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444节


下了命令以后,刘良佐带着一个营的守备部队,一个营的亲军骑兵,来到武汉府来报道。

于是张强把管理湖广州和湖北州的惩戒营,以及抄家,镇压叛匪的任务交给了他。

“大都督,末将还有一个请求,不知道该不该说?”没有人的时候,刘良佐问道。

“哦,”张强诧异的看着他,这个人投降的早,看着华夏军从弱变强,可这个人心思深沉,善于钻研,张强对他不是很信任,此刻他突然这么积极的想要和张强说什么?

“是这样的,大都督知道孔有德战败吧?”张强点点头,没有开口,望着他,看他能抖出什么把戏?

刘良佐贼眉鼠眼的四处望了一下,张强道:“说吧,这里都是我的绝对心腹,亲卫,没有什么不能让他们知道的。”

“那微臣就说了,高志祥想向大都督讨个人情,他想要大都督把他从南明要过来,他想要投靠华夏军。”刘良佐小声道。

“高志祥,他不是被南明抓住了吗?如何能同你联络,难道南明没有杀了他吗?”张强问道。

“是,他作为孔有德的部将,心腹,是被南明的苏正清他们抓住了,但李成栋他们保下了他,可他不想成为李成栋的部下,派人给小的传信,想要加入华夏军,为大都督你效力。”刘良佐一边说,一边抬头望着张强,擦眼观色,揣摩张强的心思。

张强斜眼看了他一下,摸着下巴沉思,华夏军可以说是张强最初培养出来的那些士兵和心腹们全面掌权,像后来投靠的那些大明和南明的人都是在官位置上,大顺和大西投靠的将领有受到重用的,也有不受重用的。

刘良佐虽然投靠早,不是,应该是投降的早,可他实际上没有多大权利,时刻有一名心腹在他身边盯着他,他也没有其他的势力可以依靠,孤身一人,也翻不起大浪,没有多大的军权,想反也反不起来,没有多大的官职,本人又不太积极做事情,这才造就了他此刻高不成低不就的样子。

看他此刻的心思好像想要更进一步,忠诚度是可以了,系统探查他的忠诚度差不多就是七十多了,这样看来他是真的想要在华夏军里面发展,而不是像先前自己认为他这个人三心二意,对大明和大清还有什么留恋,估计有,也是这次被贬去当个蔺养成的副手,给刺激的没有了。

所以他此刻才这么热忱,想要立功。

华夏军还是第一次听说有大清的被俘将领主动要加入华夏军的。

“你确定他真的是想要加入华夏军?而不是想要逃过南明国的惩处?”张强问道。

刘良佐道:“不敢隐瞒大都督,确实有这个可能,南明国对于他作为孔有德心腹部将给南明国造成的损失是深有介怀,一些官员抓住这样的事情不放,多次弹劾他,同时很多人也是对李成栋保他不满,正在弹劾李成栋,所以他才找到微臣,想要微臣帮他,保他,推荐他来华夏军。

他知道华夏军是南明国的宗主国,华夏军一定可以保下他的,虽然现在南明国和华夏军有着诸多分歧,可微臣认为,以南明国目前的形势看,他们还不敢马上和华夏军翻脸,他们的实力不够。只要大都督问他们要高志祥,他们不可能不给!”

“这也不足以说服我去保他,你知道他只是一个人,相比于华夏军同南明国的友谊和利益,他还不够资格让我来保他。”张强果断拒绝。

第475章 劝服

的确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孔有德部将真的不值得张强关注,他现在已经堪比巅峰时期的李自成一般的人物了,其名声在东南已经如雷贯耳,火山爆发一般显赫了,西南的百姓和军队也对他闻名已久,谈其色变,对于长江两岸的清军更是谈之色变,闻之千里逃遁,恨不得不见他才好呢。

对于华夏军,清军已经得了恐惧症了,非到必要的时候,凡是和他接触过的清军都不想再见到华夏军,当然总有一些人不自量力,或者初生牛犊不怕虎,想要拿华夏军立功升官,但华夏军给他们的往往是梦寐般难忘的教训,甚至连反悔的机会都不会给他们。

刘良佐提议问南明国要高志祥,这会加剧华夏军同南明国的关系的动荡,这对于想要一个稳定后方的张强来说,不可取。

因此他觉得不应该理会刘良佐的提议,刘良佐擦眼观色看到张强犹豫不决,最后又有一种果决的神色,马上知道了张强不想管这件事情,可刘良佐可不能不管,他收了高志祥的好处,如果不管不尽力,那么以后可能不会有人求自己办事情了,再说里面还掺杂着一个李成栋,他的想法是把李成栋争取过来,这不就是自己在华夏军里面立的一个大功劳吗?

