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251节


为了安慰郑成功,张强把郑鸿逵剩余的被俘人马和船只都交给了他带走,还有郑鸿逵的头颅。

而泉州府也被金华义军占领了。

这一战直接死亡的百姓多达一万人,受伤或者失踪的百姓多达三万人,战乱逃走的百姓多大五万人,商业停滞,府城内甚至于乡村的房屋损坏严重,流离失所的难民多达五十万人,在城门口被害的百姓多达一千多人,救下的百姓多达三千人。

而魏无忌也落下了一个屠夫将军的骂名,但魏无忌毫不在意,反而因为这样的骂名而高兴,这是荣誉称号啊。

接下来的几个月内随着商业重新恢复,随着人口流动,他的残暴之名流传到了大明各地,魏无忌的声望一下盖过了金华义军在大明的声望,所有人都知道金华义军有一个屠夫将军,有一些清军听到就瑟瑟发抖。

就在隆武命令张亮带着他那帮太监和幕僚启程往金华府而去,准备商量泉州府和潮州府的交接事宜的时候,萧飞带领的两个旅的金华义军在潮州府同渡江而来的马德功部清军激战,连绵不断的火力,排枪枪毙,大炮猛轰,步兵突击,弓箭兵和弩箭兵掩护突袭,骑兵营追击,打的清军饮恨江边,马德功部带领的一万清军汉军旗和两万收编的永历朝明军降兵,以及潮州府和广州府附近的地主豪绅们的家丁五千人马落花流水,只有不到一千人逃遁回广州府西岸。

堪称大捷,萧飞被命令驻防潮州府,策应西岸的广州府府城的胡奎和锋无羽部。

潮州府光复,漳州府光复,泉州府被收复,汀州府又是隆武行在所在,赣州府被三面包围,耿精忠虽然有退入赣州府的科尔沁蒙古人和喀尔喀蒙古人,还有退入赣州府的汉军旗清军,多达八万部队,却也不可奈何,因为苏观生和钱秉镫不时上前线,指挥隆武明军对其围剿。

有了张强的金华义军支援,隆武朝的前线总指挥黄友斌,张天禄等大将虽然一时无法拿下赣州府,但却*得清军不断派部队来增援赣州府,牵制了清军在东南的很多部队。

泉州府内,魏无忌派遣阮进去漳州府驻防,带领本部人马以及野战7旅。

然后开始恢复商业,修葺城墙,安置难民,打扫街道。

魏无忌既能管理民政,又能管理军队,因此周粥被调回金华府。

张强宣布他为浙江巡抚,全面接管浙江民政。

米林被从前线调回,继续担任军需长,管理金华义军全部军需物资以及粮食,金融。

朱大典则卸任所有职务,然后又被委派为总督府参赞,负责总督府财政收支和同外朝的外交。

相当于金华义军的大管家。

相比朱大有这个朱大典的家丁,朱大典更善于理财和管理,对于他的军事才能,张强只能说冷兵器和外交情况下,他还可以一战,但面对张强全面超越这个时代一个世纪的火器部队,朱大典的才能完全不足以去指挥任何一支部队,甚至连一支冷兵器部队都不可能胜任。

因此张强让朱大典当这个管家是绰绰有余,人家本来就是封建王朝为了培养高层官员,而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交际,声望,采方面独有特色,但在实际执行,他还是不够看。

也就是我党所说的务虚,所有的高层官员是需要务虚方面胜任的,而底层官员需要执行和创造力。

调整好以后,张强就在总督府迎来了张亮等人。

和张亮张强是很熟悉了。

没有太监的那种傲慢和自负,有的是一如既往的j诈和善于交际,善于谈判和妥协,这样的人去当个首相或者外交官很是不错。

“张公公此次前来有何见教啊?”张强笑眯眯的问道。

“给总督大人见礼了,受皇上委托,来和总督大人商谈一下关于泉州府和漳州府,以及潮州府的事宜,你看虽然大人派军队收回了这些地方,但地方政权管理,皇上觉得不应该让总督大人再专美,毕竟你是臣子,为皇上效力是应该的。”张亮昂起头,望着张强的眼睛道。

