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722节


“大人,你说我们这么做是为的什么?”科一问道。

巴格雅鲁想都不想道:“当然是为了光复我们汉人江山了,将异族驱除出去。”

科一又问道:“那么驱除出去呢?是不是就马放南山,各回各家了?就不需要我们这些军队了?是不是就像大明一样各个官员在官场上斗的你死我活,最终导致大明亡于异族之手?”

巴格雅鲁笑着说道:“这个,我还真没有办法回答你,我就是一心为大人效忠,一心为陛下着想,反正陛下不会亏待我,现在我儿子都有了,孙子都出生了,也有一大家子,王国虽然不像大明或者其他前朝一样封一些世袭罔替的爵位,但我想陛下不会亏待我们和我们的后人,我也就知足了,陛下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不想多的。”

他猛然看了科一一眼,“不要乱想,不要迷失了自己,否则的话,你的下场将会很凄惨,陛下是不会对那些有胡思乱想的人仁慈的,那样意味着你将会背叛陛下,背叛王国,王国还有什么满足不了你们的?吃的穿的用的,你们不需要支付一分钱,陛下都给你们准备好了,最起码你儿子这一代肯定不会忍饥挨饿了,至于你的孙子,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要想太多。”

张强没有给那些跟随自己打天下的人一些封赏,他们只是在自己的官位上当着自己的官,但并没有像其他王朝一样,成就大业以后,封王,封地,加官进爵,保他们永世平安,张强不想那样,因为如果那样的话,这帮人的后代很快成为官二代,富二代。

张强是普通平民出身,最恨这些人了,他们霸占了高位,霸占了一切资源,底层人很多都不能出头,如果要出头非得不走寻常路,不是勾结外国,就是勾结盗匪,勾结罪犯,对上层疯狂的破坏和挖墙脚,这样使得原先的开创天下者的后辈同那些底层平民有形成相当大的阶级矛盾,使得王国风雨飘摇。

科一这种人可能是一个纯粹的军人,但面对着王国即将统一,打败大清,恢复以前大明的荣光,汉人王朝,不由的忧心忡忡,纯粹的军人将没有用武之地了,他们将会失业,激烈的人事斗争,利益斗争将会开始,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一切的奋斗难道就是为了让那些没有出力的人最后抢去自己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和平和成功吗?

一些懂得钻营的人在成功的前夕纷纷排挤那些老实打战付出了生命和鲜血的功臣,他们对于这些人是即恨又无奈,这就是他的担忧。

他不知道如此情况下他们的奋斗和拼搏倒地是为了什么?

不过他想不通,张强也想不通,也没有办法给他解释,世界很复杂,即便是生产力不发达的明末清初的十七世纪。

沿岸府的战斗仍然在继续,兵团的炮兵将大炮推到了沿岸府三里地附近,周边骑兵们已经同敌人骑兵战做一团,互相用火枪射击,马刀对砍,原野上,丘陵上无数的穿着蓝色军服的士兵们踏着皑皑白雪,用冻得发抖的手,端起枪来,有一枪,没有一枪的随意射击任何想要跑到他们前面的落单的敌人骑兵。

(本章完)

第八百六十四章 抓住姚启圣1

城墙上,姚启圣和于成龙对望一眼,姚启圣叹口气,“早知道如此,那日就该听北冥兄台的话,及早撤离这里,如今咱们被四面合围了,敌人就在城下,如何跑得过敌人的快马,敌人的快抢,看来今日或者明日就是你我效忠大清,效忠皇上的最后时刻了。”

于成龙叹口气,“这华夏军不发威看起来像豆腐一样软弱,我们从雁门郡一直攻打到这里,四百余里地,他们竟然承受着这么大的损伤,就让我们跳进了他们扎的口袋,如今想跑也没法跑了,周围全是他们的骑兵和民兵,城外又是他们的主力大军,看来只能拼死一战了。”

“要不,大人,乘着现在东面的敌人梅林鱼兵团的兵马还没有合围上来,卑职带领蒙古骑兵掩护大人先突围出去,江山社稷还需要大人操心啊。”于成龙对姚启圣道。

姚启圣悲叹的仰头长叹,“形势如此,大清恐怕要步大明的后尘了。今日可以从沿岸府逃脱,明日皇上难道要从燕京逃走吗?到时候我大清要去哪里?百姓要去哪里?”

于成龙见没有办法劝动姚启圣,于是只能顺着姚启圣来了,他对姚启圣道:“那下官下下去清点一下钱粮,组织一些城青壮为大军准备些吃食,饮水,组织一些人托运伤员。”

姚启圣对于成龙道:“嗯,北冥兄有心了,此番咱们只能同洲共计了,你向皇上派出求援的兵马了吗?”