在华夏军里面,要说战功,自己的确有一些,先前在衢州府担任守备的时候,可是尽职尽责,保证了衢州府的稳定和发展,衢州府一直没有战事,没有被清军滋扰,这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相信这点整个华夏军都记着的,后来跟随大军出击,他可是守饶州府保证那场大的战役最关键的人物和功臣,这点是明确过的,后来华夏军甚至给他颁发了勋章,赏了他不少的金银,他的名望在华夏军里面还是很响亮的。

之后进攻南昌府,镇守南昌府,江府,和清军对峙,也从来没有出过事,这点清清楚楚的记着他的功劳,但后来朝大明和南明投靠过来的官员多了,他有点懈怠了,恢复了以前在大明当官的作风,这才被贬为惩戒营副使,副总监,屈居了蔺养成之下,此刻说什么也要立一功,重新升入枢,或者在华夏军军队站稳脚跟,获得带兵权。

鉴于此,他必须抓住机会,这次高志祥找上他,是因为两个人以前在清军见过面,有过交集,关系还不错,如果能把高志祥成功的救出来,他在华夏军里面也有伙伴了,高志祥受自己的救命恩惠,那以后还不是跟着自己走吗?

他在华夏军里面呆久了,知道军队方面,魏无忌无疑是大拿,是一股相当大的势力,拥有无可置疑的权利和威望,官里面,周粥深得张强信任,自身也有一批跟随着,还同大明投靠过来的官员们关系不错,尤其是拉拢了朱大典以后,他在官里面也无人能撼动了。

接下来是尤海波一系,军队里面有杜歌,杜歌是活动人手,亦军亦官,同时杜歌同官里面的唐殿风也有不错的关系,还有水师里面的张英提督这个帮手,是朝的第三大势力。

朝最弱的势力是贺锦和蔺养成这一系了。

贺锦同水师里面的阮述,阮武,同军队里面的阮进,祁三升,马惟仁,马惟兴这些大顺军,南明水师官兵有瓜葛,蔺养成附属于他这一派。

另外的人,官系统里面就是金声,钱秉镫,方以智,古月笙他们态度不明了,不过他们都是自命清高,不加入任何派系,看起来是一直效忠于张强这个大都督的,但关系彼此间不会太亲近,可以说是一个松散联盟。

轩辕龙飞不用说了,他是谁都不靠的,只对张强大都督死忠的,这是谁都知道的。

刘良佐知道自己谁都靠不上,对张强忠心是肯定的,但朝堂上也必须有自己的势力,或者附从某一个势力,否则无法进步,把高志祥拉过来,自己就有小弟了,把李成栋拉过来,自己就有盟友了,或者自己的盟友可以再加上张名振他们,他是鲁监国一系的投靠官员,自己如果拥有了一系,可以同他们组成一个松散联盟,一边效忠大都督,一边能在朝堂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是他的谋划。

考虑来,考虑去,他见张强犹豫,果决的表情,知道不妙,连忙道:“大都督啊,华夏军以前不收降将是因为华夏军名声不显,如今华夏军横扫大江南北,眼看统一大业指日可待,咱们不能光靠武力就想着征服这片土地,要多实行怀柔政策,招降纳叛,瓦解敌人势力。

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早日将异族赶出我汉人的土地,光复大明江上,早日入住大宝,一统天下,高志祥就是一个契机,大都督何不开一个口子,让更多有志之士加入我军,为我军效力呢?”

听刘良佐这么一说,张强也觉得自己以前做的太保守了,以至于华夏军到现在,自己穿越已经十一年了,居然才统一了大明四分之一的土地,仅仅是西南诸省,是不是有点太慢了。

要是按照自己先前规划的进度,可能统一完整个大明故土,自己得用二十年时间,虽然穿越的时候,自己在历史上的年龄不过是十岁,现在已经十一年了,那么就是二十七岁,如果再用二十年,那么统一以后的江山谁享受啊。

虽然那时候自己不过四十多岁,可人生已过半还多,这个时代的卫生条件不好,自己也不是什么大拿,说不定十岁就走了,到时候,即便自己的儿子不小了,二十岁左右,可他有时间治理这个天下吗?

有能力降服手下这些骄兵悍将吗?

看来得加快速度了,以后再搞同化教育,先把地盘打下来再说。

想到这里,他对刘良佐道:“也不是没有办法,这样吧,我派人去一趟南明国,商量一下高志祥的事情,你还有禀报的吗?没有的话,赶紧去管理你那一摊子事情去,让俘虏们开山铺路,修桥,挖河,就像咱们在原先浙江州和福建州做的那样,我想你不会陌生吧,做不来吧?”

刘良佐并没有丝毫的对张强的不满,我向你报告了这件事情,也算了立了功了,却听不到你奖励我,反而催我赶快去给你干活,出苦力,因为他知道这个大都督的脾性,他这么说就是肯定他的功劳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而且主要是先前他的官就不小了,提督啊,萧飞累死累活,到现在不过是总兵,轩辕龙飞先前也是提督来着,后来改制以后,直接降为参将,慢慢升上来,现在不过是个总兵,而张强却没有把他降级,仍然是提督,想想以后要升到提督这个级别,得费多大功夫,出多大力,打生打死,多大军功才行,所以他也就不会生出什么不满了。

第476章 是个好办法
首节 上一节 444/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