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464节


“怎么想?”

“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管他们,然后咱们先干掉南明的余孽,现在咱们的兵力守住地盘是没有问题了,咱们学习华夏军,挖壕沟,修筑城墙,增加炮灰兵力,增加火器部队的兵力。

以前咱们拿着刀枪剑戟,远远的跑过去,华夏军可以以逸待劳,用大炮轰,用火枪打,用弓箭和标枪手杀伤,最后还有上了刺刀的火枪同咱们的人拼命,现在咱们和他们一样了,而且咱们还是拥有兵力优势。

咱们可以用炮灰消耗对手的弹药,让对手惊慌失措,长时间劳累,最后咱们用骑兵冲,用火炮轰,用火枪打,然后再上一波炮灰部队,这样他们的优势,就变成了咱们的优势了,他们以前怎么打咱们的,现在咱们怎么打他们。

这样虽然死伤巨大,损失惨重,但咱们能消耗的起,那些满清老爷们也不会在乎那些生命,而华夏军消耗不起,他们还要顾及汉人的生命,所以必然缚手缚脚,放不开,那样咱们就有机会打败他们了。

如果说一定能打败华夏军,那不可能,但咱们可以先削弱对手的帮手,华夏军这几年不就是踩着南明国才上来的吗?咱们也不去惹南明国,可以先消灭别的对手,让华夏军没有可以借力的地方。

比如李过和何腾蛟就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借助大金国豪格,吴三桂的手消灭永历大明在西南的残余,要不消灭这些对手,恐怕还会被华夏军利用,华夏军的那个大都督张强一肚子坏水,说不定哪天就又撺掇这些家伙来闹事,朝廷想不开,说不定还会调走咱们的兵力,个华夏军各个击破的机会,这次不会了。”

“知道华夏军为什么现在都不大咱们吗?”洪承畴摸着下颌的胡子问道。

冯铨摇摇头,不解的望着他。

洪承畴笑道:“他们怕死伤的多了不好向百姓交代啊,咱们坚壁清野,又有这么多学习他们的战壕,工事和防线,他们打咱们必然要付出巨大伤亡,他们伤不起,我想这时候张强也在犹豫,也在开动脑筋,想让咱们同大金国拼一次,然后他鼓动李定国过来打咱们,或者让南明国上来,南明国隆武肯定想要收复北方的地方,或者在北方找一块土地,到时候,他们会先打大金国,因为大金国弱啊。豪格那个人是笨蛋。”

冯铨点点头,谁都会看出豪格的弱来,他手下的大金**队大部分人有异心,毕竟现在顺治皇帝已经站稳交给,连多尔衮活着的时候为了大义都不得不流着顺治皇帝,豪格的名望两多尔衮都不及,一时半会儿带了几十万大军就以为他的实力超群了,那不是找死是什么?

那几十万军队有很多人是心向清军的,还有人是头脑发热的,过后就会清醒过来,还有很多是被迫加入的,比如吴三桂这个人,你不能把他想的的太忠诚了,那是个枭雄,是个有野心的人,如果你把他当忠诚,那么你的死期就不远了。

“那我们该怎么做?怎么打?”

冯铨问道。

洪承畴冷笑道:“等,咱们等得起,乘着这段时间,咱们把投靠咱们的鲁国南明军消化彻底,让他们转化为咱们的清军,重要的是被咱们控制,先消灭对方的心里面的精神支柱,比如张煌言,尽早找到他,要不招安,要不让他去死。”

冯铨点点头,同样身为谋士出身的官员,他很赞同洪承畴的话。

张煌言要不被杀死,要不逃往其他地方躲起来,要不就是投靠华夏军,怎么说他消息一确定,那么剩下的那些被抓,被迫接受改变的鲁国南明军将,就会死心了,到时候就能让他们成为自己和洪承畴的部队了。

冯铨道:“你还在乎李过吗?”

洪承畴摇摇头,“他发展的不错,听说又拉起五万兵力,不过,没有什么了,明天我就派一万兵力清军加上一万新军去收拾他,能杀了最好,能打的他离开河南府就最好不过了,反正对于现在的大势来说,他无足轻重,弄走他,也不过是让咱们的腹地变得清净一些,安心同大金国作战,安心应付华夏军罢了。”

一名小校跑过来,附耳在洪承畴耳边说了一通。

冯铨安静的吃酒吃菜,并不打听,很快洪承畴笑道:“南明国因为永历大明的灭亡,觉得李定国已经失去大义名分,如果他不加入他们,那么就称他们是乱军,并且以李定国部在广西府占领的县之地向李定国发难,恐怕是南明国想要吞并李定国的势力范围,往东他们估计像咱们一样还不敢同华夏军主动交战,但他们敢去打兵败回来的损失惨重正在恢复之的李定国部。”

冯铨摇摇头,“看来不用咱们动脑筋去挑唆了,他们自己就打起来了,西南和西北又不安宁了,说不定还能牵动西北的吴三桂,陈奇瑜等人,大金国也不用咱们费脑经了,用不了多久他们的实力就会被削弱,然后分崩离析。”

第500章 李过困局

李过逃离华夏军的追捕,带着万余忠贞营精锐进入了河南州,在南阳府扎下根来,由于有着同洪承畴的约定,他也不敢去攻击驻马店,信阳等地的鲁国明军,哪里是清军洪承畴投靠鲁国转化而来的鲁国明军,本着都是明军队伍,他也没有去攻击,而是北上攻击洛阳一带,河南府等地地。

