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947节


现在也是他们两个坐。

下面台阶下左右是扫天雷和唐亚翁,扫天雷是左面,以华夏左手边为尊,也就是说雇佣兵团里面军人的地位高一些,唐亚翁虽然也是军人,但他一般负责后勤和一些杂务,因此他其实是华夏帝国的大管家。

这两个人最近表现积极,尤其是这半年来,唐亚翁把整个地盘都打理的井井有条,扫天雷则把各个夺回的英国人的据点安排的井井有条,并且训练和扩充了不少部队,虽然这些部队的士兵大都是印第安人和伊利亚特人,其夹杂着一些因纽特人和纽芬兰人,甚至是一些英国人和法国人,不过这支部队牢牢的控制在他们手,成为雇佣兵团的一把利刃。

相比这些部队,李亚手的部队则由剩下的三十多个军官控制,而李亚因为烦心事情太多,根本没有训练他们,提高他们的战斗力,虽然是雇佣兵团的主力的部队,装备着很多先进的武器装备,却有些太散漫了。

海盗队,这里面有很多外国人,控制的军官是汉人,近百人,却无所事事,还不如监工大队干的活儿多,也不如监工大队干的活儿危险和沉重,而且由于欧美人的散漫习性,这些人经常闹事情,引起大家的反感。

汉人队,七个小队,一个控制海盗队,一个控制水手队,一个控制监工大队,另外一个加强到印第安人和伊利亚特人,归扫天雷调遣,训练两个部落的军队,剩下的三个安排在新仙居镇防守,一个在水寨驻扎,一个在城墙屯堡驻扎,一个在营地驻扎。

骑兵队,个小队,一个归李亚调遣,驻扎在营地里面,一个归扫天雷调遣,巡逻地盘,传递信息,一个在同英国人接壤的地方驻扎,随时出动支援各个据点,归李亚调遣,剩下的三个骑兵小队驻扎在法国小镇圣劳伦斯港,还有比邻港口,防守港口,同时也是李亚的战略预备队。

不时的调遣出来跟随李亚巡视领地,监视领地里面各个雇佣兵团的厂矿的俘虏们,随时准备消灭他们的暴动。

水手队扩编为水手大队以后,很多空额,也就是说有大队的名义,但没有大队的实力,很多小队其实都只有一个组,三十五人,只有三个满编小队,一百人。

不满编的小队都在各个港口和码头操纵一艘帆船,警戒和通讯,运输粮食和物资补给,传递信息。

三个满编小队则是舰队的主力战舰,四艘蒸汽战船上的水手和炮手。不过就这样还没有把所有生产出来的船只和缴获的船只都填满,因为没有那么多汉人人手,没有汉人人手,将一艘船交给外国人雇佣兵这是对雇佣兵团的不负责任。

而且水手大队里面还充斥着很多抓获的法国人水手和英国人士兵,纽芬兰人,因纽特人,这些也是不安定因素,可现在这些人还得用。

另外组建了炮兵队,五个炮兵小队,其三个在新仙居镇,一个在圣劳伦斯港,一个在前线的同英国人对峙的据点港口里面。

炮兵队现在也是不满编的,因为炮兵所需人手太庞大,如果是需要就得抽调其他部队的人手,所以大部分炮兵小队都不满编,大约只有五十人或者十人,就这还是有一多半的人手是俘虏,英国人和法国人,因纽特人,纽芬兰人。

至于印第安人和伊利亚特人,智商太低,去当搬运炮弹的杂工都不够放心,万一一颗炮弹或者一通火药给点燃了,那损失肯定不小。

现在好了,太多的人口来了,李亚准备抽调他们加入各支部队。

看着吴克敬给的名单,李亚和吴克敬,撒雷商量了一下,组建汉人小队若干只,每个小队一百二十人,现在的汉人小队都扩编为一百二十人,军官配备一半吴克敬他们带回来的军官,一半自己的军官,有一些汉人小队里面加入伊利亚特人和纽芬兰人,弄几个混成的汉人小队。

满编三个汉人大队,总共十支汉人小队,其纯粹的汉人小队五支,混编汉人小队五支,还有一个骑兵小队加入汉人大队,每支总兵力一千三百八十人。

这样基本上把吴克敬和赵帅他们带来的汉人使用了三分之一,加上伊利亚特人,纽芬兰人,这样三支大队总兵力近四千人,可以说实力雄厚了。

调五百汉人充实骑兵队,骑兵队改为骑兵大队,同样是十支骑兵小队,每支也是一百二十人,不够的人手用伊利亚特人和印第安人补充,或者英国人和法国人俘虏补充。

水手大队把编制用汉人填满,这样就不会是汉人弱小,外国人强大了,所有的原先的船只就能利用起来了,至于吴克敬他们带回来的船只,只能停在港口里面充当存在舰队了,因为还是没有那么多汉人补充,尽管外国人还是不少,可投降不等于想要替你卖命,很多俘虏还得在他们服刑的地方继续劳作,直到他们幡然悔悟。

剩下的汉人补充到吴克敬和赵帅带来的其他的异族兵马里面去,控制他们的兵马和人口,近几千人不能白白存在,他们的用处就是开荒,种地,建设港口,或者成为新组建的征伐英国人地盘的部队。

