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492节


附属于自己的土司兵马,十来个土司的兵马总共三万多人。

以及依附在自己这边的将领们,其实是比较独立的兵马,两万三千多人,这些人有新近投降的去清军的将领带领的兵马,有以前属于自己的部将但反叛,被自己打怕以后,重新归附的将领的兵马,以及新投靠自己的南明军的兵马。

自己的八千直属精锐部队身上穿的都是华夏军卖给他的轻便结实的全身铠甲,拿着是精钢打造的长矛,大刀,华夏军制式弓弩,s程远,无声,并且锐利,战马都是华夏军这些年来杂交培养的蒙古战马和西域战马,或者从国外泰西人哪里引进的西方战马,这三种战马配在一起,经过这些年的培育,终于培育出一种耐力不错,无论是短途冲锋,还是长途跋涉,战阵上冲锋,都非常优秀的战马,他叫他们华夏军马。

这些武器和铠甲都只装备自己的直属部队,连军服都是该为墨绿色的华夏军那种笔挺好看的样式差不多的军服,军服上绣着他李定国的李字,表明这是他李定国的直属部队,是他李定国的部队。

几个新军火器部队由杜歌带领,他的部将们当下手,指挥作战。

他们所用的武器装备一水的金改1最新式的火绳枪,是金改1火绳枪最终定型后的版本,要比对面的南明军拿到的最初定型的版本要先进一些,s程远一些,质量好一些,一个新兵不用特殊训练能c作,能打响,能打到东西,和南明军同等的新兵相比,他们要更快快一些,这是杜歌告诉他的结果。

火炮是华夏军金改1以后金改2火绳枪时代的火炮,这和南明国自己仿造的火炮以及华夏军卖给他们的火炮要好一些,当然后来华夏军还是卖给了南明国好一些的火炮和火绳枪,比如金改2火绳枪。

所有这些武器都是华夏军卖给他的,华夏军也卖了一些金改2最新式的定型的火绳枪,也是最后定型的火绳枪,华夏军不再改进那种火绳枪了,因为没有挖掘的潜力了,华夏军现在已经全面列装了金改2火绳枪最后定型的型号的火绳枪,这种火绳枪是有一条粗略的膛线的,和卖给外面的金改2最后定型版本有出入,外卖型的没有膛线,使用的子弹也不是米尼弹。

大约五分之一的部队列装了滑膛燧发枪,十分之一的部队列装了线膛燧发枪,大约二十分之一的部队列装了最先进的后膛线膛燧发枪。

相比华夏军,这支部队的武器装备差远了,但相比南明军,背叛华夏军的南明军的火器装备,李定国的部队还是要高上那么两个档次的。

但武器先进不一定就能打赢战争,双方的战斗还是需要进行冷兵器部队的最后决战。

对于那些背叛自己的人,李定国给他们一个机会,就是当面做整支部队的攻击先锋,去攻打敌人,如今被敌人炮火炸的东倒西歪,四散逃跑的就是那些人的部队。

那些人的部队兵器是李定国搜罗了库房给他们换上的,服装是以前大明军的服装,甚至有一些是清军的服装,或者山里土司的服装,五花八门,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胳膊上都有李定国发的一条墨绿色的袖章,表明他们属于自己的部队。

在他们后面列阵的是李定国自己的三千弓箭手,两边是招募的民壮,青年长矛兵,那些人手里人手一杆南方山地的竹子,这种竹子不要小看他,长达五米,对付敌人的骑兵是肯定行,对付敌人的混乱的军队,绝对厉害,一捅一个血d。

他们身上没有铠甲,只是穿着一套李定国发的身后身前绣着李字的套装背心,其他的衣服都是他们自己的,招募的青壮吗,用不着给他们发一套衣服,而且这些人拿着如此低劣的武器,明显就是来战场上拿经验的炮灰。

现在这个时代打战就是这个样,大部分都是炮灰,精锐的都是家丁,家将,有八千精锐这已经是李定国在重新复起以后能拿得出手最多的兵力了。

他所有的资源都用来打造那支火器部队了,那是他的希望。

为了置办这支部队的武器装备,为了让他们成军,他几乎掏空自己这么多年来的所有的积蓄,同时卖了云南州几个大型的矿产,好几千亩土地,还答应华夏军在这里驻军,虽然不过区区的两千华夏军部队,可也是面子问题啊,谁的地盘让别人的,别国的军队在自己地盘上随意驻扎的。

前面那些炮灰部队是用来拖住敌人的,敌人显然是在这里驻扎了一晚上,所以以逸待劳,而自己的斥候居然没有发现敌人有这么一大股的部队在这里,所以李定国就派那些新归降的背叛的下属带着他们的部署去冲一冲,试探一下敌人。

这一试探就试探出来了,敌人军营后面居然有火炮,各个山头上也居然有火炮,后面林子里面隐隐约约的可以看出大队的骑兵,远远看去,他看到一个熟悉的人的旗号,冯双礼的旗号,老朋友了。

冯双礼和他的恩怨有些多,先前他们本来一起都是大西的将领,他要更加得到张献忠垂青一些,收为义子,而冯双礼作为和张献忠一起的老将,可是一个老狐狸,当初把他们的后背卖给清军,率先逃跑,让清军击溃了他十几万大军,最后他和孙可望翻脸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可看在大家都是大西将领的份上,他饶恕了他,后来他投奔了南明国,两个人的关系也好了起来,都是为了光复汉人江山,推翻满清吗,现在南明国乘机对他落井下石,两个人就是敌非友了。

