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之无双战将

抗战之无双战将 第536节

听着何正道的命令,罗锐青也很爽快的答应下来道:“那侦察旅的话,全部前往信阳吗?还是让他们,按照之前的行军路线,继续我们之前交代的任务呢?”

‘命令照旧!侦察旅二团跟三团,让他们继续之前交代的任务。孝感跟麻城两地,也是此次大别山防御的重点区域,提前派人过去布点,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且这一次,我们新六十七军参与保卫武汉的战役,想来将来也是需要扩编的。等到两个侦察旅的主力团抵达孝感跟麻城,相关的征兵工作也可以低调进行。

至少我希望,此次人们从榆林带走近六万的主力部队,未来我们返回的时候,这支部队能变成一直成员过十万的部队。按照协议,我们的扩编还有余地呢!

只要能招到兵,而且我们也能供养起的话,我还是希望新兵部队多多益善。只是需要告诫我们的官兵,在征召兵源的事情上,必须做到自愿,不许强行拉壮丁。’

想到这年头中央军跟其它部队扩编,大多都喜欢用拉壮丁的方式征兵。这样征来的兵心有怨气不说,还会受到当地百姓的怨恨。

毕竟,这样征召来的部队,一旦拉到战场的话,往往都是炮灰般的角色。知晓这种事情的何正道,又怎么可能去犯这样的错误呢?

当兵一切靠自愿,这便是何正道一直告诉征兵干部的准则。至少在榆林跟其它收复区,现在想进入主力部队的年青人,远比想象中的更多。

就拿这一次部队扩编而言,还是让不少根据地期待转入正规部队的预备部队官兵,都显得非常兴奋。若是能在主力部队有所表现跟进步,或许就能改变他们的人生命运啊!(未完待续。)

第四八二章 不孝儿,回来了!

大别山,位于湖北、安徽、河南三省交界处。特殊的地理环境,也让这个地方一度成为革命的诞生地。红军时期,红四方面军便是在这里诞生,并最终一路走向全国。

做为大革命时期中*共在鄂豫皖三省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这里接收革命的思想同样比较早。老百姓对于中*共的一些思想,也在很早便有过接触。

那怕后期红四方面军转战四川,并最终抵达陕西改编为现在的八路军第117师。可很多老红军都知道,大别山地区走出的老红军老革命在八路军之中真不少。

只不过,随着鄂豫皖根据地被放弃,如今存在大别山地区的革命队伍并不多。早年中央军对于躲藏在该地的红军跟游击队,同样进行了非常残酷的搜捕跟镇压。

但不管如何,对于很多百姓而言,他们跟以前的红军接触过,多少知道以前的红军,已经改编成如今的八路军。而不少有子弟在红军的家庭,都很想知道自家子弟的情况。

黄安,一个后世被改名为红安的小县城,也是‘黄麻起义’的爆发地。做为早期爆发革命起义的地方,这里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活跃着红军主力跟游击队的身影。

