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806节


人口下降到了两千百万,以后为了能控制草原和西域还会移民一些人口,但作为华夏的土地,又是核心区,张强还会从其他地方将多余的人口移民到这里来,保持人口不会下降到两千五百万人口,这是逼不得已的,因为这里必须有这么多人口,才能有充足的兵源支持西域和蒙古,以及将来对乌拉尔山脉以东和以南的控制,那些地方人口不能太多,因为养不起,华夏占据这片地方,其实是方圆万里,最适合种植经济,小农之国生长的地方,在商业和资本没有到来之前,也只能养活这么多人,整个华夏能养活更多的人,但那些边缘地区,西伯利亚由于气候和地利条件的限制,是养不活太多人口的,陕甘州,蒙古,河北州,东北都是为以后源源不断的向这些地域输送人口,进行长期占领做着准备。

先前去的人口只是开荒,后面的人口才是占领。

陕甘州的今年的收获不错,至少能养活这两千多万人口了,加上后面南方输送过来的粮食,能养活出征的大军了。

第九百九十章 康定地区

巡视已经有半年时间了,张强来到了四山州外面的康定地区,这里一直是大明朝之前华夏汉族控制的薄弱地区,有寒冷,高山,草原,以及桀骜不驯的异族盘踞,厮杀,土司统治,各种弊端存在。

随着近卫军第一师在这里驻扎,清剿尚可喜部余孽这些多年,这里基本上没有了什么余孽了,基本上是移民过来的蒙古牧人和残留的一些羌族人后代,几百万人口播撒在这里,看起来地大人稀少,不过统治却是极为坚定的,没有人敢怀疑,因为移民过来的都是已经经受了华夏二十多年统治的云贵州汉人还有东南亚汉人,湖广汉人。

这些人经受了差不多和华夏帝国开国一样长的汉人教育,汉化教育,已经成为华夏汉族坚定的汉人了,当然他们本来就是汉人,只不过原先是大明汉人,永历汉人,大清汉人,现在是华夏汉人。

这里的佛教都是从河南,福建一带过来的佛教在传教,建立寺庙,而不是历来统治这里的具有统治思想,比较野心的印度或者西域过来的野生佛教,对于那些具有排外,攻击性的佛教张强是不需要的,一律赶走。

近卫军驻扎的兵马已经换了三茬了,每支近卫军驻扎八年,八年以后调回金陵,金陵的近卫军调回燕京戍守,经过退役,换血,派遣,下调,也就是将那些人调到各地野战军充当军官,一个是便于他们为自己控制野战军,一个是便于磨掉他们在这些边远地区生长出来的野性,是的康定地区民风不比艰难,这里在后世也是边远地区,环境恶劣,就会生出一些桀骜不驯或者痞气过重的人,被环境改变的近卫军士兵,一定要处理掉,怎么处理?

调防金陵,在金陵府那个当了华夏王国近二十年时间首都的繁华地方,让他们沉醉在温柔乡,然后再把他们下调到野战军磨练心性,野战军和近卫军不是一个系统,到了那个系统,你就得按照人家的来,要不然你就吃不开,这就是张强合理利用办公室政治的一种做法。

等他们适应了哪里,打上两战,熬上几年,他们基本上也就可以退役了。

华夏帝国稳定下来以后,已经不像金华义军时代,当兵得终身,到了华夏王国时代,已经当兵八年到十年时间,没有战死,或者老迈了,就可以退役了,回去当个村长,乡长助理什么,不能胜任,一届之后,也就两三年时间,退休到咨议局养老,咨议局出来以后,就是平民了。

华夏帝国时代,士兵和军官更换加快,两年新兵,不合格回去继续当百姓,合格的进入守备旅,也许一辈子就在守备旅了。

遇上战斗或者一些事情,有了功劳,能升一级,但到了四年时间,级别不够也退役回去吧,只有考核优秀的,才能继续当兵或者军官,如果不能在八年内升到尉或者上尉,那么还是回去当个公务员,进入纠察队当个捕快或者衙役,或者其他治安人员。