当然现在还没有必要去讨伐英国人,必须先消化先前的地盘,现在只是占据,而没有消化掉,要变成自己的必须有人口和产业,人口现在不算太多,加上原先的汉人人口以及部落人口,吴克敬他们带回来的人口,法国人英国人的移民人口,现在有百姓五千人左右,这五千人里面至少有两千人是半民半兵的。

其他人都是士兵,无论是水手还是炮兵,骑兵,部落战士,还是英国人,法国人,都是可以出战的战斗力。

除了现在岛上的部队用来的汉人填补,然后再用一些英国人和法国人的俘虏填补,再征召一些伊利亚特人,印第安人补充到队伍来,扩充汉人部队的实力,也是雇佣兵团原有岛上部队的实力以外,这次吴克敬他们带来的外国人,异族人的部队也不少,除了挑选一些人补充进部队,消化了以后,其他的部队,李亚并没有大动。

调集一些人手补充水手大队,再调集一些人手扩充海盗队到海盗大队以外,现在总共拥有汉人大队三个,骑兵大队一个,炮兵大队一个,水手大队一个,监工大队一个。

剩下的土耳其人,非洲人三四千人,海盗们几百人,都先分配到各处港口和据点拆散使用,这是他为了防备他们捣乱,夺取自己的兵权和领导权。

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报告

一个半月时间,坐在皇宫里面已经有些老态的张强收到了军情司赵帅的报告。

八十多岁的人当然老了,听着侍卫给自己读报告,张强心里还有有些唏嘘,华夏有能人啊,在一个岛上登陆,消灭了两千英国人,千法国人,而且如新他们还带着这些俘虏去攻占敌人重兵集结的阿瓦兰半岛,如果成功的话,就又是一个岛屿,这样算下来,赵帅他们过去增强了实力的华夏兵马,在北美洲给华夏帝国打出了一块地盘,以后国内的那些反对派们就有地方安置了。

让他们去哪里给帝国开疆拓土去吧,死了是他们的命,活下来是他们的福。

在勇武的治理下,现在华夏帝国日益繁荣,实力强大,野战军和守备军两军模式给军队管理带来很大便利,虽然还有少部分卫戍军和少部分骑兵军,可是都人数不多,两军不过三十万人,一个军不过十来万人,卫戍军用来守备战略要地和皇家要地,国内重点保密地方等,守备军守卫全国各地,而且军费地方上承担三分之一,从以前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减少到三分之一,解放出来的收入用来发展经济。

野战军保卫边疆和核心区边境,守卫首都和陪都,以及几个战略要地,其他地方都是守备军守备。

守备军编制虽然多,但每一个单位的编制都裁撤到原先的三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分轻重缓急部署,这样既减少了占用军费,又减少了占用太多人口,花费太多。

守备军百万,野战军三百万人,骑兵军和卫戍军三十万人总共,近卫军三十万人,总兵力接近了一千万人。

农业上,不仅各地都有必要的农业投入和农业收入,而且完全取消了种地的税收,人口税,等等杂税,只收粮食买卖税,也就是说你将粮食卖给别人那么定额收取一成的税收,加上差价税,差不多一成两个点的税,卖给官府不需要交定额税,只交差价税。

这比以前地主老财,豪强劣绅,甚至没有取消农村的税收的时候,百姓的负担减轻了至少百分之八十。

每年的粮食国内不仅多余,还能外卖到其他各国,大清国和俄罗斯,土耳其,瑞典就是华夏帝国固定的几个购买粮食的大客户。

每年还有英国人和法国人来购买粮食,因为船只吨位的提高,以及华夏帝国发明蒸汽船,所以海上的船只来往的速度提高了不少,而且有了蒸汽船不必每年靠海上的季风和信风来提高船速航行,只需要有煤炭,一艘船可以不间断航行万里。

一吨粮食运送到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现在还在动荡之,那么就是起码百分之两百的利润,抛去损失和成本,还有至少百分之一百五的利润,于是这些年英国商人和法国人商人,西班牙商人什么都不干的就运输粮食就赚不少钱。

当然也给华夏帝国提供了不少税收,因为卖给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是有各自的税率的,而且肯定很高,百分之三十的税率,使得他们的成本提高了不少,而且贩卖的农民还得交差价税和定额税,官府也得交差价税和定额税。

但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府都赚不少钱。

现在华夏帝国重工业因为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提升的不是很快,都是在张强看来落后的不能再落后的甚至是污染严重的企业,工厂,不过这在华夏帝国人眼里,已经是高不可攀的事情了,很是自豪。

但轻工业的发展超出他预料,珍妮纺纱机的出现使得大量地区使用水力,畜力,完成了工业化改革,大大提高了产量,华夏帝国的丝绸和布匹多的几乎要贬值的地步了,于是这些东西以很廉价的价格出口,尽管有出口贸易保护税率,可对于西方商人来说,还是太便宜了,于是他们大量购买,大量贩卖到西方。

使得华夏国的丝绸之国的美名再次传开,增加了华夏帝国在西方出现的频率和曝光度,人们说起来都在说华夏是丝绸之国,廉价的布匹也使得西方人用上了便宜的布匹,不再穿单色衣服,或者穿亚麻衣服了。
首节 上一节 947/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