依然是裹挟百姓,席卷各地,闹得大清国很是恼火,派遣了在郑州的多隆去打他,两个人你追我跑,你回我追,打的不亦乐乎。

在这个过程,李过发挥他流寇的本质,抓了不少乡勇和团练,绿营,还有多隆带的汉军旗士兵,这些士兵一转化,马上成为了忠贞营的兵将,跟着大顺忠贞营打个顺风战还是可以的,也给大清国造成了很大的损伤。

大清国一边要应付同大金国的战斗,一边要应付同他的战斗,还要防备洪承畴的鲁国明军,曾经一段时间根本无暇估计他们,因此使得李过的忠贞营再次发展壮大。

在此之间,李过和高一功,高杰等人一边壮大自己的实力,一边收拢这边的义军队伍,一个叫王光泰的义军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这下李过的忠贞营又兵多将广了,后来何腾蛟的永历明军节节败退,有一部分永历明军也败逃进入河南府,加入了他的队伍,李过掌管这一路义军可以说一时风光无限,成功的吸引了洪承畴和大清国和大金国的注意。

大清国增兵继续追着他打,大金国也派兵攻击这一路,将势力从山西州延伸到了河南州的河南府,在哪里,大金国不仅要和大清国战斗,还有和李过的忠贞营战斗,洪承畴因为先前的约定无法攻击李过的忠贞营,但李过的忠贞营完全没有起到牵制华夏军的作用,他们被华夏军打怕了,就是不对华夏军据守的湖北州边境,不过一百里地的地方发动哪怕是几个人的进攻。

渐渐的洪承畴失去了对他的信心,增派兵力在汝宁府信阳等地防备他,李过那是什么人,马上争锋相对的派出王光泰部驻扎在南阳府对信阳边界防备他,同时派出了高一功防备驻马店洪承畴的部队。

就在李过准备接应何腾蛟的撤退明军的时候,何腾蛟快马加鞭送来他的书信,书信告诉李过,何腾蛟率部进入了陕甘州,让他不必接应他了,他们将在陕甘州重整以后同大金国清军作战,必要时候将转战四山,一个月过去以后,何腾蛟又送来新的信笺,告诉他洪承畴已经秘密投靠了大清国,准备对鲁国下手了。

何腾蛟这一招做的仁义,这是何腾蛟历史上做的最对的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向他们这些大顺军示警,哪怕对明军何腾蛟都从来都是欺上瞒下,谎报军功,让别人顶雷,自己带着大部队明军撤退,从来不正面同清军战斗,除非*不得已被清军围困。

这份示警的书信救了李过,李过马上从前线撤回了所有兵力和物资,回防南阳府,脱离了同大金国和大清国的接触,让两个对手摸不着头脑。

多隆和增援来的鳌拜只能把矛头对准了进入河南府的大金国,双方在洛阳,郑州,淮水北岸杀的天翻地覆,难解难分,无暇估计李过部了。

李过撤军回到南阳府以后,马上整顿部队,原先的万余精兵这次在同三方的争斗损伤两千多人,还算好,没有伤经动骨,各此战斗锻炼出来的精兵,李过马上都抽调入自己的老营,他本部直属的精兵达到了千余兵力。

高一功的兵力达到了五千多兵力,其他从华夏军手里逃出来的几名老将的兵力也都达到了三千多兵力。

忠贞营的精锐兵力达到了他在湖北州荆州府的一半,三万多兵力,加上收纳的明军和起义军的一万五千兵力,他们的战兵达到了五万,加上投降的清军兵力差不多也有一万来人,忠贞营的实力恢复到了他们从荆州府逃出前夜的兵力。

几次之后,他们在附近裹挟而来的百姓青壮兵力也有四万多人,老弱也有三万多人,这样他的兵力达到了十万来兵力。

三角联盟的解体,尽管李过没有想过这个联盟可以存在的很长时间,也是为了应急,可当知道洪承畴马上从盟友变成敌人以后,他还是很气,很恼的,冷静下来以后,他缩回了南阳府却发现自己没有了去路,四周都是强敌环伺,根本无路可去,他的境地比起何腾蛟部还要困难一些,人家随时能从赤地千里的陕甘跑到四山州,从情报上看,何腾蛟本人已经带着一部分主力跑到了四山州了,那么何腾蛟部已经解困。

在四山那个地方虽然各种物资和钱财要困难一些,但活下来不愁,哪里没有多少清军了,有的只有大顺军另外一路的明军,还有李定国部以及各地土司,以及胡人,各个异族部落,情况虽然复杂,可没有多少可以力敌的对手,他却不同。

华夏军肯定是打不过了,大金国也是个庞然大物,虽然财大志疏,各个军队不是很团结,可人家兵力和实力摆在那里,不是他可以力敌的,大清国有空子可钻,可也不能跑到人家腹地去,那样和死没有区别。

而右边的洪承畴却更是铁板一块,硬度只比华夏军稍微软了那么一些。

对于善于流动的作战的大顺忠贞营来说,这个地方就是死地,他和忠贞营诸位将领商量了几天都只有一个答案,马上从河南府撤军,出陕甘,迎击大金**队,然后同何腾蛟一样从陕甘跑四山州去。

“报,禀报大将军,洪承畴清军两万余兵力攻占我军据守的平顶山一带县府,全歼我军在平顶山一带的一万于战兵,两万余兵勇,败兵已经逃回南阳府,正在向府城而来,敌军五千兵马先锋正在朝着南阳府北面山麓进军,将军让小的告诉大将军,洪承畴这是要合围我军,请大将军尽快做出决定,是战是走。”
首节 上一节 464/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