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745节


于是进三十万日本仆从军和日本兵俘虏被紧急装运上船,运往王动所在天津县城附近的港口,一连运了五天时间,动用了第一舰队所有的旧式船只才运完,然后第三野战师的两个被打残的野战旅被装运到日本岛休整,整补。

把朱哥兵团的第七野战师装运到了港口,作为原先是巴格雅鲁兵团的第七野战师重新回到了大陆,在日本的第七野战师虽然也有损伤,不过还是能拿出两个野战旅来补充王动的第三野战师的兵力的,而第七野战师的师部并没有到达大陆,只是两个野战旅而已。

张强和萧飞紧急研究对策,把巴格雅鲁兵团顶上去,但还是兵力不够,从河南州抽调了两个守备旅去陕甘州,从湖北州抽调两个守备旅去山西州,调锋无羽兵团的第二野战师赶往山西州增强哪里的兵力,第八野战师在天影的率领下驰援东风破的第十野战师。

因为锋无羽已经是总参谋部的上将副参谋长,所以师长只能由被裁撤的第四近卫师的马惟仁上将出任。

近卫师的师长肯定要比野战师的师长高一级。

另外把整编以后的东南亚民兵第八十精锐大队改编的守备旅调往日本岛,由八大队长斯科接任守备旅旅长,守备北海道,同时抽调军校学员和近卫一师,二师基层官兵组成第十七野战师恺之歌的第四野战旅,由第十七野战师负责守备本州岛延伸到北海道的那一角,以及北海道,也就是说斯科他的守备旅旅长当不长,很快就会成为第十七野战师的第四野战旅。

这样华夏军就有扩编了的十一个两万五千兵力的精锐师了。

以前凡是十以内的师都是编制比其靠后的十一以及以后的部队要编制大,兵员好,现在有十一个了。

这有点像日本人的常备师的意味。

也有像后世的甲种师和乙种师的编制,而常备师的目的其实不是说他们兵力多,而是因为他们必须保存这么多兵力,以备以后拆分和扩编更多的兵马,军官其实都是比较多的,一旦扩编,拉出来十一个师就能扩编为二十二个甲种师,或者更多的乙种师。

在张强重新调动兵力的时候,东风破这里已经努力在突破了,看起来他们已经占领了一个两里地宽的缺口,敌人已经困不住他们了,但东风破知道,其实这是假象,敌人的骑兵太多,只要敌人想追击,他们是跑不了的,步兵对骑兵肯定无法跑过骑兵。

因此他在突破以后派人去寻找骑兵团长,再次派人去第八野战师寻找援兵。

而他不知道的是,其实天影想要走开,但走不开啊,因为他们被蒙古人缠住了,蒙古人袭击关隘,多方渗透,他哪里兵力也足,得防守长城,骑兵旅的兵马到处堵漏。

他也向参谋部告急。

万窦霓的第十野战师已经向他们这里派遣了所有的骑兵来帮助他们寻找蒙古人的袭击部队。

而万窦霓则被当地的那些商人的马帮和土匪缠住了,不得不分兵防守各个县城,派出仆从军围剿山西境内的土匪和马帮,以及捣乱的山西州商人。

他们占领了这片土地,将所有的商人打成反动派,商人们当然要反击了,勾结蒙古人,勾结潜伏的清军,清朝细作,到处给他捣乱,梅林鱼兵团总部也在忙着平定内乱,接受和编制守备旅,向各个县城和府城派遣守备旅部队。

随着守备部队内乱基本平息,或者不用野战兵团操心了,但敌人也来了,大清疯狂在死亡前反扑,动用了蒙古人和清兵从外面草原上骚扰山西州,山西州只能凭着明城墙防守。

这就是农耕民族对草原游牧民族的无奈。

尽管华夏军已经很是精锐了,装备也从冷兵器跳到火枪时代,但是,但是,但是,没有机枪,没有相应精锐的骑兵,没有相应多的骑兵,华夏军还是不能,暂时不能深入到草原去找蒙古人算账。

华夏军作为火枪火器部队,极力依靠后方补给,敌人骑兵来去如风,要是切断了补给,火枪都得成烧火棍,那么就只能同敌人拼刀子了。

到此时,张强才懂了,为什么历朝历代,除了元朝和清朝,都对蒙古人毫无办法,而从来不想着开疆拓土,那是因为没有必要啊,夺来守不住,要守就得弄那么多的游牧的百姓去哪里,一旦有变,那些百姓反而成为别人的人口,或者新的草原游牧民族。

蒙古人人口本来少,为什么越来越多,都是边疆的汉人跑过去帮助他们延续人口,延续种族,女真人也是在掠夺了明朝二十年人口以后才从十来万变成百来万,从而有兵力能攻下山海关,借着吴三桂等人的卖力表现,还有孔有德,李成栋,尚可喜等等汉奸打下整个明朝的。