于成龙沉吟一下,“此刻才派出求援的兵马未免有些太迟了,下官已经向索额图大人派出了几队探马,相信他接到我军被围的消息,一定不会坐视不管,他哪里起码还有十几万大军,此番大半个月都没有打通通道,同我军会和,看起来那边的华夏军也很多,就是不知道他接到你我的求援消息会不会立刻挥军来援,要是诚心来援,还是有几条道路华夏军没有封堵的住的。”

于成龙看到姚启圣没有回应他的话,于是又说道:“下官已经让吴三桂尽快结束同榆林县城华夏军的对峙,尽快赶到这里来,以解我等被围的困境。”

姚启圣挥挥手,“去吧,华夏军已经准备好,我等不能再等待了,让大金国那些兵马上城墙来,抵抗华夏军的进攻吧。”

于成龙躬身告退。

回到府衙,他把自己的抚标的标统找来,“你马上派人打通一条通道,准备好马匹,同时准备一些精锐士兵,在城外树林里面秘密等候,一旦看到我的信号,马上派兵冲开一条通道,接应本官出城。”

标统是他的心腹提拔起来的,马上单膝跪地,“是,大人,末将誓死保卫大人突出重围。”

于成龙点点头,“嗯,可能需要打几天,你先把老夫带来的一些财物和马匹,家人送出城去,从东面走,在城东二十里等候,火炮不要带了,就带骑兵和精锐步兵,一定要隐藏好,否则被华夏军发现,数十万大军,这点人马可能都不够人家打的。”

打发了自己的心腹标统,于成龙望着远方出神,远方,张强则在运城府看着万窦霓送回来的战报。

万窦霓的暂编野战旅千多兵力,此刻已经逼近了侯马府,被大清国俘虏的大金国士兵换上大清国的兵勇号衣,拿着原先的武器装备,都是华夏军淘换给他们的旧货,但就这也很先进了,前装单打一燧发枪。

已经在侯马府府城外面三十公里地方阻击了他们一个星期了,并且援兵越来越多,还得万窦霓不得不把把后方的守备团三个团都调上去了,还调上去经过整备补充的打运城府的一个民兵精锐大队的一个队。

这就是一万五千兵马了,又是大炮,又是守备旅大部分兵马,又是民兵精锐大队的一半兵力,敌人的顽强可以说出乎万窦霓和张强的意料之外。

就在张强感到惊讶的时候,又一个消息报过来,多隆居然带领五万日本兵,一万汉军旗兵马,五千蒙古骑兵,三千民夫,从巴格雅鲁兵团,近卫三师,整整四个师的包围跳了出来,不见人影了。

这让张强很是惊讶,多隆这是逃上瘾了,逃出精彩了,想当年在湖北州他逃掉了,在山东州他逃掉了,在济州岛他逃掉了,如今面对四个师十万兵马,他带着万多兵马居然从兰州县城逃的无影无踪了,使得合围他的四个师的兵马扑了空。

张强也是对这样的家伙没有什么说的了,大清确实有几个比较狡猾的将领,还是满清女真人,好吧现在他们变了,是满族人了。

不过他现在却什么也做不了,他能坐的就是向万窦霓那边派出兵马,他将守卫河津府的天影派出去,给他增派了一个守备团,一个民兵普通大队的士兵,还有手的京师近卫团,以及炮兵总部的一个营的炮兵,去支援他。

回头和梅林鱼兵团联系,让他派遣几个野战旅守卫陕西州的几个战略要地,以免多隆钻了空子。

镜头从张强这里转向被重兵包围的沿岸府,姚启圣站在城门楼上,一身华丽的清军高官的官服,镶金戴玉的鲜艳的顶戴花铃。

手拿着一支双筒望远镜,这是他们从华夏军哪里缴获来的,是一个民兵精锐大队队长拥有的,在撤退这个队长昏了头,被大量的清兵追上,然后一个队两千五百兵力被清兵歼灭,这也是华夏军第一次成建制的被清军歼灭的记录。

城外,华夏军秩序井然,有条不紊,各司其职,好像不是来打战,而是一台自动开动的战争机器一样,这台机器正在毫无防备的工作着,不过姚启圣不敢派骑兵出去突袭它们,因为他知道一旦派出骑兵,那么这台机器会瞬间变成一只吃人的猛虎,将那些骑兵吞噬的连渣子也不剩余。

不过不能派出兵马,可以进行火炮轰击,反正这城墙上放着不少大炮,原先的大炮都被华夏军搬走了,现在这里放着的是缴获的大炮,最大的十二磅,最小的三磅炮。

他转身对身边的总兵道:“命令炮兵轰击敌人,不要让敌人太悠闲了。”

须臾,这边城墙上五十门大小火炮朝着三里外的华夏军开火,华夏军顿时像被蜜蜂蛰了一下,变得慌乱,四散寻找隐蔽的地方。

五十多颗实心弹落下,将城外一里到三里地,甚至五里地的地方炸的尘土飞扬,有些倒霉的华夏军士兵还被炮弹砸断了手臂,削了脑袋,下场十分凄惨。

(本章完)

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住姚启圣2
首节 上一节 722/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