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531节


这支蒙古骑兵是流落在原大明土地上的一支蒙古骑兵,早就在燕京周围驻扎了好几年,先前还是跟着佟养性那个女真人的家奴征战南方的蒙古骑兵,他们配合李成栋的部队可以说杀遍了整个南方,之后也没有被调回大草原上,大草原乱的的根本顾不上他们这些流落在汉人土地上十几年的骑兵部队了。

这支骑兵部队已经在原落草生根,娶妻生子,好多蒙古人如今已经同汉人差不多了,这支队伍里面除了那些老的骑兵,大多是新生的第二代蒙古和汉人的杂混种类了。

这支蒙古骑兵只有区区的三千人还是多隆临时从河北州调集来协助自己的,他自己领兵的满洲骑兵不过一千来人,而汉军旗和绿营的骑兵他看不上,所以调来这支蒙古骑兵,此次出击他也派遣了两千汉人骑兵跟随,总共五千骑兵,按照多隆的想法,这五千骑兵足够兵力已经折损不少的叛军喝一壶的了。

对于这些草原上的汉子,其实多隆是瞧不起的,凡是在燕京十几年时间的满清人都自诩明人士,他们对于不同种族的其他的草原上,山里面的那些汉子们那股野蛮剽悍的风范看作为为野蛮,不明,虽然汉人比较明,可他们现在是满清的家奴,所以他自己感到自己作为满清满人是很高傲的,所以他对于这支五千人的骑兵部队去袭击敌人是无所谓的,反正死干净了也无所谓,自己万大军呢。

这可不是和强悍的华夏军作战,没有枪林弹雨,没有视死如归的排枪枪毙,没有能把十几个骑兵像串糖葫芦一样一排打死的华夏军大炮,那就是些叛军,也许他们都是新军编制,但据他所知,满清的新军编制里面大多是一些拿着冷兵器作战的蒙古人和汉军旗,绿营士兵,坚是招募的乡勇团练等农夫士兵组成火器部队,但这些火器部队人数太少,一万五千人不过四千多人,根本没有华夏军那种整齐划一都是火枪的军队厉害。

多隆的部队慢腾腾的在行军,同时不断的将周边部队都招入军,壮大自己部队实力。

田斌的军队面向他的军队快速开来,不躲不避,因为多隆的部队给田斌的部队的感觉就是一支纯冷兵器部队,已经见惯火器部队干净利落的将冷兵器部队挑于马下的事情的田斌丝毫不会认为自己兵力人数少于对手会输掉这场战斗。

五十里的距离如果说要两支军队各个走的话得一天时间,可要是两支军队有意相撞的话,一边二十五里地,走起来很快,不到午时间,两支军队已经遥遥相望了。

两支军队的前锋已经撞到了一起,多隆这边是五千骑兵,田斌这边是一千长矛兵,一千弓弩手,一千火枪手,两百骑兵,这就是会和了的田斌这边的先锋部队。

后边不到五里地是田斌率领的军,殿后的是王动的另一支新军镇部队。

看到了田斌率领的叛军先锋,蒙古人多尔哥多哥派遣军的前来支援的乡勇和团练的骑兵部队先去试探一下敌人,乡勇和团练虽然硬茬可无论在满清的部队还是大明的部队都是炮灰,这没有说的,反正你们的身份不是正规军,不是正规军就该当炮灰。

五百名连军服都没有,穿着破破烂烂的各式各样的服装拿着各式各样的武器,骑着驮马和驽马的乡勇和团练组织起来的精锐部队,无论何时在大明这个时代还是大清这个时代,骑兵都是精锐,都是这个时代的坦克兵,坦克兵肯定比步兵高人一等,当然是精锐了。

于是这五百骑兵牛*哄哄的冲了上去,正走在前面的长矛兵纷纷转变队形,从行军纵队转换为密集的方阵横队,将一根根长矛树立在自己身前。

刚做完这个动作,敌人的五百骑兵分为数股冲了上来,猛烈的撞击,长矛兵纷纷被撞开,队形混乱了一阵,然后在军官的喝骂声整队,倒霉的骑兵们则一个个像糖葫芦一样挂在了长矛上,被捅了个对穿,穿过去的来不及挥舞大刀,长矛就被后面的弩弓手s了个马蜂窝。

