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776节


三十艘战舰堵在马尼拉港口外面,周围有三十艘百吨战船护卫,还有三十艘三百吨战船和武装商船游弋在周围,其他的都远在数海里外面警戒,郑智不是第一次打这种海战了,他也知道敌人的兵力和战舰,战斗力要比他的力量大很多,因此他来此纯粹是要放手一搏的,死也要拉上西班牙人一起死。

海面上三十艘战舰一起开火,每艘战舰上有八十一门火炮,能用来对岸攻击的火炮有二十四门,十艘就是二百四十门,三十艘就是七百二十门。

他们先攻击的是马尼拉港口外面延伸的河湾炮台,河湾炮台就是几个类似古代屯堡样式的城堡高台上面架设的大炮,根据情报,他知道这些岸炮都是西班牙以前的十八磅炮和十二磅炮,后来增加了二十磅炮,总共只有三十门火炮,分为三个岸炮群落。

三十艘战舰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攻击一个群落,二百四十门火炮对敌人十门火炮,这怎么看都是稳赢,不过战舰上的火炮因为海浪和炮口风暴的原因,射击的准确率是不如岸上放在高台上的火炮的,而且敌人有城堡墙壁作为防护,而战舰船身是木制的,还有众多的桅杆和船帆,体型比起岸炮工事来说要大多了。

双方隔着两海里,近五里地,互相轰击对方,虽然这边火炮众多,但这边准确率不是很高,很多炮弹都打到了岸炮工事的周围,摧毁了周围修筑一些民房,住宅,树木,炮弹打在对方的城堡墙上,看起来轰轰烈烈的,却没有伤着对方岸炮工事里面的火炮操作人员什么,对方猛烈的还击着。

虽然不过十门大炮,不过炮弹却由近及远,逐渐逼近船队,船队一边在小范围海面上穿行,一边开炮,开头的一刻钟,双方都没有什么建树,不过过了一刻钟,双方的火力逐渐变得准确起来,相比来说岸炮更加准确,一炮打掉了一艘战舰的前桅,在船身上开了几个小洞,打死十几名水手和士兵。

不过这不影响战舰继续执行炮击任务。

炮击进行了一个小时,有十艘战舰受创,但依然能继续航行和执行任务,炮台也被打的千仓百孔,不过相比来说也只是受到了创伤,死伤一些炮兵,和西班牙士兵,而没有降低他们对海上战舰的威胁。

等一个小时一刻钟,那边护卫的战船已经同冲出港口的各国联军战舰打成一片了,互有死伤,这边才终于重创了炮台,一个炮台被击毁,十门火炮全部损失,死伤西班牙人的炮兵近百人。

这边两艘战舰受到重创,不得不退到更远的海面上进行修补,剩余的战舰继续进攻西班牙人的炮台,半个小时以后,越来越准的火炮终于全部击毁河湾的三个炮台群落,并且对河湾的驻军给予重创,但付出了十五艘战舰受伤,两艘被击沉,两艘受重伤的代价。

受伤的战舰继续同从河湾里面冲出来的敌人战舰和战船战斗,后面冲上来的战舰炮击靠里面的港口高地上的敌人岸炮群落,哪里敌人的工事做的更好,要击毁拥有盖顶的修建在山崖上的敌人岸炮工事,战舰得付出更多时间和代价。

马尼拉城头的火炮也对着冲到了港口外面,岸炮射程内的舰队进行炮击。

漆黑的夜里,海风阵阵,但硝烟迷茫,火光冲天,海面上百舸争流,从港口冲出来的战舰要逃出去,从外面进来的要拼命堵住,港口里面的海面并不大,不过三四里而已,但却有近五百艘船只在里面,一艘船挨着一艘,这对于海面上的南洋王国水师舰队来说,只要冲上去,即便是百吨战船也能有建树,即便是武装商船也能把炮弹打到敌人船只上去,因为敌人太密集了。

