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720节


无论是大明还是大清,巡抚这种官一旦管军,那都是大三级的,他们的这些武将即便比官品级和职务大几级,也得小心伺候着,官大啊,这么大的损失,按照满清的惯例,那就是主官被当面拖出去斩首都可以了,他怕于成龙把他斩了。

于是他立刻大倒苦水,“大人,那些高句丽兵虽然吃苦耐劳,但他们一旦打了一个胜仗,就骄傲的上了天了,很多时候卑职也不好太过约束他们,一旦闹起哗变来,他们的兵马可是比咱们多啊,如今蒙古人的骑兵在这个时候是不顶用了,三千人冲锋,敌人光拼着手的火枪几次齐射,就能让骑兵崩溃,然后他们的骑兵出来一追击,蒙古人就散了。”

他说到这里悄悄的抬头看了一眼于成龙,于成龙摸着自己唇边的黑色八字胡不言不语,眼珠子都不看他,而是微微闭着,这让总兵摸不清楚于成龙的想法,只能继续说。

“那些蒙古人已经不是他们当年成吉思汗带领下的大元朝的蒙古骑兵了,他们早就失去了野性,一旦遭受挫折,不断的喝酒,打闹,卑职的亲兵队甚至无法弹压他们,好几次都打伤了卑职的亲兵,将整个营地闹的鸡飞狗跳的,如今他们伤兵满员,不说最近的两千伤兵,先前负伤的一千多伤兵都一个个死去,这对他们的士气打击更为严重,他们已经成为一支只能吃饭,不能作战的累赘兵马,倒不如多给卑职一些汉军旗的兵马,蒙古骑兵简直无用到了极点。”

于成龙睁开眼睛看了看他,沉声说道:“不说那些没用的,给为官一个准信,什么时候能打通去往雁门郡的通道,你知道后方山西州的河津府也被华夏军给占领了吗?

我们要回军,就得早日打通通道,要不然凭着并州府那些大金国原先的兵马,是守不住山西州的,一旦并州府陷落,那么我们这五十万兵马就成了孤军,在陕甘州,这么多兵马的吃穿用度可不是个小数目,现在整个大军已经开始节衣缩食了,都在等你的消息。

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给我打通道路,否则我们就只能北上,从大草原回到京城,到时候这几十万儿郎能活下来的肯定没有几个,当然这不包括你。

对了,你这么多兵马,沿岸府带来的粮草可够用?”

总兵连上肌肉一紧,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这粮草肯定是不够用了,这陕西州鸟不拉屎的地方,除了黄土就是高原,除了山地就是悍不畏死的大顺军余孽,那还有什么粮食啊,此番五十万大军过境,可以说把沿路的村庄和城镇的粮食都搜刮光了,聚集在沿岸府,要不是为让自己这支部队能打通道路,他们可不会给足自己粮食,但那些跟随的满清大爷将大半的粮食都放到了满清的军营,你说两千人的兵力要十几万石粮食干什么?

他的兵马就只能吃米糠,稻谷壳度日,很多将官也只能仓皇截留一些粮食留给自己用,一小半的粮食十几天来保持大军的用度,现在已经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了,可他又不能说这是满清那些祖宗们把粮食都贪墨了,他们还调用这次支援的两万民夫的一万民夫给他们搬用粮食,害得自己这边只能用士兵们搬运粮草和作战的物资,小半的军力都在这上面消耗了,如今能打的士兵不足三万。

他很想告诉于成龙,有,但不在自己手里,在那些满清将领手里,要是你手没有银子,那些人可不会给你半粒粮食,他现在也没有办法。

于是他笑着道:“大人,够了,够用了。”

于成龙皱了皱眉眉头,他是巡抚管钱粮是他的主要职责,他怎么能不知道兵马的粮食够用不够用,他是一心想着不能亏待了这些为了打通大军后路的士兵,所以他对于总兵没有打通道路现在先放着,先给他们补给一批粮草,提升一下他们的士气,给足别人的吃用,才能让别人为自己卖命,这是千年来的真理,吃不上饭,饿个半死,拿不上军饷,谁给你卖命?

但现在这个总兵告诉他粮草够用了?

十一万作战部队,两万民夫,先前他拨给的粮草只够八万兵马半个月用度的,这是他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多给了的,但他知道这还是无法满足作战的需要,每天的消耗还在增加,于是他想着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主动提一下,没想到这个总兵说够用了。

他用审视的眼光一动不动的盯着总兵。

总兵尴尬的用马蹄袖摸了一下鼻子,用手扶了顶戴一下,额头上直冒汗,半晌他知道瞒不住才道:“本来八万兵马的半个月用度肯定不能供应十三万人马的用度,不过,这十几天来,我们死伤万多人,如今有高丽兵四万多,汉军旗兵马千多,蒙古骑兵一万两千兵马,损失了万多兵马,死了的人剩下的给其他人不就够了?以后恐怕还得死个三两万兵马,这样下来……。”

他发觉自己说漏嘴了,也觉得不妥,连忙住嘴。

于成龙翻着白眼,这个家伙什么意思,难道他准备再死个两三万以节约人口?剩下那点兵力在敌人不断增兵的情况下,怎么打的通后路?

这个总兵莫非傻了,什么逻辑?

