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428节


更令人痛苦的是,桂林府的消息也随着鳌拜的信使到达了扬州府,洪承畴那个痛苦啊,早知道啊,早知道啊,就不应该派那么多兵去桂林府,早知道就不应该让鳌拜去湖广,我守着个长江防线,怎么说也是百万大军,华夏军想要打过来,不撞个头破血流,是不可能取胜的,有这么长的时间,自己可以在后方调兵遣将,用人命堆也能把华夏军堆的无力进攻了。

也许清军可以和华夏军和南明军来个划江而治,如今手里只有二十三镇清军,十几万清军的洪承畴傻眼了,如今的兵力不用说进攻华夏军,就是防住华夏军都难。

华夏军可是有二十三个野战旅,据他不断的侦查,原先一个野战旅有七千八百兵力,骑兵旅有千兵力,不过才有三个骑兵旅。

而他这边,一个镇的清军有一万两千人,原先有二十个镇,现在这边调一个,那边调两个,京师调去四个,如今即便这些镇随着建立时间越来越长,装备越来越好,训练也越来越好,战斗力提升很快,加上还有十几万清军,陆续还有几十万绿营,团练协防,要守住不是很难,还有机动兵力可以支援他处,可以让自己筹谋进攻华夏军。

可现在他才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之间削弱了自己的兵力,以他亲身参与的同华夏军的几次战斗来看,清军即便有这些镇的也不能同华夏军保证打赢,他依仗的还是那十几万精锐的清军,现如今,十几万精锐清军被拆散了分别送到了各处,最后连三万清军加上鳌拜的五万清军都送走了,他已经没有信心头华夏军再打一战了。

他在犹豫着,赶回来的冯铨也一脸死人样,不知道该如何打赢这场战争,如何对朝廷交代,经营了一年半的防线,眼看岌岌可危了。

一会儿,冯铨抬起头来,眼睛雪亮,拱手道:“大人,不必担忧,想想华夏军在饶州府府城下是如何防备咱们的,咱们就怎么防备华夏军,根据下官所知的华夏军的几次战争来看,他们不善于运用炮灰部队,冲击敌人,他们必然要亲自上阵,他们的军队总体来说兵力比咱们少,咱们可以有无数的兵可以让他们杀,让他们抓,他们对咱们没有奈何啊。”

“那又怎么样?”

洪承畴冷冷的问道,盯着冯铨道:“随着大清逐步清除大明余孽,那些大明的遗老遗少越来越少,此刻北方的地方安稳,百姓安居乐业,很多人都在赶考大清的科举,认大清为国,以后咱们派遣炮灰上阵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朝廷也会顾忌老百姓的安全,顾忌自己的声望,毕竟满清可是以一个只有四五百万人口,纯满族人只有一百来万,其他的都是抬旗以后成为满人的汉人,他们如果不顾及一些自己的名声,很快长江以北的大片国土上的反正军就会层出不穷,到时候,大清离灭亡不远了。”

说到这里,他背着手叹口气,“咱们投降满清太久了,早就被汉人视作了汉j,你认为咱们还可能从满清这条船上下来,然后再投靠汉人建立起来的朝廷吗?他们不拿咱们的脑袋祭奠先祖就不错了。”

“那怎办,看着样子,华夏军好像至少能达成和大清划江而治的目的,他们攻下湖广州,那么长江一线咱们就露出了一个漏d,华夏军随时可以不必强渡就能从湖广直击湖北,我们的后背就暴露了,派兵是不可能了,我们这里的兵力都不够用啊。”

洪承畴哀叹一声,“尽天事听天命吧,湖广也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哪里已经被咱们经营的有些基础了,派人去煽动那些对大清效忠的官绅们,去闹,去打,让华夏军陷入咱们的大清国的百姓的汪洋大海,广西州不是被孔有德经营了很久吗?

