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836节


轩辕龙飞调往武昌府,第五野战旅仍然跟随而去。

阮进接任马惟兴的第八野战旅,驻防安庆府,将军调换,但第八野战旅的士兵不动,驻地不动。

第野战旅不动,主将更换为巴格雅鲁,第三骑兵旅调往枢金华府,由魏无忌亲自掌握。

第野战旅旅长马惟仁去接任第十八野战旅,驻防汉阳府。

第二十野战旅从湖北战场调离,广东韶关去防守南明军。

当你想要更近一步的时候,官府推出了三级资格认证,这些人就必须能说会道,并且能算会写了,这些人一般都是一些老兵或者商人的伙计,官府老吏,或者成名很久的行业领先的人,他们有人被官府直接征用,给个办事员,这些办事员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官府上班的,称为官府的底层办事员。

他们没有升为官府公务员的可能,但能辅助官府办事情,甚至是提出一些好的建议,研发出好的东西,官府一旅高价马下他们的建议和研发的东西,这就是官府的政绩,上面的公务员想要升级为更高级别的科员就得依靠他们。

第四级的往往是那些读过书,并且在行业内有很深造诣的人,他们还有一颗当官的心,他们一般都会先安排为办事员,通过官府考试,成为官府办公吏员,吏员能升官,能升为书吏,办,书簿等职位,相当于是乡长,镇长的辅助人员。

新式马车,就是在张强的启发下,在老的木匠和铁匠的帮助下,制造了出来。

同时在商人伙计或者掌柜出身的研究员的建议和推广下迅速的进入了华夏军的军队和民间的,获得了商业利益和国家利益。

让社会自己推动自己发展,张强只做一个旁观者,引导者,要不然以他的知识结构,以他的见识,以他的历史知识,用一百年也达不到人家别的穿越者的几年的发展水平。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输出思想和文化

随着时间的漂移,华夏帝国越来越来越强,强到让俄罗斯人颤抖。

俄罗斯人也不是没有反抗,他们利用了一条西方惯用的方式,传教,派遣了很多教士来大清国传教,然后通过大清国腐蚀华夏帝国去的商人。

而张强知道了这种苗头以后,下令监察部和民情部将捉拿俄罗斯来的或者大清国来的传教教士作为第一选择,因为他知道后世的国就是被这些传教人士给祸害的。

他们带来西方不好的习惯,而华夏帝国的人思想纯正,就像古代的病菌无法抵抗现代的抗生素一样,很可能被腐蚀掉,最终造成华夏帝国的动乱。

俄罗斯人当然不会是没有用的做无用功,他们在传教的同时,使用的还有黄金和毛皮贸易,按说俄罗斯人对于毛皮的需求并不比华夏帝国少,华夏帝国其实对于毛皮没有多大渴求,因为华夏有棉衣,还有同样多的动物毛皮,大明时期和华夏帝国时期,很多地方其实有很多原始森林,很多动植物还没有后世张强他们那个年代频临灭绝的。

因此资源不少,绝对不是需要大量进口俄罗斯毛皮的时候,而且俄罗斯毛皮其实很多都是从西伯利亚获取的。

对于俄罗斯商人和冒险者,探险队进入西伯利亚,华夏帝国是有规定的,不得超出火车线路或者马车,马路线路五公里,不得居住,不得停留,否则以间谍,奸细的罪名逮捕入狱。

张强就怕他们停下来偷猎。

毛皮是西伯利亚在哪个时候最重要的资源,最重要的财富,如果被俄罗斯人获得,然后转手卖给大清国或者华夏国商人,那么等于是小偷把东西卖给了主家,荒唐可笑不是?

现在西伯利亚都属于华夏帝国。

在俄罗斯人没有抽身从争霸西方的战争脱身出来的时候,俄罗斯人这种细水长流,润物细无声的软侵略,很容易招架,张强和内阁拿出了反制措施,向俄罗斯输出佛教和道教,甚至输出儒学,给狗熊教课,让狗血学会道德和伦理,廉耻,让祸害了华夏国千年的儒家去祸害俄罗斯吧。

华夏帝国只学习儒家里面积极的部分,对于提升国人血性和谋略,眼光,行动,有利的部分,至于说让友邦惊诧了就不好了,外国人都是我们的祖宗,外国人的东西就是好,我们就是不好,这种日本式的自卑还是不要去学习了。

在输出思想的同时,还要输出大量的商品,在保证了国内够用以后,华夏国的茶叶,丝绸,陶瓷作为奢侈品出口到俄罗斯,在俄罗斯上层贵族获得好评,这几样商品本来在几个世纪以前就是西方非常喜欢得到的商品。