总之除了被合并入在外作战的野战军,他们在守备旅基本上就是几年的光景,然后有新兵和军校学员进来,他们就该退役了。

退役的人不是回老家,就是移民其他地方填补哪里的空缺,成为新的地方行政人员。

而这些他们要和野战军抢,野战军因为作战,功劳当然要比他们大,因此退役回去的待遇也不一样,你能当村长,人家就是乡长助理,镇长,而野战军还得跟科举开始出来的秀才们抢,跟各个学校出来的干部们抢饭碗,最好的是去开荒和移民,那样的饭碗多一些,这就是张强应付军队人员大量退役,干部大量考出来,没有地方安置的办法。

逼着他们移民,去建设新的地方。

这就是张强的政策,开国之初,就得有一些不一样的政策,当然这也有一些弊端,比如以后怎么办?

不过以后是以后的事情了,以后就不需要这么多兵马了,以后的兵马就是两年新兵,四年退役,五年军官,年升官,八年终身将官,做不到将官,你就退役就行了,如果是还是原先后世的那点土地,当然不成,现在万里土地,这剩下的兵马,这么多土地足够安排他们。

人多的实在没有地方用,那么还有咨议局呢,咨议局升官以后还有咨询局,咨询局以后,张强还准备在京师搞个御史衙门,到时候他们这一条线上的人,就能安排各级退休官员和军官了,京官也能退休以后进入御史衙门担任御史了。

这御史衙门不是前面的各个朝代的御史,而是类似于后世的政协,代表大会什么的,以他们多年的经验,给各级地方官府,京师官府,内阁提个意见,监督一下监察部什么的,等于是另外一个监督体系。

说了这么多,康定地区在张强看来,还有一个职责,就是类似陕甘州,向西藏,或者新疆地区提供人口和开拓的桥头堡,是控制这些地域的一个出发点,人口转移和聚集点,大军出征和物资转运的出发点。

因为那些地域大多地广人稀,而且民风淳朴或者剽悍,若果不能控制这些地区,那么以后也是大麻烦,印度那边还有一个英国没有解决,还有一些荷兰人和法国殖民者的残余,那是现在华夏帝国一下鞭长莫及的地方,要想打下那些地区并且成功治理,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

哪里的人口不少,地形和民族复杂,现在华夏帝国的人口还不足以移民过去,控制那个地方。

只能先让英国人占据着了,由于华夏已经控制了马甲等地,他们的商船还是战船无法进来,只能通过陆地过来,所以也延缓了英国人等西方人对于哪里的控制,哪里还是一片原始形态。

张强已经派遣了道教和佛教的人去哪里争取哪里的土著人了。

同时派遣了大量军情司和军情部的情报员去哪里收集地形和风土人情,气候等情报,以后等稳定了西伯利亚再对哪里动手,乘着还有几百年才到达工业资本时代,没有民族独立这一说,早点把哪里纳入华夏汉族的统治来。

第九百九十一章 东伯利亚到手

就在张强巡视的时候,在西伯利亚的战斗已经转移到了西西伯利亚,俄国人和西方联军被逐出东伯利亚和波利亚,大清国和高句丽人,以及大清国的一些附庸都在伯利亚重新立足,人口转移到了伯利亚,东伯利亚被华夏移民占领,初步的移民为五百万人,以及三十个守备旅,两个野战师的兵力。

通过海路和陆路的运输在冬天到达之前,五百万人就到了东伯利亚,东伯利亚各个定居点在原有高句丽和日本人定居点的基础上扩建,间加建立,缩短了补给线,缩短了定居点之间的距离,一旦一个定居点物资紧缺,可以通过小规模的支援,支援他们熬到夏天来临,至于春天就别说了,春天几乎相当于华夏北方的冬天,气候还是相当恶劣的。