也派人去联络一下,给孔有德报仇,为大清效忠,南明国作为华夏军扶持起来的盟友,也不能让他们好过,这样能牵制住华夏军的大量精力,然后我们再在那些没有被华夏军占领的地方组织起团练和乡勇,派遣一些汉军旗的兵将过去领兵,让他们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打,还有鳌拜,让他带着他的兵马和华夏军在湖广纠缠,多少能拖延一些时间,给咱们调兵防备华夏军多一些时间。”

冯铨笑了起来,“大人,你不是忘了,刚才下官想要向你提醒的是,华夏军在饶州府下牵制住我军几十万大军的计策,如今我们也可以依法来办,也许效果不如华夏军,可是这么一来,华夏军也要头疼的,一座一座城池这么打过来,就是再给他十年时间也打不完啊。”

洪承畴一拍脑袋,“对啊,这也是老夫前年建立长江防线的初衷,怎么就把这个忘了,冯大人提醒的对,咱们把安徽州,苏州,湖北经营的像铁桶一般,华夏军到达这里,肯定需要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打过去,虽然损失肯定很大,可华夏军也不是铁打的,不是有无限的弹药和兵力,他们的兵力满打满算也没有五十万兵力,打下一个地方需要守备,打下一个地方就没有那么多兵力了,到时候,越打越少,肯定不如我军有兵力优势……”

“对,就这么办,办法虽然笨了点,但也是一个好办法。”

第458章 会鳌拜10

准备用清军的马奇诺防线牵制华夏军的洪承畴和冯铨还在激烈的讨论着,越讨论越兴奋,两个人直接秉烛夜谈,可苦了逃命的鳌拜。

鳌拜虽然是清军宗亲,可他也只是一方大将,和洪承畴这种运筹帷幄指挥战斗的人不同,他是亲临前线,如今还是悲催的逃命。

本来以为逃过了华夏军的交战,第一天逃命五十里,第二天逃命七十里地,可华夏军半夜发现他们,斥候追击,清晨知道他们真的逃命了,开始讨论,下午开始追击,这追击的可不是步兵,步兵在后面呢。

华夏军可是有斥候营的,随便一个旅里面都能弄出那么千人左右的斥候营。

斥候营,当然是那些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当兵十几年,五年的老油子了,追踪敌人可是丝毫不差,敌人四五万人的大军,根本无法彻底掩藏痕迹,而鳌拜也没有心思和时间去掩藏痕迹,被斥候营远远的吊上,怎么甩也甩不掉。

同样派遣斥候去驱逐也常常无功而返,分成几十股,每股百人的斥候队,面对敌人的弓箭,远远的用金改1火绳枪s击,他们早就熟悉了这种作战方式,而清军自大,根本不知道这种斥候的作战方式,往往很吃亏,敌人的斥候骑兵突然站住了,然后,排成一排,对着他们冲锋过来的队形就是一排枪。

虽然战马上不如站在陆地上那么稳当,可s击的准确率却相当的高,斥候都是精锐的精锐,玩个枪,当然是要百发百,随时都能快速反应的人。

随意他们打的还是相当准的,在七十米远,敌人刚准备拉弓的时候,一排枪打过去,整个队伍也不停留,转身就走,清军猛地一下像被重锤击一样,过百人的骑兵队伍,一下落下三四十个队友,吓的赶紧拉住战马往两边跑,一股斥候是如此,两股斥候是如此,几十股,那么清军的骑兵就损失大了。

鳌拜第一天的清点,竟然发现有大约七八百骑兵非死即伤,很多骑兵都拒绝出去驱逐这些华夏军斥候。

鳌拜要驱逐这些斥候,逃命的部队就不得不慢下来,第三天只走了三十里路,生生的被拖慢了二十里路速度,而这时候,发现他们逃走的华夏军在萧飞的率领下,在朱哥和梅林鱼的先锋骑兵的追击下,双方相聚不过七十里了。

倒不是身为骑兵的华夏军骑兵不能用骑兵的机动速度快走,而是担心埋伏,计,所以要谨慎探查,派出十几股骑兵和斥候合作,一起对方圆五十十里的地方做地毯式侦查,同时也要等待后方的步兵部队赶上来。

