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1117节
当这个家族一举一动都向大明学,他们用铁锅做饭,炒菜,煮汤,烧水。
逐渐流传开来后,欧洲人才发现,原来不需要太大的成本,就能享受上等人的生活方式,而不需要再去啃咬不动的黑面包。
所以,现在除了香料,铁锅是欧洲人最喜欢的商品,许多百姓,倾家荡产也要买一口铁锅。
而大胆的查理为了对抗法国,提出的口号就是让人人家里有一口铁锅。
蒙正因为参加十一月举行的第四十三届皇家足球赛,对蒙特来说,赚再多钱,也比不上儿子能受大明勋贵阶层接纳更重要,所以推迟了行程。
但是行程不能推迟太久,因为除了这些订单,他的船上装满的各种商品,其实大多都已经有了买家。
大明外交部,通政司既然要利用蒙特的这层身份,除了要按照原计划销售这些商品,更想将脚步向欧洲内陆进入更深。
所以,他们从克里特岛上的内务府仓库里面,又搬了不少商品,并且用了两艘四千石的货船来装。
蒙特的船有一万吨,除了一些港口能直接停靠,大部分地区是进不去的。
现在多了这两艘不到五百吨的货船,只要有河的地方,大部分都能进入。
在筹集货物的期间,他们也对蒙特进行了一些训练,让他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能够说什么样的话,不会引起对方的怀疑。
蒙特父子三人激动地接受着培训,连春节期间,也没有停下的心思。
到了正月初五,两艘专门从苏伊士开过来的货船抵达克里特岛。
随后,蒙特他们从克里特岛出发,目的地的第一站就是已经逐渐没落下去的威尼斯。
(有书友说把视角集中在某个人的身上,否则看起来有些累。这几章是在布局,很快就会把这些关系串联在一起的。而且除了主角,也不能在其他人身上着笔太多,希望理解)
第八章 郑家
威尼斯的没落,绝对是在情理之中的。
一百多年前,威尼斯依靠米兰地区的手工艺品和丰富物产,发展成为一个港口城市。
这里位于神圣罗马帝国与罗马教皇国的分界线上,特殊的地理原因,加上手艺人的到来,包括后来的玻璃生产,让这里繁华了起来。
在原本的世界里,他们要到十六世纪,也就是欧洲发现美洲大陆以后,经济中心西移,才会逐渐没落。
但是现在,大明占据了直布罗陀,建立了以克里特岛为据点的地中海贸易中心,不论哪个国家都信任大明,因为如果大明真要打他们,他们躲在哪里都跑不了。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他们反而失去了抗争的意志。
而大明的商品比威尼斯更多,更齐全。那些精美的瓷器,柔软的丝绸,坚固的铁器,清肠的茶叶,还有必不可少的香料,都是威尼斯提供不了的。
就连他们引以为豪的玻璃,在大明的玻璃面前,也根本没法比。
一开始的威尼斯不甘没落,还想依靠自己的海上力量威胁其他国家。
可是大明的舰队开始为各国商船护航,遇到这种情况,直接将威尼斯的船只击沉。
威尼斯人开始变通了起来,他们直接进入克里特岛,变成了批发商,这样他们的钱不会少赚,还很安全。
但是这样一来,大批的商人离开威尼斯,来到克里特岛,那里就衰落的更加快了。
不过,这里却是大明这支商队上下最为重视的地区,因为此行的两个目的地之一,就是这里。
这里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南方,也是最富饶的地区。通过皮亚韦河,布伦塔河,还有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波河以及支流,就能抵达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大部分区域。
不仅能直接抵达米兰公国,连都灵公国都能抵达。
神圣罗马帝国一直是欧洲的中坚力量,想要了解欧洲北部的各个公国是如何联合起来的,这里就是一个很好的渠道。
更有利的是,蒙特的老家就是位于波河平原南端的博洛尼亚。
他虽然在少年时期就跟随父亲到了大明,但是从他发展大明到欧洲的贸易之后,以前家族的亲戚又都逐渐寻找了出来。
他们家族原本就是博洛尼亚自由邦的一个没落伯爵后裔,虽然没落,但是家族关系却依旧在,而且这些家族还都是贵族。
欧洲的王室和贵族,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关系。
也是依靠这些人,蒙特在欧洲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商业网络,进而做的风生水起。
越是了解两边的差距,他对大明的认同感就越足。从十岁起就生活在大明,来到落后的欧洲,他其实对欧洲毫无认同感。
以前,他是赚欧洲人的钱和资源,现在让他利用他的外表优势,带着大明的探子深入欧洲,帮大明打探情报,对他来说,一点心理负担也没有。
因为学习不好,他失去了融入大明上层阶级的机会。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
他一直在等这样一个机会,现在机会来了,他绝对不会放过。
黄挺作为大明的外交部副主官,属于是公众人物。在奥斯曼的时候,他就接见了不少欧洲国家的高官和贵族。
所以这次的行动,他并没有直接参与进来。跟随蒙特进入神圣罗马帝国的是大明外交部和通政司的专业人员。
大明的羽林卫学成立已经有了五十年,而其他专业院校成立也超过了四十年。
朱瞻基这些年的功劳罄竹难书,但是最让他自得的,就是将儒家学术真正变成了学术,而不再是国家治理的准则。
