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540节


确实,挡不住,他已经看到了,敌人的正面阵地都摇摇欲坠了,几乎再加一把劲就能突破了。

他看了一眼远处十几里地那面的多隆的同叛军主力的厮杀阵地,哪里依然枪声,炮声,喊杀声不绝于耳,这证明什么,敌人的叛军还没有被多隆打的崩溃,还不能同他里应外合,消灭这股叛军。

他不禁腹诽多隆,听说他是个逃跑将军,在同华夏军的战斗十次有八次在逃跑,还有两次是在同华夏军的冷兵器小部队打战,以优势兵力打战,赢了也没有什么好高兴的。

一行三人,躲躲藏藏,闪闪烁烁,在乡间小路行走,不时走上已经铺就石子,并且在石子上面浇灌了一层土石灰糯米糕等混合的土法水泥。

这使得的道路有了水泥的模样,也有了石子的坚硬,虽然不是太美观,可走起大车来,平稳结实,还不咯脚,关键是加速了行人奔走在道路上的速度,远比土路要快很多,比土路要干净了很多,因为大明没有后世那种重达几十吨的汽车,即便有运输的马车,也绝对不会超过几吨的重量,这点重量对于这种低级的道路来说,绰绰有余,这就是张强带给这个时代的改变。

不能说有多高级,多先进,但绝对便利。

而且随着研发人员的增多,主要是华夏军在科举考试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的行业考试,三百十行,各行各业都有考试,低级的人员可以拿到一份官府认证的行业资格证书,拥有这些证书,你可以从事相关行业的研究,并且把研究的成果卖给官府,官府支付一定的金钱买下的研究成果。

这是行业全民认证资格证书,拥有这份证书就像读书人考上了童生一样,是一份荣耀,在村里也能获得村长或者保长,乡长的接待,并且让大家高看你一眼,在这些低级别的行政岗位上,你还能获得一份不菲的收入,还有一份基本的月奉工资。

村里面人读个书信,认个字,或者打造个什么,找个权威认证一下,就找你,或者你拿出来的东西要比大家没有得到认证的人卖的价钱高一些,算个帐,和官府打交道都得找你。

张煌言就一路走,经过乡村就通过带路的向导小伙子的嘴了解到这些东西。

低级认证并不需要你识字或者读过书,只要你在行业里面能弄个拿出手的东西,并且获得官府认可就行。

并且能获得免费上成人夜校的资格,如果再夜校里面获得毕业,也就是说认识了十个阿拉伯数字,并且认识百字以上的字,就可以参加资格认证二级的考试。

这些考试都集在行业翘楚上,农活能说出个头头道道,并且在别人的辅助下记录下来,自己还能看懂一些,你就能获得二级的资格认证了。

这些人都被官府征用,帮助解决比如下乡统计农田多少,出产多少,铁多少,一天能打多少铁,木匠打造的一些东西是否符合官府规定的标准,帮助官府解决同这些行业的人接触的任务。

当然这些人是不用领工资的,征用的时候给你酬劳,不征用的时候你还是干自己的老本行,官府优先使用你的东西。

当你想要更近一步的时候,官府推出了三级资格认证,这些人就必须能说会道,并且能算会写了,这些人一般都是一些老兵或者商人的伙计,官府老吏,或者成名很久的行业领先的人,他们有人被官府直接征用,给个办事员,这些办事员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官府上班的,称为官府的底层办事员。

他们没有升为官府公务员的可能,但能辅助官府办事情,甚至是提出一些好的建议,研发出好的东西,官府一旅高价马下他们的建议和研发的东西,这就是官府的政绩,上面的公务员想要升级为更高级别的科员就得依靠他们。

第四级的往往是那些读过书,并且在行业内有很深造诣的人,他们还有一颗当官的心,他们一般都会先安排为办事员,通过官府考试,成为官府办公吏员,吏员能升官,能升为书吏,办,书簿等职位,相当于是乡长,镇长的辅助人员。

这些即会读书,又会研究各行业的技巧的人最终会成为副乡长,副镇长,或者研究远,官员方面这就到头了,研究员就能被选入各个行业的官府研究机构,成为更高级的官员,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然后进入更高的研究机构。

这是张强为自己手里没有多少聪明的科学人员培养人才。

总不能老让塞巴斯蒂安和弗朗索瓦去研究吧,他们需要帮手,靠他们培养一些学徒实在太慢,对华夏军的科技发展不好,所以张强要把华夏的那些民间人才找出来,送入他们的研究院,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对两个人进行帮助和启发,这样才能加快发展。

新式马车,就是在张强的启发下,在老的木匠和铁匠的帮助下,制造了出来。

同时在商人伙计或者掌柜出身的研究员的建议和推广下迅速的进入了华夏军的军队和民间的,获得了商业利益和国家利益。

让社会自己推动自己发展,张强只做一个旁观者,引导者,要不然以他的知识结构,以他的见识,以他的历史知识,用一百年也达不到人家别的穿越者的几年的发展水平。

第609章 主战场

在田斌这边其实打的比田显更加辛苦。

他这边的武器装备其实并不比多隆那边的武器装备更有优势,因为大家都是从清军这个大家庭里面出来的,清军这个大家庭里面的武器装备是从洪承畴哪里要来的,洪承畴属于清朝,自从他的兵工厂成功的仿制了华夏军的金改1火绳枪以后,多尔衮就把他的兵工厂的大部分骨干工匠都调走了,在燕京成立了一个衙门。