毕竟敌人仍然有四万多兵力,华夏军经过先前一战,本身兵力也有万,但却损失了一万多人,自身也得调整,他们原先的万兵力是包括了王玉群和佟大为的部队,战场上同鳌拜打的是民兵部队加上守备部队,加上近卫旅的骑兵,主要的战斗力还是两万火绳枪兵和炮兵,这些需要补充和调整,因为这是华夏军成军以来损失最惨重的一次,一下子几乎被灭了一个乙等野战旅,就是华夏军当初成军的时候的半冷兵器,半火绳枪的那种野战旅,这对华夏军也是损失。

也就是说华夏军第一天追击的时候也是走了五十里地,还是骑兵,步兵和辎重,民兵也只走了二十里地,等于刚出一个县城,到达下一个县城的距离。

等萧飞率领军赶上的时候,华夏军才展开了新的追击,这一天走了三十多里地,慢慢提速,而骑兵却走了五十里地,和清军拉近了距离。

清军第四天只走了三十五里地,鳌拜的催促没有摆脱斥候骑兵队疯狂的靠近攻击,拖延了他们行军时间。

第五天,清军走了四十里地,这是因为华夏军斥候骑兵也受到了损失。高强度的追击作战,他们也有伤亡了,清军又不是笨蛋,几次以后适应了他们的战斗方式,毕竟清军可是打了几十年战斗的老兵,那会那么笨呢,又不是明军,听到清军,就吓的腿软,跑的比兔子还快。

清军一下使用两支骑兵斥候队*近华夏军斥候队,华夏军斥候队一轮s击以后,又不能马上装填弹药,金改1火绳枪,在陆地上装填都很慢,很难,需要二十多道工序,这比以前葡萄牙人刚卖给明军的火绳枪需要四十多道工序,三到五分钟才能完成一次装填,好手也需要近两分半钟完成一次装填要简化二十多道工序,但对于骑兵之间迅速的攻防转换,只需要十几秒时间来说,时间还是太长,所以华夏军斥候队只能打一轮,之后就得拔刀,或者逃走。

斥候队,又不是真的骑兵冲锋,斥候的第一要务就是完成侦查任务,没有必要和敌人死磕,因此,清军的驱赶发挥了作用,他们不得不越来越远离清军大部队,同清军的斥候队和骑兵周旋,而被打疼了清军骑兵可不吃那一套,他们的目的是消灭这些讨厌的苍蝇。

所以,在斥候吸引住华夏军斥候的时候,他们从另一处冲过来,对华夏军斥候发起了攻击,华夏军斥候,有的的机灵跑了,有的措不及防,被抓住了,只能迎战,损失就不可避免了。

他们没有配备短火铳,因为对于清军的斥候来说,这只是找死,因为人间能在七十米距离开弓,潇洒的s完一轮以后,冲到你跟前杀你,短火铳只有三十米距离有效,对付步兵可以说有突然袭击的可能,对付正面冲锋的大队骑兵也能用命去换敌人的损失,可对付斥候,还是拔刀比换枪拔刀更快,他们可不是拼命的。

保持十米距离,逃离敌人的弓箭,这才是他们要做的,活着回去把消息送回去,才是他们的任务,没有必要和敌人死磕。

基于以上原因,鳌拜很快摆脱了华夏军斥候的影响,提升了行军速度。

第七天,华夏军大部队离着清军还有二百里地,华夏军骑兵已经离鳌拜的部队不到七十里地了,他们连夜出发,*近了七十里地才休息,斥候则送回一波又一波的伤员,离着敌人越来越远了,清军的骑兵不缺,要不是有步兵,早就逃的杳无音信了。

第八天,华夏军终于理顺了条例,重整了军队,恢复了战斗力,才拔营狂追。

而骑兵们终于再次来了一个突击,离敌人大部队不过十里地了,算是追上了敌人,骑兵加上斥候的厮杀,终于把敌人的骑兵加斥候的拦截抵消了,快速毕竟敌人,双方在湖广的山地,河流和平原上展开厮杀,千人规模的大队骑兵捉对厮杀,战斗越来越激烈。

大大拖延了鳌拜的行军速度。

第天鳌拜只走了十里地,华夏军的步兵和民兵部队赶了八十里地,然后累的在后方休整了半夜,继续直追,但依然被甩开七十里地的距离。

论野地行军作战,华夏军以步兵火绳枪兵的速度根本不可能和清军比。
首节 上一节 428/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