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822节


等于是在华夏国周围套上了一个安全的保险阀门,一旦敌人进攻,那么先打的是总督区,就可以从核心区调集兵力,支援总督区。

而随着安稳的日子长久,已经十年没有战争的吕宋岛,东南亚各州,日本蓬莱岛,辽东,辽西等州正在被升级为一级总督区,如果再有十年没有战争,并且物产丰富,自给自足,能给核心区交税,并且反哺核心区,总督区就会撤销,将这些地区并入核心区,华夏的疆域才算真正的扩大。

现在的疆域只不过比后世那张地图多了几百平方公里而已,现在还不算圆满。

现在在物资回流国内,人口素质逐渐提高,移民不再往外走,很多百姓已经稳定几年的情况下,核心区重新恢复了稳定,并且开始歌功颂德,百姓的满意度越来越高,出行的速度越来越快,士子佳人正在像后世那样变多,经济越来越繁荣。

核心区的核心区,金陵,燕京,西京,武汉,已经修建了联通在一起的马拉铁路环形线路,马拉铁路也开始升级改造,从原先只能拉着两辆马车,两匹马,载客不过四十来人,行走十五里地,然后换马,换车,到后来行走三十里地,换马换车,升级为三匹马,四辆车,乘坐十多人,行走五十里地换马换车,这样短途旅行,耗费不小,用处不大,比起马路上跑的单匹马,单辆车拉个十来人的速度要慢很多,而且运送货物在速度上也不是很快。

到后来的四匹马,八辆车,运送八十五到一百人,行走七十五里地,换车,其实七十五里地已经是普通的华夏帝国人出行的极限了,只有公务车,或者是官员乘坐,军车乘坐,货物运送才会越来越在乎拉的人和拉的货物多不多,快不快,普通根本不会在意这些的。

「本章完」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建设华夏帝国2

后来是五匹马,辆车,运送八十五到一百人,行走十里地,道路有些拓宽了,使得更能容纳更多的马匹拉车。

在以后,从燕京到乌鲁木齐,从乌鲁木齐到拉萨,从拉萨到喀布尔,从喀布尔到昆明,从昆明到桂林,从桂林到广州,从广州到漳州,从漳州到宁波,从宁波到上海,从上海到杭州,从杭州到扬州,从扬州到金陵,到济宁,到济南,到青岛,到燕京,到关外的大连,从大连到盛京,从盛京到库伦,从库伦到乌鲁木齐,这个二线的大二环马拉铁路建设成功,全国环绕一圈。

发两趟车,一趟为只停三站的,十五里,三十里地,四十五里的两匹的马车,一趟为走十里地的,五匹马的辆车,四辆坐人,四辆拉货,一辆为官员通勤车,驿站邮船车,还有拉着赶车的马夫的身家和马的草料和饮水,食物。

如果你一站一站的坐下去,还真能在一年内沿着二环马拉铁路绕全国一圈,呵呵,这个速度有点慢,但相比马路上的骑马的人,或者赶车的人来说还算安全或者舒适。

如果你走内圈,需要乘坐三个月的马拉火车,外圈得一年。

在基本上国内的马拉火车的铁路被建设的差不多的时候,各个连通内圈各个节点的支路开始修建,各地官员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研究看还能修建那一条,通往那个县的马拉火车的铁路,或者能不能升级改造一下,提升一下马拉火车铁路的性能和速度,华夏帝国国内,尤其是核心区和总督区,现在已经不是如何建设马路,开荒,或者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了,而是开始玩起了马拉火车这样的高科技。

在这个时代,这显然是高科技了。

随着西伯利亚战争的落幕,东北等地的道理开发,开荒转入热火朝天的时代,很多马路开始修建,很多江河开始疏浚,现在已经没有以前那种动不动几百万的俘虏大军了,只能是官府开发一部分,然后给商人承包一部分,并且华夏军以罪犯和大清国送来的一些俄罗斯俘虏和那些汉人叛军俘虏作为参与修建的一部分资金使用,商人们给官府一些利益,官府给一些税收减免,合作开发东北。

可以说整个华夏帝国进入了疯狂的基建年代,只有需要更多的人口,更多的用工,到现在还没有听说那里有失业的人。

如果有失业的人,他们会被强制送到西伯利亚去建设西伯利亚去,现在西伯利亚的道路还没有全部建设完成,光从哈尔滨那里到达了海参崴,赤塔,以及贝尔加湖的奥缪明斯克了,其他地方还没有延伸过去,现在东伯利亚一群人正在那里奋战,随着时间的延长,他们的人数也在增多,有商人们招工招来的,有官府遣送到这里的,有被强制送到这里的。

东伯利亚,伯利亚,西西伯利亚这是浅浅的修了一条勉强能连起来的土路,升级为马路,或者开阔更加宽阔的土路和更多的支线道路的任务还等着他们呢。

而马拉铁路则一丝不苟的按照张强的设想,按照以后即将发明的蒸汽机车做准备,修建的路基还是铁路宽度都和后世的差不多,能承受火车头的压力和几十节撤向满载行驶的压力才算合格,因此修建起来非常费事,也很缓慢。

而且随着研发人员的增多,主要是华夏军在科举考试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的行业考试,三百十行,各行各业都有考试,低级的人员可以拿到一份官府认证的行业资格证书,拥有这些证书,你可以从事相关行业的研究,并且把研究的成果卖给官府,官府支付一定的金钱买下的研究成果。

这是行业全民认证资格证书,拥有这份证书就像读书人考上了童生一样,是一份荣耀,在村里也能获得村长或者保长,乡长的接待,并且让大家高看你一眼,在这些低级别的行政岗位上,你还能获得一份不菲的收入,还有一份基本的月奉工资。

