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533节


“校尉,带领你的火枪小队,埋伏在树林里面,在你们前面挖掘战壕,散兵坑,目的是防守住大片树林里面的空地,并且给自己的人撤退留下后路,最后在树林的出口留下人马,挖掘战壕,这次一定要做的实在些,因为可能要长期坚守,听不到我的集结号,你们哪怕全部战死也不能后退。明白吗?”

“校尉,带领你的弩兵,什么你的弩兵死的只剩下几个人了,别找借口,我们死去那么多弩兵,人死了,但兵器还在,去民夫里面挑选人手,去青壮里面挑选人手,把那些以前当过兵,或者头脑灵活,身体强壮的人都找出来,然后补充进你的队伍里面去,你的任务是去这个山峰上防守。

多准备一些滚木礌石,在狭窄的路口布置绊马索,挖陷马坑,然后把路面给我挖断,让敌人的骑兵只能从山峰下面挨着过,你们守在上面,先用滚木礌石对付敌人,如果敌人下马步战,你们用弩箭s敌人,如果敌人冲上山峰,你们就抽出腰刀同敌人拼命,我的命令就是,你们全死了,但要给我挡住敌人,听不到集结号,不能后撤,明白吗?”

“你们要更多的民夫,否则完不成任务,不行,大队的民夫和青壮我这里要布置最后的打战场,不能交给你们,你们只有一部分民夫的使用权,剩下的民夫我都要用,行,给你们一个时辰的时间使用,一个时辰以后让他们回来报道,但不能带走太多的人,除了补充进去战斗的民夫和青壮,我不会多给你们一个民夫和青壮,当然如果你们能想办法找到,我不会阻挡,我的命令就是必须阻挡住敌人一定的时间,直到你们死光或者我的集结号响起才能后撤。”

田显用了半个时辰的时间把任务都分配下去,他能指挥的人手就是他剩下的一千百多士兵和一千骑兵,以及五百绿营辎重兵,这些辎重兵都是投降过来的士兵,至于没有战斗力的民夫,两千民夫也许得给他们陪葬了,而他要挡住的却是五万蒙古骑兵,这简直就是以卵击石,所以他不得不抓紧时间部署。

第597章 两军相遇

这片地域是一片山丘加一片不太空旷的的平地,以及一片湖泊山林,来路是一片空旷的丘陵田地,越接近这里越是窄小,先前是十几里地的丘陵,之后是一小片分割开来的平坦的丘陵平地,接着是一些小湖泊,随着地形变窄,地势略微升高,西高东低。

到达前面田显布置的地方的时候已经不到五里地宽了,两边是绵延的向上的高一些的丘陵,越到上面越陡峭,越难行,没有路,也许能被骑兵通过,但绝对不能在有敌人骚扰的情况下顺利通行,也许步兵可以打过去,但骑兵在山路上肯定不如步兵灵活,丘陵上的岩石,树木,灌木,荆棘,以及各个断层会大大阻挠骑兵的通行,只要脑子正常的人一定不会放弃还比较平坦的地形绕道这里走的。

而且随着地形的升高,丘陵变为峡谷和山峰,也许这些山峰也不太高,不过百米,可这绝对不是骑兵应该走的地形。

于是间有三条小路,一条官道的四里宽的丘陵平原地带就成为必须通过的地形,两边都是如此,绵延百里,也许有的地方可能宽阔一些,有大约二十里地的比较平坦的地方,但这里最窄的地方只有一里,刚好在田显他们同蒙古骑兵战斗过的地方的后面。

原先战斗的地方有四里宽度,前面有三里宽度,再前面有五里宽度。

于是田显命令这些民夫甚至一些士兵在五里宽度开始就布置一些陷阱,陷马坑,埋伏少量的弩兵和火枪兵,挖掘战壕和挖断大道,在这里布置一到看似宽松的防线,使得蒙古骑兵只能沿着一条蜿蜒的道路前进,如果他们不想沿着蜿蜒的大路前进,就必须通过小的湖泊,树林,或者跃上山岭通过,这大大降低了敌人冲击的速度,以及冲击的兵力。