“呵呵,这没有什么,我马上安排人去交接,只是不知道这我军一走,三府的安全谁来管?”张强问道。

“这个皇上也有交代,三府的安全由金华义军管辖,也就说金华义军可以驻军在三府,军费由朝廷安排。”张亮道。

“这个差不多,既然这样,我就把大部分军队都撤回来,三府你可自认官员,然后管理之,不过——”张强低头沉吟。

“皇上也知道这有点不合理,但做臣子的要体谅皇上的难处,如今百废待兴,国未全复,因此大人如果需要补偿的话,皇上说了,只能是在名义上补偿你了。”说完,他从袖子拿出一张圣旨。

“浙江总督,忠勇伯张强接旨——”

张强站起来,拱手道:“臣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隆武年,浙江总督,忠勇伯张强,派遣大军与清军以及叛军,施福,郑鸿逵部激战泉州府,收回了泉州府,漳州府,且一路大军收复了潮州府,策应了广州府守军,因此累功戳升浙江总督张强为浙闽总督,下辖领地官员由朝廷派遣,安全防卫任务由浙闽总督张强派部队驻防,同时晋升忠勇伯张强为金华侯爵,赏赐玉带,玉佩,宝剑……”

洋洋洒洒念了一大堆,把张强和属下官员大封一番,人人有功,人人有官职。

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怨气1

事情圆满解决,可无论对谁,其实也不是很圆满的。

圆满解决是隆武和张强两个人的看法,而底下的人则不这么认为。

在新的一次总督府武官员会议上。

提督们坐在左边,知府们坐在右边,总督府的官员们坐在前排,而张强坐在主席台上,侧首左边一个单独的斜摆着的桌子边坐着朱大典,右边和朱大典正对着的是朱大有。

朱大有后边靠墙一排是侍从室的秀才们,他们分为两组,一组负责记载提督们的话语,一组负责记载知府们的话语,而张强和朱大典的发言则由朱大有负责记载。

会议一开始,就注定充满了火药味和怨气漫天的势头。

首先作为提督,作为武官之首,魏无忌就拍着桌子抱怨和隆武朝廷签订的合约辜负了万余牺牲的将士和百姓对于金华义军的信任。

魏无忌红着脸,怒吼着,“这些地方是金华义军打下来的,而最后交给了隆武朝廷来到官员管理,金华义军只有驻军的权利,无权干涉地方行政,而最终的军费需要金华义军出,而后续的关于隆武朝廷的军费和朝廷维持费用需要金华义军承担,这相当于是金华义军在养隆武朝廷,这很令人不解,大人,你能给个解释吗?”

而作为金华义军官之首的周粥则慢条斯理的接着魏无忌的话道:“是啊,大人,打下三府,我们花费了不少军费,这都耽搁了我们核心的三府,金华府,处州府,台州府的发展,以及对于宝市的建设进程,而且你将那些我们急需的水手和士兵们交给郑成功带走,我们的损失谁来弥补?”

朱大典其实对张强的决定没有什么意见的,作为一个新投靠的明军官员,他还是很谨慎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用眼睛的余光观察着自己金华义军的官员们,看着这些张强的心腹将领和官员们,他对于这帮从底层上来的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造出如此强大辉煌的成绩感到惊讶和不解,同时也带着学习的心态观察着他们,也想让自己从这次投靠获得利益。

“咚咚”张强敲了两下桌子,望着朱大典道:“朱大人,我们现在的财政情况如何?”

朱大典连忙道:“主公,1650年,也就是现在的隆武年,我们截至上个月为止,总共财政收入为一亿一千万两金华元,合计白银八千万两。
首节 上一节 251/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