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323节


c肩而过的时候,他听到一个年人对一个穿着华丽锦绣袍子的年人道:“皇上,这才是天道乐土,百姓大都脸上洋溢着笑容,脸色红润,没有多少不满和抱怨,也没有其他地方百姓的那种凄苦表情……”

王冲没有回头,他知道那肯定是流亡在此地的隆武南明的一行人,他不知道以后华夏军和隆武南明是什么关系,如何相处,那些隆武南明的官员会不会因为他们身为曾经的大明朝的人,竟然不听和不提皇帝,而只把大都督挂在嘴边,会不会激怒这些千百年来沐浴在忠君爱国思想的老夫子们,会会不会让这些人怂恿隆武皇帝把华夏军当成自己的敌人。

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这种激烈的思想和化差异的碰撞一定是不死不休的,一定会在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制造出仇恨和敌对情绪。

快马加鞭,来到了总督府后门口,告别了民兵队长,直接递上腰牌,守卫总督府的近卫旅士兵很快放行了。

王冲留下手下,直接来到了军情部在总督府的办公衙门所在地,找到了军情处对外办公室,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把一些情报写成详细的通报,然后让分配到自己的办公室的那些培养出来的前明秀才,童生等人抄写一份,归档以后,才带着自己写的件直接去找巴格雅鲁汇报。

华夏军已经不是简单的一支小义军部队了,现在一切都在向正规的国家体系转变,各个部门相继设立和完善了起来。

米林还在饶州府府城坐镇,关注着同福建和江西地界的清军的战争,关注着永历南明以及西南清军军队的一举一动,他就只能找目前挂职在军情部的巴格雅鲁来汇报情况了。

张强还没有设立新的亲卫队队长,巴格雅鲁仍然要不时的兼任这个职务,所以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张强身边,在总督府之内。

巴格雅鲁正在处理一些情报件,听到他的敲门声,抬起头来,见是他,伸手一指旁边的椅子。

王冲伸手摘下自己的军帽,他进了办公室以后就草草洗了一把脸,换上正规军的军服,写完件,就来到了这里,挎着自己的军帽,他轻轻的走进去,坐在巴格雅鲁指定的椅子上,挺直身体,默默的等着巴格雅鲁看完件。

“王守备,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巴格雅鲁起身给他倒了一杯茶,然后退回自己的办公桌后面,笑着问道。

王冲笑着把军帽放在一边的茶几上,“巴队长,我这次是有重要情报向大都督汇报。”

“哦,米部长哪里有了变化?清军增兵了还是永历明军又打了败仗?”巴格雅鲁望着王冲问道。

“都不是,这些不是我关心的,我现在在外面,清军潜伏,帮助田处长,田参将搞外勤,有新的清军动向向大都督汇报。”王冲对巴格雅鲁说道。

巴格雅鲁坐正了身体,身体微微朝着王冲,“你们军情部调动太频繁,神出鬼没的,我倒是弄不清楚你们的行踪,嗯——什么情况?”

王冲将手的写好的汇报件递了过去。

“我回来的时候看到了隆武皇帝和他的一干朝廷官员正在街上,大都督对于隆武他们如何安排?”王冲忍不住问了一句。

巴格雅鲁一边看件一边抬头看了他一眼,摇摇头,自言自语的说道:“大人还没有决定下来,按照先前的想法是打下广州府,然后将广州府让给他们,让他们继续同永历南明和广东的清军对抗和折腾去,不过现在很多将领反对,咱们对他们太好了,以现在咱们的声望和老百姓的期待,根本不需要再借隆武南明的大旗,现在咱们就是最符合历史潮流的势力,很多人建议大都督称王。”

王冲摸了摸鼻子,这种事情他也就问一声,至于怎么样对待隆武南明,那是大都督和总督魏无忌大人,首相周粥考虑的事情。

不过他还是鬼使神差的说了一句,“还有朱以海,鲁王,鲁监国他们呢?”

巴格雅鲁放下件,眉头皱成了十万大山,一边漫不经心的回答他,“鲁监国明军还有杭州府,他们怕什么,现在围绕着杭州府和金陵府华夏军和鲁监国明军也是扯皮很久了,但事实上是,杭州府除了府城和几个小地方归鲁监国明军以外,大部分地方都是咱们华夏军驻守管理。”

王冲又说了一句,“总得想办法解决啊,要不这样他们呆在咱们的地盘上,国不国,君不君,臣不臣的,恐怕对咱们不好。”

巴格雅鲁敲了敲桌子,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道:“这个情况属实吗?”

