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970节


然后汉人大队的缺额也被补全了,三个汉人大队,一个汉人骑兵大队,这个补全算是按照以前的十五人的小队编制补全的,因为不可能所有的人员都是能作战的人,流放者大队也是,一个汉人炮兵大队的人口依然没有补全,哪怕是这种最小编制。

水手大队因为大多是外人操作,所以也不在乎是汉人还是那个国家的人,只要能在船上干活,能打仗,就加入进去,每一艘主力舰上至少有一个组的三十五人的汉人军官和监视小组,或者联络人,技术兵种和军官都是汉人。

有些主力舰比如说吨位大的主力舰只,就会拥有一个小队的汉人的水手和炮手,以及军官,其他人如爬上风帆的风帆手,或者蒸汽机战舰底层的煤仓,厨房,杂役,甲板上的杂役,多出来的战斗人员,都是新来的汉人或者是新来的雇佣兵团的人,然后再加一些数量不多的奴隶,还有外籍水手人员。

反正新秦帝国的主力舰只不多,加上新来的两艘五千吨的蒸汽机战舰,加上缴获的英国人的两艘五千吨的蒸汽机战舰,法国人的一艘蒸汽机战舰,总共五艘。

然后风帆船有三艘是五千吨的,都是缴获,如果加上接近四千吨的两艘新秦帝国剩下的两艘风帆战舰,那么整个舰队的吨位和战斗力就提高了很多了。

总共五千吨或者接近五千吨的战舰就有十艘了。

然后三千吨的蒸汽机战舰还有艘,两千吨的蒸汽战舰八艘,三千吨的风帆战舰一艘,两千多吨的三艘。

总共三千吨加上两千多吨的蒸汽机战舰就有十八艘了。

还有一打的千吨蒸汽机战舰,一打的千吨的风帆战舰。

这是整整二十四艘啊。

剩余的原先舰队的千吨一些的战船,船只,也有一打,两次增援带来了的千吨以下的战舰也有十艘。

总共二十二搜。

这两次人口增援的到来,给新秦帝国带来的不仅仅是人口,还有船只,关键是战舰。

李亚想,莫林一定会高兴疯了。

唐亚翁也会高兴疯了,因为光这些千吨以下不用参加战斗的运输船,商船,蒸汽船就能让他的物资运力增加百分之百还多。

于是在会议上唐亚翁毫不犹豫的将这二十二艘船只搜刮到自己的手里,加上帝国自产的一些一百八十吨到五百吨的船只,就是三十二艘。

做什么不行啊,远海至少能组织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运输,至少一次能运来三千到五千人口。

还能装载物资跑一趟土耳其或者俄罗斯征服的地区,或者西班牙,非洲海岸去做生意。

而莫林高兴的是,十二艘千吨战舰能组成一个帝国周围海域的防御舰队,能驻防小岛,能驻防港口,能防御敌人的骚扰性进攻,同时能巡逻近海,防止敌人突袭新秦帝国十五个港口要地。

而主力舰队外面还能套一圈保护主力舰队的风帆战舰舰队,两千吨到五千吨的风帆战舰可是多达艘,能掩护主力舰队,主要是蒸汽机战舰行进和撤退,在外围还能拖延敌人的风帆战舰或者作为主力同敌人的风帆战舰和蒸汽机战舰吨位小的战舰决战。

{本章完}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渡过了冬天

总共两千吨到五千吨的蒸汽机战舰可是有二十三艘了。

妥妥的主力舰队啊,即便是没有交战之前的法国人,面对二十三艘蒸汽机战舰加上艘的两千吨到五千吨的风帆战舰,莫林相信如果再打一次新秦帝国同法国人的舰队决战,不会是惨胜了。

遇上多大四十五艘的英国人舰队,也不会是连迎战都不敢,只能依靠岸炮和炮台火力消灭敌人,即便那样,也拼掉了新秦帝国近十几艘的风帆战船,成绩也不过是歼灭了敌人二十多艘风帆战船,俘虏几艘风帆战船,几艘蒸汽机战舰,让多达十艘的敌人的蒸汽机战舰逃掉了。

为什么说遇上英国人四十五艘的战舰舰队要更有胜算呢?