在冬天到来之前,五百万人以及几十万兵马的物资已经运输到大的定居点以及军营里面,军营在定居点群落间地段,以圆形辐射状管理,一个大定居点周围有十几个不超过一百公里的定居点,同时用新修建的道路系统连接起来,就像一个珍珠串一样,偏离这个珍珠串的定居点群落也有分支道路去哪里,或者可以通过海路到达。

就像即将过冬的冬熊,田鼠,移民和兵马的唯一要做的事情不是防备敌人,而是防备即将到来的冬天。

冷库,地窖,水井,储水池,蔬菜,食品仓库,在军队的支持下,各个定居点不断的修建这些设施,同时民夫们加快马拉铁路的建设,尽快在冬天到来之前将铁路修通,至少能修的更远一些。

在冰原上雪橇应该是最适合的东西了,于是定居点收到无数的雪橇,以及从东北等地运来的经过训练的猎狗,训练移民们进行狗拉雪橇的使用。

为了保障这些人在第一个冬天能顺利过冬,东北的移民和兵马放弃一切休息时间,转运物资,好像计划一场巨大的战役一样。

去年冬天的那场倒春寒,使得敌我双方损失惨重,因此华夏帝国做好了一切应对措施,如果事情不可为,尽量放弃一些小的定居点和警戒哨所,收缩会定居点群落的大定居点之内,在军营兵马的保护范围之内熬过冬天。

第一个冬天是检验的冬天,这个冬天,来自南方的移民很可能会不适应,肯定有伤亡,因此一些医生也被送到了东伯利亚。

一些明显不适应的人将会被送回东北,在东北适应了再说,如果东北都无法呆着,只能撤回山西州和燕京附近了。

为了补偿大清国的损失,华夏国从东南亚和西域,以及亚地带又转移回近百万俘虏的亚和东南亚一些没有清剿干净最后反抗的土著部落,以及汉人后裔移民,将这些人补充给损失惨重的大清国。

大清国经过同俄罗斯人的战争,损失了南洋汉人仆从军和百姓,损失了日本仆从军和百姓,损失了南洋土著和百姓,仆从军,同时本族人马和百姓损失了近一百万之巨,如今百姓不过八十万,兵马不过三十万人,汉人旗丁和百姓损失更是惨重,达到了五百万之巨,剩下的人口不过八百万人而已,加上高句丽百姓和仆从军不过两千万而已。

可以说大清国对于异族的控制越来越弱,汉人间有一些不想死,不想这样到处辗转流离,已经出现了逃亡,并且大量的逃亡华夏帝国,想要隐名埋姓,不过华夏帝国人口流动虽然大,经常移民,不过对于户口管理,人员管理却是非常严格的,而且言行举止大清国汉人已经大大异于华夏帝国的人了。

华夏帝国的汉人,风俗习惯基本上和后世的民国时期接近了,字更是使用了天朝的字,化和和谈吐已经是后世天朝和现在张强开创的华夏王朝时代的结合体,而大清国还保留着大明时代的习惯和字,谈吐,因此这些人如果只是在燕京和山西州一带活动,或许还有机会,如果出现在过了燕京的山东州甚至安徽州,江苏州,那纯粹是找死,纠察队能分分钟钟找到你,并且抓捕归案,下场就是继续送回大清国,那就不是大清国的百姓了,大清国直接丢进仆从军,或者奴隶军。

仆从军不用解释,奴隶军就是那些大清国的罪犯和被贬为罪犯的人,以及华夏国送过去的西域或者各地的罪犯和俘虏,他们是不会享受到仆从军的待遇的,除了干活,死亡,他们没有出头之日。

不断的修路,挖掘战壕,转移物资,移民迁移背负物资,去各地探险,挖矿,随同捕猎队捕猎,驱赶猎物,或者充当猎物的食物诱饵,因为大清国需要很多毛皮来偿还华夏帝国的物资支援,不是无偿的物资支援的。
首节 上一节 806/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