在这里蒙古骑兵被分成一股沿着大路的大部队,以及五股小部队的细流,在五里地的宽面上承受埋伏的断后的田斌军的打击。

后退一里地,这里更窄,只有四里宽度,这里将被挖的坑坑洼洼的,让骑兵冲不起来,然后被三段只有浅显的壕沟的天兵断后军的火枪兵和弩兵袭击。

这里有三个主要的比较高的山丘,山丘高三十米,山丘周围都是一些南方的矮树,以荆棘和橘子树为主。丘陵底下有不到三十米宽度的小树林,深度只有五十米,这五十米的树林前面,两个山丘间有三四百米的坡地式的平地,火枪兵和弩兵只要守着这三个丘陵下面的树林和树林之间就行了。

不过这里显得也太宽了,以田显的兵力根本无法照顾过来,只能说能抵挡一阵。

田显的目的就是把所有的兵力都放到第一线,然后打完一阵,赶紧把兵力撤下来,防御第二线,就是这里。

在这里和敌人磨时间,投入兵力和敌人在这里周旋。

当然也不能损兵折将,因为他们损耗不起,不过剩余一千百的主力兵力,还有王动调集给他的一千骑兵,民夫两千来人,即便把周围乡村的百姓青壮加上,也不过总兵力八千人,实际上战斗力也不会超过三千人的战斗力,所以他觉得这里也守不了多久,也许还会损失大量的兵力。

田显很是头疼啊。

而此时,田斌率领两个以华夏军制式改编的新军,以及辎重,骑兵,总兵力两万八千来人缓缓靠近多隆的主力部队。

多隆自从失去了五千骑兵以后,对于田斌部队的战斗力很是惊惧,不由的很是多疑,连续派出两千骑兵围着田斌的主力部队分为二十股进行侦查,监视,大队人马缓缓靠近敌人,走的不快,半天才走了十里路,离着田斌的部队还有二十里路。

而田斌为了能尽快击败敌人摆脱后面的追捕,在田显的先锋军同攻击的清军蒙古骑兵交战的战场只是停留了一个小时就越过去,快速前进,军甩下辎重让王动的部队照顾,王动又把辎重托付给田显,带领士兵跟随在他们后面五里处,两军迅速接近,田斌军的速度要快一些,半天时间赶了二十里路,双方最终在一处宽阔的大约十几里地湖泊一旁停了下来,双方隔着湖泊一侧的道路对峙,两军相隔五里左右。

双方的骑兵迅速出击,碰撞厮杀,总体来说田斌这边的骑兵少,不过区区一千多骑兵,难以抵挡对方的几千骑兵,被杀的节节败退,无法侦查到对方的后方情况。

这些骑兵比较疲惫,赶了几千里路,和蒙古骑兵交手无数次,身心疲惫,顶着叛军的名义千里逃遁,那些情报员还好,大家知道自己是华夏军的,也知道上头通知华夏军会派人来接应,而华夏军的威名和战绩,让他们感到自豪,知道这是回归,回家,人人比较激动,士气如虹,可很多骑兵都是北地汉人,有的甚至是抛家弃口跟着田斌的军队南下,身不由己,眼看离家越来越远,而他们作为小兵又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不由的黯然伤神,士气不高。

所以尽管他们是猎骑兵,龙骑兵组合起来有些四不像的怎么说都比对方的军队先进一些的军队,可士气不高也打不出威名和战斗力来,因此被全面压制了。

不过田斌可没有他们那么想,他安排士兵摆开阵势。

大炮拉到两边的高地丘陵上,自然有跟随的炮兵工兵和民夫把地面挖平,挖出供大炮摆放的地方,放下大炮,用木楔子把大炮固定在地面上,然后由什长进行炮兵定位,测量。

其他的护卫大炮的士兵在大炮两侧摆开阵型,把大炮保护起来,保护大炮的骑兵不多,游弋在大炮后面几十米远,慢慢的热身,等敌人骑兵冲过来以后,突然从后方冲上去,对付敌人袭击炮兵的骑兵活步兵。

