以行一些方便,但是在这方面,却不能做主。”
明仁点了点头说道:“那我就只能有机会去大明的时候,直接向陛下请求了。”
朱见深犹豫了一下问道:“东瀛王,从内务府的手里买货,并不比你们直接去购买贵多少,为什么你要想着直接交易呢?”
明仁摇了摇头笑道:“的确,组建自己的船队前往南洋,南洲运送资源,比从内务府的手里节省不了多少银子,可是你忘记了,这样我就可以组建一支船队,又能让最少十万人直接受益,百万人日子好过起来。”
朱见深来到江户,明仁亲自到港口迎接,朱见深就看到东瀛百姓用跪拜表示对明仁的尊崇。
如今大明除了正规场合,已经不流行跪拜,但是东瀛,这里的百姓依旧还习惯这一套。
从港口到千代田的皇宫,朱见深见到街道两边的店铺,基本都是中文招牌。这里虽然不如应天府繁荣,房屋也大多是木制,但是粗略一看,与大明的府城几乎没有区别。
“彭师,依你看来,这东瀛多久能全部汉化?”
望着车窗外的彭时收回了目光,笑道:“这主要看大明的需要。……如今的大明需要一个劳力输出地,需要一个展现大明先进,比大明稍逊,却又充满希望的属地。如果等到大明有了更多东瀛这样的属国,为了展现大明的恩宠,才会将东瀛直接纳入统治。”
“也就是说,一切都是为政治服务?”
彭时点了点头说道:“除此之外,还要看经济发展,如果东瀛不会成为大明的负担,自然可以把东瀛并入大明。”
“如果到了那个时候,东瀛恐怕不会愿意并入大明了吧?”
彭时点了点头说道:“所以,这就要看当政者的眼光和手段。如果东瀛的潜力足够,那当然是要在他们经济发展起来之前就笼络住。陛下如今在大明大力推行教育改革,目的就是为了让大明的经济,科技,都处于领先地位。
想要当好世界的领头羊,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不仅需要当政者时刻保持清醒,更需要时刻保持压力感。殿下,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
陛下用四十年的时间,把大明发展成为世界最先进的国家,用了四十年的时间,形成了大明本土,东洲,南洲,西洲的权力构架,又用了四十年的时间,形成了大明和属国之间的文明递进层次。
而你,身负陛下的期望,外藩的压力,需要做的,就是维持现有的平衡。所以,你不需要展现自己的才华,也不需要展现自己的出色,你唯一需要展现的,是你的平衡作用。”
朱见深点了点头,又叹了口气:“皇祖将起点抬的太高,让我压力倍增啊……”
东瀛的王宫是朱瞻基亲自确定地址,亲自主持建设。皇宫位于东京的市中心,四面环水,占地面积只比应天府皇宫略小。
不过,在王府规制上,依旧按照郡王府的规制建设,只是后来在王子增加以后,特许以亲王府规制又建设了几座别院。
朱见深被安排在正统三十年,朱瞻基抵达东京时候住的西御园,稍事梳洗,就被明仁派人迎到了正殿见礼。
太孙享受亲王规制,而明仁这个外王本属于郡王,却因为东瀛的特殊地位,被擢升为亲王,是大明属国君王里面地位最高的。
所以这个时候没有外人了,还是晚辈朱见深率先向明仁见礼,明仁受了半礼,又回礼。
明仁很小就知道自己其实是陛下的亲儿子,小时候,他还有些羡慕其他兄弟,因为他们都能无所顾忌地喊父皇,而自己只能喊陛下。
但是,也因为这点,陛下对他自小就多了几分怜爱。而他从小跟其他兄弟一起读书,他们要是欺负了自己,父皇也总是站在自己一边。
长大以后,他知道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对自己的身份反而更加庆幸。
因为哪怕其他兄弟封王,也没有处政权,但是自己,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王爷,手握大权。
在东瀛,他是名副其实的一手遮天。
这些年,他也曾经被权力迷失过。不过他娶了一个好妻子,有妻子的辅助,他手里的权力越来越大,却也没有被权力腐蚀。
他很清楚自己身上的责任,这些年,不仅不遗余力地推行汉文化,一切向大明靠拢。
因为大明的强大,因为他亲政之后大明政策的放宽和倾斜,东瀛的百姓日子开始好过,不用再饿肚子,他轻而易举地获得了东瀛大名和百姓的支持。
他很清楚自己这个侄儿现在面临的困局,祖父太能干,王叔太多,他的年纪轻,威望也不高。
想要得到七十多位王叔的认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相信自己所有的兄弟都不希望出现一个能干的继承人,因为继承人越能干,也就代表那些兄弟们可以获得的转圜空间越小。
如果是一个平凡的继承人,制约不了他们,那才是最好的结果。
所以,太孙的东洲之行,绝对不可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他不知道朱见深有没有看清楚这一点,反正这些不关他的事,东瀛和大明之间的关系是稳定的,可不像东洲一样。
他也不需要巴结还没有登基的朱见深,哪怕朱见深就是登基,也需要先来笼络他,而不需要他去巴结朱见深。
朱见深的心里其实很清楚这一点,所以面对这个王叔,他表现的很尊敬。
因为大明和东瀛之间的基本国策不会大变,这个王叔跟他之间没有太多的利益关系,他只需要让这个王叔知道,他的心里很清楚两国之间的分寸就好了。
他不需要太张扬,太表现自己。因为皇祖的身体还很好,在他看来,十几年之内,他都不需要直接面对皇位,他有足够的时间来充实自己。
双方有了这方面的清醒认识,相处起来自然就和谐了许多。
朱见深在东京待了三天,深入了解了一下东瀛如今的农业,工业和经济重点,完成了他对东瀛的考察。
一直到临上船之时,在港口告别,他才向明仁略微示好。“东瀛王,侄儿这些年一直主持内务府工作,内务府准备加大虾夷岛的海货养殖和捕获,东瀛工业落后,因为资源短缺,想要发展也不容易。侄儿以为,在海货养殖和捕获方面略微加大扶持力度,倒是一项门路。”
明仁看不起这点好处,望了一眼永乐号上面的黑烟,说道:“东瀛资源短缺,南洲却不缺。如果内务府允许东瀛从南洲直接进口资源,不用经过内务府之手,那我承你一个人情。”
朱见深沉吟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说道:“利用内务府控制大明疆域内的整体经济平衡,是皇祖一直以来最重视的问题。侄儿虽然在一些小事上可以行一些方便,但是在这方面,却不能做主。”
明仁点了点头说道:“那我就只能有机会去大明的时候,直接向陛下请求了。”
朱见深犹豫了一下问道:“东瀛王,从内务府的手里买货,并不比你们直接去购买贵多少,为什么你要想着直接交易呢?”
明仁摇了摇头笑道:“的确,组建自己的船队前往南洋,南洲运送资源,比从内务府的手里节省不了多少银子,可是你忘记了,这样我就可以组建一支船队,又能让最少十万人直接受益,百万人日子好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