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797节


总之张强不会让南方越来越富,北方越来越动乱,苦寒,南方因为处于战线大后方,总是西湖歌舞几时休的场面,都不知道刀枪剑戟砍在人身上的滋味,现在张强让他们尝尝,以避免华夏帝国越来越羸弱,安逸是祸,宋朝就是太想要安逸了,所以才灭亡的,不思进取是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而随着局势的发展,俄罗斯终于从大后方调来了大量的人口和兵马,会同西方联军前进了近三千多公里,推进到了大清国后退以后的边境线上。

第九百七十三章 贪婪的俄罗斯帝国

在1462年到1533年俄罗斯完成了西方也就是乌拉尔山脉以西的扩张以后,就开始了一边向北,向西北,也就是去夺取他们在西方的出海口,同波罗的海等公国打战,短短三十年以来他们吞并了不少小的汗国,将疆域向南推进了450公里,同时他们向东,向南推进。

从1533年到1598年,他们先后灭掉了蒙古成吉思汗子孙们的汗国,三个最大的汗国,喀山汗国,阿斯塔拉汗国和诺该汗国,这是乌拉尔山脉以西以及伏尔加河下游的蒙古汗国,之后他们越过了乌拉尔山脉,向东发展,一路灭掉了很多蒙古小汗国,一直延伸到了如今的西亚并且征服了哪里的汗国,到1610年,以及其后的三十年里面,俄国的军事边界线约向南推移了450公里;而在同一时期,俄国的殖民活动几乎向东方推进了4500公里,侵占了从鄂毕河到太平洋沿岸的广大地区。

当时东西伯利亚各民族多数还处于氏族社会发展阶段,为毛皮的巨额利润所驱使的小股俄罗斯冒险家沿河道推进,沿途大量杀害和俘获土著居民。1647年俄罗斯殖民者抵达鄂霍次克海,1648年抵达亚洲东北角。

与此同时俄国冒险家涉足黑龙江流域,开始侵占国领土,在遭到清王朝迎头痛击后,被迫同意和平谈判。1689年俄签订,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为国领土。

这些是后世的历史,但这一世也大致差不多,只是在俄罗斯冒险家来到大清国的边界的时候,局势就大不相同了,嗯,可能刚开始还不错,俄罗斯冒险家还是占了一些便宜的,因为那时候大清国还没有认识到火器的厉害,或者已经知道火器厉害了,但实际上他们都不屑于使用火器,使用火器的都是一些明军俘虏,或者说是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这些人,那时候俄罗斯冒险家在大清没有意识到,并且没有防范的时候,他们取得了一些胜利,成功的在大清国的大门口站稳了脚跟。

并且发展了起来,修筑了城池,并且开始殖民活动,骚扰大清的百姓,捕获一些还处于原始状态的蒙古部族以及生番女真海族人,但后来大清在洪承畴些人人是到火器的犀利,并且大半国土被金华义军夺取的时候,大清的火器开始发展,不过仅限于汉军旗和绿营兵,大清兵还是不屑于这些火器。

于是他们刚开始同俄罗斯人的交往,总是吃亏,直到华夏军打过长江,灭掉了鲁国,大清逼走了洪承畴,洪承畴在琉球王国重建以后,大清才整顿兵马,并且找人去教训俄罗斯冒险者,在半生不熟的火器威力下,俄罗斯人吃了很多亏,但毕竟是一些冒险者,马匪,因此,他们退缩了,之后他们找了俄罗斯的军役人员,这些专业的负责殖民,占领,并且打战的人员过来。

大清国吃了大亏,签订了一些条约,等灭掉了大金国,他们的火器和兵马已经发展到了能通华夏王国抗衡,并且在同大金国的战斗得到了锻炼,于是他们又回来了,打跑了俄罗斯的军役人员,那时候是没有什么道义可讲的,俄罗斯人来了,这里的大清国百姓不是抓走沦为农奴,就是被屠杀掉,大清国回来以后,也如此炮制,把俄罗斯军役人员全部杀干净,重新夺取了土地。