村里面人读个书信,认个字,或者打造个什么,找个权威认证一下,就找你,或者你拿出来的东西要比大家没有得到认证的人卖的价钱高一些,算个帐,和官府打交道都得找你。

张煌言就一路走,经过乡村就通过带路的向导小伙子的嘴了解到这些东西。

低级认证并不需要你识字或者读过书,只要你在行业里面能弄个拿出手的东西,并且获得官府认可就行。

并且能获得免费上成人夜校的资格,如果再夜校里面获得毕业,也就是说认识了十个阿拉伯数字,并且认识百字以上的字,就可以参加资格认证二级的考试。

这些考试都集在行业翘楚上,农活能说出个头头道道,并且在别人的辅助下记录下来,自己还能看懂一些,你就能获得二级的资格认证了。

这些人都被官府征用,帮助解决比如下乡统计农田多少,出产多少,铁多少,一天能打多少铁,木匠打造的一些东西是否符合官府规定的标准,帮助官府解决同这些行业的人接触的任务。

当然这些人是不用领工资的,征用的时候给你酬劳,不征用的时候你还是干自己的老本行,官府优先使用你的东西。提拔金麟带领第11野战旅,马三立带领第12野战旅,杜歌带领第三野战旅,贺锦率领第6野战旅,剩余的一个野战旅第十三野战旅调往西南广州府一带,马汉接任第十三野战旅,再调锋无羽的第二野战旅去西南防线,锋无羽跟随去西南防线,主持哪里的工作。

轩辕龙飞调往武昌府,第五野战旅仍然跟随而去。

阮进接任马惟兴的第八野战旅,驻防安庆府,将军调换,但第八野战旅的士兵不动,驻地不动。

第野战旅不动,主将更换为巴格雅鲁,第三骑兵旅调往枢金华府,由魏无忌亲自掌握。

第野战旅旅长马惟仁去接任第十八野战旅,驻防汉阳府。

第二十野战旅从湖北战场调离,广东韶关去防守南明军。

当你想要更近一步的时候,官府推出了三级资格认证,这些人就必须能说会道,并且能算会写了,这些人一般都是一些老兵或者商人的伙计,官府老吏,或者成名很久的行业领先的人,他们有人被官府直接征用,给个办事员,这些办事员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官府上班的,称为官府的底层办事员。

他们没有升为官府公务员的可能,但能辅助官府办事情,甚至是提出一些好的建议,研发出好的东西,官府一旅高价马下他们的建议和研发的东西,这就是官府的政绩,上面的公务员想要升级为更高级别的科员就得依靠他们。

第四级的往往是那些读过书,并且在行业内有很深造诣的人,他们还有一颗当官的心,他们一般都会先安排为办事员,通过官府考试,成为官府办公吏员,吏员能升官,能升为书吏,办,书簿等职位,相当于是乡长,镇长的辅助人员。

「本章完」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战事重燃

于是大清国只能调动所有能调动的兵马继续深入乌拉尔山脉段,同一些仍然据守在这里的俄罗斯兵马交火,不过两三个月的时间,俄罗斯兵马边打边退,虽然签订了协议,他们已经退出了乌拉尔山脉,但还是有很多将军不想放弃这些土地,与是驻扎着不少的兵马在这里,几年的休闲时光,他们以为大清国已经忘了这一茬,没想到大清国突然发难,他们之能遭殃了。

其实俄罗斯根本不在乎这些兵马了,他们的大部分兵力已经撤退到了乌拉尔山脉西侧,修建的防御工事和城市里面去了,乌拉尔山脉里面是一些贵族或者冒险者,以及将军们私自留下的兵马,别看乌拉尔山脉是一座山,而且比较崎岖,那是对于别人而言,对于俄罗斯人来说,这里就是一座宝库,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矿产资源,药材资源,当然俄罗斯人是享受不到药材资源的,因为他们不是医。

俄罗斯的正规兵马早就调到了正面面对波兰,瑞典,还有土耳其的压力了,无论是这个时候,还是后世,这三个国家都是俄罗斯的死敌,后世因为俄罗斯的强大,波兰成了婊***子,几次被解体,随便哪个国家,德国或者附近的国家都能来干一票波兰,而且波兰自己的思想也不纯正,想着干涉万里之外的华夏国,支持日本人入侵国,所以张强对于这个国家是没有什么好感的。

土耳其在后世可是很厉害的,敢于玩耍北约,敢于对抗俄罗斯这头巨熊,玩的是小人战术,白眼狼战术,就像国旁边的菲律宾和越南一样,需要美国老爸的时候,就来联合日本对抗一下国,表现一下自己的存在感,然后国就又给钱,又给政策,总之怎么能把他们伺候好了,怎么来,然后埋头继续发展,却不想,越发展,越像北宋一样软弱了,自己的基石,多年培养的人才都给美国使用了,不得不和俄罗斯一起抱团取暖。

如果不是有核弹顶着,早就给俄罗斯或者美国打的狼狈不堪了,这么弱势的历史线,实在是让张强这种穿越者丢脸,这也是张强在这个历史线奋斗的原始动力,谁不想让自己祖国强大起来啊,至少不用窝心,看别人的脸色行事,虽然这种想法有点不成熟,当然在某些不是百姓的官员和有些类似大明东林党这种即或利益团体的国人来看,这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也许后世历史线的大清国统治三百年以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大清国的那些官员和王爷们也这么看创造民国的孙大炮,可孙大炮还是搞成了,因为时势需要他们这种人,最终国站起来了,但核弹一出,国又把头低下了。
首节 上一节 822/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