王冲的思路开始回转,接上了他来此目的,“是的,也许清军得一段时间,快则两个月,慢则半年左右就会成军,到时候将又是一场大战,使用咱们相同的武器,使用咱们的战法,而他们还有源源不断的后援汉人军队,甚至是蒙古人军队,长期来看,对咱们不是很好,而且咱们的对手还是以谋划见长的洪承畴这个老贼,不得不防,这个情报非常重要,希望能让大都督重视起来。”

“好,我明白了,你先回去休息,等我向大都督汇报了再说,你先等一两天。”巴格雅鲁道。

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发枪研究讨论

巴格雅鲁让王冲等一两天是因为张强也在躲避。

隆武南明的人每天找他,烦不胜烦,也让他对于南明死心了。

以前朱聿健的时候,大家都是合伙做生意,明明白白,我张强也不装你是你大明的孝子孝孙,不鸟你什么,我就是要借用你大明的宗亲子孙这块牌子,发展我的势力,壮大我争霸天下的实力,大家互相不干涉。

可如今隆武南明和华夏军闹得如此不愉快,出于大家一脉相承的名分上,把你第二次从汀州府里面救了出来,你却以你是大明朱家子孙的名义告诉我。

你要我效忠于你,你要做我的皇帝,我打下的地盘,我的子民,我的军队都要属于你,你给我个闲职头衔,让我感恩戴德,谢恩后回去养老吧。

还有这么感恩的?

有这么鸠占鹊巢的?

这是什么?

客大欺店啊。

当然隆武朱聿健还不可能这么无耻,无耻的是苏观生这些腐儒一般的官员,他们觉得张强就应该营救隆武,这是做臣子的本分,张强应该把华夏军交给隆武朝廷,让他们指挥华夏军的军队,然后想办法败光。

这个逻辑是很有市场的,在后世的张强看来,这简直就是忘恩负义,简直就是令人想要提着菜刀找人理论的节奏,所以张强直接不理他们,你们爱咋就咋,原先想着的给隆武南明安排给广州府的,然后让他们去和永历南明,清廷去搞摩擦去,后来他们来了以后如此作为,张强就不这么想了。

两次把他们扶起来,两次倒下,作用不大,甚至不如鲁监国明军积极,成果大,不如永历朝廷那残废朝廷更加有效用,这样考虑之下,张强就不管他们了,去自己的工业基地,兵工基地仙居县去巡视去了。

自从那天在饶州府和系统交换了火枪和图纸,张强就对新的火枪上心了。

而弗朗索瓦·弗朗西斯,这是哪个家伙给自己弄的新的名字,不知道他是不是研究火绳枪研究的走火入魔了,也许是当初自己使用精神控制法的时候,伤害了他的神经,使得他有些行为失常,读儒书,学大明的人的生活习惯,整天除了摇头晃脑的晃悠几句诗词,就是钻到实验室去研究如何让火绳枪更加上档次。

这个上档次有着相当的传统,就像后世,外国人的思维是发散的,创新能力比较强,而国人的思维是横向和逆向的,横向是指,国人会在原有的物质的基础上,弄出多种花样来,把一件事物玩的欲生欲死,花样百出,娱人愚己,而外国人是发散的思维,总是能把东西弄得更加人性化,更加先进和得体。

实际上火绳枪这种枪,张强不是很喜欢,但大量装备和研究只是为了和敌人保持半步的先进性,而不能教会敌人太多,本指望着弗朗索瓦这个人能把火绳枪研究的更加透彻一些,然后向燧发枪,线膛燧发枪转变,可这家伙就吃准了火绳枪了,使劲提高火绳枪的实用性和先进性,问题是火绳枪有多先进,张强作为后来者难道不知道吗?

它的缺点足以掩盖它的优点,所以被淘汰了,虽然张强现在处的历史上,欧洲人要用到十八世纪末才放弃了火绳枪,使用燧发枪,线膛来复枪。

所以张强直接把任务安排给了塞巴斯蒂安这个火炮专家,让他一肩挑,火枪和火炮一起来研究,因为这个家伙比弗朗索瓦更加忠心也懦弱一些,但实力却更加强一些。
首节 上一节 323/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