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905节


另:新兵训练总监,田显,军情部副部长田斌

各方大员,浙江州张名振,福建州李光熊,广西州金声,江西州米淳,湖广州唐殿风,湖北州古月笙,河南州方以智,云贵州钱秉镫,安徽州蔺养成,云南州刘良佐,宝岛总督朱大有。

这些即会读书,又会研究各行业的技巧的人最终会成为副乡长,副镇长,或者研究远,官员方面这就到头了,研究员就能被选入各个行业的官府研究机构,成为更高级的官员,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然后进入更高的研究机构。

这是张强为自己手里没有多少聪明的科学人员培养人才。

总不能老让塞巴斯蒂安和弗朗索瓦去研究吧,他们需要帮手,靠他们培养一些学徒实在太慢,对华夏军的科技发展不好,所以张强要把华夏的那些民间人才找出来,送入他们的研究院,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对两个人进行帮助和启发,这样才能加快发展。

新式马车,就是在张强的启发下,在老的木匠和铁匠的帮助下,制造了出来。

同时在商人伙计或者掌柜出身的研究员的建议和推广下迅速的进入了华夏军的军队和民间的,获得了商业利益和国家利益。

让社会自己推动自己发展,张强只做一个旁观者,引导者,要不然以他的知识结构,以他的见识,以他的历史知识,用一百年也达不到人家别的穿越者的几年的发展水平。

第1149章 皇太子的手段

勇武的太子之位并不是毫无惊险,虽然张强已经给他铺好了路,做好了一切,他也历任华夏帝国的每一个品级的官职,并且还成功的在军队呆了数年,获得了不少军队将领的支持,并且由于张强的放权,使得他可以掌握大部分的卫戍军,同时由于底下老臣子们和他多年聚集起来的投靠官员的势力影响,掌握了不少地方守备军,这更加使他地位稳固。

风欲静树却不想停止摇摆,依然带起了风,他在接管权利的时候,依然有一些人不会太听他的,尤其是一些外国人,比如西班牙人,英国人来了以后,他们带来的观念和一些活动,使得华夏帝国承受了来自西方的思想冲击,他要解决的就是这些事情。

作为一个庞大的帝国,永远不可能一团和气,总有这样那样的为难,一些科举无望,又不想移民总督区的人,尤其是一些第二代,三代的小官僚的儿子们或者孙子们,总是飞扬跋扈,忘却了华夏帝国是从战火和战乱崛起的,在美好的生活下,却学的一身的痞性,总是搅的各地不安。

而一些去了总督区的老臣子们,他们的后代也因为长时间的呆在一个地方,对于核心区和总督区的落差式的经济还是被关注的程度相差太大,使得他们不是自暴自弃,就是想着做列土封疆的美梦,对于这些人,已经开始履行皇帝职责,行使皇帝权利的勇武不会手软,他不是深宫里面长大的孩子。

他可是在总督区冰冷荒凉的原野上同狮子,黑熊搏斗过,同马匪和逃跑的开荒移民战斗过,也因为初期要掩盖身份,不能让下面的官员知道他皇子的身份,而故意以一个普通的小推荐官员的身份去总督区开荒,这样至少麻烦是不会断的,官场如战场,他在官场里面也沉浮了许久,在近卫军和军情部探员的保护下,倒也没有什么生命危险,但官员们善于阴谋和阳谋结合,他被排挤,被打击,被压制,张强可不会帮助他,只会看着他跌倒了,任由他爬起来,因此对于官场上的种种他是心知肚明。

经历风雨,熟悉官场,知道皇帝怎么玩阴谋和阳谋,怎么玩帝王心术,作为皇家长子,他可是有专门的老师教的,张煌言,金声,这些从大明就是官场斗争老手,平衡术和御下术都玩的很溜,而且眼光很厉害,加上有张亮这种曾经服侍过朱聿健这个南明隆武皇帝的太监的腹黑,交际手段的指点,周粥和魏无忌关于华夏帝国的战略和执政目的,以及具体的执政手段的教导,他可是无所不能。

该玩官场手段的,他从来不拖延,该使用武力的,军情部和民情部,刑部,监察部,几个部门一起上,很快包括张强时期的几名老臣子,还有周粥他们执政时期的几名新进的现在也是内阁各部大员的高官们纷纷落马,一些草根高官们也因为看不清楚形势,被他干净利落的拿下了。

受灾最重的是刚刚尝到什么叫我没有你权利大,但我掌握着攻击你的舆论工具和民义的政议院一线的议员们,有几十位被他拿下,扔到了荒凉的总督区角落里面去修理地球去了。

家产当然是抄没了,不抄不知道,这里面仅有十几位是因为帝国允许的合理收入,其他人的家产大都是收入不高,但产业丰富,可见他们不是什么好官,光抄没的家产数目就达到了近十亿的华夏元。

这证明,华夏帝国经过几十年的平稳发展以后,历朝历代的顽固疾病也在华夏帝国兴起了,这个病不好治疗,但有一个治疗一个,这是勇武的信念,这些人贪墨的是华夏帝国的财产,对此张强也是不闻不问,任由他选择和决定,毕竟是自己的儿子,那些人既然有被处死或者拿下的理由,他可不会做这个好人,去保他们,因为这些人在挖他的墙角。

