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349节


虽然此时他的领地,他的王国还只是以一个军事部队体制或者名声出现,没有人称之为国。

但毕竟摊子铺开了,样子摆在那里了,实力也很强大,几场大的战役,奠定了大明大地上,他们就是一股最大的势力的名声。

张强已经不想和他谈了。

“事业未成,我不想成家,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吧,你还有别的事情吗?”

张强问道。

朱大典很是一阵惋惜,自言自语了几声,然后道:“大都督,咱们的新制造的那种铁料鲁国郑家,还有南明国苏大人都找过老夫,希望老夫能和大都督说一声,他们要大量采购,以打造兵器,扩充部队,对抗清军,你看,咱们的实力毕竟没有清军雄厚,老夫知道大都督一向实行的政策就是拉拢一些伙伴,共同给清军施压,找麻烦,以给华夏军创造一段,又一段的和平发展环境,不到绝对危急时刻,华夏军不轻易出兵。”

张强端起一杯茶水,喝了几口,冷冷的说道:“这好像不是你应该谈的事情。你的职责在户部,管理全军粮草,金钱的开支,去c手兵部管理的材料,工商部管理的商业,是不是手伸得太长一些,越界了?

要说有能力去协调这些事情的是两名副首相,虽然他们现在都被我派到下面担任州府官员,兼顾不得,但还有年轻力壮的周粥首相亲自抓,你怎么也不能拥有这些职权,或者去想这些东西,我不去管理你多贪污了多少钱,可你也不能得寸进尺,就这么c手其他部门的事情,毕竟你还不是副首相,而只是内阁的一名阁员,没有决定权。”

朱大典讪讪的笑着,很是尴尬,华夏军有不言而喻的制度,不能越界c手其他的事物,张强可不想任何一个高层官员就能发挥他的高级官员的威力,去管其他的部门,那样大家就乱套了,也容易滋生权利过度使用的污点。

只有需要互相沟通,或者上级负责协调,总管的官员才能建议和决定,拍板各个部门的事情,办理还得各个部门主官认同,具体执行。

“我这不是看你们忙于打仗,看你们年轻,怕你们管理不过来吗,所以帮着你管理一下而已。”

张强放下茶杯,“现在我说了,你也就别c手了,这样,你也这段时间挺劳累的,听说武夷山不错,你老也老大不小了,是该休闲一下了,我派人送你去,你休息一段时间再回衙门继续工作,好不好?毕竟我张强就是起于朱府,这点情还是讲的。”

“不用,不用,老夫的身体还健壮着呢,能应付的过来。”朱大典慌忙摆手。

“还是不要辜负小辈对你的关爱了,来人,送朱大人去武夷山修养,让副部长暂时代管户部的具体事务。”

第369章 囚禁朱大典

听到张强让他去休养什么,让副部长暂代他的职位,朱大典楞了。

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把他解职了啊。

对于爱官如命,没有官就捞不到金钱,没有这个户部尚书的位置,他朱大典还算个p啊。

今时不同往日,以前大明,隆武南明,弘光南明,永历南明,还是什么其他明朝残余王爷什么建立起来的事业,除了因为政见不合,本来就是死敌的那些人,那个不感念他的名声,他的显赫曾经,肯定要力邀他去当官,以壮大声势,用他的能力。

可在华夏军里面,制度不一样,大明原先的那一套体制,被张强改的七七八八,面目全非,他朱大典的重要性就下降了,或者说有他和没有他一样,要不是张强起家的时候是从金华朱府起家的,他朱大典也就和张名振,钱秉镫等人,弄个比较劳累的闲职而已。

朱大典拼命挣扎,侍卫拼命弹压,要不是他只不过是是去休养一下,要是张强直接指明他是犯官,侍卫肯定毫不犹豫的就出手砸他了,现在只是控制着他,不让他冲撞张强,但朱大典还是可以说话的,他拼命喊道:“大都督我犯了什么错?”

