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337节


海边有五个分舰队,随着局势的变化,分舰队的驻扎地分散的厉害,虽说水师也有攻击海上岛屿的陆战队,舰船上跳帮作战的海战队,可兵力也略显不足,因为海疆太长了。

得防备鲁国从海上过来攻打华夏军背后,所以海边还得驻扎野战旅部队,防备敌人。

这么一调派,舰队不够了,新建立一个舰队有必要,新舰队防守金陵府,直面对岸的清军水师和侧翼的崇明岛鲁国水师。

金陵府由于是几朝古都,政治意义重大,所以除了有魏无忌坐镇以外,还有三个野战旅,环绕,一个调集过去的守备团守备,一个骑兵旅驻扎在城内。

其他的两个野战旅在徽州府,饶州府驻扎,又有两个野战旅一个驻扎在江前线,一个驻扎在南昌后方,一个骑兵旅驻扎在南昌随时待命,一个驻扎在徽州府随时支援,这样下来长江沿岸就是七个野战旅,三个骑兵旅。

贺锦那边又有两个驻扎在广州府,还有两个新编骑兵旅在袁州府驻扎。

帮助轩辕龙飞的第五野战旅防备敌人。

新建的两个野战旅,张强准备一个放在赣州府,一个放在南昌,这样跑去近卫二旅守备的金华府,张强手里能战的部队就剩下了萧飞的第三也占领了和自己手里的近卫旅1旅。

张强苦闷的摸摸额头,继续往下看信件。

“主公,三十二万兵力还不算豪格将带来一万喀尔喀蒙古骑兵,科尔沁五千蒙古骑兵,五千清军满洲骑兵,以及两万实打实的清军步卒,那可是白山黑水之间勇猛异常的海州生女真人,这么算下来,妥妥的五十万兵力。”

“尼玛,这样能怎么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不了我把守备部队也编成战兵,顶上去。”张强郁闷的吐槽了一句,然后又开始大骂。

因为信件里面写道:“听闻清军将讨伐华夏军,已经知道我军对待地主,豪绅,士子,人政策的扬州等地的这些人,串联起来,每日宴请洪承畴,出钱出力,为清军捐献千万军资,希望清军能早日消灭我军,夺回被我军占领的大明故土。”

这样的事情能不大骂吗?

因为大清的所谓剃头易服的政策到今年已经发展到了顶峰,明确的由燕京清朝顺治皇帝发布了告,要坚决执行,大力推广,就这样的形势下,这些人不是反抗清军,而是帮助清军打击华夏军,华夏军怎么说也是汉人军队,他们不帮助也算了,可这样旗帜鲜明的帮助清军,还捐献家产,这就让人无法接受了。

发怒完了,张强继续往下看,这是田斌对三十万新编制成的清军的具体叙述。

“根据已经打探到的消息,我军,也就是臣率领的清军新军第一镇,编制为一万一千人,这和我军近卫1旅的编制兵力完全相同,如果加上敌人主将,也就是臣的家将,家丁的两千兵力,那就是一万三千人的大编制,兵力上来看不逊色于我军的近卫旅。”

张强不屑的冷哼一声,“竟然学我,学我者必死。”

第354章 两军实力对比

学我者必死,这是张强对于洪承畴他们学习华夏军编制的评价。

看看他们的编制就知道了。

三十二万兵力,编了二十个镇,这就是二十二万多兵力。

其一个镇一万一千人,加上清军的将领家丁队两千人,差不多达到了二十万人还有余,剩下的万人编成一个万人的蒙古骑兵镇,一个汉军旗八千人的骑兵镇,一个绿营八千人的骑兵镇,还有一个庞大的两万人的后勤镇,十三个两千人的巡防营,负责各地的镇守,主要是守城和协助各地收税,保护乡绅们的宅院,庄园。

这就是五万两千兵力。

剩下的八千多又加上了上一次剩下的逃回去的士兵一万两千人,总共两万人依然是清军绿营,汉军旗,被派到了海边,江岸边,驻守各个渡口,盘查商旅,防止华夏军渡江攻击他们。

一个镇一万一千人具体编为五个营,清军总爱用营来管理部队。

每个营两千多人,有两个火器营,四千人,一个骑兵营两千人,一个长枪兵营两千人,一个弓箭兵和弩箭营加起来两千人,剩下一千人为各个营主将的亲兵队,每个亲兵队两百五十人。

