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295节


朱哥坐下来,两个人一左一右,隔着城门楼的窗格子看着远处城外正在进行的防御工程施工。

目前防御工程已经接近尾声了,四里外的屯堡成了最前线,屯堡外围几百米都被清除了,变成一片空地,空地上加了很多据马和陷马坑,绊马索,当然还有供守军反击的通道,不顾那些通道都是弯弯曲曲的,你想策马直冲过来,那是找死。

防御工事被逆反过来,原先是攻城用的,防备城的敌人,现在是守城用的,所有布置都面对城外,当然原先战壕后面的面对城的地方也没有拆除,这样既没有浪费原先的布置,也能让敌人占领这些战壕以后,不能迅速的前进,他们还得面对战壕前面的这些布置,光这些就能让他们头疼,消耗敌人的兵力。

当然如果敌人占了上风,那么就是消耗敌人的时间了。

几十万人要展开进攻,必然要在这些防御工事面前花费很多时间,就给城的守军有足够的准备时间和想其他办法的时间。

三万五千兵力要面对二十万清军的进攻,说很容易的战胜敌人,那是说笑话了,哪怕用现代的火炮打,现代的步枪消灭这些二十万清军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办到的事情,就只能用防御工事拖延时间了。

留在这里其实不是张强的愿意的,他不想和清军硬碰硬,不是因为他打不过清军,如果再多调一些野战旅过来,有五个野战旅,加上近卫旅1旅,加上炮兵旅1旅,加上3个骑兵旅,这是近9万兵力,如果算是民兵四万多人,那么他就有十四万兵力,近十五万兵力了,和二十万的清军死磕,他还是能赢的。

但清军实际上不过三万多主力部队,其余的都是汉人编制的部队,虽然这里面有七八万已经不能称作汉人的旗人部队,其他的都是汉人明军编制成的部队,面对这样的部队,张强不想死磕,死的再多都是汉人,清军这次败退了,转眼就能从别的地方再拉几十万汉人部队过来,他的精锐部队却是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死一个是一个。

他的战法虽然先进,他的武器虽然比敌人先进,但也只是先进半筹而已,火绳枪还不能甩开清军很大距离,这样造成的就是他得付出很大的伤亡,哪怕是那些死的都是冷兵器时代的士兵,拿着冷兵器,刀兵剑戟,弓弩的冷兵器部队,他也不想损失太大,这样就要在运动消灭敌人,将敌人的部队拖成数片,一片一片的消灭。

老毛说了,集优势兵力消灭敌人少部分兵力,集小胜为大胜,最终战胜敌人。

再说他遇上的是历史上在明朝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也不想施展自己的才能,到了清朝却为满清鞑子出力的洪承畴这个汉j,从目前发现的情报显示,这个家伙玩的是多路并进,从多个方向s扰,牵制,攻打和剿灭自己的领地的战法,自己的兵力大部分都得守在领地上,不能让他们突入领地,破坏自己用年时间建立起来的繁荣稳定,飞速发展的华夏军地盘。

御敌于国门之外,国人从来没有这个思想,他们只满足于在自己的地盘上,收复原先被敌人抢占的地盘,然后停下来,分功劳,图享受,一点也没有一个五千年明古国的那种磅礴大气,如日天,奋进的气势,反而越来越满足于这点小成绩。

现在还是封疆王朝时代,如果等个三百年,世界大同了,原子弹也出来了,然后大家都得坐下来喝茶聊天解决事情了,那时候,要想扩张华民族的生存空间,比登天还难,尤其是国人这种懒惰容易满足的性格,到后世也没有把被占领土收回来。

反而满足于残破的江山,整天宣讲什么仁义道德,结果仁义道德被人家西方化入侵,破坏的彻底干净,可能后世很多人都讲不出我们整天嘴上挂着的我们泱泱五千年华化倒地是什么,核心思想是什么?灵魂是什么?

带着这种怨念张强不得不带着大军后撤,和胡奎的第一野战旅会和,一边防备更加懂得火器运用的孔有德这种汉j的大军,一边伺机反扑敌人。

这边,朱哥和刘良佐东扯西扯的聊着,心猜测着张强这么做的意思,一边对刘良佐问道:“刘提督,你认为我们得守多长时间?”

刘良佐看了一眼朱哥,心念叨着,他不是张强大都督的亲卫队长吗,怎么还问自己,这得看张强怎么想,但他嘴上却说道:“大都督真是神人也,如此布置,加上我军火器犀利,弓箭,弩箭比敌人更加强大,我们这边还赶制床弩等守城利器,因此三道防线我认为固若金汤,清军不在城下死伤七八万人,不能攻到城下,到时候,我认为大都督已经带领大军回军了。”

朱哥想了想,“也是,我看也是固若金汤,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把十几里外的大营撤回来?”

