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521节


内阁学政部的李光地向这些地方派遣了三万童生,这些童生都是原先收拢,搜罗的原先的大明读书人,两万秀才,这些秀才是先前应征华夏军侍从,读书人被刷下来的人,原先过着平民的生活,失去了读书人的资格了优越感,如今派遣他们这些人去三个地方,缅甸,越南,老挝,等被占领并且被移民和俘虏充斥的地方去安抚民众,设立私塾,教化众人去了。

当然不是所有的俘虏都享受百姓的资格,那些顽固不化,几年不悔改的俘虏,刑期比较长的俘虏,他们的作用就是开山劈路,修葺城墙,营地,寨子,而苦役营里面的苦役则都被安排到了危险地带,修路,开山,开矿。

越南鸿基的矿山可是需要大量的苦役,这些被俘的安南人没有汉人和蒙古人,女真人吃苦耐劳,所以还需要他们去干活。

危险的时候,士兵们也能用他们当炮灰,挡箭牌,其实他们就是古罗马时代一样的奴隶。

系统最近评价张强的王朝是半农奴半奴隶半封建,半明的王朝,张强毫不介意。

随着战争的继续,云贵方面派遣的民兵已经把内地核心地区的民兵都抽调走了,守备团也抽调走了还是兵力不够,张强不得不把第三近卫旅抽调去帮忙。

然后又抽调了第二十八野战旅去帮忙,这样云贵就有锋无羽的野战旅,以及防守广州府一带的野战旅一个旅,第二十八野战旅,第三近卫旅,高杰和高志祥的守备团,民兵大队,近十五万兵力。

然后是近千人的官,官家属,移民三十万福建,安徽,苏州百姓。

同时还有四万俘虏,以及由从湖北州战役立下功劳的俘虏转化而来的民兵大队。

云贵,安南,老挝,缅甸,这四个地方犹如张开大嘴的野兽,有多少军队,有多少官员,有多少民兵,有多少百姓都会吞噬进去。

云贵还好一些,怎么也有汉人百姓,还有汉人逃兵,这些逃兵改造一下,还是可以用的,汉人百姓让他们过上好日子,马上就是华夏军的人了。

吴三桂是一个好人,不管他是为了自己经营云贵,还是为了大清经营云贵,总之哪里的汉人百姓都没有受到多大虐待,而且有增长的势头,土地也从原先的纷乱没有个秩序变得有秩序了,所以他退出的时候给留下了大约八百万百姓,这些百姓有心向汉人的土司的少数民族的人,也有汉人百姓,逃兵,或者由各个军阀带去的汉人百姓,总之云贵的收复和经营不会有多大难度,难度是清理那些军阀和难以相处的土司,总想要特权的土司头人们。

根据张强的猜测年内云贵就会平定,然后让这在华夏军统治下已经习惯了华夏军的三十万百姓和千余官员和官员家属,以及几万民兵带头,帮助那些百姓习惯华夏军,稳定云贵。

最难的是大顺军另外一路兵马,刘体纯,郝摇旗等人的兵马,要把他们收复可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不过那是四山州的事情了,云贵虽然离得哪里近,但只要对方不攻击自己,不攻击华夏军,张强也暂时由着他们了。

而且他们在哪里还能牵制吴三桂,牵制四山的何腾蛟等人。

第578章 西南汉化占领问题

大都督府大堂内,犹如官员上朝一样,众人按照武将和官分列左右。

张强坐在大堂高台上的座位上,下面是周粥,高台再下一个台阶是左侧坐的是朱大典,稍微错开半个身位,坐的是朱聿健。

南明国原先的皇帝隆武皇帝,如今他归降华夏军,华夏军给予他厚待,以副首相职位接待他。

他身侧是米淳,米淳奉命归来继续履职副首相的职责。

三位首相坐在官这边,面朝百官。

台阶下面一步是吏部尚书尤海波,第二名是户部尚书张煌言,第三名是刑部尚书肖大壮,第四名是礼部钱秉镫,第五名是工部尚书万思元,第名是兵部尚书李过。

这是第一波,隔着一个柱子,第一名是农业部尚书张名振,第二名是工商部尚书朱盼盼,第三名是学政部尚书李光地,他们之后是各部按照排名先后的副部长,侍郎官员。一直排到大殿门口一些的地方,门口里面是左右各有四名身着华夏军蓝色军服的亲卫营亲兵士兵,人人手持一杆后装单打一线膛燧发枪。

长长的枪身,足有一米五长,枪头上挂着寒光闪闪的刺刀,腰间挂着刀鞘,刀鞘旁边是尺八长的短剑,另一侧腰间挂着弹药袋,身上穿着轻便的胸铠,头顶上顶着一顶黑色的明军制式的头盔,看起来有点不,洋不洋的味道。

