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第596节


曹操征讨关中,便让国渊任居府长史,总管留守事宜。田银、苏伯在河间谋反,田银等人被打败,余党人数不少,接律都当伏法,国渊认为这些人不是首恶分子,请求不对他们执行死刑。曹操听从了他的意见,依赖国渊这个建议得到活命的有一千多人。写战胜贼兵的文书,旧例往往夸大,以一为十,到了国渊上报斩杀首级数量的时候,实有多少就报多少。曹操询问原因,国渊说:“征讨境外敌寇时,多报斩首捕获士兵数量,是想要夸大战绩,用意在于显示给百姓去看、去听。而河间在我国境之内,田银等人叛逆,虽然制胜有功,但我私下里仍为这事感到耻辱。”曹操很高兴,提升国渊为魏郡太守。

当时有人写匿名信讽刺朝政,曹操痛恨这种举动,很想知道写信人是谁。国渊请示把原信留下,而不把它宣传泄露出去。那封信很多地方引用了《二京赋》的内容,国渊敕令功曹说:“这个郡本来很大,现在虽是首都,却少有喜好学问的人。你选择聪明有知识的年轻人,我想派他们去拜师学习。”功曹选派了三个,国渊在派遣前先召见了他们,教训说:“你们学习的东西还不广泛,《二京赋》是博学多识的书,世上人忽略了它,很少有能讲解它的老师,你们可以去找寻能读懂它的人,向他请教。”又秘密地告诉他们自己的真实意图。花了十来天时间就找到了能读《二京赋》的人,三人就去拜师,官吏趁机请那个人写了一纸笺书,与那封信一比较,看出与写信的人是同工种笔迹,随即把那人拘捕审问,得到了全部事实真相,旋即国渊升为太仆。

国渊虽然位居列卿,但是仍穿布衣吃素食,把俸禄赏赐都分给亲朋故旧,自己保持着谦恭节俭。

吕布便征辟国渊为大司马府掾属,让国渊跟随自己身边三个月,接受思想整风三个月,才委任国渊为辽州典农中郎将,负责辽州的屯田事宜。

国渊办事能力很强,他先向韩浩、常林、石韬等前辈学习,学通了以后,到辽州后开始推广种子优选法,牲畜优良配种法,又将工部发明出来的曲犁在辽州推广开来,取代了直犁,他又对水车加以改进,使更多的旱田变为水田,亩产得以增加,并大量制作水碓,用水力带动石碓舂米,比以前用柱臼或脚踏石碓舂米,省力,而且效率要高。

因为辽州是肥沃的黑土地,国渊带领中原迁移过来的民众积极地开拓荒地,使得原来多是荒野的辽州开始富饶起来,多年后,成了大汉一个稳固的粮仓。

护乌桓中郎将田豫向吕布荐举了一个人,幽州涿郡容城人孙礼,说此人刚毅而又有勇略。

在历史上,田豫是曹魏北方防御的屏障,伐鲜卑,伐乌丸,伐辽东,田豫可谓战功卓着,于此同时,他精心训练幽州兵和投降的异族骑兵,每年向国家提供一大批精兵和战马,是魏国兵员最主要的输出地,在西线和南线作战的最骁勇善战的兵马都来自幽州。不过,田豫性情孤傲,与他人很少来往,朝廷给他的赏赐都分发给部下将士。每次胡人给他个人送来礼品,都登记好收入官府,从不拿到家里,因此他家中常常贫困。正因如此,他没有金钱疏通和上级的关系,所以一直得不到晋升,以至于不显于册。

吕布非常器重田豫,准备将以后的北方防御都交给他,所以对他荐举的人才也大为青眼,何况孙礼本来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良将。

孙礼虽然年少有名,却没有出仕,等到曹操平定幽州后,征召孙礼为司空军谋掾。

后来鲁国的山中有几百贼寇,凭借险固地势,扰民作害,孙礼于是被调任为鲁国相国,到任后,孙礼拿出官府的钱财和谷物,发动官吏和百姓,悬赏贼寇的脑袋,招纳归降的人,再让他们回去刺探情况,鲁国不久就恢复了太平。

此后,孙礼跟从大司马曹休在夹石征讨东吴军队,孙礼劝谏曹休不要恋战,曹休不听而以失败告终。

魏明帝曹叡刚开始修建宫殿时,节气不调和,全国粮食歉收。孙礼力争,免除百姓的劳役,明帝下诏书说:“采纳正直的进言,迅速遣送百姓去从事农业生产。”此时李惠是修建宫殿的监工,他又上奏表要求将修建宫殿的百姓再留一日,等宫殿完成再说。孙礼直接来到修建工地,不再上奏表请示,口称明帝已下诏书免去百姓的劳役,让他们回去。魏明帝曹叡认为孙礼的意图很不寻常,所以没有责罚他。