大炮架在高地上,射程提高了,而且大炮前出军阵一里地远,离敌人大约三里多地,接近四里地远,正是这种几千斤大炮威力体现的最佳射程。

军阵摆好以后,田斌慢慢的命令军开始推进,两个军率领的新军镇改编以后的新军推进到大炮后方间大约百米的距离列阵,不再前进等待军令。

第598章 时间就是生命

王动率领一个新军镇跟在军后面,到达以后,马上派遣自己手的骑兵突破到炮兵两翼进行保护,自己在军后面列阵,此时,他前面有田斌的军将领卫队,以及军携带的一些少量的辎重部队,大约两百人的一个营的征召的乡勇,以及军一百多的职官员。

将领卫队两侧是一个千人的长枪兵横队,一个千人的刀盾兵横队。

将领卫队前面是两个新军镇部队,最前面一排是弩兵横队,大约两千人,一个新军镇一千人的弩兵部队。

弩兵部队后面是刀盾手部队,也是千人,保护弩兵不被敌人的弩箭和步兵杀伤。

弩兵部队后面是长枪兵两千人,,火枪兵四千人。

一个新军镇一万两千人,前面已经列阵八千人,一个新军镇列阵八千人,两千人的炮兵部队,炮兵部队的重炮都放在了新军镇两侧高地上,千斤重的仿制华夏军的火炮,放在长枪兵横队前面的侧翼,小炮放在两个新军镇的间前方弩兵和刀盾兵后方空开的空间内,意思就是一旦敌人用炮灰兵冲击,那么让弩兵和刀盾兵去对付,一旦敌人骑兵或者炮兵火枪兵或者满清步兵和骑兵冲击,那么这些弩兵和刀盾兵将撤回来,通过队列之间的空隙迅速转换到火枪兵后面待命。

由火枪兵和炮兵去对方他们,等敌人杀到跟前,他们在跑上去和敌人近战,如果前面的部队都崩溃了,长矛兵和刀盾兵,以及将领卫队就迎战敌人,或者作出其他调整,而王动的部队纯粹是作为预备队和预防后面阵地被突破以后断后的。

这时候田显那边纯粹就是被放弃的断后的炮灰兵。

田斌,王动,田显都明白自己目前的处境,也知道各自的职责,因为他们都是华夏军训练出来的情报员,都知道做了这个行业,就别想活着回去,他们带领的这些兵就是给他们陪葬的。

不过没有到了非死不可的地步,他们显然不想就此死去,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也许他们知道不应该转道,可这是他们唯一的希望,要想通过千里敌人的地盘去和洪承畴会和,继续完成他们情报员的任务,显然是不可能了,目前打败多隆,并且甩脱敌人的蒙古追兵,回到河南府才是他们唯一的活路。

一行三人,躲躲藏藏,闪闪烁烁,在乡间小路行走,不时走上已经铺就石子,并且在石子上面浇灌了一层土石灰糯米糕等混合的土法水泥。

这使得的道路有了水泥的模样,也有了石子的坚硬,虽然不是太美观,可走起大车来,平稳结实,还不咯脚,关键是加速了行人奔走在道路上的速度,远比土路要快很多,比土路要干净了很多,因为大明没有后世那种重达几十吨的汽车,即便有运输的马车,也绝对不会超过几吨的重量,这点重量对于这种低级的道路来说,绰绰有余,这就是张强带给这个时代的改变。

不能说有多高级,多先进,但绝对便利。
首节 上一节 533/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