只是自从红四方面军转战四川,并最终走上长征之路,留在这里坚持敌后游击战的队伍不断减少。等到抗战爆发之后,这里存在的红军游击队同样少的可怜。

可即便如此,很多红安百姓都知道,在红安依旧有游击队在活动。而两党联合抗战之后,一直被国民政府视为追捕的游击队,也总算能够稍稍喘口气。

但活跃在当地的游击队,大多都成了宣扬革命的地下宣传队,真正有战斗力的游击队并不多。而这里的地下党组织,抗战之前同样被破坏的非常严重。

就在很多红安百姓得知,小鬼子准备进攻武汉的时候,他们都觉得小鬼子到时想必也会入侵他们这里。对于这种即将到来的战火,很多百姓都显得忧心仲仲。

而前不久做为先遣支队抵达这里的官兵,同样在大别山各地进行侦察。重新恢复地下党组织的建设之外,不少先遣支队的队员也首次踏上返家之旅。

对于他们而言,很多人都知道他们的革命,在某种程度上也给家人带来了不尽的灾难。很多时候,为了抓捕到他们这些革命者,抓捕者往往会以家属为威胁。

有些人一旦踏上了革命这条路,往往都会跟家人脱离关系。目的就是希望,他们的革命不要牵连家人。但有时候,真正能幸免的家庭其实真不多。

杨家山,红安下辖的一个小村。对于村里的百姓而言,早年经常能看到游击队活动的他们,已经有些时间没看到,那种游击队经常在村里里转悠的情况了。

可就在这些百姓觉得,从村子走出去参加革命的年青人,只怕很多都凶多吉少的时候。一天傍晚时分,几个看上去有些熟悉又陌生的身影,突然出现在村子里。

面对这些眼神警惕却身穿百姓服饰的年青人,正在村口歇息的一位老人,突然起身道:“你是老田家的细伢子吧?”

‘三叔公,是我!你老身体可好啊!’

领头的一个年青人,看着老人认出自己,同样微笑着上前行礼问候。对于年青人而言,村子里一些年长的长辈,他自然还是认识的。毕竟,老人的变化并不大。

反观这位老人听到对方的问候,突然很激动的道:“细伢子,你还活着啊!天啊!你妈还以为你在外面打仗死了呢!这些年,你怎么连封信都不写回来呢?”

望着老人激动的表情跟责备的语气,年青人同样表情苦涩的道:“三叔公,这事一言难尽。我这次回来,就是想看看我爹娘。不知道,他们现在是否还好?”

‘唉!好什么啊!前些年,你们家因为你的事情,经常会有人上门找麻烦。若非你爸一直说你已经死了,只怕那些天杀的,也不会这么容易放过你们一家呢!

不过,活着就好,活着就好。别说了,你还是赶紧回家看看你爸妈还有弟妹吧!这些年,你爸妈真心不容易。尤其你妈,每次听到那里打仗,就担心的直掉眼泪呢!’

儿行千里母担忧!

这年头,做为革命者的父母,承受的压力也比很多人更大。甚至有时候,他们因为是红军的父母,往往会受到非人的折磨甚至于被杀。

有句俗话说的好,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很多革命者走上这条路,都是伴随着无数血腥而成长的。这条血腥之路上,有敌人的,也有自己甚至于亲人的鲜血。

杨细,一个很普通走上革命这条路的热血青年。离开家的时候,他还是个有点血性,却又懵懂的年青人。此刻再回来,他却已经是侦察旅的一名连长。

在挑选提前返回大别山地区的先遣队员时,何正道优先挑选了湖北籍的官兵。甚至有些官兵,还是从其它部队抽调过来的,就是觉得他们熟悉当地情况。

而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则是何正道希望他们此次返回大别山的家乡,能够顺便看望一下家人。对于这些人而言,家也是他们心底最深的牵挂。

此刻跟在杨细身边的几名先遣队员,同样是附近周边的村民。在完成与当地游击队的联络之后,杨细才申请到回家探亲的机会,带着几名队员踏上回家探亲的路。

很清楚,这些年中央军在打击红军家属上,也杀了不少红军家属的他们,确实很担心家人的情况。听到父母跟家人还依旧健在,杨细也长长的松了口气。

跟在后面的队员,也笑着道:“队长,现在你可以放心了吧?”

‘是啊!不过,这次我们回来探亲的事情,同样需要进行一下保密。尽管现在中央军,对我们已经不象之前那样严厉搜捕,行事还是需要谨慎小心一些才好。

既为我们自身的安全着想,也为我们的家人着想。在主力部队没有抵达前,我们依旧要低调行事。一定不要曝露我们此次返回大别山,重新恢复根据地的任务。’

‘是,请队长放心,我们一定会小心的。在村口那里,我们也布了两个明暗哨。如果有什么情况,他们也会及时处置的。不过,这里这么偏,应该没什么人来吧?’

‘偏也有偏的好处!要是我家在镇上,只怕我家早被那些白狗子给抄了!’
首节 上一节 536/11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金融帝国之宋归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之狼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