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391节


华夏国目前拥有极大的地盘,却没有那么多配套的人口,虽然人增长过快,但依然不能填充由于战争和华夏军定点和专心清除的人口的速度,任何冒出对华夏军不满或者敌对苗头的人很快会被民情部调查,然后被请去喝茶,最后被驱逐或者丢进俘虏营,现在为惩戒营里面成为罪民,罪民是不占有生产资料和人生自由的。

这样导致在交通沿线的人口聚集,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只有那些生活了很长时间都不出来的偏远村落的百姓和一些被送来的改造好的罪名以及新来的被分配到这里的其他地方的流民和难民,这些人完全不能填充那么广阔的地方,不能为为华夏国经济创造价值。

所以华夏国的人口还是极度奇缺。

目前华夏国人口已经接近了四千万人了。

华夏元已经成为华夏国百姓心的唯一货币,华夏国钱庄里面存有近五亿两白银和三千万两黄金,作为华夏元的支撑物之一,人们对于华夏元的信任比起后世的美元还要坚挺。

而精美的,无法仿制的华夏元甚至流通到了西南永历朝廷哪里,深入了大山,远达边远的西域地区,海上,郑成功的手里有着大量的华夏元储备,用于和华夏军交易,日本各个大名也出现了很多地方认华夏元比认金银货币更加信任的事情。

华夏军在对福建和江西完成了改造以后,哪里也成为安全区域,南明国,宝岛,成为了华夏军认为的红色区域,同清军接壤的边区县府成为了红色区域,后面的县府成为了黄色区域,以前只有华夏军的核心区域,不过几个府是绿色区域,金华府过去就是红色区域,根本没有黄色区域,如今金华府已经扩大了这种区域,覆盖了三个省的地区都是绿色安全区域,黄色区域也只是长江岸边驻军的那些红色区域后边的县府简单的一条线式的隔离带式的区域了。

相信不久的将来长江这边全会成为安全的绿色区域,成为华夏国的腹心地带。

这样的形势和经济趋势,使得华夏国一年比一年的财政收入提高,即便开支也越来越巨大,却丝毫不会影响华夏国的财政收入的增加。

一年时间,华夏国的财政收入实现了实实在在的盈利,达到了三亿华夏元的规模。

受到了华夏国的影响,清军地盘上出现了大量的金银流失,人口流失,华夏元在清军地盘上居然比那些银票更加值钱,更加让人信任,人们更加信任这种不是金银的金钱。

由于要保持对华夏军的军事压力,清军不断的招募军队,不断的派往和华夏军对峙的地方,使得清国的人口和青壮迅速的消失,很多地方经济崩溃,起义不断,盗匪横行,如今想要在和清国做生意,即便是华夏军走私的商队也不敢随便前往了,因为也许清军抓不到他们,但沿路的起义军,反正军,还有盗匪们会给商队的利润带来严重的损伤,还会亏损。

而对察哈尔蒙古的支援也不得不断了,金麒带着他的人马在一个月前完全撤回了华夏国,在安置,重新整编,整训以后,三个月以后,他的骑兵部队,牧民,马匪部队,将会成为华夏军新建的骑兵旅的士兵。

而金麒则暂时去宝岛市去支援哪里了,唐殿风被调回来出任第三近卫旅的旅长,贺锦在完成了张强交给他的任务以后把广州府交给了陈函辉管理,军事上有轩辕龙飞,之后他接替了唐殿风出任宝岛的宝府,宝市这个名字太超前,张强把宝市改名为宝府,让贺锦去管理哪里和刚刚完成任务调回来的金麒搭档,拆散了他和尤海波搭档多年的组合。

他虽然没有提升官职,但被张强发了几个勋章,其资历和荣誉在华夏军已经不输于魏无忌和周粥等人了。

金麒被提升为总兵,也发了几个勋章,表彰他在蒙古草原上的功绩。

至于察哈尔蒙古,由着他们去吧,清军在哪里毕竟还很强大,由于清军的军事实力不断增大,主要是汉人军队的不断增加,清军已经从拿察哈尔蒙古没有办法,到已经把他们打的不成样了,金麒离华夏军时间太久了,张强把他调回来就是要他重新回归华夏军,他在哪里的已经不会对清军产生太大威胁了。

毕竟蒙古和女真金人其实是一脉的,他们的战争不会太久,分和统一,是经常的事情,察哈尔蒙古已经有和各个蒙古求和的意思了。

所以金麒的工作变得艰难,既然是这样,张强只能把他调回来,支援他们是华夏军现在唯一还在做的,亏损严重的事情。

泾渭分明的势力阵营和地盘已经使得华夏军再难以穿过广漠的陆上通道给他们输送资源和获得蒙古的战马以及其他的资源了。

华夏军已经实现了战马自给自足,几年的养马使得华夏军的马场已经能大量出产战马,并不需要从草原上输送了。

现在就是要不然一战定乾坤,要不然一战以后更乱,华夏军遭到削弱和或者打击,就看华夏军和清军的这一次战役了。

清军已经聚集了百万军队,沿着长江部署,蒙古骑兵,清军精锐战士,汉军旗忠心的战士,汉人绿营部队,以及大量的新招募的军队,总兵力是华夏军的三倍之多。

在西南,同葡萄牙人联军战役失败以后,南明国的军队也在快速扩充着,如今也三十万大军了,拥有五万经过华夏军金改1火绳枪武装,并且经过华夏军训练的火器部队,同时和济尔哈朗,莽古尔泰的清军部队经过十几次的交战,培养出了一大批的明军新兴将领和军队精锐的士兵。

