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238节


到时候原先金华义军的核心金华府,台州府,处州府,将完全处在最精锐的部队的保护下,并且随时能出击打击敌人。

除了正在外面战斗的米林和魏无忌部,以及维持宁波府,舟山群岛的水师部队,其他的部队都在抽调精锐回金华府,然后编成新的部队。

由于新的部队没有整编完成,刚整编完成的部队野战1,2,3旅就得开赴前线,守卫台州府,处州府,以及前线衢州府和局势最为紧张的建宁府。

因此除了近卫1旅,三个整编完成的野战旅前几天已经被派往各地,执行配合守备任务。

隆武朝廷的危局越来越让人揪心,内斗官僚,犹如海鸥一般瑟瑟发抖的隆武南明官员一个个想着逃离刚刚稳定不到一年半的福建。

更加危机的是广州府被断开,只能通过水师进行对其补给和援助,但水师受到了郑鸿逵部队刁难和阻拦,江上还有葡萄牙人的战船在骚扰,陆上,两个汉奸孔有德,尚可喜的大军正在威胁着广州府。

还有永历朝廷的明军将领在清军的压力下,不少人,不少县城倒戈投降清军,广州府成为一座孤岛,南明飞地。

胡奎和锋无羽已经多次派人来求援,请示,是不是放弃广州府,广州府里面也是人心惶惶,知府和巡抚也是一日三惊,最近的一份报告说,巡抚准备投降清军,而知府准备借着坚城死守,为国尽忠,但巡抚手里有兵,知府手里没有兵,只有一些组织起来的青壮义军。

面对金华义军他们是一个敌视,一个拉拢,胡奎和锋无羽也不好做,他们想着撤出去,一了百了,大明的官员的狡诈对于性格直率的胡奎来说真是难以应付。

正在张强想着心事的时候,侍卫队长巴格雅鲁进来报告,“总督大人,朝廷派人来了,让我们出去迎接。”

张强翻了一下白眼,“谁这么大面子,需要我去迎接?”

张强的总督当地相当的充实而滋润,已经很久没有和隆武朝廷接触了,远离了尘嚣,没有那些迂腐的南明官员制约,张强可以放开手脚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造这片土地,他自己的领地。

“听说是几个太监,还有一些御林军,他们说他们是来宣旨的。”巴格雅鲁低头小声说道。

张强皱起了眉头,隆武应该不是那么莽撞的人,是不是被最近的局势逼得喘不过气来,他不知道自己和他的约定吗?

其实隆武朝廷不是没有攻击和说张强坏话的人,只是张强眼不见,心不烦,金声有时候会通过信件告诉他一些隆武朝廷里面那些新投来的官员对他的诽谤和攻击,很多人看着金华义军领地百姓安定,商业繁荣,还有那么多精锐的屡次打败清军的部队,想着过来接手,多次在朝堂上攻击他,但这些都被隆武隐晦的挡下了。

这些人甚至活动到了尤海波,贺锦那里,朱大有手里对内监视的情报人员早就把这些告诉了张强,但张强认为他们是跳梁小丑,不足为据,而贺锦和尤海波比较有眼识,每次发生南明官员暗地里面接触他们,想要利用他们扰乱张强的领地,挖张强墙角的事情,他们总是第一时间上书报告张强,为自己辩解,承认错误,因此张强从来没有追究过他们的错误。

这也不算错误,应该是人家赶紧撇清自己,表示对自己的忠心,所以张强放心的让他们经营着处州府,处州府的部队除了守备部队,还有一些完全冷兵器的部队属于贺锦直辖,尤海波管政,贺锦管军,相当于军分区司令,互相配合的很好。

“另外,大人,兵部尚书朱大典也来了,他说要先见你。”侍卫队长巴格雅鲁道。

(本章完)

第241章 让世界乱起来,隆武朝来人

朱大典来见自己,说起朱大典,张强就想起他女儿朱盼盼,还有朱盼盼的婢女仙翠。

婢女仙翠其实张强是很想念的,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总想有个女人,别的穿越者都是后宫满满,美女纷纷不要脸的往身上扑。

而自己不知道怎么的,没有美女缘,遇到个朱盼盼,一看就是个李冰冰级别的美女,却冷艳让人难以接近,而且和自己有着矛盾。

她总是想着自己的父亲被张强控制,自己流落在外,孤苦伶仃,只有婢女陪着的艰苦可怜的日子,对张强可以说是恨透了。

朱大典估计也有心结,但他不可能知道,因为对于他来说,就像是梦游一样,期间发生的事情不可能想起来,只是后来女人和身边人讲述以后,他才知道,开头还很生气,但后来面对南明的局势,面对金华义军越战越强,现在终于成了气候,他也不得不换个思想考虑了。

贪官之所以能上升到高位,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谈,还有他们有自知之明,什么时候都能适应变化,并且懂得妥协,要不然像一些愣头青的官员,估计走不到高位就气死,或者被害死了。

朱大典屡次出任知府,巡抚,大学士,兵部侍郎,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内阁大学士,而且历尽崇祯大明,弘光南明,鲁王鲁监国朝廷,隆武朝廷,并且还有永历朝廷屡次找他,难道他们不知道他贪吗?难道他的名声并不好吗?