但这个衙门绝对没有冯铨治理下的衙门高效和严于律己,很多人都是一些大清王爷安排进来做工的家丁,是为了掌握这一份财源,是的越是穷的人,从一个寒冷的地方过来的人,越是贪婪,这些王爷们派遣的人进入这个衙门不断的压榨那些工匠们,工匠们已经从一个洪承畴哪里极为看重的工匠,变为了王爷们的奴隶。

这个衙门从一个努力上进的衙门变成了明朝时期的烂到根子上的钱袋子,各种制度在这些王爷们特权阶层面前形同虚设,于是各种偷工减料,各种消极怠工,以及工匠们敝帚自珍的戏码不断上演,几年之后已经变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明朝工坊,顺治接掌以后,虽然经过整顿,可也没有多少起色。

工匠们没有再开发新的武器装备,而是吃老本,给上官打造一两把精致的火枪还是很好的,质量善可,但给大兵们用的火器,也就比明朝的火铳,清朝的鸟铳更加好一点,相当于金改1开始一些时候的版本,最多能达到06以上的版本,根本打不到洪承畴交给他们的时候的08版本的质量,而洪承畴这边因为一直是冯铨管理,所以质量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到了这几年已经开发出了相当于12版本的金改1火绳枪了,这比华夏军的火绳枪金改1版本还要高。

虽然是微小的改进,可以也比华夏军早已停产的金改1火绳枪要好多了,至少少了一道工序,质量提高到了五百发无故障的地步,射程也远了十米,但比起华夏军金改2火绳枪的便捷来说,还是远远不如,但这样的版本洪承畴是不会给顺治的,他自己只是少量打造,工匠们也早已把工厂搬到了扬州府一处偏僻的山里,少量生产,悄悄装备精锐部队。

这点洪承畴依然跟随着华夏军的脚步。

这样的原因使得田斌他们使用的武器质量低劣,因为是禁军,能拿到08版本的好的金改1火绳枪,不过因为事情发生的唐突,所以他们还是大量的抄走了清军储藏在库房里面的06,05,甚至是01版本的快和清军的鸟枪差不多的火绳枪了。

一路上战斗过来,质量好的火绳枪已经损失不少,到如今他们手里的火绳枪大都是06版本的火绳枪了,这种版本的火绳枪也不保险,子弹打的多了,枪管过热是会爆炸的,损坏不少火绳枪,他们同多隆的两个新军作战的第二天,平均装备的火绳枪的已经大都是06,05版本的火绳枪了,只有千杆火绳枪为08 版本的金改1火绳枪了。

完完整整的金改1火绳枪不足200杆,所以面对同样是差不多装备的多隆的清军新军他们的武器优势已经变得微乎其微了。

这样造成了他们难以在兵力少的情况下,很快击溃多隆的部队的原因。

多隆在跑了一万汉军旗,一万绿营兵,损失了五千骑兵的情况下,依然有三万五千兵马,加上被追回来的两千乡勇士兵,他们依然有三万七千兵马。

而田斌这边,伤兵满营,三万兵马第一天的战斗损失了五千兵马,民夫逃走一千多,先锋军损失两千兵马,骑兵同多隆的骑兵的交战损失一千五百兵马,兵力只有两万千兵马,之后又拨给田显两千民夫,一千骑兵,使得他的骑兵只有一千多了,民夫只有八百不到。

两百骑兵守卫伤兵营,八百民夫只能放在营地里面,构筑工事和照料伤兵,之后田显把他们的伤兵和两百骑兵派了回来,伤兵营拥有二百步兵,两百火枪手,两百弓兵,四百骑兵,其他的都上战场不过两万三千兵力。

第一天的战斗大炮损毁严重,五千炮兵损失一千多人,损失大量大炮,这使得第二天的战斗他们面对敌人两个新军根本没有上阵的跟他们一样多的炮兵的时候打的十分惨烈,敌人的炮兵对他们的攻击使得他们的伤亡加重。

只一个早晨,敌人的炮兵就几乎击毁了他们所有的炮兵,击溃了剩余的四千炮兵,收拢兵力之后,炮兵只剩余两千余人,能战斗的剩下不到一千五百人,其他的不是受伤进了伤兵营,就是逃跑,始终了,要不就是彻底丧失了作战的信心,只能被看押起来了。

步兵面对敌人的新军步兵的冲击陷入了人数劣势的苦战,损失了两千兵力,受伤一千多人,这样一上午下来,光伤员就有近万人,关押两千人,看守的兵力用去一千五百兵马,真正能作战的兵力只剩下了一万五千兵马了。

战斗不会停下来,还在继续。

在几次冲击失败以后,多隆听到了后方华夏军的野战旅已经接近了四十里地,更加疯狂的进攻,企图打开一条通道同蒙古骑兵会和。

“守军先前冲锋,”
首节 上一节 540/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