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549节


高一功揉着像麻雀窝一样的头,他现在的样子,胡子拉渣,肿泡的双眼,用没有洗干净的有些紫褐色血迹的双手摸着干瘪消瘦的脸颊道:“济南府只有一个亲卫团,民兵部队,还有二十四野战旅半个团,那点兵力在敌人数十万兵力面前,只能守城,民兵部队和骑兵部队也只能和我们一样打游击,如今大都督又不调派其他部队来补防,所以肯定没有兵力去援救第二十七野战旅,而第一近卫旅也得应付对面的济宁府的清军,他们必须先打败对手才有可能进攻其他地方,而民兵大队如今全部不过两个民兵大队,我们这里用去大半,北面防线还需要一个半防守敌军,现在兵力捉襟见肘了。”

秦默问道:“那我们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打呗,敌人已经开始围城了,靠着城的那三千混合新兵,一千民兵,哪能抵挡的住敌人数十万大军的围攻,我们可是刚把潍坊府城破坏个彻底,一天内用大炮打塌了四面城墙,再说里面还有一万三千敌军俘虏,光看管这些俘虏就让人崩溃,更别说迎敌了。”

耿全丽也揉着几天来没有合眼的有些肿胀的脸,很无奈的说道。

此刻他第五野战旅驻扎在潍坊府东面临海的县城里面,而第二十四野战旅大部驻扎在潍坊府北面依靠着第二十三野战旅和民兵驻守的村庄,县城,骑兵旅则驻扎在靠近府城的离着敌人不过二十里的一个山里的村庄里面,三面拱卫潍坊府城。

高一功道:“要打就要正面面对敌人,我的骑兵旅只剩下了两千五百兵力,补充兵还没有到,骑兵的补充可不像你们的步兵和火枪兵补充的快,得从其他地方调集。不是那个人随便给他一匹马就能当骑兵的。”

秦默道:“这次敌人不好打,洪承畴老贼亲自率领,兵力又比我军多两倍还多,可能咱们要付出巨大伤亡了。我的旅兵力也受损了一些,如今只有七千五百兵力。快成了以前的乙级野战旅了。”

高一功,“这样把你旅的骑兵补给我,我就有五千兵力了,又恢复了建制了,第五野战旅的骑兵前段日子也损失不少,我就不调了,我在侧面策应你们和府城。”

秦默看了一眼耿全丽,耿全丽道:“行,秦将军,你就充当补充步兵吧,我的第五野战旅充当主力进攻,你们在一侧吸引敌人,分散敌人的兵力。”

第二天,清军全面包围潍坊府城,根本没有留下一条供府城华夏军逃跑的道路。

第622章 近卫第一旅参战

济宁府,这里有洪承畴清军调来的清军两个新军镇,三万绿营兵,一万汉军旗,三千蒙古骑兵,如果洪承畴知道他对面的是近卫第一旅也许他就不会这么布置了,不过他肯定不知道近卫第一旅这几天才调过来,原先的第二十七野战旅属于华夏军丙级野战旅。

当然这是洪承畴情报落后的原因,实际上在第二十七野战旅参加过李定国剿灭云南州的叛徒,一起参加过宝岛的战斗,之后调到安南去剿灭土著,之后又调回湖北州驻防,就已经整编成乙级野战旅了。

丙级野战旅那区区的千五百兵力,里面实际上是民兵和守备营合编的加上其他野战旅骨干那种模式的战斗力士兵已经全部得到锻炼,后来又整编了近卫旅的一些精锐士兵,才凑成了如今的八千多兵力的乙级野战旅,所以论战斗力上此刻第二十七野战旅已经是相当厉害的了。

洪承畴清军的情报相对于华夏军的情报是相当落后的。

用他的想法是一个区区的第二十七野战旅千五百兵力也许能打败先前派去的那些没有经过整训的绿营和乡勇,团练等冷兵器部队,但一定打不败一支新军镇部队,以千五百兵力去打败拥有一千三百兵力的清军新军镇,也许有可能,但两支新军镇就肯定不行了,加上三万多冷兵器部队还基本上装备了火铳,鸟枪,火绳枪火炮的绿营部队,就更不行了,这才是他放心的带领大军沿着海边进攻华夏军的潍坊府的真正意图。

这就是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不过因为华夏军现在几线作战,又要进攻大金国,又要压制宝岛的那些被打乱建制的百姓,以及深山里面土著的反叛,东南亚小国正在被华夏军征服之,哪里牵扯了大量的兵力,华夏军几乎把所有的民兵部队,一半的守备营都调到了哪里,对于华夏军张强的战略来说,统一华夏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征服东南亚小国才是问题,所以兵力倾斜相当高。