其火器营的主将都是满洲人,或者是十分对他们忠诚的,十几年的奴才经历的汉军旗将领,只有很少一部分火器营为绿营官兵,或者是投降过来的明军将领。

火器营一个营为火枪营,一个营为火炮营。

这样抛去守卫江岸的,守卫各地的巡防营的兵力,抛去后勤镇的兵力,实际上清军新军可以用于攻击的兵力只有二十八万人。

虽说比华夏军可以使用的总兵力还要多几倍,可他们使用的火枪,据说是仿制华夏军的金改1式火绳枪。

仿制的火绳枪,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s程,威力上都没有只能达到华夏军的火绳枪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

质量上,没有华夏军的金改1式火绳枪耐用,每发s10枪,得用湿布擦拭枪管,否则不堪使用,而华夏军的金改1式火绳枪能连续发s三十枪而只需要风冷一会儿,就能继续慢速使用。

也许实际上战场上,尤其是野战上,一个士兵开不了那么多枪不是死了,就是得发动冲锋,或者和敌人的冷兵器步兵厮杀,或者后退到后方,让长枪兵,刀盾兵去厮杀,但能比敌人多开几枪,肯定要胜算大点。

s程上,火药还是黑火药,他们没有获得华夏军的颗粒黑火药的制造技术,因此s程上还是不如华夏军制造的火绳枪的s程,大约一百五十步,只能达到八十多步的距离,也就是相当于四十多米到十二三米上开枪s击,这还是相当于他们的弓箭的s程,也许还不如弓箭,清军用的是好弓箭,s程有的能达到七十五米到八十五米,这几乎相当于是金改1的s程了。

但在连绵不绝的火力面前,在刀盾兵相互保护的时候,清军的弓箭还是不能给华夏军造成致命的伤害,伤亡肯定是有的,但不会太大。

威力上,由于黑火药的颗粒火药被研制出来,金改1不仅s程能和清军的重弓箭的s程相当,还能打破敌人的铠甲,无论清军在身上套几层铠甲都不可能不被杀死。

而清军的弓箭打在华夏军士兵身上披着的铠甲上,只有三四成会穿透薄弱处的铠甲,或者直接面门等脆弱,无防护的部位造成伤害,其他的都被弹开了。

这就是华夏军能硬抗清军的弓箭的s击,而继续用火绳枪攻击敌人的缘故。

而清军的兵力毕竟少,是说满洲兵,那种老兵,能拉开那么重的弓箭,把箭s到华夏军阵营里面的满洲老兵不会太多,华夏军大部分作战时间都在和使用低劣武器装备,只靠人数拼杀的绿营兵打战,有的是汉军旗,但汉军旗的弓箭是不会有那么大威力或者没有那么多熟练老兵,他们大部分人都是从农奴转变过来的,清军是不会给他们配上好武器的。

情报上还有一点就是习惯了弓箭,刀剑等兵器的清军对火器的锻炼和使用不是很高兴,很多人都是敷衍了事,只是搭了个架子而已。

并没有认真训练。

根据情报汇总过来,清军士气不高,大都是强拉过来的壮丁,不是农夫就是溃兵,要不就是无心恋战,只求吃饱饭的壮丁和其他的原先大明的士兵。

清军主要的优点还是兵多,换装了不容易炸膛的火枪,火炮等仿制金华义军的,不,是华夏军的低代兵器。

而现在张强已经把所有的金改1式步枪在部队里面淘汰了,换给民兵部队使用了,给守备部队则是加大了火绳枪兵的数量,增加了几百火绳枪兵,加上几门三磅炮,使得守备部队也相当于是华夏军在同清军十万大军开战之前的水平了。

华夏军就是这样不断进步,然后不断的调整军制,将淘汰的武器装备给下面的部队,提升部队的战斗力,提升部队的等级,先是都是不知道怎么打仗的流民,难民,加上衙役,巡丁,加上一些明军义兵组成了需要蛢命的部队,用战术和计谋战胜敌人。
首节 上一节 337/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