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700节


那些民兵都是他们号召起来的,最迟加入的是最近一年因为萧飞兵团和轩辕龙飞兵团几次进攻陕甘州深入很远带回来的愿意抵抗大清的汉人士兵。

他们比近卫一师这些纯粹南方人的兵马要更加熟悉乡间小道,民情,认识的人更多,因此他们的战斗力要比刚到这里的近卫一师要强大的多,近卫一师现在守城或者固定野战还行,但要运动同敌人作战,就会吃大亏,因为陕甘州并不安宁,很多人都是吴三桂他们笼络的耳目或者土匪绺子,他们可以在运动拖死正装满员的近卫一师,因为近卫一师太正规了。

比他们稍好一些的是大半年前调进来的高杰第十三野战旅,锋无羽兵团调回广西州以后,他的主力旅就被拆散调入马三立兵团,马三立去职调入宝岛州接替巴格雅鲁以后,马汉就接任了马三立兵团的司令,实际上相当于是守备兵团了,因为他手下没有野战旅,只有民兵大队,精锐大队,骑兵旅也被调走一半,虽然能让守备旅配合作战,但守备旅却不归他管。

这些守备旅有的调入了马汉兵团,有的调入了轩辕龙飞和萧飞兵团,高杰他们就是后来调入马汉兵团,当收复陕甘州的战役刚刚结束,他们就调入了陕甘州,同民兵精锐大队一起配合剿灭土匪和恶霸,以及吴三桂他们的残余兵马,追击尚可喜部清军,在这里也算是半熟了,比起刚刚调入的近卫一师还是战斗强那么一点。

他们被移动到甘肃州,配合骑兵旅搜剿这里的回回兵马,开始属于轩辕龙飞兵团,后来划给萧飞兵团,此时归巴格雅鲁管辖,巴格雅鲁接替萧飞出任兵团司令。

现在是巴格雅鲁和梅林鱼配合,梅林鱼曾经是张强亲卫队时候的一员士兵,巴格雅鲁当时接任胡奎成为张强的亲卫队长,两个人还算相识,不过时间有点长了,有十几年没有见面了。

巴格雅鲁和梅林鱼知道了敌人的动向以后开了好几次会议,多次调兵遣将,将还留守这里的两个作战旅和骑兵旅送入到各个第一线防御后方的城镇驻守,渡口和各个关口派驻了民兵精锐大队和守备旅,同时为他们派遣了营级规模的野战营帮助防守和作战。

之后重新召集民兵普通大队,负责地方治安和运输物资。

李定国是一个务实的人,在请示了在东南亚当总督的魏无忌以后,他和总参谋部的萧飞,以及守备司令部的轩辕龙飞讨论了一番,又从大量失业的水师陆战队和海战队,以及水师炮手,水手抽调了三万人马,组建了一支水师海军陆战队部队,将他们调往山东州。

魏无忌还是国防部尚书,李定国是副首相兼着国防部侍郎,等于是副尚书,执行着魏无忌在朝廷的职责。

而在张强不断淘汰旧舰,更换新舰的行动,自从两年前就有大量的水师陆战队和海战队士兵退役,或者只能到新兵营里面训练新的水兵。

想想吧,千艘水师战船,急剧淘汰掉四千艘,那得有多少水手和炮兵失业,很多人虽然已经到了年,可还没有到退役的年纪,他们这几年可是很辛苦的,有些人已经沦为渔夫,有些人沦为商船招募的水手和雇佣炮手,即便是那些每艘船上必备的作战的海战队士兵,人数虽然少,可也有近三万人,一下淘汰掉四千艘,就有近两万人失业,虽然分流,可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工作。

水师陆战队是登陆作战和守备海岸线的陆战部队,也因为这些战船的淘汰,好几万人失业,很多人都被转入了海岸警备队在岸上当步兵用了,而步兵这几年没有战事,也有很多相当于荒废了,于是他们连民兵都不如。

现在把他们重新招募起来,集结在山东州后方,在守备旅的营地进行训练,他们能为守备旅提供帮助,可以阻挡敌人的突破和进攻,也能帮助抓敌人的奸细和间谍,维护地方治安。

等他们训练完成,他们可以调入河南州一部分补充哪里的兵力,因为河南州的很多兵力,连守备旅都调入了他们攻克的黄河对岸的山西州的边境土地驻守哪里。

后方一些野战旅又调入了陕甘州的黄河沿岸二线阵地,驻守哪里,实际上等于是把原先的萧飞兵团和轩辕龙飞兵团几乎都调入了陕甘州,陕甘州地形险要,复杂,需要大量兵力驻守和清剿敌人,因此河南州就有些空虚了。

所以李定国需要更多的兵源,守备旅执行调防政策以后,好几支守备旅被调入河南州,四山州等地,山东州因为是对峙,因此这里风平浪静,可谁知道敌人不会佯攻陕甘州,主攻山东州或者河南州。

李定国考虑事情很全面,毕竟他已经在宦海沉浮这么多年,比起张强手下这些心腹官员更懂得怎么处理各方面关系,同时处理同以前的朱聿健他们的关系,以及其他的大明士子和官员背景的华夏王国官员的关系,比起金声,尤海波,张煌言这些人,他既有武将的谋略,也有官员的筹划,这也是张强让他出任副首相的原因。