就连长江防线上的兵力都有抽调去打服东南亚,反而打大金国的战斗不温不火的,到现在萧飞的军团只是同四山州的大明余孽部队小打小闹,和大金国的吴三桂的部队也只是三天打一下,五天停战,一个月也打不了几次战役,呈现逐步蚕食样子。

轩辕龙飞的军团需要防备大金国,也需要防备大清国,同时还要同大清国作战,防备洪承畴清军,对洪承畴清军配合长江防线金麒的军团形成合围。

锋无羽的军团需要进攻吴三桂,防备四山州,压制云贵州的被分化瓦解,掺和在一起的移民反叛,兵力虽然不多,可任务也很繁重,所以这也是张强把近卫旅带来参战的重要原因。

除了金华枢的守卫枢的兵力以外,其他的地区的兵力几乎都抽空了,

那么大区域放一支近卫旅防守,一个府放一支守备营防守府城,民兵在核心地区也只是有一些雏形,或者说空壳子吧,因为只有县里面的光杆司令一般的武装部里面有几个留守的退役的守备营士兵充当警卫,一名退役的守备团军官充当武装部的军官,其他的都是一些县里面派来的官,有的地区有惩戒营营地的还好,没有惩戒营营地的几乎就没有兵力驻守了,只有一些衙役捕快维持治安。

战争在无数的方向打起来,军费开支犹如开着的水龙头哗哗的流去,兵力好像无法满足这种状态,可张强还是觉得军队太多了,需要整编,需要裁撤,实际上整个华夏军正常统治地区要兵是有很多的,不过这些兵都已经转为老百姓了,如果需要一个命令,就能瞬间召集起几十万民兵队伍,甚至一些精锐的守备营兵力,不过内阁不想再负担这些人的军费开支了,因此张强也不好再组建新的野战旅,只能把旧有的野战旅合编,组建为更加精锐的甲级野战旅。

相对于前线的作战部队,更多地方需要的是守备部队,民兵部队,很多地方占领以后,百姓都是打乱安置的,内里情况复杂,矛盾重重,所以张强的意思就是把一些丙级野战旅拆散了,甚至是乙级野战旅拆散了弄成守备兵力,解放国防部的军费开支,把这些开支转嫁到地方甚至是守备部队直属的兵部,由内阁供养他们。

但无论那个朝代,军队和政府都是对立的,军队需要扩编,需要先进i,精锐士兵,而地方上不想承担军队的军费,不想要那么多士兵,他们需要把节省下来的资金用来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

随着华夏军从一支起义军,类似松散的叛匪队伍的部队到一支能和大清军抗衡的国家层面的正规军,华夏军走过这么长时间,也建立了自己的王国,拥有了一个国家层面应该拥有的一切,华夏军其实已经正式成为华夏国了,所有的王朝要经历的矛盾出现了,政府和军队,那个为主。

随着南明官员还有成长起来的华夏军培养的官员的成熟以及逐渐走向高位,他们的述求也多起来了,官府成功的运作起来了,有了自己言语和生命,所以张强已经不能像当初那样用个人的威信和命令控制他们,他要学会像一个皇帝,国王一样倾听下面官员的需求,用平衡来满足他们的要求,而这方面张强是有些力所不逮的,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张强会让官府自己运行,只是在一些地方强制命令他们该怎么做。

这就是为什么近卫旅需要投入战斗的原因了,也不是张强一时兴起想要来前线玩,重新体验一下战争的残酷和激烈。

不过既然来了战场,张强当然希望自己能亲自参加战斗,于是带着亲卫队来到了前线,同时把近卫旅的一个营调回了济南府参与防御,增强哪里的防御,不过他还是不会参与近卫第一旅的指挥的。

全部把指挥交给近卫第一旅的提督指挥,自己充当一个小兵,当然作为近卫第一旅,他的心腹作战部队的将领,肯定不会把他放在前线,而是把他放在将领卫队的后方,充当自己的监军看着自己打战。

第623章 济宁府清军构成

在逃命的本事上,马宝是最成功的,绝对是清军第一,在奉承上司,保命的功夫上,马宝也是第一的,要不然他几次战斗都败在华夏军手里,为什么每次都能安然无恙的逃走,回去以后还能继续活下来,并且成功的保住自己的官职,在害死了主将满达海,副将等人之后,他依然活的逍遥自在。

这个方面和他有这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两个人孔有德的弟弟孔有性,这个人原先应该死在孔有德败亡之后,可最终还是跟着鳌拜逃走了,马得功和他弟弟马得力同样厉害,也逃掉了性命,这次马宝为主将,孔有性为副将,马得功弟弟马得力为参将,马得功则跟着洪承畴清军,三个历经磨难的将领已经成熟,并且上位为大将军,拥有独立领军的能力,率领洪承畴清军进攻近卫旅一旅占据的泰安府。