逐渐流传开来后,欧洲人才发现,原来不需要太大的成本,就能享受上等人的生活方式,而不需要再去啃咬不动的黑面包。
所以,现在除了香料,铁锅是欧洲人最喜欢的商品,许多百姓,倾家荡产也要买一口铁锅。
而大胆的查理为了对抗法国,提出的口号就是让人人家里有一口铁锅。
蒙正因为参加十一月举行的第四十三届皇家足球赛,对蒙特来说,赚再多钱,也比不上儿子能受大明勋贵阶层接纳更重要,所以推迟了行程。
但是行程不能推迟太久,因为除了这些订单,他的船上装满的各种商品,其实大多都已经有了买家。
大明外交部,通政司既然要利用蒙特的这层身份,除了要按照原计划销售这些商品,更想将脚步向欧洲内陆进入更深。
所以,他们从克里特岛上的内务府仓库里面,又搬了不少商品,并且用了两艘四千石的货船来装。
蒙特的船有一万吨,除了一些港口能直接停靠,大部分地区是进不去的。
现在多了这两艘不到五百吨的货船,只要有河的地方,大部分都能进入。
在筹集货物的期间,他们也对蒙特进行了一些训练,让他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能够说什么样的话,不会引起对方的怀疑。
蒙特父子三人激动地接受着培训,连春节期间,也没有停下的心思。
到了正月初五,两艘专门从苏伊士开过来的货船抵达克里特岛。
随后,蒙特他们从克里特岛出发,目的地的第一站就是已经逐渐没落下去的威尼斯。
(有书友说把视角集中在某个人的身上,否则看起来有些累。这几章是在布局,很快就会把这些关系串联在一起的。而且除了主角,也不能在其他人身上着笔太多,希望理解)
第八章 郑家
威尼斯的没落,绝对是在情理之中的。
一百多年前,威尼斯依靠米兰地区的手工艺品和丰富物产,发展成为一个港口城市。
这里位于神圣罗马帝国与罗马教皇国的分界线上,特殊的地理原因,加上手艺人的到来,包括后来的玻璃生产,让这里繁华了起来。
在原本的世界里,他们要到十六世纪,也就是欧洲发现美洲大陆以后,经济中心西移,才会逐渐没落。
但是现在,大明占据了直布罗陀,建立了以克里特岛为据点的地中海贸易中心,不论哪个国家都信任大明,因为如果大明真要打他们,他们躲在哪里都跑不了。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他们反而失去了抗争的意志。
而大明的商品比威尼斯更多,更齐全。那些精美的瓷器,柔软的丝绸,坚固的铁器,清肠的茶叶,还有必不可少的香料,都是威尼斯提供不了的。
就连他们引以为豪的玻璃,在大明的玻璃面前,也根本没法比。
一开始的威尼斯不甘没落,还想依靠自己的海上力量威胁其他国家。
可是大明的舰队开始为各国商船护航,遇到这种情况,直接将威尼斯的船只击沉。
威尼斯人开始变通了起来,他们直接进入克里特岛,变成了批发商,这样他们的钱不会少赚,还很安全。
但是这样一来,大批的商人离开威尼斯,来到克里特岛,那里就衰落的更加快了。
不过,这里却是大明这支商队上下最为重视的地区,因为此行的两个目的地之一,就是这里。
这里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南方,也是最富饶的地区。通过皮亚韦河,布伦塔河,还有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波河以及支流,就能抵达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大部分区域。
不仅能直接抵达米兰公国,连都灵公国都能抵达。
神圣罗马帝国一直是欧洲的中坚力量,想要了解欧洲北部的各个公国是如何联合起来的,这里就是一个很好的渠道。
更有利的是,蒙特的老家就是位于波河平原南端的博洛尼亚。
他虽然在少年时期就跟随父亲到了大明,但是从他发展大明到欧洲的贸易之后,以前家族的亲戚又都逐渐寻找了出来。
他们家族原本就是博洛尼亚自由邦的一个没落伯爵后裔,虽然没落,但是家族关系却依旧在,而且这些家族还都是贵族。
欧洲的王室和贵族,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关系。
也是依靠这些人,蒙特在欧洲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商业网络,进而做的风生水起。
越是了解两边的差距,他对大明的认同感就越足。从十岁起就生活在大明,来到落后的欧洲,他其实对欧洲毫无认同感。
以前,他是赚欧洲人的钱和资源,现在让他利用他的外表优势,带着大明的探子深入欧洲,帮大明打探情报,对他来说,一点心理负担也没有。
因为学习不好,他失去了融入大明上层阶级的机会。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
他一直在等这样一个机会,现在机会来了,他绝对不会放过。
黄挺作为大明的外交部副主官,属于是公众人物。在奥斯曼的时候,他就接见了不少欧洲国家的高官和贵族。
所以这次的行动,他并没有直接参与进来。跟随蒙特进入神圣罗马帝国的是大明外交部和通政司的专业人员。
大明的羽林卫学成立已经有了五十年,而其他专业院校成立也超过了四十年。
朱瞻基这些年的功劳罄竹难书,但是最让他自得的,就是将儒家学术真正变成了学术,而不再是国家治理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