周粥和魏无忌他们相比他来说有些年轻,张煌言则比他有些激进或者偏激,毕竟张煌言要年轻许多,金声则没有那么丰富的阅历,属于地方官员的思维,在统筹全局方面,他更有战略眼光。

虽然他也有一些旧有的大明人的忠君爱国的固执思想,可这并不影响他效忠张强和华夏王国。

张强看后,很满意他的安排,让他同萧飞放心去执行。

张强目前的心思还在如何尽快恢复华夏水师的战斗力方面。

在内政上,有米淳和唐殿风帮忙,周粥现在是创新不足,但守城有余,能坚决的执行张强推行的政策,李定国则军事和内政两方面都行,主要是军事和处理关系上,有他协调,帮助米淳和唐殿风,周粥,张强很是放心,这证明自己看人不错,可以放心的当甩手掌柜,把国家交给内阁管理了。

对于陕甘州战事,他全权交给李定国调配。

他相信巴格雅鲁这个跟过自己很久的亲卫队长可以击败敌人,胡奎这个第一任亲卫队长可以稳稳的守住山东州,梅林鱼这个成长起来的大将可以很好的配合几人保卫河南州,并且将敌人拒之门外。

两个兵团现在下辖的部队现在还称之为旅,其实每个旅已经达到了师级规模,人数都在一万三千到一万五千左右。

不仅配有大量的作战部队,还有至少一个后勤旅,大约三千五百人为他们提供补给,同时还有民兵精锐大队,为野战旅补充兵源和配合作战,守备旅驻守城池,民兵普通大队维护周围乡村的治安,同时运输守备旅和普通大队的物资补给,这么完善的作战部队,如果打不赢敌人的落后的火枪部队,那么华夏王国就危急了。

所以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沿海,水师,以及叛将杜歌等人身上。

第八百三十七章 编制有些不合理

张强的眼光在海上,水师,但也不会轻易忽略大清这十几年来第一次大规模反击,这是一次火器时代的战斗的反击,是大清的第一次,没有人可以大意。

从敌人的兵力来看相当的多,但主力就是三大方面,日本人,高句丽人,汉军旗,加上侦查和斥候,以及在火器时代只能充当辅助兵种的蒙古骑兵,满清弓箭骑兵。

根据军情部汇报来的情况,尚可喜部大约两万兵马,其一大部分是征召的民夫。

吴三桂部出兵七万兵马,有两万是民夫。

姚启圣这边作为主力,兵马号称五十万,其实主力兵马不过三十二万而已,其一大半是山西州本地清军俘虏的,投诚清军的大金国兵马,大约有八万兵马,日本人五万,高句丽人八万,满清兵马满打满算两万,蒙古骑兵三万,汉军旗八万,剩余的是大约七八万的民夫。

索额图这边回回骑兵五千,草原马匪,甘肃马匪各一千,蒙古骑兵五万,叶尔羌骑兵五百,准格尔骑兵三百,另外还有两万日本火枪兵,五千满清炮兵,同时还有汉军旗一万,绿营两万,绿营是征讨姜镶之后俘虏的士兵留下的整编成的原先明军边军。

还有索额图亲自率领的从京师出来的两万贵族,,宗亲,王爷,官员们子弟组成的淘金支队,以及两千神机营满清八旗兵,总兵力七七八八的总有个八万人,号称二十万,因为他们还弄了近四万包衣奴才和民夫组成的补给队,等于是伺候他们的人。

索额图其实也知道,他这边就是吆喝吆喝,听个响声,主力进攻部队还是姚启圣这边。姚启圣身边还有一个老宗亲郡王班布尔善。

这是最近的敌人兵源的报告整理,敌人的兵马还在聚集,最终能有多少兵力还不能准确预测。

但陕甘州这边两个兵团的部署已经基本完成,停止了兵团的后撤休整,全员返回营地,一边训练,一边补充弹药和勘察地形,同时会同民兵大队维持治安,陕甘州并不平静,各地还没有稳定下来。

但很多地方已经开始派遣官员,有的官员第一批进驻,都是一些原先投靠华夏王国的陕甘州的人,还有一些甚至是早期的察哈尔蒙古族人,因为陕甘州已经和戈壁沙滩,草原接壤了,很多地方没有这些蒙古族人是无法管理的。

李定国三天两头带着萧飞往张强这里跑,汇报情况。

这次李定国拿着原先萧飞和轩辕龙飞兵团的士兵情况名单。

主要是萧飞在汇报,“陛下兵团现在的情况很不妙,主要是老兵居多,老兵虽然战力强悍,经验丰富,但这些老兵都已经厌倦了打战,虽然我们几次三番的退役老兵,可还是有一些老兵没有退伍,并且官职越来越高,有的甚至做到了参将这样武将高位,率领一个旅作战。

自从上一次提议旅改师以后,野战旅名义上是师了,但大家还是叫旅,可这旅底下兵力却大大增强了,每个旅,现在下面有两个步兵旅,每个旅兵源四千五百兵力,每个旅下面有两个步兵团,每个步兵团兵力两千一百人,每个步兵团下面有三个步兵营,每个步兵营百人,每个步兵营下面两个百户连,兵力五百人,每个百户连下面四个总旗,每个总旗五十人,每个总旗下面两个小旗,每个小旗二十人,每个小旗下面两个什长,十人,撤销了伍长的编制,但有伍长的官职,辅助什长管理士兵,等于是两个军官,八个兵。

另外,每个“旅“……”
首节 上一节 700/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