因为华夏王国的咄咄逼人,他们开始谋取后路,将一些满族人和一些汉人旗人移民到这里,利用俄罗斯军役人员开恳的土地和建造的房屋,城池,居住,并且防范俄罗斯人重新回来,俄罗斯人回来了,带来了沙皇的哥萨克骑兵,于是战争在火器和蒙古人式的马战展开,有着地理优势,并且本土作战的大清成功的抵御住了俄罗斯人的进攻,并且顺着俄罗斯人进攻脚步,找到了俄罗斯人在东伯利亚的据点和城池,将其销毁,并且在后退了一段以后建立自己的城池,派驻兵马。

随着局势的紧张,华夏帝国夺取了陕甘州,并且进攻河北州,大清感到越来越的紧张,加大了移民力度,并且将一些俘虏的华夏帝国兵马和一些逃亡的汉人都送到这里,同时将一些被判刑流放的人也遣送到这里,开始在这里重新延续大清的血脉。

俄罗斯人吃了大亏,消停了一段时间,过一段时间再次回来,带来很多马匪,军役人员,还有更多的冒险者,农奴,大清国就同俄罗斯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战争,虽然战争的规模不大,但也让大清感到紧张,头疼,但在他们看来这里只是退路,不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因此也只是派遣了少量兵马,用他们理解的火器和战马来抵御俄罗斯人的进攻。

而俄罗斯人一边同他们打战,一边向北冰洋探索,最终占领了勘察加半岛和鄂霍次海峡上的库页岛,这边又同日本,高句丽,还有大清接壤了,大清不得不升级战争,专门派遣了提督来指挥战斗,在国地图鸡冠上那一片肥厚的肉片上,双方,或者说三方,四方打的热热闹闹的,但由于大清主要的重心还是原,还是抵抗华夏帝国的逼近,因此战斗规模上不去,俄罗斯人无法清剿干净,大清无法消灭俄罗斯人,俄罗斯人也无法占领鸡冠上面的那一片厚厚的肉片的地方,所以双方还是等于打了一场近十年的消耗战。

直到康熙不得不从燕京撤出,这时候,他才意识到哪里的重要性,以及想着往更东,更北的地方寻找满人的出路,才加大了兵力,这一下俄罗斯人无法抵抗了。

虽然他们从1533年以来一直向东,向南发展,建立了不少城池,但有些城池还是在这近几千公里的地盘上显得太少,无法储备大量的战斗力兵力,人口,因此被大清打退,损失了几百公里的土地,而大清根本不会站在高处俯瞰西伯利亚也很满足这几百公里的土地,因此没有针对俄罗斯人进行逼迫,这就是华这片土地上培养出来的人,眼界有限,能力和生产力有限,不会像俄罗斯一样发展,俄罗斯从1462年到1689年,近两个世纪的历程里面一直不断的开疆拓土,不断的向东,向东,向南,向南,即便由于这里堵塞了,他们依然要向海,向西亚发展,脚步一步没有停歇过。

第九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忧虑

直到大清国被华夏帝国打的大败,不得不签订条约,协议,让他们向北发展,向东发展,将原先华夏国的东北让给华夏帝国,华夏帝国保证不追究他们,他们才调遣兵力,人力,物力,主动进攻被俄罗斯占领的东伯利亚。

在这里我们没有必要说那些土地是谁的了,自古以来,这话,说的有些寒颤,因为所有国土和土地的取得都是通过战争取得的,别人不会白白给你,即便是你去了哪里,哪里要是不是你的,那也属于当地的土著人的,而不是你的国家的,要去的这片土地,就得消灭当地的抵抗势力,如果说哪里没有人,这土地的取得才配得上是自古以来这句话,而华夏汉族的国土和土地,从来没有说是轻易取得的,都是战争,也就是说,任何宣称那片土地是你的人,都是傻子,没有占领,就不是你的土地,不是你的国土,那怕后世说是名义上的,那也是因为要为以后的通过战争取得要一个借口。

在能通过发现而占有的土地,那得追述到原始社会了,到了明代这已经不可能了,所以大清国要想取得西伯利亚,那怕这些地方其实以前是他们的一个种族蒙古人先人们取得的,那也得通过战争,打走通过战争取得的俄罗斯人才能说那是大清国的,所以大清国很明白这个道理,马上发动人手和兵力,去取得这片土地,原先由于这里都是一些马匪,都是一些少量的俄罗斯军役人员,冒险家,以及贵族们,所以他们很容易的就打到了乌拉尔额山脉以东,但在俄罗斯这个贪婪的家伙面前,大清国还是不够看,狠心不够,因此战斗再起的时候,他们又被打了回来,有了华夏帝国的人口支援。