这几个人可是比起洪承畴,冯铨,比起多隆,索尔图,鳌拜更加了解华夏军,因为他们都是被华夏军从南打到北,十几次的大型战斗,都是几万人上下的战斗打败过的,他们可是了解华夏军的厉害,他们知道自己无法抵挡华夏军大军的进攻,所以到达了济宁府以后,整军备战,却对洪承畴,冯铨的几次催促置之不理。

即便洪承畴派遣马得功这个老将来督军,他们也不去理会,马得功逃跑更是一流,他当初就知道孔有德他们打不过华夏军率军逃出了广西州,后来在湖广州被打败,一路随着清军难逃,逃到了湖北州以后马得功带领部队逃进了四山州,在四山州那个地广人稀,千里无人烟的地方同土司战斗了几年以后,终于耐不住寂寞投靠了吴三桂,吴三桂撤军陕甘以后,他同夔东十三家打战,屡立战功,被吴三桂提拔起来,后来又投靠了豪格,豪格封他为总兵,令他带兵防备吴三桂,气的吴三桂差点吐血。

在鳌拜打败大金国之后,他又在战场上临阵倒戈,投降了鳌拜,后来被清廷派来监视洪承畴,独自领三万汉军旗士兵驻扎在临沂府,满清官员反叛洪承畴的时候,他也想要参一腿,可洪承畴比他老辣,提前控制了下级将领,那些下级将领都是汉人,当然向着洪承畴这个原先的大明官员了。

于是马得功被软禁了,兵权被夺,后来马得功走通冯铨的门路,被洪承畴启用,封他一个游击将军的闲职,丢到乡勇,团练里面去掌握五千乡勇,团练的乌合之众。

这次马宝等人不听洪承畴的命令,早点发动对华夏军的攻击,洪承畴就把他提起来,封他为武威将军,就是一个低等的爵位,他的官职还是游击将军,但爵位对于没有爵位的马宝等人来说,就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主子,不能不供着。

显然,马得功不用他们供着,而是主动向他们靠拢,因为他们几个都很熟悉,大家都曾经在广西州在孔有德的账下为将,以前他们几个除了马宝以外都没有显露头角,可都很熟悉,尤其是马得力还是马得功的亲弟弟,这就是给马得功送功劳啊,马得功很乐意来这里,这也是洪承畴派他来这里的原因,因为他是这几个人的前辈,老将,是能压制住他们的。

马得功坐在济宁府的府城府衙大堂,端着茶水慢慢的品茶,下面坐着马宝,孔有性,马得力,蒙古骑兵千夫长莽尔古勒四人。

马宝道:“老大人,此次之所以不同华夏军打战,是因为什么,你同华夏军交战过,也知道他们的厉害,尽管这次对面不过是一个旅的兵力,可我们如果要进攻的话,肯定拿不下来,华夏军太厉害了,我们之所以坐镇此处,是要等华夏军来攻。

毕竟对手即便厉害,可是兵力少,一旦对手离开了老巢,咱们可以把兵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防备华夏军,一部分去进攻华夏军的老巢,切断他们的后路,后面就是黄河渡口,咱们只需要派遣一部分骑兵去封锁渡口,就让他们在黄河北边无法逃走,我们可以慢慢在我们熟悉的地盘上将他们一点一点磨死。此战,只能这么打,没有别的办法。”

马得功可不会只是听从自己这些老朋友,部下,还有弟弟的意见,他也想立功,也想往上爬,虽然自己有个没有什么多大用处的爵位,可这爵位也不是皇帝封的,是洪承畴封的,他根本不在意爵位,他在意的是手里能掌握兵权,这年头,谁手里有兵权,谁就是老大,老爷,其他人都得巴结着他。

至于留在扬州府的那五千乌合之众,他看不上,他看上的是这里的三万绿营兵,八千汉军旗兵,不是他不想要两支新军镇的火器部队,他也眼热,可他知道马宝这个人是不会放弃兵权的,他任用孔有性为副将,就是为了制衡他弟弟,为了把握这两支部队。

两支新军镇部队,每支一万三千兵力,原先是一万一千兵力,是洪承畴学些华夏军的,不过后来洪承畴知道自己的部队没有敌人的部队厉害,从i装备,士气,战斗力上根本不足以抵挡敌人的一个旅,因此他把兵力又增加了两千兵力,原先是那些骁勇善战的满清兵,可后来他反抗满清的满人,以汉人身份自居,就把那两千多兵力换成了战斗力相对比较高的,对他比较忠诚,他已经掌握的汉军旗部队,而留下来发誓效忠他的满清兵,则只有几百人,充作这两千汉军旗部队的辎重兵。
首节 上一节 549/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