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71节


张强看到了他有些无奈的神情,他坐在椅子上,被显得有些微驼,鬓角斑白的头发都在诉说着他已经从一个所谓的抗清义士,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小老百姓,一个为了家庭,为了生活苦苦挣扎的老头。

但张强却不能当他一个小老百姓看待,毕竟人家曾经当过大官,就算业务不熟,也比自己这个连见识都没有见识过怎么操作,怎么当官的宅男要厉害的多。

金声的态度相当的好,他的意思就是我现在已经是一介平民,要不是为了吃饭,我也不会想着出来重新找工作,迫不得已,我选择了来你这里当公务员,你想要怎么分配我都成,让我吃上饭就行了。

对于这样任劳任怨的老实员工,张强还是很喜欢的,至少不会像其他的大明官员,高高在上,甚至想要让他来听他们的话,想要夺权,这张强是不会答应的,甚至有可能让人找个地方,一刀干掉,仍地沟里面,永远不要出来见人。

听到了金声的表态,张强想了想,“这样吧,金大人毕竟曾经当过大明的御使监军,朝廷重臣,我这里呢,也没有什么好职位让大人施展才能,如果大人不嫌弃,就当个金华府布政使如何?全面管理民政,我呢,全面管理军政,应付清军和清剿盗匪?”

金声一听,激动的又要跪下,张强连忙跑过去,一把托住他,“金大人,我这里呢,没有朝堂上那么礼来礼往的,都是乡野之民,不如一切从简了吧,躬身施礼就行了,当然,你不需要这样,咱们互相称道就行了。”

金声顿时泪流满面,啜泣道:“大人礼贤下士,叫小民如何担待的起,”张强一番解释和安慰,金声终于不再腻歪了。

双方重新坐下,金声道:“既然大人委以重任,下官就不再推辞了,”张强挥挥手,很潇洒的说道:“嗯,不要客气。”

金声正色的说道:“大人,我一路走来,在金华府也呆了有些时日,发现金华府虽然没有清军的侵扰,可四处不见人烟,或者民生凋凌,让人痛心,大人得尽快将金华府梳理顺当,从战乱转为休养生息,否则,大人我军将无法得到充足的兵员和赋税,以后难以发展。”

张强挠挠头,很心烦的说道:“我也想让金华府稳定下来,但我不知道如何着手啊。”

金声道:“要让金华府从战乱频繁的状态走出来,就得先理顺人?”张强看着他,“什么意思?”

金声昂首,抑扬顿挫的声调说道:“要先治世,必先治人,意思就是说,大人你必须先要把你的手下安排到他们合适的地方去,把他们的官位明确了,把官应该管的事情明确了,然后将事情丢给他们去做,每个人管一小片,如果这个人无法履行自己的职责,就更换官员,如果这个人无法做好本职,也更换官员,将他调到他可以发挥他本事的地方去。”

“哦,”张强明白了。

“那么,当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张强问道。

金声考虑了一会儿,侧头对张强道:“如今当下,大人你的属下皆为民众提拔而来,无论学识还是其他方面都无法成就大事,他们只能当兵打仗,我敬佩大人的带兵能力,但对大人的施政感到失望,你的手下也不是很适合当军官,他们需要提高。”

张强挥挥手,“金大人,军事方面就不用说了,我来管,你呢,我给全权,替我当好你的布政使,管好民事,挑谁当什么官,你给我报备一下就可以了,关键是做好事情,如果你做的不满意,我就撤了你的职。”

金声噤声,马上道:“是大人。”

“还有说的吗?”张强问道。

金声道:“既然大人这么说,我也不绕圈子了,大人,看现下形势,很长时间,大人你都需要独自面对清廷的四面围攻,但我觉得,大人我们的官职还需要仍然采用大明的官制,不知道大人同意吗?”

张强摸着下巴,他可是把金华府当作他的领地,可不想和大明弄得一样了,金声好像了解张强想什么,小声道:“大人,大明还没有完全走到尽头,隆武皇帝还在,弘光皇帝若隐若现,鲁监国还泛舟海上,永历帝初登大宝,这大明的百姓的心还属大明,你如果想要标新立异,无异于把自己推上死路。”

张强睁大眼睛看着他,心却有两万头羊驼奔跑而过,难道他真的那么愚蠢,已经让随便一个人看出他想要自立了吗?

尤海波是如此,金声也是如此,这可不好。

但张强不想妥协,“这样吧,咱们只是把官制稍稍改一下,适应咱们当下的形式。”

金声摸着下巴,望着张强,已经没有了刚进来的唯唯诺诺,而像一名在大明朝堂上当大官的那种自信和风采。

“如何改?”

张强站起来,望着大堂顶部,“按说金华府应该有知府,我这里就不需要了,你就行使知府的权利,全面统管我统治下的地盘上的民政,各县仍然安排知县一名,其他的照旧,但要省略,再省略,布政使管知县,知县管县丞,主薄,典尉。

而我坐拥金华府全部,还有其他的府的两县之地,主管军事,行军打战,因为咱们并不是大明正规军队,所以我的官名就是是卫指挥使了,但这个指挥使可以管着全府的军,民,官。你有事向我汇报,但如果有其他朝堂来的人,你是最大,你接待。”

金声道:“嗯,大人这是不想引起清廷或者其他势力注意,想要默默发展实力?”

张强冲着他笑了。

(本章完)

第72章 改革军制

和金声简单聊了一会儿,最后金声道:“大人,当下你主作战,可作为一地父母官,下官手里也需要有兵,以应付一些暴民,流民闹事。”

张强也觉得有道理,但他不想让外人掌握军队,于是道“各县有地方守备官,府城也有府城的守备,府城同知一官则负责的是缉拿盗匪的职责,我看把这个官位单独提出来,直接管理这些守备,而同知归大人调遣,不知道大人意下如何?”

金声道:“理当如此,不知道大人认为你的属下何人可当此重任?”

这个人不用想,秀才功名,还能处理一下民政,能和这些读书人说到一块的当然是周粥了,于是他道:“武义县知县兼守备周粥大人可为这一职。”

金声站起来,“这样我就放心了,大人下官下去办事了。”

守备这个官职手的兵力可大可小,但这里张强把他定位为一个百户所能统带的兵力。

维护一下地方,缉拿盗匪,用不了多少兵力,平时维护地方治安,协助官执政,战时协助守城,差不多两百人就够了。

这些人受到同知的直接垂直管辖,击使用,或者平时受到知县的请求镇压一下流民,盗匪,有限参与地方事务。

他们一般只防守县城。

张强自认都司,他使用的是明朝卫所兵制,义军吗,暂时也不需要太正规的兵制,而且看来他的兵制和纯正的历史上的明朝兵制还不太一样,因为他比较随意,有时候按照实际和自己的想法来,他就是这么一个人。

先前他的兵不多,几个属下统领一个兵种,自己统领属下们,合起来组成一支军队,同敌人打仗,如今他就得把这种简单的兵制给稍微复杂一些。

都司下面是卫指挥使,负责指挥千户,要不然你不好分配,说这些被张强分到各处的将领是千户吧,他们统领的兵力远远超出张强规定的千户的人数,看起来是低配了。

都司,卫指挥使,千户,百户,总旗,小旗,什长,伍长这是张强划分的军队军职,简化和修改了明朝的卫所军职和官职制度,一目了然。

都司和卫指挥使不会固定指挥的下级千户的数目,因为这样对于张强的当下形势不合适。
首节 上一节 71/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