主要是华帝国俘虏他们的兵马还有大金国的那些兵马以后,这些经历过火器大战的人才让俄罗斯的远征军吃了大亏,再次被打回了乌拉山脉以西,他们占有了以东地区,后来源源不断的人口移民和兵力,以及粮食供应,使得他们拥有了七千公里的土地,但后来日本国的叛乱,使得他们丧失了三千多公里的土地,乌拉尔山脉的一千万人口和五百万兵力,主力作战的两百万汉人兵力因为后方动乱被被迫逃散。

重新组织起来以后,他们贝尔加湖上面,勒拿河,叶尼塞河的下游俄罗斯人修建的城池基廉斯克,布拉茨克,奥缪明斯克,三个地方挡住了俄军的进攻,并且在蒙古上面的库兹涅茨克,巴尔瑙等地同俄军大战。

至于东伯利亚,伯利亚,西西伯利亚上面大片土地都被俄罗斯人占领了,地方太大,损失之后,大清国只能在家门口背靠华夏帝国守备这里,而日本人被迁移到了奥缪明斯克这个地方,勒拿河东岸不远,这里是俄罗斯东路军的进攻地点。

既然要让日本人灭族,那么就甩给他们兵力最多的俄罗斯东路军,让他们抵抗,反正后面还有赤塔,海参崴,还有尼布楚,贝尔加湖等地的清军支援和防守。

西伯利亚其实就是三部分,蒙古上面西北面就是西西伯利亚,疆域就是乌拉尔山脉以东,叶尼塞河以西包括一部分东岸的土地,叶尼塞河到勒拿河以西包括一些下游的土地就是伯利亚,以东到北冰洋到鄂霍次克就是东伯利亚,日本人面对的是从伯利亚好东伯利亚上面北面过来的俄罗斯人。

这些以哥萨克和俄罗斯贵族为主,主要是远离俄罗斯行政心莫斯科,所以只能用骑兵和一些牲畜马队为主,但这些人都是一些游牧式的老兵,他们最不好对付。

伯利亚进攻的则是以俄罗斯远征军农奴和西方联军为主的步战部队,防守城池一直是华夏这片土地上的人的拿手好戏,不怕人多,在火炮和火器面前,他们都不够看。

而西亚他们遇到的是胡泽的骑兵野战军,以及大清的蒙古骑兵,面对这样的兵力,俄罗斯人只能派出波兰的骑兵和俄罗斯沙皇骑兵来应付。主要的攻击敌方还是路的伯利亚和东路的东伯利亚这里,因为这是俄罗斯主要想要的地方,也是激烈抵抗的大清国在这里的缘故,俄罗斯人不怕你厉害,他们需要寻求的就是战斗。

面对如此对手,拥有大量人口和兵力的日本人步步为营,他们知道这一战如果打不好,他们就会灭族,因此全力以赴,人口占据城池和乡村,结寨自保,他们率领的高句丽人对于守城还是有一手的,至少高句丽人有一条好,排枪打的好,火器使用比日本人好,日本人善于冒险,但高句丽人善于守成,善于守城,只要能让他们躲在城池里面,寨子里面,高句丽人的战斗力一点都不小。

面对据守不出的日本人,俄罗斯远征军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以奥缪明斯克为心,日本人不断的修建城池,维修道路,用南洋土著干活,用东南亚土著当民兵,监工,用高句丽人防守城池,用日本人骑着战马,或者冒险突袭俄罗斯人远征军,用蒙古人替他们守着后方,蒙古人其实是来监视他们的,当然也是帮助他们的,大清的满清将军带领的少量兵马才是主要起监军作用,督促他们战斗的。

大清用这种方法曾经征服大明大半个地盘,要不是华夏帝国崛起,汉人江山,就得沉沦三百多年时间,然后进入民朝时期,最后我大王朝统一华。

如今的日本幕府将军德川家臣现在就很自在,同时也很忧愁,每天借酒浇愁,大清国给他们的任务可不是防守,而是打出去,将战线推到乌拉尔山脉,至少能重新占领整个东伯利亚,以勒拿河为限,现在他们要考虑的是在没有了一半高句丽人口,以区区的四百多万日本人,八十多万东南亚人,二十多万南洋土著人,八百万高句丽人,他们如何能打下这片地方,守住这片地方,完成大清国对他们的强加的任务。