一波袭击五百骑兵损失了一百多人,其他的回转过来重新整队,他们对面变成了弩弓手,一支支早已严阵以待的弩弓手横队散开来将泼雨一般的弩箭s入整队的骑兵队伍,骑兵纷纷堕马,继续向前的骑兵犹如消融的蜡烛一般死去。

蒙头撞进来的五百毫无作战经验的乡勇和团练组成的骑兵就这样损失惨重,想要逃出去的时候后有转身的长矛兵无数个三层方阵横队,前有弩弓手横队,最后面后火枪兵横队,两翼有已经展开的两百骑兵,出不去了。

剩下几十人的时候,乡勇和团练们的骑兵纷纷举手扔掉兵器投降了。

在后面观战的多尔哥多哥嘴角抽搐,眼角跳个不停,对于顷刻间被敌人消灭五百乡勇和团练组成的骑兵队伍很是r痛。

五百骑兵只不过使得叛军的队伍死伤几十个长矛兵就全部消失殆尽了。

“下令让那些绿营的骑兵去缠住敌人的骑兵,汉军旗的骑兵去冲击敌人的侧翼,主要是进攻那些弩弓手,我们的骑兵正面冲击敌人的长矛兵,”作为蒙古骑兵将领,多尔哥多哥还是有一些作战常识的。

敌人哪里最弱,肯定是后面的弩弓手和火枪手了,哪里最强,肯定是专门克制骑兵长矛兵了。

但这些在蒙古人面前完全不存在,蒙古人不是第一次和原王朝的步兵作战,他们有着丰富的把原王朝步兵拖死的经验。

后方,多隆带领的大军还在十几里外,数股由各种部队组成的行军队列穿过麦田,越过山林,穿过树林,越过江河,慢腾腾的朝着目的地进发,无数的斥候把敌人的情报和交战的情报送回到军的多隆身边,对于一交战就损失五百骑兵的事情,多隆根本没有放在心上,这是必然的事情,那些乡勇杂牌部队哪能和正规部队比呢,关键的战役还得看自己的正规部队。

第594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战3

多尔哥多哥想要用绿营的五百骑兵缠住田斌的两百先锋骑兵,领兵的身为军情部情报员的田显怎么会不知道,他可是军情部的老情报员了,以前还是金华义军的一名精锐步兵军官,从金华义军时候离开金华义军做情报员,也跟着田斌厮杀了不少战阵,在清军也时常同华夏军的小股部队厮杀,同鲁国的大队兵马战斗,也参与过剿匪等战斗,指挥经验丰富。

第一时间改变了战阵,这些士兵都是金华义军时代就跟随过来的情报员们,可以说都是金华义军时代的老兵,虽然随着时间的延长很多人不是战死,就是失踪,逃跑,补充了很多清军招募的乡勇和团练士兵,战斗力下降,可怎么说指挥他们的都是一些老的金华义军的情报员,听到号角声,看到旗帜挥动,马上后退结阵。

没等绿营骑兵冲过去,整支三千五百兵力的田斌率领的新军部队就结成了一个由火枪手和弓弩手组成的外围品字形方阵,间是长矛兵方阵,环绕着军的田显的将领卫队,而两百骑兵则列队在将领卫队的两侧,被保护在其。

冲到近前的五百绿营兵骑兵顿时感到一种老虎遇到刺猬,无从下口的窘境。

五百骑兵环绕着由无数的方阵结成的大阵奔走了一圈,过近的时候遭到了弩兵的s杀,靠后的时候遭到了火枪手的排枪s杀,堕马一百多人,慌张的改变路线冲到了先锋军后阵很远才收住马脚,这时候已经损失不少了。

绿营兵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乡勇和团练组成的杂牌兵,他们更懂得战场上如何保存自己,看到损失惨重,他们回头一看,绿营兵领队眼珠子一转,带领骑兵拔腿就跑,好像收不住脚步一样,跑出一两里地才缓慢的转身过来,慢腾腾的围着先锋军大阵打转。

而汉军旗骑兵一千多人就结结实实的撞了过去,他们也懂得避让,可他们总是对满清有情谊的,他们可是地主老财,豪强乡绅,读书人子弟,大官子弟组成的汉人骑兵,如果有战功那是能抬旗的,能高人一等的,所以他们的战斗决心和战斗力要比绿营兵高一等,他们不能偷j耍滑,尤其是后面还有比他们高一等的蒙古老爷看着呢。