要是他们仅凭着百来万人口,三十多万兵马,还真的不一定能全部打下明朝,明朝只要出一个靠得住的皇帝,威望够高,那么就能重新上演南宋的那种百年辉煌,划江而治。

可惜呀,汉奸们太给力了,李自成的大顺军对于北方的明朝也破坏的太彻底了,清军不想仅仅得到一个被打烂的北方,再说有洪承畴,范程这样的汉臣给卖力的策划,劝降,使得明朝无人能组织起一个强力的政府来重新笼络人心,训练军队。

说那么多都是如果,现实是明朝亡于汉奸之手,亡于汉人自己之手,亡于明朝对百姓太苛刻了。

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量的守备旅兵力

所以说一个国家的灭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内有政策摇摆不明,外有汉奸当道,更有乘机实现野心的野心家,再有像专门坑队友的各路军阀。

就像后世英军统治缅甸,日本人来了,缅甸人帮助日本人打英军一样,英军除了逃跑,根本没有办法在全是敌人的缅甸活下来,拉上了国远征军,结果十万汉人男儿仅存四万人撤回了祖国,替人家英国人挡下了缅甸人的愤怒,被这个整个二战时期都是坑队友的国家给坑了。

二战有两个坑队友的国家,意大利那就是个笑话,人家本身就不想打仗,是上层非要拉着打仗,所以才出现额意大利兵把打仗看作一场游戏,而英国人是专门坑人的国家,百年来一贯如此,专门坑欧洲,坑美国,坑任何一个和它们合作的国家,可以说没有最坑,只有专门坑。

张强总结了一下发现在此刻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武器性能的提升,华夏军如果硬抗的话,会损失惨重,清军地盘内可是有几千万民众,如果都按照清军那样使用,华夏军也使用的话,那么在这场炮灰的战争,最终失败的是华夏军。

因为华夏军不是纯粹不要当地的百姓,只是需要他们放弃大清为国的思想,改变他们那种观念,使得他们更加注重商业利益,民众自身的利益,国家的利益,而不是只注重他们个人的利益。

一切读书只为个人利益奋斗,后世他处的那个环境则是国家想着拼命压迫和剥削个人利益,宣传集体利益,而人民拼命的想着个人利益,而现在在集体利益思想没有盛行的现在,人们只有一个利益,我的利益。

哪怕当官都是为了皇帝的利益,当然最终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皇帝的利益有时候并不重要。

虚头巴脑的没有任何用处,张强得对当地百姓妥协,起码让他们打完一次战争以后有归顺华夏军的可能,给他们希望和机会,否则所有占领区内的百姓都向着清军,华夏军来多少兵力都无法真正占领那片地方,清军经营的时间太长了。

大明已经让老百姓失望透了,因此大清尽管残杀那么多人,可转眼几年,百姓就忘了,又不是自己被杀,没有切身之痛,但大明给老百姓的压迫却让老百姓切身体会到什么叫活着不如死了,因此百姓宁愿当亡国奴,也不愿意为大明而生,有国家和忠君思想,为集体利益考虑的读书人却没有能力反抗,因为百姓有力气和力量,读书人有脑子,但两者结合不起来。

现在华夏军在这样的环境同清军打战,造成了情况不明,加上兵力虽然精锐,可太少,敌人一切调动没有人通知,使得他们陷入了泥沼之。

这种清下,只能调兵,同时给百姓一些活头,慢慢收拾他们,凡是固执己见的都在日后算账。

全国现在已经编制了五十四个守备旅,原先的民兵精锐大队,民兵普通大队,惩戒营各个作战大队,以及原先打乱的守备旅前线官兵,甚至一些前几期毕业的军校学员全部在这次整编一致编入守备旅。

最先完成的是宝岛,米林的速度就是快,他把哪里的守备旅编制完成以后马上调往了东南亚三个州,宝岛一共编制了五个守备旅,每个守备旅四千五百兵力,两个团,每个团两千兵力,守备旅旅部五百兵力,总共四千五百兵力。

守备旅编制完成以后除了留一个守备旅本地防守以外,其他四个守备旅调往东南亚州,同哪里的三个州进行交接,因为有李过坐镇,因此东南亚三洲马上换防,编制完成的州马上把守备旅派往宝岛,没有编制完成的州将守备旅撤下来让宝岛的守备旅进行接防。

东南亚地盘太大,因此四个守备旅只是完成了西贡基地,老挝州,缅甸仰光,柬埔寨港口的换防事宜,其他的地方没有部队进驻。

而东南亚只是完成了靠近云南州的缅北守备旅的组建工作,两个守备旅留下一个,剩下一个被派往宝岛南段驻守,而原先留守的那个在宝府。

随后宝岛将接收东南亚的另外三个守备旅。

而东南亚将要完成的守备旅数量多达十五个,其三个已经派往各地。
首节 上一节 745/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