第539章 李定国和南明国初战2

逃跑的士兵越来越多,随着一声深沉的号角声,敌人从前方山谷里面涌出近万士兵。

依然是大明的那种红色战袍,红色缨盔,这是明军强军正规军,刀枪剑戟,弓角车马,一应俱全,很熟悉的明军战阵,他以前曾经跟着张献忠南征北战,见识多了明军的这种战阵,兵马,以前遇到这种兵马,他们只有逃的份,万人的部队足可以把他们裹挟来的百姓的炮灰冲的七零八落,然后他们的老营装备低劣的部队根本无法抵抗这种明军正规军兵马。

如今吗,他敢说再来一倍的这种明军兵马,他也能打赢,就凭他手的这八千精锐,武装到牙齿的八千直属部队,全身装备着铠甲,武器上面都闪着寒光,再也不是以前那种拿着卷了刃子,锈迹斑斑的大刀片子,残破的弓角,裂开的长矛的那支流寇部队了。

三声炮响,他扭头,前面两条山道之间涌出更多的明军,不过这些明军显然是一些杂牌部队,武器都不全,很多人当着g棒,刀叉,人数近万人,看来是要拦截向两边逃跑的自己被敌人火炮击溃的溃兵。

这时候双方已经厮杀开了,兵器撞击声,惨叫声,哭喊声,双方进行了歇斯底里的,红了眼的r搏战。

李定国把令旗一挥,另外两支部队冲出去,一支是投降的明军部队,一支是投靠的清军部队,两支部队各自冲向一边,去帮助那些逃跑的几方的溃兵,同敌人绞杀在一起。

看到正面战场空出来了,敌人的万人明军部队拍着整齐的队列缓缓*近自己这一边。

李定国想了想,转头,对亲兵道:“让土司的部队上,先上那些杂兵,让他们同敌人拼消耗,让一万两千青壮长矛兵在他们身后列队,但要让开两翼的侧角。”

亲兵把令旗一挥,同时身边传令的斥候骑兵马上拿着一杆旗帜跑了出去给对方的将领传令,这些土司兵是看不懂旗号的,不能和李定国训练良久的精锐士兵相比。

看到土司的军队动了,一窝蜂的冲向明军,身后青壮的部队在李定国的部将的指挥下,缓缓在他们身后列阵,靠近敌人。

李定国扫了一眼远处的树林,心里嘀咕着,冯双礼倒地要何时出动他的骑兵部队?

他对身边的亲兵喊道:“出动斥候骑兵,侦查战场方圆十里范围内的动向,尤其是敌人两翼,以及我方后方,同时传令杜歌,让他带着部队尽快赶过来,再不来,敌人那该死的炮火就要把我的军队都消灭了。”

大军行军当然不可能走在一起,十万大军摆开了走,方圆十几里地都不能摆开,要是衔头接尾的走,要走十几公里远,大军肯定不能一支部队贴着一支部队走,肯定要有空隙,而李定国的部队总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他带领,是他原先带领的部队,另一部分是杜歌带领的火器部队,跟在他的身后,他们这次的目标是广西州的梧州府,而梧州府是冯双礼的老巢,冯双礼当然要守了。

其他明军也不答应,这么庞大的部队直冲过来,明军早就知道了,于是各个地方的部队纷纷汇聚过来,冯双礼带着的先头部队就和李定国的先头部队碰头了。

双方先是斥候骑兵互相厮杀,遮蔽战场,然后是互相靠近,最终经过三天的对行,碰到了一起,尽管有斥候部队的侦查,双方也不是很了解对方到底有多少部队,李定国很着急。

如果不能尽快击溃或者歼灭当头之敌,那么敌人汇聚越多,他的阻力就越大,尽管已经考虑过这种情况,但他还是不想让太多的敌人聚集起来,他要一股一股的歼灭,然后取得梧州府,给南明国一个下马威,梧州府分割南明国的广东州和广西州,这对南明国如今主要的地盘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面对敌人的火炮,李定国当然不能不反击,他的部队里面也有火炮,也有火绳枪,都是他的直属部队掌握。

这些都是原先华夏军卖给他们的,还有南明国当时候一起攻打孔有德的时候南明国送给他们的缴获清军的火炮。

能携带的都携带过来了,不过三十多门,很快这些火炮架了起来,对着敌人的火炮轰击,显然他们受到的训练要比南明国的训练要好一些,刚打了两轮,就把南明国的一个山头的火炮给砸翻了,哪里烟雾缭绕,死伤一地,然后猛地爆炸了起来,显然是打了敌人的火药桶,火药桶殉爆了。

但显然敌人要比他们早到达这里,布置的不错,各个山头,在已经打了多年战争,同样作战经验丰富的冯双礼布置起来很是巧妙和有用,才打了两轮取得一些成绩的李定国部火炮阵地就被敌人几个山头的火炮已经正面的火炮集火,炸毁三四门火炮,死伤成百人。

正面战场上,土司军队显然不能和正规明军相抗,土司军队已经乱了起来了,虽然给了敌人一些杀伤,看起来杀伤不大,纷纷转身逃跑,或者向两边逃跑,敌人从两边冲过来,包了土司军队的饺子。

身后又有督战队,一万两千的长矛兵,面对密集的长矛队伍,显然没有人认为能从哪里冲过去,于是跑向两边,增加了两边敌人包抄部队的压力,敌人的包抄部队也崩溃了,双方一起逃跑。

看到敌人开始冲向正面的青壮的长矛部队,李定国嘴角一笑,瞥了一眼亲卫,亲卫举起号角吹了起来,突然从两边山林里面冲出几十头大象,大象是土司兵驱赶驾驭的,后面还跟着一两千土司兵。
首节 上一节 492/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