都知道,可他还打过仗,打过洋人,打过起义军,打过流寇,甚至同清军作战,虽然战果前期不多,后期是屡战屡败,但总有亮点,因此他是一个很有才的人,很能干的能员,所以那个朝廷都想要。

其实张强也在考虑朱大典这个人,到底是接受还是不接受。

情况很明确,以前自己是靠着控制他起家的,后来他在隆武朝廷里面也是和自己多有呼应,并且在隆武朝廷里面替自己处理一些隆武朝廷里面其他人的攻击和诽谤,甚至贪婪的想要夺取自己基业的南明官员。

自己刚刚在金华府一府站稳脚跟,台州府还不太安定的时候,是需要他的支持的,哪怕是打下了处州府,如果隆武朝廷和自己起隔阂,来攻打自己,那么对于自己的发展来说是多有不利的,那时候金声还在自己这里替自己处理政务,还没有到隆武朝廷供职吏部尚书,隆武朝廷里面就一个朱大典。

如果自己和隆武朝廷起摩擦,那么得到好处的是清军,自己和隆武朝廷,一个刚站稳脚跟,一个还没有站稳脚跟,对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没有朱大典的周旋,他将应付起来十分吃力。

看看金声桓,那时候隆武还刚刚被郑芝龙和郑鸿逵,张国维等拥立为帝,在绍兴府建立朝廷,后来被迫远走福州登基,鲁监国鲁王和隆武唐王,两个连脚跟都没有站稳的人就互相攻歼。

归于鲁监国鲁王部队金声桓,李有德部被隆武朝廷杀的大败,投靠了清军,削弱了鲁王的实力,同时结果是隆武自己也差点被李成栋,博洛贝勒,刘良佐等人杀死在汀州府。

被自己远涉千里救走以后,在福州府重新崛起的隆武朝廷那时候要依靠自己。

等自己将被俘的三四万明军降兵,以及汉军旗降兵交给隆武朝廷,隆武朝廷获得自己的武力以后,就开始不听自己的了,多次制造摩擦,苏观生,钱秉镫等人还多次想要收回自己的总督官位,上窜下跳的,要不是有朱大典兜着,隆武一个人还应付不了那些官员。

因为他毕竟是一个旗帜,一个旗号,那些官员有别的选择,闹腾着想要自立的桂王,退避福州,厦门的鲁王,鲁监国,还是大家都正统选择,隆武为了把持朝廷,不得不对这些官员小心应付,有时候即便知道不对,也得附和着这些官员。

等收服了一些官员,培养了心腹以后,隆武感到权柄在握,才说话硬气起来,坚决要把行在搬到汀州府前线的就是他的意思。

受到彬州府,饶州府,吉安府,赣州府,三面包围的汀州府是不安全的,泉州府多安全,当时还有张强派遣的萧飞带领的强军护卫。

身后虽然郑彩阳奉阴违,一边在他这里讨好,一边想着控制鲁监国朝廷,旁边有郑鸿逵策应,虽然郑鸿逵摇摆不定,想法和郑芝龙一个德行,想要当个总督,想要在陆地上拥有更多的实力,可怎么说他也处在明军的强大兵力保护之下,可他在隐忍一段时间以后,还是搬到了汀州府前线。

这时候,胡奎,撤到了广州府,赣州府收复了,漳州府收复了,萧飞被调整到正面对敌清军,因为张强要铲除郑彩,正面对敌清军的金华义军的保护带削弱了。

说远了,总之朱大典和金声的配合是张强能安心发展,不用受到隆武朝廷敌视自己的南明官员骚扰的功臣,尤其是一直名声在外,身在高位的朱大典的保护。

在这样的考虑下,张强决定见朱大典,他估计朱大典是来找他保护的,隆武朝廷现在形势危急,很多官员都想着另投他处。

而和张强有关系的朱大典,当然选择张强了。
首节 上一节 238/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