魏明帝曹叡在大石山狩猎,有一只老虎跑到他的车子旁,孙礼便扔掉鞭子下马,想挥剑斩杀老虎,魏明帝曹叡下令让他上马。

魏明帝曹叡临死之时,任命曹爽为大将军,认为还应该有良将来辅佐,又让曹爽在病床边接受遗诏,任命孙礼为大将军长史,加授散骑常侍。孙礼为人诚信磊落,刚直不阿,曹爽认为他来辅佐自己多有不利,就让孙礼改任扬州刺史,加授伏波将军,赐给关内侯的爵位。东吴大将全琮率领几万军队侵犯骚扰,此时州里的兵士有的在体假,有的已派遣出去,留下来没多少人。孙礼亲自率领卫兵抵御,在芍陂与全琮交战,从早晨打到晚上,将士死伤过半。孙礼在兵刃中冲锋陷阵,战马多次被刺伤,他依然手执战鼓,奋不顾身,直至敌人退兵,皇帝下诏书慰劳,赏赐绢七百匹。孙礼为死于这场战事的将士们举行祭祀,集众举哀悼念,他抑制不住心中的悲伤,失声痛哭,又把绢全部分给战死将士的家人,没有给自己一点。

此后,孙礼却依附于司马氏,所行有失偏薄,让吕布有些失望。

第729章 高堂隆和温恢

吕布先征辟孙礼为大司空掾属,让他跟随自己,接受思想整风半年。

凡是历史上有依附司马氏的劣迹的,都要接受半年的思想整风,将他们头脑里的世家统治的毒瘤彻底灭绝,吕布才肯放心让他们出任一方。

孙礼现年不过十七岁,先在吕布的近卫师教导旅里兼任队长,待积累一些功劳后,再行擢升。

孙礼为吕布大司空掾属时,遇到了同郡人卢毓,这两个少年虽是同乡,却不知何故,如同历史上记载一样,互相看不顺眼,关系相处得极其不融洽。

自从太傅卢植死后,卢毓便养在吕布府中,名为师弟,吕布实际上待他如义子一样,卢毓现年不过十三四岁,已经少年老成,通达事理,处事果断,有名臣之风,吕布便依照师父卢植的吩咐,努力培养卢毓,以期他将来能重整范阳卢氏并发扬光大。

卢毓和孙礼的不睦,吕布看在眼里,并不阻拦。

文官、武官之间的矛盾,各个地域派系之间的矛盾,在吕布军中,同样存在,若不是影响极大,吕布对下属的团结与否一向不大看重,因为文武官员交情过密,容易架空上司,吕布忌惮还来不及,根本没心情去帮他们调和。但吕布同样颁下严令,责令不准因为私人矛盾而影响大事,否则以军法处置。

在讨伐曹操时,吕布擒获了兖州从事薛悌,薛悌后来投效吕布,做了吕布大司马掾属三个月后,便以他的才干得到吕布重新的认知,吕布任命他为琅邪太守兼青州副参军,协助于禁、臧霸对付东海郡的刘备。

也在同一时间里,跟薛悌齐名的济阴人王思、郤嘉也都在曹操军中被生擒,这两人在吕布的教导旅里做大司马掾属数月后,做了两个边郡的太守,同时领边军的参军之职,他们跟薛悌一样,外儒内法,治政能吏。

薛悌在琅邪郡任太守不多日,便举荐了一人,青州泰山郡平阳县人高堂隆。

说也奇怪,高堂隆此人在历史上便跟薛悌有渊源。

高堂隆是复姓高堂名隆,乃是鲁国人高堂生的后代。高堂隆在少年时为诸生,被泰山太守薛悌任命为督邮。当时郡里的督军和薛悌争强,直呼薛悌名而训斥他。高堂隆按剑怒斥督军说:“从前鲁定公受到侮辱,孔子登上高阶;赵王弹奏秦筝,蔺相如奉瓦缶让秦王演奏,当着臣下面而直称君名,按礼仪该责罚你。”督军大惊失色,薛悌也赶紧制止。后来,高堂隆辞职,至济南避难。

建安十八年,高堂隆被曹操任命为丞相军议掾,后来担任历城侯曹徽的文学,转任为曹徽的国相。曹操去世时,曹徽不但哀痛,反而四处游猎。高堂隆严厉劝谏,尽到了职责。

黄初中,担任堂阳长,后为平原王曹睿太傅。曹睿即位,任命高堂隆为给事中、博士、驸马都尉。明帝登基伊始,群臣认为应该大摆筵宴。高堂隆说:“唐尧、虞舜有极静之癖,殷高宗有不言之癖,因此德行深厚,光被四海。”认为不宜大摆筵宴。明帝敬重地采纳了他的意见,后任陈留太守。牧民酉牧,七十多岁,有品行,高堂隆召其为计曹掾,明帝赏识他,特别又任命为郎中,以为显宠。后高堂隆任散骑常侍,赐爵关内侯。

明帝大肆修筑宫殿,雕饰观阁,大耗人力,又有天灾人祸屡次出现,高堂隆上疏劝谏,言辞急切,魏明帝曹叡审阅奏书后,对中书监、中书令说:“看了高堂隆的奏书,使我感到畏惧不已。”