因为现在纽芬兰岛上已经没有成建制的英国人舰队了,只有十几艘破烂的千吨级别的蒸汽战舰,也许某处还藏着一些千吨级别,甚至放大一些说五千吨的风帆战舰,或者说蒸汽战舰,但数量上肯定不会太多,他们现在的数量不足以同新秦帝国对抗了。

要不然他们不会整整一个冬天都没有找过来,哪怕一些激烈的交战都没有,连全部三艘以上的小舰队都没有来过,来的只是一些几百吨的风帆战舰的袭扰。

也就是说在新秦帝国先前的三十艘以风帆战舰为主,以蒸汽战舰为辅,还有就是大部分还都是千吨级别的蒸汽战舰为主的舰队面前,他们都没有勇气集所有的战舰,至少应该有二十多艘,质量肯定稍微比新秦帝国的三十艘从几百吨到三千吨的,数量稀少的,还躺在船台上不能动弹的五千吨战舰的这么弱小的舰队发起进攻。

所有都知道英国人正在等待,等待来自三千海里外的英国本土的舰队的到来,还有哪里派遣的远征军和军官甚至高层官员的到来。

新秦帝国因为连续的两拨战争,汉人人口减少,外籍作战的雇佣兵几乎损失殆尽,水手大队三个大队满编,损失了一个半大队,各个据点的人口损失了五百人,印第安人和伊利亚特人这两个部落盟友战前人口四千,两千为战士,结果战后人口一千百,加上总共一千二百的部落战士,之后几次战斗又损失了不少人,直接导致战后人口继续下降到总共一千二百人,部落战士两个部落凑不出四百人。

之后剩余的人口同剩余的新秦帝国的人口联姻,然后两个部落损失了四百到百人,于是最后两个部落现在的人口和士兵为一千人,这还是两家通用一些人口和士兵的情况下。

在抽调了一些人加入水手大队和新组建的流浪者大队以后,他们的可战之兵没有了,两个部落留下的可战之兵只有不到一百人,留在部落村子里面了。

于是因为急剧的人口减少,以及要尽快恢复实力,物资和各种武器装备消耗也大啊。

于是一个冬天,谁也没有打谁,有时候双方还互相不理睬,谁都不想见到对方,各自埋头理顺自己内部的关系。

开春了,新秦帝国正在忙着分配人口,分配土地,培训士兵,同时培训一些军官,修理战舰,储存物资,现在还有大量的物资奇缺。

虽然一些生活物资可以勉强维持,虽然拥有一个不大的铁矿,不足的铁器可以通过缴获的敌人物资重新回炉冶炼,一些沉船的打捞,也让新秦帝国回收了不少钢铁,重新回炉以后,造出了新的火炮和新的枪支,但总归是物资不够,无法进行大规模生产。

靠去遥远的西班牙,非洲,甚至土耳其和俄罗斯占领地区东欧购买,终究不是个办法,因为航程太长了,而且间没有煤炭补给,蒸汽机船根本不敢跑那么远去,岛上的煤矿太小,无法支持整支舰队出去远海,来回近一万两千海里,不看五千吨的蒸汽机战舰最后都得风帆船拖着回来吗?

派出去的招募船队找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想要放弃蒸汽机船了,要不然只能在大海上漂着了,没有煤炭,小划艇也拖不动五千吨的蒸汽机战舰啊。

这年头,虽然设备简陋,船只的吨位不大,可续航里程还是不大,如果英国人要来,那么一艘蒸汽机船,五千吨或者一千吨,满载的话,航程三千多海里还是足够的,但是要返回的话,对不起没有煤炭了。

也可以凑合的烧木炭,但那速度可能就和以前的风帆商船一样的速度了,三到四节的速度,有可能还带动不了船只,能动是可能的,但不一定速度快是一定的。

所以必须在航行的时候带上风帆船,因为这东西,除了需要借助风势,用小艇也可以拖动,因为有风帆助力啊,再没有风,挂上风帆,小艇拖动,也能保持三节的基本速度,更小也行,关键是没有多大消耗啊。

于是蒸汽机船旁边一定得跟着运输煤炭的风帆船保持续航力。

不行了把风帆船拆了烧柴火也一样能坚持一段时间。

这种做法一般大都是横渡大海的时候,要是靠岸行驶的话,就好了,不行了去陆地上找柴火。
首节 上一节 970/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