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385节


转身逃跑。

整整四千八百多人的火绳枪兵方阵,最后存活下来,能转身逃跑的不多一千人左右,补充上来的两千印度火绳枪手,这也是联军最后幸存下来一万名印度火绳枪手,如今也被被杀死七八百人,剩余的人丢掉枪,和那些冷兵器部队比赛谁跑的快。

“咚咚咚——”华夏军的战鼓变得急促起来。

全军开始追击,所有的骑兵尽出,所有能动的人尽出,一起向前冲锋。

嘹亮的军号此时也响起来了,这是真正的华夏军冲锋的号角声。

三天前是他们追明军,南明隆武朝廷的明军,今天是刚刚和他们来了一次硬碰硬的对决的华夏军,不到四千人的部队追击他们。

“投降不杀,跪地求饶,”任何国家和任何民族都不缺软骨头,张强准备的俘虏弃暗投明的家伙们在部队追出去以后,被张强派出去,跟随部队后面高喊。

用他们的语言高喊。

“稳住,稳住,”德康家一痛心疾首的对他的部下们高喊。

但怎么能稳住呢?

不断有英国人,葡萄牙人的骑兵逃兵,甚至是总督的亲卫队骑兵冲击他们这一支没有使用上的力量。

近两千人的剩余的火绳枪部队,两千人的流浪者浪人搏击部队。

最后损失惨重的还剩下几百人的西班牙部队,毫不客气的用武装到牙齿的骑兵冲乱了他们的阵型,然后火绳枪手把战败的耻辱发泄在他们头上,开枪s击,后面荷兰人残余的二百多火绳枪手,有样学样,也对他们出手了。

这不能怪人家,谁让他们挡在了回县城的主干道上,起码你让开,让他们回营啊。

逃回第一道战壕的营寨哪里啊。

后面是汹涌的各国的冷兵器部队,他们并没有被完全使用上,此时竟然成了屠杀日本人的主力部队,日本人不得不和这些凶残的逃兵作战,德康家一痛苦的闭上眼睛,这是他大名军队的主力,是精锐啊。

几名忠心的武士护住了家主,扯着他跟随着已经乱了的日本大名军逃跑。

后面华夏军的猎奇兵就像蒙古人玩罗马让你一样,远远的吊着,就像驱赶羊群一样,从四面驱赶他们,看到哪里集起来了,冲上去,一顿弓箭快速s击,要不人就是一顿短火铳s击,打的他们再次四散逃跑,再也不敢聚集在一起了。

后面华夏军的步兵一边追赶,一边用绳子捆人,把所有跪地投降的逃跑的敌人全部用绳子一串,然后交给一名骑兵带着十名士兵押着一队大约百人的俘虏回转营地。

后面始终有分散开成为四队营级别的火枪手,保持这阵型,跑步前进,呈扇形防备着敌人的反扑,同时把敌人圈在骑兵驱赶的小圈子里面,大约两三里的范围内,敌人只能朝着前面奔跑,不能向两边或者四方跑动。

华夏军胃口很大啊。

几十名特等s手已经脱离了编队,迅速穿c,骑着战马来到了以前明军修建的营寨前,位于第一道防线,第一道战壕前的营寨下,围绕着敌人的营寨开枪s击营寨上同样慌乱的敌人守城士兵。

不到一刻钟,在漫山遍野的敌人逃过来的时候,营寨守军也慌乱的弃守了营寨,然后逃向县城方向了。

张强在望远镜里面看着跟在敌人后方,带着亲卫队亲自参与截杀敌人的轩辕龙飞,暗暗点头,说了一句,“干的不错。”

然后在二十名护卫的保护下,回到了原先的驻地,他还要考虑更远的事情。

第406章 战后

回到营地,早已经看到他的将旗返回的苏正清和李光地,李光熊三名南明官员,加上张强留驻的一名千户指挥出来迎接。

“外臣,李光地,苏正清,李光熊,恭迎大都督。”三个人官职最高的李光地领衔,李光熊次之,苏正清最后,依次躬身施礼。

那边,华夏军驻留的千户指挥,一个单膝跪地礼,“恭迎大都督。”

张强下马,站在他们四个人面前,面对他们身后的一干人等,挥挥手,“起来吧。无需多礼。”举手投足之间,把一个战胜之后的大人物威严表现的惟妙惟肖,这一切都是下意识的动作,张强也没有意识到他已经从一个自卑自哀的打工者,蜕变成一个封建王朝的高高在上的贵族掌权者。

“恭喜大都督,贺喜大都督,取得如此大捷,真是令人振奋,光耀万民,辉铄千古啊。”李光熊抢先对张强笑着奉承道。

“哈哈哈,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张强笑带着一丝得意,就连他也感到不可思议,感到用五千兵马击败泰西人的两万余兵马很是难的,这是华夏军第一次,堂堂正正的,在兵力很少的情况下,用排枪枪毙战术战胜实力悬殊的敌人,还是他一直认为排枪枪毙战术的那些发扬光大者,泰西人们。

“回营。”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着这场战斗,张强大手一挥,回营讨论。

在众人的簇拥下,张强回到了营地军帐。

落座之后,张强对苏正清道:“苏将军,营寨里面关押的俘虏什么情况?”

苏正清站起来,拱手道:“回禀大都督,俘虏们起初很是安稳,但随着战况的进展,到后来暴躁异常,为免俘虏们造成更大的s动,末将杀掉一批人,以安定局面,未能为大都督分忧,看管好这些俘虏,是末将的责任,还请大都督责罚。”

张强微微点头,赞赏的说道:“苏将军做的很对,哪有什么责罚,再说,也不是我的军将,我也不能苛责与你,反而还要感谢苏将军替我稳定后方,否则几万俘虏冲出来,扰乱了我军后阵,反而可能导致惨败,苏将军功不可没,我也不好奖赏你,这样,我代表华夏军,送给苏将军这次缴获的马匹一千匹,银两一万两,以感谢将军的支持,如何?”

“谢大都督,”苏正清立刻拜了下去,一副感激不已的样子。

完了,他才抬头偷看李光地,李光熊他们两个官,生怕自己这一幕被汇报上去遭到隆武的猜忌。

虽说他的叔叔苏观生是当朝首辅,可谁都知道,南明历届朝廷,这首辅是很难当的。

没有兵权,话语权都在一些朝臣手里,受到排挤,妒忌,掣肘太多,那就是个无法做事情的受气包。

如果不是有实力的权臣,一定会气死的,强权的权臣又多受人猜忌,做事情不得不考虑左右,光稳定朝堂,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耗费他大量精力。

苏观生是一名强势的首辅,但还没有做到权臣的地步,不用说隆武的精明强干,一些做法还很受官员的爱戴,就说如今南明国依然有着无法控制军队将领的毛病,就让苏观生什么都做不了。

黄斌卿无疑是隆武的最信任的武将,他掌握着大部分的兵权,投靠过来的冯双礼掌握着一部分的兵权和地盘,靠着这两个人隆武南明维持着现在的局面。

如今黄斌卿战死,海边这一块局面到现在是失控的,部队几乎全灭,也就是说黄斌卿这一边忠于隆武的部队和势力受到了削弱,以后朝就可能再次出现郑成功或者马士英在弘光朝廷时候的局面。
首节 上一节 385/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