在知道了田斌返回的艰难以后,张强再次派遣自己的战鹰出去,查看战场,顺着可能田斌他们返回的道路沿途寻找,现在所有华夏军士兵和官员都知道张强有养鹰的爱好,在自己的大都督府养着几只鹰,而这几支鹰可以远飞万里,查看敌人的动静,侦查战场,所以大家对张强的战鹰已经见怪不怪了,大家都知道草原上有些蒙古人也喜欢养鹰,也知道鹰能侦查战场,所以张强的鹰带回来的消息经过张强的一番掩饰和像模像样的推演,大家都接受了。

此时他们的上空就飞翔着找到他们的战鹰。

在田斌的部队到达了山东州境内,张强的战鹰就在上空寻找,找到他们之后就跟着他们,然后张强派人知会轩辕龙飞指挥的河南州军团,让他们派出部队相机接应田斌,但因为田斌还要去洪承畴哪里卧底,所以这支部队没有出发,而只是派遣斥候偷偷深入山东州境内和田斌联系。

看情况还没有联系上,于是他马上从大都督府发出调令让他们出发,田斌转向看情况是不能和洪承畴他们会合了,这就失去了去卧底的可能了。

洪承畴自己被大清的那些官员和将领反叛,打退了几百里,由于华夏军的压力,他又不能接应,只能把部队撤回来,先保存自己。

所以田斌他们只能自己解决问题了。

至少目前面对多隆的部队,他们就得自己解决多隆这万兵力了。

一千汉军旗骑兵迎面冲来,火枪兵马上上前,一排排的连s将骑兵打的无法前进,营造出一堵火墙,将汉军旗骑兵堵在外面,偶尔两个脱靶的骑兵也被刺刀解决了。

连珠响起的枪声,火焰让这些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战斗的汉军旗骑兵的战马纷纷停步不前,这样汉军旗骑兵就损失惨重了,两百骑兵第一波就被打成了灰,其他骑兵纷纷堕马受伤,等骑兵不得不从两翼绕开的时候,汉军旗骑兵已经损失了五百多人,等汉军旗骑兵收拢骑兵绕道侧翼的时候,只剩下不到五百骑兵了,他们开始畏缩不前,这时候他们变成了绿营兵,开始畏首畏尾了,在四周游弋不前了。

打了一阵枪管有些过热的火枪兵后撤,将前方交给长矛兵和弩兵混和的阵型,自己纷纷用身上的水囊浇灌在枪管上给枪管散热,以迎接接下来的战斗,虽然这种方式让枪管的使用寿命下降,也许接下来可能在战斗炸膛,可火枪兵士兵们顾不得了,因为消灭敌人才是正道,炸膛的几率最高也不过两三成,剩下八成的火枪兵的火枪还能使用,用来阻击敌人。

田斌他们使用的火枪都是洪承畴的兵工厂出厂的仿制的金改1火绳枪,或者后来荷兰人和葡萄牙人支援和售卖给大清的火枪和华夏军的火枪质量不能比,不仅沉重,而且质量还不如,只是华夏军的火绳枪的十分之三质量,也就是华夏军出产的火绳枪能发s五百次,他们只能发s一百五十次,刚才的一气s击,起码s击了三十多次,以往训练和战斗也使用了不少次,所以他们的火绳枪也许只能发生三十到五十次了。

蒙古骑兵可是紧跟着汉军旗后面冲上来的,他们可不像汉军旗那样直直的冲上去,他们绕着先锋军的大阵s箭,和汉军旗的弩兵对s。

前排的长矛兵纷纷被s,不过他们身上的防御不错,死伤的人数不多,作为卫戍京城的新军部队,再怎么被克扣,再怎么不受到满清人的待见,但时代如此,满清人还是给他们拨付足了盔甲和铠甲,还有质量上乘的武器装备的,这些武器装备无论是不是新的,好的,但防御力还是足够的,面对蒙古人的硬弓,这种防御可以说可以有效减少受到的伤害。

蒙古人的硬弓短小,但s速快,可s程近,蒙古人不得不在先锋军周围三十米内s箭,再技术好,也斗不过制式的弩弓,这弩弓可是从元代,大明时代就是步兵的传统兵器,制式的军队的弩弓s程远,劲道大,是对付敌人的最好选择,而且对士兵的素质要求不大,不用练习很久,大兵团作战也不需要瞄准多好,只需要对准一个方向抛s就行了。
首节 上一节 531/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