当时国家多有征伐之事,刑法苛刻,高堂隆认为当务之急应是推行礼乐,崇叙明堂,修三雍、大射、养老,营建郊庙,尊重儒士,推举隐逸之人,制定各种礼仪,修改正朔,变换朝服颜色,提倡孝悌之道,崇尚节俭,然后准备礼仪,实行封禅,就可以不发生战争就一统天下。明帝听从他的建议,将青龙五年春三月改为景初元年孟夏四月,朝服改为黄色,宗庙祭品尚白,按地正建丑,以农历十二月为正月。

后来高堂隆得病很重,无法写字,只能口述奏书,大致内容是:“上苍曾发出警告宫里燕子巢穴中发现有一双怪鸟全身艳红,这是帝国最大的奇闻趣事,应该严防猛鹰飞扬的官僚,以免祸起萧墙。我个人建议,最好让诸王在封地内建立军队,像棋子一样在全国星罗棋布,分布在全国重镇,拱卫皇室保护中央,维护首都所在的京畿。”

虽然高堂隆出的主意有失偏薄,但他对世局的洞察非常了得,他是在委婉地让曹叡警惕司马懿,可曹叡却没有听进去,托孤于司马懿,致使后来曹魏被司马氏取代。

高堂隆此人并无多少治政之才,但生性刚直,敢于直谏,吕布让他在大司马掾属上待过几个月后,便转作侍御史,为御史台属官,随后派去各地监督官吏,为遏制世家官吏贪腐颇为尽力。

此后,凉州刺史郭缊推荐一人,乃太原人温恢。

温恢的父亲名叫温恕,曾担任东汉涿郡太守。温恕去世时,温恢才只有十五岁,他随队护送父亲遗体回乡后,家中薄有积财,可是温恢却认为,当今世态已乱,苟且为一方富户又有何用,于是把家财一朝散尽,以赈济乡党宗族中有需要的人,此举令州里乡人甚为称道。

吕布征辟温恢为大司马掾,知道他通晓军事,三个月后,又让他行旅参军之职,此后又擢升至师参、军参之职,掌管军中刑法,吕布这样的委任,是跟温恢历史上的表现相对应的。

历史上,温恢察举孝廉科入第,担任廪丘县长,再历任鄢陵、广川县令,以及彭城、鲁国相,每次司职的表现,都相当出色,备受各方欣赏。后来温恢出任丞相主簿,在曹操身边为官,深受重用。

温恢以丞相主簿的身份兼刺奸一职,掌管军中罪法。一次,司空军谋掾孙礼为报答同乡人马台曾救护其母亲的恩德,在马台因被事件牵连而将要接受死刑时,私下以职权引令马台逃狱。事后孙礼自己却不肯就此畏罪逃亡,而是直接向温恢自首。温恢在了解过事情始末之后,认为孙礼所为是义举,于是把整个事件告诉曹操,最后孙礼与马台均获得减免死罪。

当时扬州是与孙权势力范围接壤的前线,屡有战事,扬州又是曹军粮仓,又与孙吴对垒,非睿智心腹之臣不能委以此任,曹操因此让温恢外任扬州刺史。赴任前,曹操对其说:“我非常希望能把你留在我的身边协助理事,可是丞相府的事务实在不及治理扬州的事务来得重要。”曹操又派蒋济为温恢的副手。蒋济以前担任过扬州别驾,当时担任丹杨太守,于是曹操便让蒋济再次到扬州任职别驾,辅助温恢。

另一方面,曹操又遣人向镇守扬州附近地界的张辽、乐进等人告谕:“扬州刺史温恢是一个通晓军事的人,你们凡事都要与他共同进行商议。”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率兵攻打合肥。温恢一方面屯军守备,另一方面又向兖州刺史裴潜说:“此处虽有敌军入寇,然而却毫不足惧,我反而忧虑任征南将军曹仁那里会有不测。如今江水高涨,曹仁的部队是深入敌方缺乏后援的孤军,没有做出长期的防备。一向以骁锐闻名的关羽如果乘着水势上升之利进军,一定是个祸患。”结果关羽果然乘时进攻樊城,令曹仁军队陷入苦战。

当时曹操以朝廷的名义下诏征召裴潜及豫州刺史吕贡等引军赴令,裴潜以为只是这只是一般的召集,于是在收到诏令后只是慢慢地整军。温恢见裴潜毫不知情,便跟他密谈说:“从现在的状况观察,必然是丞相知道襄阳一带军情告急,想要你们立刻引军前往支援了。之所以不下令紧急召集,只是不想让其它地方的守军都受到惊扰动摇而已。此数日内你必然会收到密书催促你立即进军,而张辽等大将亦将会收到召集令。张辽他们久从主公,必定知晓主公的深意,届时如果他们的军队比你们这些早已收到诏令者更早赶赴战场的话,你必定要受到责罚!”裴潜听从了温恢之言,立刻留下辎重,下令军队以轻装快速出发。不久后,裴潜果然收到紧急召集的密书,而张辽等人亦果然也被征召,尽如温恢所预料的情况一样。
首节 上一节 596/7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辛亥大军阀

下一篇:舌尖上的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