俄罗斯人现在非常需要粮食,因为他们经历了近千万人口,大多数是农奴,这些农奴给他们种植棉花,粮食,用来养活他们,但在十几年的战争全部死去或者被俘了,这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人口来种植粮食了,而且由于战争,他们得将壮劳力征召到前线同三个敌对国家在边境上战斗或者互相瞪眼看着对方,这些人集起来是要消耗不少的粮食的。

而俄罗斯人种粮食的人很少,大部分是无数游牧民族集合起来的野蛮人部落,经过几个世纪的同化,教导,但仍然有很多人口其实很难管理,处于自治状态,比如以前匈奴人逃到了伏尔加河流域,在大清国以后陆续有人回归大清国,但也有人不愿意走了,留了下来,但生活习惯仍然保持了汉人和蒙古人的习惯,面容也是汉人和蒙古人的民族特征的面容,这样的人好部落不少。

比较突出的就是哥萨克人,这个为了俄罗斯扩张,立下汗马功劳,并且一直是俄罗斯机动骑兵的最大人选和主力兵种和兵源来源。

俄罗斯不得不拿出更多的黄金,染料,农作物,或者铁,铜等物资来应对,他们最多再得到的是粮食这一项华夏国最丰富的商品。

加速了行人奔走在道路上的速度,远比土路要快很多,比土路要干净了很多,因为大明没有后世那种重达几十吨的汽车,即便有运输的马车,也绝对不会超过几吨的重量,这点重量对于这种低级的道路来说,绰绰有余,这就是张强带给这个时代的改变。

不能说有多高级,多先进,但绝对便利。

而且随着研发人员的增多,主要是华夏军在科举考试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的行业考试,三百十行,各行各业都有考试,低级的人员可以拿到一份官府认证的行业资格证书,拥有这些证书,你可以从事相关行业的研究,并且把研究的成果卖给官府,官府支付一定的金钱买下的研究成果。

这是行业全民认证资格证书,拥有这份证书就像读书人考上了童生一样,是一份荣耀,在村里也能获得村长或者保长,乡长的接待,并且让大家高看你一眼,在这些低级别的行政岗位上,你还能获得一份不菲的收入,还有一份基本的月奉工资。

村里面人读个书信,认个字,或者打造个什么,找个权威认证一下,就找你,或者你拿出来的东西要比大家没有得到认证的人卖的价钱高一些,算个帐,和官府打交道都得找你。

张煌言就一路走,经过乡村就通过带路的向导小伙子的嘴了解到这些东西。

低级认证并不需要你识字或者读过书,只要你在行业里面能弄个拿出手的东西,并且获得官府认可就行。

并且能获得免费上成人夜校的资格,如果再夜校里面获得毕业,也就是说认识了十个阿拉伯数字,并且认识百字以上的字,就可以参加资格认证二级的考试。

这些考试都集在行业翘楚上,农活能说出个头头道道,并且在别人的辅助下记录下来,自己还能看懂一些,你就能获得二级的资格认证了。

让社会自己推动自己发展,张强只做一个旁观者,引导者,要不然以他的知识结构,以他的见识,以他的历史知识,用一百年也达不到人家别的穿越者的几年的发展水平。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艰难的西方开拓之路

而莫斯科因为这条铁路线也变得经济繁荣起来,人口增加到了十万人,并且在吸引了很多西方商人到来,和本国商人来定居在周围,俄罗斯的经济也在飞速发展,在他们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是华夏帝国儒家思想的缓慢的腐蚀,很多做华夏帝国生意的俄罗斯贵族和商人们不自觉的开始学习张强推广全国的后世的普通话和简化字,并且煞有介事的学习儒家思想。

大清国虽然从马上得天下,从野蛮走来,可他们积极学习大明汉人的传统,几十年已经逐渐的汉化,融合了,不过和华夏不同的是,他们保持了大明的汉人或者说自五代十国以后胡人和汉人融合以后的学问和特征,还融合了一些华夏帝国的先进思想和一些开明作风,一些务实的却很有礼貌的汉人进步的变化。

他们把这种变化潜移默化的传染给了和他们做生意,关系密切的俄罗斯商人和贵族们。

他们也吸收了一些俄罗斯征服的鞑靼人和哥萨克人平民和落魄贵族,现在的大清国在影响着俄罗斯,俄罗斯也在影响着的大清国,而因为时间善短,所以,俄罗斯对于华夏帝国的影响还没有传到华夏帝国来,只是因为华夏帝国主动的,卖力的传播,使得他们被华夏帝国影响了。

失去了向东,向南的可能,俄罗斯人只能同他们的宿敌争夺西方的地盘,他们消灭了境内的基辅公国,特维尔公国,消灭了喀山汗国,阿拉斯罕鞑靼人汗国,同时向波罗的海和里海,黑海前进,这边又被亚的华夏帝国的西域军团和总督区挡住了,于是他们只能继续向西,向北进攻,进攻欧洲了。
首节 上一节 836/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