“犯了什么错,你不明白?”张强走到他面前,把一摞子奏本扔到他面前,“自己看。”

说完面色y郁的走回自己的座位,坐下来等着朱大典反应。

朱大典挣脱开侍卫,捡起地上的奏本。

虽然张强有心改革,但一来他手下的将领们大都是大明底层的人物,没有几个看过书,识字,侍从,秀才们也只接受大明曾经的那一套东西,而张强也不知道后世办公什么的具体什么制度,怎么c作,所以张强还是沿用了大明的奏本形式。

这种形式能减低突然改革带来的混乱,从原先的竖写,不断句到后来竖写,断句,剔除那些华丽的辞藻,只讲事情,到横写,缩小字体,最后简体和繁体掺杂,过度到枢奏本奏事使用横写,缩小字体,使用小型的毛笔写作,简体字,等形式。

过度用了很多年才完成,现在还是奏本形式,不过也改革了一些,原先是能拉成一条彩带的奏本,现在变成左翻,右用专门的线订装的册子的样子,相当于是还是黑皮,或者红皮,奏本的形式,实际上已经向十开的书本的形式转化了。

这样的形式越来越接近后世电视剧,或者电影里面一些公司的那种件夹档案袋的形式了。

迅速翻开了地上的奏本,那是侍从们规范了,然后专门用线订装起来的,情报部门当然不用这种形式,这是一条一条的纸片而已,但这些纸片是要存档的,而且必须是原件或者确定的了的手抄件。

匆匆一翻,朱大典差点晕倒在地,这他吗的不是构陷就是子虚乌有,或者,或者,他的脸耷拉下来了,自己大意了啊。

一门心思想着赚钱和稳固朝的地位,没想到自己被几个商人给弄得身败名裂,地位不保,自己为了他们那点钱没有多给那些商人开后门,弄一些便利的事情,而结果就是损害了华夏军的统治基础,让清军细作得到了华夏军的秘密和情报。

“你不是爱财吗?”

“你不是想要当个富家翁吗?”

“我成全你,要不是看在你和我的交情上,要不是咱们在金华府共同守卫的情分上,我现在就把你交给监察部审理,监察部监督百官,自从成立以来,还没有办出衣蛾像样的案子,你可能是最有威慑力的一个了,杀了你,办了你,监察部从此以后在华夏军的威望也就立起来了。”

张强几乎是怒吼一样的冲着朱大典发火。

朱大典低头跪在那里不语,张强挥挥手,“来人,带他下去,即刻押解武夷山,让他从今以后不要出那个山了,在哪里结庐而居吧,他是做生意,还是赋诗作画,都有他,但没有我的命令,不能放他出山,如果再有和别国细作勾结之事,当地的守备部队可以先斩后奏,拉下去。”

张强处事一般情况下士拖泥带水,犹犹豫豫的,但在一些大事而非的问题的时候,那可是果断而又坚决,带着愤青的那种为了理想不管不顾的作风。

他最见不得这种为了一己之力卖国的人,或许朱大典是无心之举,但损害了国家利益,就得得到严厉的惩罚,不惩罚,不足以平息他心的怒火,对敌也许还可以宽而待之,因为尊敬,因为大家堂堂正正的打了一场,胜败乃兵家常事,胜败完了,该决定的已经决定了,该损失已经损失了,什么都无所谓了。

可这种让人莫名其妙,不英雄的损失,他最忌恨了。

“传周粥来见我。”张强道。

不一会儿周粥来到张强的面前。

“派守备团士兵,会和近卫旅士兵一营,去把朱府抄了,家财留十分之一,给朱大典送到武夷山让他留作生活费用,其余的入国库。”张强直接发布命令。

周粥道:“那户部尚书谁来当?”

“让副部长兼着吧,反正都是咱们培养出来的官,比这些明朝的所谓大儒什么的更加懂得掌管权财,等遇到合适的人选再提拔上来。”
首节 上一节 349/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