长达两个小时的海战,早已让泰西人联军的舰队损失惨重,尽管他们也给对方以重创,击沉的对方十艘战舰,重创十艘,伤对方五艘,对方也只剩下五艘战舰率领寥寥无几的七八艘百吨战船,十几艘三百吨战船,十几艘武装商船在死死的堵住出海口。

不过怎么看,这场战斗好像没有胜利者,波兰人的武装商船二十艘全灭,瑞典人的十五艘被击沉十艘,五艘重伤,无力还击,意大利人的三十艘武装商船重伤十五艘,被击沉十艘,还有五艘拼命的突围出海面上,同法国人突围出去的三十艘战船会和,进攻炮击岸炮防御工事的南洋王国的十五艘受创的战舰,和五艘重伤的战舰,周围他们被近三十艘南洋王国的武装商船围殴。

而进攻岸炮的战舰始终保持着三十艘的战舰数量,他们已经摧毁了丘陵上的多座炮台,击毁了敌人多达两百门岸炮,并且向最后的港湾里面的悬崖炮台,也是最坚固,口径最大的岸炮,数量最多,多达一百门的岸炮群落进攻,同时得应付越来越近的马尼拉城堡上面的炮台的射击。

郑智调遣了所有外围巡逻的战船突入港口,并且在河湾放下登陆的军队,两百艘商船放下了五十艘,近八千兵马,五千火枪兵,一千五百骑兵,一千五百炮兵,以及随军的两千民夫,放下大量的物资。

战斗进行到第四个小时之后,军队开出军营,遭到了西班牙人派遣的一千兵马的进攻,双方在黑夜里面点着火把,互相排队射击,五千兵马在火炮的支援下很快击溃了敌人一千兵马的反击,然后向马尼拉城推进,路上遭到了马尼拉周围三万土著的围攻,战斗在这里打成了消耗战,一直进行着。

有三十艘战船带着三十艘受伤的武装商船突进了港口,以及河湾,将敌人的商船和里面的战舰,战船全部击毁,然后在满是沉船的港湾里面亦步亦趋的,冒着城头和岸防炮台打来的炮火,掩护五十艘商船登陆,损失了十几艘武装商船,七艘商船,三艘战船才靠近了码头,在码头上放下了两千兵马,就遭到了波兰和意大利联军兵马的进攻,在战船上火炮的支援下,用了两个小时放下了五千兵马,三千火枪兵,一千骑兵,一千炮兵。

兵马冒着敌人的火力,清剿港口里面的敌人残余兵马,却迎来了瑞典人的骑兵进攻,三千骑兵几乎将五千人全部消灭,不过最终南洋王国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仅有的千余兵马只能退回到港口,等郑智知道了,调遣刚刚击溃了土著人联军和两千法国人兵马的另一路兵马赶来驰援这里,两支兵马合并一处,剩余只有五百骑兵,两千八百火枪兵,八百炮兵,百民夫了。

西班牙人的悬崖炮台实在不好打,十五艘战舰被击沉,十五艘战船被击沉,三十艘武装商船被击沉,两艘救人的商船也被击沉,才击毁了敌人大约一半的火力,敌人的岸防炮台依然在开火,郑智的损失每过一份钟都在扩大。

郑智的心在滴血。

第九百四十一章 四面楚歌

杰拉德匹克在晨曦的微光站在城堡的最高处,看着海面上战斗了一夜的南洋王国的舰队,对身边的副官上尉爱德华道:“是该让我们的舰队投入战斗了,乘着夜色还没有散去,我们能最大限度的接近战场,再有一个小时,我怕我们的那些盟友被人家都消灭光了,那样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耻辱,我们有可能得罪盟友。”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海面上只有三十艘战船还在抵抗,港口内的商船和战船,战舰全部被南洋王国的舰队打沉了,郑智这次来就是为了破坏的,没有想着要俘虏这些商船,因此没有留一条给敌人的意思。