同时担心完成以后大清国背后的华夏帝国是不是还有其他方法对付他们,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得罪哪位皇帝了,从开头鲁国进攻日本到现在逼的日本走投无路,五千万人口愣是变成了四百万人口依然不放过他们,他们却能放过跟他们有仇的大清国,这不科学。

九百七十五章 没有时间慢慢消磨

日本人的担忧不是没有理由,他们已经预感到了灭亡的感觉,华夏帝国不断的搜索还活着的日本百姓,从南洋,南海,澳大利亚,甚至还动用了琉球王国的市场,从英国人哪里,其他的西方殖民者冒险家哪里,收购日本人,流落在外的亚洲面孔的人,只要有这些人,一般都送给了日本人。

看起来是在增强日本人的实力,增加日本人的人口,还让大清国不断的将东南亚土著人口和南洋土著人口送到日本人的营地,给日本人增加人口,但日本人里面也不是没有眼光长远的人,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在后世明治维新之后就能看到国的失败和软弱,从而有一批大智若愚的智者,制定了日本近几百年的发展机会,后世张强穿越过来的时候,日本人不断挑衅天下人的底线,然后不当渗透华,和犹太人比赛着渗透,渗透到华夏的每一个角落,方方面面。

不说后世了,现在张强领导下的华夏帝国要比后世的那个历史线更加强大,毕竟后世华夏哪怕强如大唐,领土广阔入大清,都不是帝国,只是一个国而已,如今张强带领下的华夏的发展已经有当初俄国彼得大帝,维多利亚女王那样的气象了,不过相比俄罗斯的农奴体制,华夏帝国更加先进,开明,只要你是汉人,华夏民族身份,就鼓励农桑,鼓励经商,鼓励从政,鼓励你以自己的能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没有我朝的那种自相矛盾,官员的规定和法律的规定相冲突,道德,律法混用,只要大家觉得赚钱,有用,就随便用,只要觉得那些地方不如西方,那么就用西方的,口里说着特色,却一定胶条的死搬西方,口里说要要按照规矩办事,却说要有特色,结果只是看对谁用了。

华夏帝国糅合了大清国,大明,南明,还有金华义军,以及郑经,殖民冒险者们的一系列规矩和规范,加上张强和系统的一些规定,成为律法,使得华夏帝国强盛而奢靡,强大而百姓拥护,除了不断调动人口移民,填补巨大的占领地盘的空白这一政策受人诟病以外,其他政策都很好,受到百姓的拥戴。

没有宗族强权,想要利用宗族强权的人都被拆散了,不是送俘虏营,就是苦役营,要不移民他方,想要团结起来,不可能,没有地主恶霸,想要鱼r乡里,先问问守备旅和衙门捕快的刀快不快,想要隐瞒,问问咨议局坐着喝茶,整天想着跳出去的那些老东西让不让,能逮住你一次,就算立功,然后跳出咨议局成为一方官吏。

重军功,高抚恤,好安置,官尽忠职守,不求你出彩,但一定要完成本职工作,完不成本职工作,考核下来,警告,罚款,送咨议局去养老,重大的送守备旅从军,其实就是当民夫,有了贡献值,才能和民夫同吃同住,要不然你在民夫里面也是二等人,贡献值大了,才能等同民夫身份,贡献值够了,不是官复原职,就是等待考察,回家当民,民也当不好,送去前线做炮灰。

自从杜歌,尤海波之后,敢于有野心,敢于叛乱者,诛族,没收一切,逃到海角天涯,也要抓回来处以极刑,没有什么申诉期,犯罪了一辈子都要被追究,哪怕你死了,也要扒开坟墓,不能人死心安,严刑峻法,严惩不贷,有恩情,重情义,严律法,重人才,华夏帝国可以说把张强想要的一个国家的美好都差不多做到了。

对于敌人狠,对于自己人更狠,对于那些有贡献的人恩义特重,这就是张强。

对于日本人就是执念,不管人提什么,他都要让日本人消失在历史线里面,反正历史已经走向另一条发展方向,多灾多难的华夏现在强势,犹如后世的美国,多灾多难的都是别的靠近他们的国家,或者他们能到达的任何一个国家。

既有后世美国的强大实力,也有后世俄罗斯的蛮不讲理,我想打你不需要理由,只看我心情痛快不。
首节 上一节 797/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