(本章完)

第八百六十一章 周边无事专心对付满清

于成龙走了,他对于这边这些人愚蠢的逻辑感到无语,无奈,大清真的不行了,这是他的想法。

张强在郑州府坐镇,最近又移动到洛阳府,他从胡奎兵团的山东州哪里调来了第十野战师防守兵力空虚的河南府。

第十野战师的东风破接掌了郑州府的防御,撑起了从山东州边界到河南州郑州府这一边的防御。

之后张强率领亲卫团,京师近卫军留守团,炮兵总监总部的炮兵营,水师总监总部的陆战营,守备司令部的骑兵营,以及洛阳府的守备旅一个营,加上一个队的民兵普通大队的两千兵力的运输辎重队,开赴运城府。

运城府已经被光复,万窦霓的暂编野战旅已经将指挥部设到了河津府,天影他已经率领一个守备团守卫万荣县城,作为运城府的屏障。

到达运城府,张强翻了翻梅林鱼兵团的作战纪要,问道:“近卫一师到达哪里了?”

侍从武官道:“近卫一师秦默率领已经到达了固原县城,三师舒友思率领去宝鸡府迎战多隆去了。另外巴格雅鲁兵团的第野战旅吕保从天水县城出发,逼近了多隆所部,民兵精锐大队第二大队百益率领的第二大队已经从汉府出发从西南方向向多隆他们逼近,舒友思从铜川县城出发,多隆他们正在向后撤退,目的是向沿岸府清军主力靠拢。”

张强又看了看魏无忌这边,魏无忌专心东南亚事务,这让一直操心大局无暇顾及东南亚事务的张强从这里的事务解脱出来,魏无忌在东南亚采取稳打稳扎的办法,在拿下了柬埔寨以后,立刻实行原先那一套,不服从的土着一律降为二等公民,没有补给,没有食物,不学习汉字,不向汉人考虑一律边缘化,服从的人一边替华夏军引路,一边劳动,用劳动换取食物,工资。

同时大量移民,从东南亚已经被征服的地方移民一些土着归化汉人来掺杂在柬埔寨土着里面,然后从云南府移民一部分哪里新的第二代归化汉人去哪里,这些汉人一般都适应东南亚的气候,能很快融入当地,之后几个月时间,小规模的从已经人满为患的核心区各州抽调一些第三代和第二代的汉人,以及一些老兵们移民柬埔寨,汉人们控制了重要的城镇,关口,道路,河流等节点的城镇和乡村。

对于那些反抗的土着人,在本地归化人士的带领下,由郑克爽的归化民兵,民兵仆从军,主要是日本人和东南亚各国原先的土着士兵,扑向敌人的据点,剿灭哪里的反抗,然后像狗一样追着这些人不放,不说剿灭干净,但一定会剿灭到几乎对当地形不成威胁了才会罢手。

近三百艘第三舰队借过来的水师战舰,战船日夜不停的出击巡逻暹罗湾,封锁了荷兰人和英国人对于暹罗的支持,同时封锁暹罗人出海打渔的通道,使得暹罗的渔民失业。

一步步紧逼暹罗,压缩杜歌他们的生存空间。

而田显带着大军已经压入暹罗境内,同杜歌的叛军,以及暹罗的王国部队打了七八次战役,歼灭敌人很多大象兵马,缴获了不少大象,还往金陵府给自己敬献了几头大象。

李元胤则成为柬埔寨巡抚,开始坐镇哪里,实行汉人的民政政策。

在张强看来无论是暹罗的郑信还是叛军杜歌都翻不起大浪来了。

而这边郑家的二王子和小王子被交给郑克爽以后,两个人已经翻不起大浪来了,被郑克爽当客人养着。

郑智那边同西班牙人已经决裂,在吕宋岛上站住了脚跟,但还是处于劣势,人员虽多,可西班牙人有土着人,土着人虽然战斗力不行,但人太多了,分布广泛,地形熟悉,在西班牙人的奴役下很是顺从,这点张强有点佩服西方人,走到哪里祸害到哪里,但哪里的土着却对他们都死心塌地,而华民族却不一样,走到哪里无论是好对待人家,还是强制对待人家,都落不下好,都是会被背叛,张强也不知道为什么。

黄海这边,洪天炮几乎逆天了,占领了济州岛还不行,还想着占领高句丽,已经在南边的高句丽登陆,一口气送上了三十万兵马,东南亚土着兵马五万人,汉人兵马两万,俘虏满清兵马整编的骑兵,工兵,辎重兵马三万人,日本百姓整编的兵马十万人,还有从华夏军这边招募的失业的原先海战队和陆战队的兵马一万人,同时送上去十万民夫。

因为如此,洪天炮还和西班牙人买了三万吕宋岛土着人,还有西班牙现在因为没有生意做,剩余的很多船只,同华夏水师买了两百艘海岸警备队的旧船,用来运送兵马和补给,看来他已经学会了华夏军的这一套。

华夏王国因为和他的关系也不管他,只要他不危急到华夏军的利益,随便他,反正这些都是真金白银购买的,他哪里的港口重新开放,郑家的公子郑经派人来同他联络,从他哪里购买粮食和物资,甚至华夏军和他们原先淘汰下来的火枪,火炮都被他卖给了郑经,让郑经同老二去争夺澳洲的控制权。

现在澳洲岛上,老大,老二,老三在争夺,老四郑智跑到了吕宋岛,老五郑克爽跑到了戈公岛为张强打工,其他小的弟弟们都被这些兄弟,主要是老大,老二给杀了,可以说郑成功死后,他部署以及他的儿子们上演了一番每个王朝都会经历的夺位之战。

不过这不是张强关心的,米林的军情司这个秘密部门在替他看着呢,他只是可惜郑成功手下那些还很年轻的很有海战经验的部下们,在这样惨烈的王位争夺战他们需要站队,站错队的差不多都死了。

不过现在澳洲太远,洪天炮那个家伙也是华夏王国的贸易转站,他帮助打日本人,张强也不能把他怎么样,不管怎么样现在需要盟友,而且也顾不上,现在的主要目的是打败清军,一统整个华夏。
首节 上一节 720/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