他这边战舰损失了一半,五十艘战舰被击沉,三十艘战舰受创,依然在对敌人的岸炮进行炮击,十七艘重伤的战舰被战船拖着靠近岸边灭火修补,能战斗的依然用用火炮支援岸边不断放下的士兵的战斗。

岸上,法国人,瑞典人,荷兰人,意大利人,波兰人,西班牙人组成的联军一千万五千兵力正在进攻港口,近三万土著兵马四处围攻港口,这边河湾也遭到了土著人的进攻。

已经登陆的一万日本仆从军,五千高句丽仆从军,一万汉人兵马,加上不断从水里捞起的水手,炮兵加入,总体上有近三万五千兵马在对西班牙的马尼拉进攻。

战斗对于南洋王国看来好像比较有利,不过郑智在静下来以后,更换了一艘战舰作为旗舰,却想到一个问题,港口内都是悬挂各国商船旗帜的战船,看不到西班牙人的船只,他们的船只去了哪里?

他不认为西班牙舰队去进攻宿务岛和莱特岛去了,突然他惊出一声冷汗,敌人知道他要来,因此埋伏在外面,等待他在岸炮防御工事面前碰个头破血流的时候,再出来围剿他。

他看向岸边承受火力袭击正在转运物资的商船,还有尽力还击的受伤的战舰,以及在港口附近同残存的西班牙人战船以及其他国战船作战的三十艘战舰,以及十艘战船,二十艘武装商船,以及那边炮击岸炮和马尼拉城头的炮台的三十艘战舰,还有上岸的那三万五千兵马,以及伤亡惨重的七千伤员。

此刻他想要逃走都无法逃走了,这样的时候不是一时一刻能走的开的。

起码得丢下岸上的三万五千兵马,七千伤员,以及海上漂浮的被击沉的船只上幸存的船员和水手,炮手,以及搭载的跳帮作战的士兵。

“让商船撤退伤员,让武装商船分一部分去打捞那些落水的士兵,让商船拖着受伤的船只马上返航,快去。”郑智立刻做出行动,他是一个果断的人。

撤退行动在进行到天亮的时候,总共有三四十艘受伤的商船,武装商船,战船,载着大约三千名伤员以及民夫脱离战场,朝着宿务岛而去,等第二批拖着受伤的战舰,装载着伤员的商船开出港口十里地的时候,郑智看到瞭望手急切的喊叫着,他感到不妙,冷静的听了半天,终于在隆隆的炮声,他听出了瞭望手说什么了。

“东南方向,大片帆船,敌人战舰三十艘,天啊,那是西班牙的一级战列舰,好大啊。”

“西南方向,五十艘帆船,敌人的武装商船,是西班牙人,三百吨的商船,”

“他们从岛那边过来了,那是荷兰人的武装战船,百吨的,十五艘,后面跟着西班牙人的三十艘三级战舰。”

……,

瞭望手在不断的报着敌人来的方向,郑智的心沉入谷地。

他朝着岸上看过去,三万五千士兵伤亡惨重,但已经基本守住了港口,敌人的土著联军被击溃了,敌人的其他联军死伤惨重,无力进攻,从马尼拉城里面开出一队西班牙兵马,鲜衣怒马,炮车一架一架的,足足有五千兵马。

看来岸上的士兵无法撤退了。

他的战舰和战船和商船都不知道能不能撤退,从瞭望手不断汇报来的兵力,敌人至少有两百艘战船,还有至少有五十艘战舰,还是西班牙人口的那种超级战舰,吨位大,几乎达到一千五百吨的一级战舰。

而这边,他带来的一百多艘战舰,除了头一批走了的三十艘受创的战舰,剩余的只有二十艘完好的,二百艘战船,现在只有不到五十艘,武装商船在敌人的岸炮火力,在同敌人的巡逻舰队的交战,在同西班牙人港口里面那些泰西人联军的战船战斗,损失了一百五十艘。

如今只剩下了八十艘,还是很多都是带伤的。
首节 上一节 776/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