另一侧,从台阶下面,略微少各部部长尚书一行,第一名是魏无忌这个国防部尚书,第二名是外交部尚书张亮,第三名是军情部部长米林,第四名是监察部尚书陈函辉,第五名是民情部尚书黄韬。

下面是各部侍郎,然后是能到堂的各军将领,胡奎,萧飞,轩辕龙飞,朱哥,锋无羽,金麒,马三立,等等,将领们到的不是很完全,按照华夏军的规矩,凡是参将旅长的武将都能位列朝会,大朝会就要求守备团长也位列朝会了,守备司令这些更能位列了,但守备司令一般都不回归,因为他们都有领地内的各项事务要处理,除非是特备要求,一般不位列朝会,大朝会有时候要求的时候会回来。

今天开这个朝会一个是要解决最近的一些事情,比如往云贵和安南,缅甸,老挝,继续输送物资和迁移百姓,同时对遗留下来的那些四个地方的少数民族和归附的百姓如何处置。

毕竟就算再少,四个地方的人口起码也有两三千万人,杀死杀不尽的,最后还得处置他们。

各部官员的意见就是将原先的汉人们都迁移到核心地区安置,起码能安置百万人,但很多人不同意,因为历朝历代有这样的先例,这些人往往成为造反的源头和不安定因素。

而武将们则觉得既然两百万俘虏营的俘虏都迁移到这些地方了,那么这些地方的百姓就来俘虏营当俘虏吧,调集到内地前线,比如河南州,两百万在河南州这样的土地上几乎也不显,河南州需要大量的人口,因为双方的战争使得很多百姓流离失所,就把这两百万和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混合在一起,安置三十万人,再添加核心地区已经接受了华夏军十年统治的意志坚定,忠诚的百姓去河南州,作为监管,三个看着一个,很容易的事情。

安徽州三十万,安徽州半个州经过七八年的统治,百姓都已经安定了,苏州州三十万,再往浙江州扔五十万,江西州三十万,差不多两百万就分完了,其余的还是在原先的地方安置,两三年以后再逐步迁移到湖北和湖广州两百万人,以后可以往更多的地方迁移,每两年解决两百万人,差不多十年以后就能解决一千万人的迁移工作。

华夏人口太多,如今统治的地区,华夏军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五千万人,南明国原先统治的地方已经有一千万人了,广西州也可以接受百万的移民。

随着这一千两百万的移民迁移,大约有一千两百五十万人迁移到这四个地方,然后等解放全国,往这四个地方移民一千四百万人口,东南亚等地就有两千五百万汉人了,那时候华夏军驻扎军队,建设民兵队伍,守备营,就能牢牢的控制这四个地方了。

而不会到时候闹出,东南亚是东南亚人的地方这样的事情了,看看宝岛,后世的宝岛经过日本五十年的统治,已经全面日化了,张强穿越过来的时候,宝岛的政权就是由日本后裔所掌握,无论是宝岛原先的汉人,还是原先的民族,还是老将带去的几十万百姓和几十万军队,在人家的政治手段面前,全面败退,根本打不过人家。

不能说这不是汉化的一个悲哀,一个令人警醒的问题。

整天吹嘘泱泱大国,居然被人家化入侵,武力方面被人家打的满地找牙,全面yy几十年,结果还是我不打你是因为我不想打你,我要打你,顷刻间打的你满地找牙,我厉害着呢,但从来不说,我不亮剑是因为我其实是一只纸老虎。

所以,张强在这些边陲地区一定要全面汉化,全面为汉人掌握,全面为华掌握,枢等地区安置这些野蛮人,经过数十年的教育,也许能让他们也变成没有牙的老虎,整天生活在醉生梦死之间。

说是两千万人,其实李成栋,刘良佐从来不是好相与的人,他们至少已经解决了几百万这些地区的野蛮人,也许到时候有八百万甚至更低的五百人会被迁移进来。

这点人口对于汉民族来说一亿的人口基数更本不够看,而且大明根本不只一个亿的人口,历年来隐瞒的人口即便因为战争,饥饿死去四五千万人口,也至少有一亿五千万人口。

汉民族的生育速度是不可想象的,一家七八口人,只要生活好了,十来年时间就能翻几倍,空旷的地方人口会迅速的填满。

随着生活的好转,生育速度会下降,一家会只有四五口人,这样到华夏全部统一,至少要迎接三亿人左右的人口,张强感到肩膀上的压力好大。

正在张强听着众人讨论问题胡思乱想的时候,就听殿外有人高喊,“大明督师安之觐见。”

终于来了,众人转头看向大殿门口,已经老的不能再老的永历大明的代天子行事主持国内反抗大清的安之蹒跚的走来。

他比陈函辉还老,陈函辉是官,同时也是武将,身体还好一些,他已经老的需要人搀扶了。

第579章 处置文安之
首节 上一节 521/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