南明国已经今非昔比了。

残存下来同葡萄牙人联军作战的南明国士兵和将领们是其的一部分。

苏正清率领的一万南明**队同冯双礼率领的南明**队也同乘机入侵的孔有德的部队打了好几次战役,丢掉一些地盘,也获得一些地盘,双方把战斗打成了同葡萄牙人联军那样的胶着战役。

而李定国那边更是越来越强大了,有了华夏军的支援,他们的部队迅速增加,归拢了很多被打败的土司军队的士兵,拥有大象这样超级麻烦的军种,还有弩兵这样的山地作战利器,还拥有华夏军的火枪和火炮,打的不善于打火器战役,山地战役的孙可望部大踏步的退出云贵,将地盘交给了李定国的永历明军。

即便是有从甘陕调来的吴三桂这个外挂式的人物和军队,也只能在贵州府边境拥有一些地盘,而不能再次拥有贵州府大量的地盘和人口。

李定国乘机反攻四山府,在四山府占领了不少地盘,在大西南,清军无暇顾及,只能大踏步的撤退。

清军被牵制在华夏军的对面,很多地方就无暇顾及了,察哈尔虽然不比几年前势头迅猛了,可也在苟延残喘,而多年失血的其他蒙古王旗也在暗暗的添伤,察哈尔这么一闹,蒙古人既要互相之间争斗,又要帮助清军打战,还要应付察哈尔蒙古,使得整个蒙古草原上也是一片哀鸿遍野。

这时候,张强收到一个消息,一个叫叶尔羌蒙古的部落崛起于草原上,发展势头很猛,成为各个蒙古人的对手,同时也使得察哈尔蒙古受到威胁,使得清军不得不调兵应付。

第413章 君臣奏对

叶尔羌国,什么东西?

张强问周粥,周粥摇摇头,“大都督啊,这整天的政务忙的我头昏脑涨的,哪有时间去了解万里之外的莽荒小国,这段时间你在东南一角上同葡萄牙人打的天昏地暗,我光担心就睡不着觉,几天几夜不合眼的,刚想动作,那边又传回消息,你把葡萄牙人解决了,你这次回来又去摆弄你的军队,体察民情,不知道我的苦啊。”

“呵呵呵,有劳了,实在是能放心的人不太多,只能让你去c劳了,不是还有内阁的几个部长吗?有什么事情交给下面去做吧,犯不着那么累啊。”

张强笑着对周粥道。

“几个部长,他们整天吵吵吵,就会吵,拍板决定都得我说了才行,有时候,他们之乎者也的吵,我一个学识有限的家丁起家的人物,哪能和他们掉书袋子,你是不知道啊,他们都是当世大儒,我这点水平还没有开口,他们一句话就把握堵住了,要不大都督,你亲自管几天,也体验一下我这个当首相的生活?”周粥一肚子苦水,苦闷的对张强道。

“我也有四五个部门需要管理,整天脑子里面还思考着大政方针,掌握华夏军的战略方向等大事情,哪有时间去管你的那些具体事情啊。”张强也很无奈的说道。

“要不你给我多配几个人,来分担我的工作?”周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不是有两个副首相帮助你管理内阁吗?”张强问道。

周粥马上义愤填膺,怒不可揭,“什么副首相,一个被你弄去当封建大吏了,成为了州官,统领一省,一个被你弄去巡视各地了,或者领军管理后勤了,他们那是副首相,巡抚还差不多,你这是高配低用啊。况且他们的水平还是解决不了很多事情,根本无法帮助我,所分担的事情最后还得我拍板,这是什么情况啊。”

张强感到事态严重了,想了半天却毫无办法,他这里没有相应的人才啊。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啊。

这个现象不仅发生在内阁官集团里面,还发生在武将军队里面,他的二十三个野战旅,三个近卫旅,个水师舰队,实际上都没有配齐,很多部门主官,都是别的部门主官兼任,一人两用,或者三用,很多人军队主官都是从他曾经亲自训练过的职业军官,精英士兵提拔起来的,这些人也许当个千户,守备行了,但要是提拔为指挥使,就有些为难了,提拔为参将,那么就是赶鸭子上架,野战旅也变成了守备旅了,不能充分展现他们所领导的部门的职责了。
首节 上一节 391/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