第三百零八章 先锋遭遇战

这边和风细雨,那边却是剑拔弩张,马上就是血雨腥风了。

朱哥这个张强的亲卫队,猎骑兵的副队长,现在的华夏军第七野战旅副旅长,副旅长是新安上的职务,也是张强为了监视刘良佐这个投降过来一直闷头扎在衢州府观望的老狐狸而临时安排的职务。

野战旅都是主官一言决,有直属与野战旅旅部的参谋部负责安排行军路线,安排后勤补给,安排作战方式,策划战役,分担旅长的工作,却不分担旅长的权利,这是因为这个时代的限制导致的,有时候后世的所谓参谋部并不是太先进的东西,尤其是拿到明朝这个封疆时代,并不需要多少参谋负责多少工作。

很多时候,由于通信不畅,信息传达落后,很多事情,需要主管官员随机应变处理,冷兵器时代的战争都是在半天之内的遭遇战,根本没有功夫请示或者让参谋们去策划什么,所以主官需要很大的权利决定战斗如何进行。

大家拼的是实力,是谁勇武的战士多,谁就赢,因此让参谋长分但权利,这样的后世指挥系统,对于明朝来说,简直就是找死,简直就是后世常凯申一样的乱c手,乱指挥,让下面的主官不知道如何作战,反而会失败。

朱哥问出这话的时候,锋无羽已经带领部队仓促应战了。

刚把民兵和百姓集到大军间,工程兵们拿起工具开始修筑防御工事的时候,清军已经接近到了一里地以外了,两千骑兵,听起来不多,但他们造成的声势却一点不小,犹如千军万马,大地都在震动。

刚刚回拢的大军摆出了一个大概的圆形防御雏形,敌军就冲了过来。

前面的枪兵把长枪往地上一c,队形还在混乱之,犹如锯齿,左右的弓箭兵和弩箭兵也还呈弯曲的形状,还没有汇聚。

清军已经分出两翼骑兵,漫天的箭雨泼进了长枪兵的阵型里面,长枪兵当即倒下几十人,后面的刀盾兵刚刚冲到长枪兵队列里面,还在和长枪兵不是很明了的队形胶着的时候,清军已经挥舞着弯刀,长矛冲了过来。

两翼的骑兵s了一波箭雨,战马已经飞掠到了两翼的弓箭兵和弩箭兵前面几十米远,又是一波箭雨,弓箭兵和弩箭兵当即倒下了一二百人,有人零零散散的s出了一波箭雨,飞掠的清军骑兵,两翼各有十几个堕马,战马拖着死者的尸体,或者受伤的清军继续朝着两翼呈“ />

这时候炮兵还在展开阶段,只有一两门大炮已经装填完毕,发出了一两炮,炮弹擦着前面长枪兵的头顶,一头扎入了正面突击的清军骑兵队形。

当即有三四十名清军骑兵被一路横扫过去,战马倒地,肚破肠流,骑兵残肢断臂,嚎叫声令人心颤。

清军正面突击的骑兵撞上长枪的时候,战马猛地嘶鸣一声,悲痛的倒地,后面的骑兵继续冲击,跳过前面的骑兵,继续冲击长枪兵队列。

长枪兵后面迅速的拉开空档,然后结阵自保,刀盾手迅速的将盾牌顶在了头顶上,手里的刀向上挥了出去。

可以说这一波突击,第二野战旅损失惨重,尤其是前面的长枪兵,第一线的已经被舍弃,他们只能独自面对敌人后续冲来的骑兵。

第二线的长枪兵和刀盾手面前组织起防御,用仓促的战斗遏制敌人的进攻为后面的火枪兵争取时间。

当然他们的死亡或者他们的伤亡也不是白白损失的,他们也给敌人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敌人的骑兵冲破第二线的长枪兵和刀盾手并不完整的阵型的时候,后面的火枪兵已经严阵以待了。

随着一声号令一般的枪声,前面的长枪兵和刀盾兵迅速伏地身子,然后爆炒豆子一般的枪声响起。

子弹从他们头顶上飞过去,有的伤了他们,大多数则打在了明显身位比他们高的清军骑兵身上。

而两翼的弓箭兵和弩箭兵也迅速的得到附近的刀盾兵的支援,刀盾兵切进他们的阵型,用盾牌保护他们不受伤害,而用“ />

经过训练的火枪兵知道这个时候该怎么做,因为华夏军和这个时代的军队有一点不同,他们是会对各种情况进行推演和演习的,这从他们从新兵营毕业以后,进入华夏军行列就开始了,每一个月都有一次演习汇报,针对各种战场突发情况,每一个营的百户,把总以上的军官都必须学习和掌握,否则考核不过,下去担任总旗和小兵。

于是两翼的企图包抄的清军弓骑兵悲剧了。

爆炒豆子一般的枪声在他们前进的路途上响起。

华夏军的阵型犹如波浪一样,泛起阵阵涟漪,在这阵阵涟漪之,以前演习的阵型,迅速被运用出来,很快适应这种情况的应对办法就出现了。

这都不需要锋无羽去调整什么。
首节 上一节 295/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