华夏帝国是他一手创建起来的,那是他的东西,这些人等于是明抢他的东西,他也不会容忍他们。

要是给他处置,找就找一个地方,丢进苦役营里面了,即便苦役营已经因为历史原因解散了,可他还会建立一个差不多的部门去专门惩罚他们。

民情部的尚书田显一早就来向他请罪,这些他早就知道,但却无一例外的都放过了,就是因为他们是开国臣子,虽然不是显赫的高位,但也算是高位了,有的是内阁的,有的是枢密院的,大部分在知州,州长这个位置上,地位也是很高的,他民情部也不想去招惹这个麻烦,民情部的工作主要在于抓那些思想上对华夏帝国存在敌意的人和官员身上,并没有太多关注国内大员们的经济问题以及配合新皇帝做皇权交接工作。

对于田显的认错,张强还是很大度的,原谅了他,并且让他辅佐新皇帝,以后封国公和侯爵都不会忘记他,新皇帝一定会给他一个交代。

他很满意儿子的处置,总有一些人跟不上脚步,想要拖后腿。

对于民情部,他觉得此时民情部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很多职责已经和监察部重合了,应该裁撤了,田显调去内阁做一名监察部副部长不错。

可以继续负责民情调查这么一个监察部里面的部门,或者一些科室,田显也负责不了几年了,他也老了,不过张强考虑的是民情部裁掉,那么军情部一家独大了,虽然军情部不管国内,可军情部的发展也太大了,是应该拆分一下了。

他把这个意思传达给儿子勇武和内阁首相唐殿风。

很快两个人的动作就来了,内阁首相唐殿风在内阁会议上宣布,太子颁下谕旨,裁撤民情部,民情部尚书田显调人军情部,任军情部副尚书,民情部下面各个部门,一部分合并到监察部,完善监察部的职责,一部分拆分到军情部,另外一部分外围人员解散退役,各地民情部下设的直接领导部门裁撤,部门人员合并到刑部和监察部,有一些官员进入各地议会,对议会的财政和人员思想情况进行监察。

从此华夏帝国少了一个令国内官员和百姓闻风丧胆的部门,而继承它的意志的是被逐渐重视起来的监察部,各级监察部不仅监察同级,还能监察下级官员,主要是财产和人员思想。

第1150章 政议院改革

处理掉民情部,勇武太子继续对内阁部门进行改革,第一个要改革的就是政议院,这个院的权利他觉得对皇权限制太深,对内阁限制也太深,于是政议院统一下去,各地的咨议局和咨询局,州议院撤销,不过仅仅是改了个名字,以后统一为政议院。

不过分了级别,县政议院,府政议院,道政议院,就是把府和道的行政级别改一下,府变成了类似地级市的行政机构,管理一些区域范围内的县,镇,乡。

道则是管理地理位置上的处于山的同一侧,或者某一州的地理位置上同一侧的几个府,类似于副省级和省级省的行政级别。

上面是州政议院,枢的政议院称之为枢政议院,或者是华夏帝国政议院。

统一了政议院的名称,方便以后行管理,要不然咨议院,咨询局,州议院,政议院,办的一类事情,但很多老百姓并不明白区别,于是不仅仅为了行方便,也为了让百姓明白,干脆统一名称。

混合的土法水泥。

这使得的道路有了水泥的模样,也有了石子的坚硬,虽然不是太美观,可走起大车来,平稳结实,还不咯脚,关键是加速了行人奔走在道路上的速度,远比土路要快很多,比土路要干净了很多,因为大明没有后世那种重达几十吨的汽车,即便有运输的马车,也绝对不会超过几吨的重量,这点重量对于这种低级的道路来说,绰绰有余,这就是张强带给这个时代的改变。

不能说有多高级,多先进,但绝对便利。

而且随着研发人员的增多,主要是华夏军在科举考试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的行业考试,三百十行,各行各业都有考试,低级的人员可以拿到一份官府认证的行业资格证书,拥有这些证书,你可以从事相关行业的研究,并且把研究的成果卖给官府,官府支付一定的金钱买下的研究成果。

这是行业全民认证资格证书,拥有这份证书就像读书人考上了童生一样,是一份荣耀,在村里也能获得村长或者保长,乡长的接待,并且让大家高看你一眼,在这些低级别的行政岗位上,你还能获得一份不菲的收入,还有一份基本的月奉工资。

村里面人读个书信,认个字,或者打造个什么,找个权威认证一下,就找你,或者你拿出来的东西要比大家没有得到认证的人卖的价钱高一些,算个帐,和官府打交道都得找你。

张煌言就一路走,经过乡村就通过带路的向导小伙子的嘴了解到这些东西。

低级认证并不需要你识字或者读过书,只要你在行业里面能弄个拿出手的东西,并且获得官府认可就行。

并且能获得免费上成人夜校的资格,如果再夜校里面获得毕业,也就是说认识了十个阿拉伯数字,并且认识百字以上的字,就可以参加资格认证二级的考试。

这些考试都集在行业翘楚上,农活能说出个头头道道,并且在别人的辅助下记录下来,自己还能看懂一些,你就能获得二级的资格认证了。
首节 上一节 905/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