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第573节


秦谊一行人下了山,便来到一个玛雅人的城邦,那个城邦名叫蒂卡尔,玛雅人有数十个城邦,这个是美洲玛雅人最大的城邦,秦谊被面前的奇观给惊呆了,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建筑。

那里耸立着一座用土筑成的九层圆形祭坛,高十丈,周边各宽二十丈多,周长八十丈左右,最高一层建有一座两丈高的方形坛庙,塔的四周各有九十一级各阶,所有的台阶加上顶层正好是玛雅人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台阶的两侧宽达三尺的边墙,北边墙下端,有一个带羽行的大蛇头石刻,蛇头高五尺,长达六尺,宽三尺,蛇嘴里吐出一条大舌头,颇为独特。这个建筑正是玛雅人的金字塔!

秦谊到达玛雅人城邦时,恰逢秋分,这一天的下午,太阳开始西下的时候,北边墙受到阳光照射的部分,从上到下由笔直逐渐变成波浪形,直到蛇头,宛如一条巨蟒从塔顶向下爬行,由于阳光照射的关系,蛇身有七个等腰三角形排列成行,正好像蟒背的花纹,随着太阳西落,蛇影渐渐消失,这个幻象持续了一个半时辰。当金字塔出同蛇影奇观的时候,玛雅人就欢聚在一起,高歌起舞,庆祝这位羽毛蛇神的降临。

再看金字塔四周的建筑,无论是城墙,还是宫殿,还是墓冢,都是用割好的白石头砌成的。

秦谊感到很奇怪,因为根本没看到玛雅人使用任何金属器具,完全是使用燧石做成的斧头,而且玛雅人也不会使用有轮的车子,那他们是如何砌成这么宏伟的建筑的呢?

虽然大汉民众修造了比这玛雅金字塔还要雄伟还要让人叹为观止的万里长城,可汉人比玛雅人多出很多倍,工具也比他们发达很多,也懂得利用器械省力。

秦谊百思不得其解,问当地玛雅人,都把这当成秘密,并不告诉秦谊。

玛雅人还有一套类似于甲骨文的象形文字系统和非常精密的历法及天文体系,玛雅人使用野生无花果树树皮内层造纸,并将他们的象形文字书写于这种纸做的书籍上,他们也发展出繁复而优美的雕刻和浮雕传统。秦谊猛然看过去,玛雅人文化跟大汉文化真有些许相似。

当秦谊拿到红薯、马铃薯、玉米,就想返程回去,却被玛雅人的一个传说给吸引住了,玛雅人说南边数千里外的密林有大量黄金宝藏,玛雅人探寻了数百年,得到了许多黄金,在金字塔里筑成了金色的神像。

跟着秦谊来的水兵、渔夫、奴仆们在金字塔里看到了金光闪闪的神像,就动了歪心思,想要把这些神像夺走,可这个蒂卡尔城邦周边有二十几万玛雅人,他们跟周围部落连年战争,也有二万多精干士卒,秦谊不敢妄动刀兵,就怕被玛雅人包围,连家都回不去,便只得领着麾下那三千贪财心切的家伙,在一个玛雅向导的带领下,前去南美洲的热带森林探询黄金。

当他们到达秘鲁时,秦谊感染了疟疾,迅速地,有一半人都感染了疟疾,冷时如入冰窖,热时似进烤炉,当地的印第安人看在他们带来的精美丝绸的份上,给了他们一种医治疟疾有特效的树皮,煎服下去,很快地,他们的疟疾就全好了。

秦谊以为这树是宝贝,便取来那树的种子,珍藏起来,准备带回大汉。

秦谊不知道,治疗他这病的树便是历史上很有名的“金鸡纳”树,这树移植到欧洲后,欧洲科学家经过对这种树皮的精心研究,发明了闻名世界的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金鸡纳霜。

公元1692年冬,康熙皇帝颁旨,谕在广东传教的洪若翰等两位神父星夜返京。距紫禁城还有好几里地,神父发现,皇帝侍卫和在京神父已在迎接他。原来,皇帝病了,疟疾。御医用药后,效果不佳,仍高烧不退。

这时候,有一传教士告诉康熙:有一种树叫金鸡纳树,树皮中可提制出一种生物碱,白色,结晶,味苦,因此叫金鸡纳霜,是疟疾克星,皇上真有福气,正在广东传教的两位传教士刚刚收到从法国寄来的整整一斤金鸡纳霜。康熙即刻颁旨,洪若翰等两位神父立刻把药带入京师。

御医坚决反对皇帝服用西药,天下有什么药能比咱们的中药锅子更保险,更有疗效?再说,这些传教士不是郎中,他们懂什么?

康熙震怒了:不让吃西药,中药又吃不好,你们说怎么办?康熙生气了,不顾御医阻拦,颁旨让进宫的疟疾病人服用金鸡纳霜。一个个奄奄待毙的病人,服药后第二天便脱离危险。

康熙立刻命令把金鸡纳霜拿来,毫不犹豫地喝了下去。高烧终于退了,康熙仍不相信会这样容易,他等待着那该死的热度再次袭来,一天一夜过去了,皇帝平安无事。宫廷里一片欢腾。

康熙皇帝即刻向传教士们传旨,说金鸡纳霜可以引进中国,传教士们虔诚地说:这一切都归功于上帝,是上帝对中国皇帝的恩宠。康熙颁旨,即日起,允许西方传教士在北京传教。他让内侍取出紫禁城内所有房屋图,亲自挑选了最大最方便的一幢,赏给传教士们居住。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往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终于用西方医学的敲门砖,在森严的紫禁城墙上打开了一道传播宗教的缺口。

秦谊留着一群人带着之前搜寻好的作物,继续往亚马逊雨林里行进,要找寻里面的黄金宝藏。

有一天,秦谊看到有一群玛雅儿童把树上流出而凝固成的乳胶捏成胶球,往地上一抛,蹦得很高,那群儿童就用那树上乳胶捏成的胶球来做游戏。

秦谊这些天看了很多稀奇的作物,养成了一种特别敏感的直觉,就像那颗能治疟疾的树一样,虽然吕布没有交待秦谊带回去,秦谊还是把这种树种带了回去,秦谊也把这流出奇怪粘液的树种带了回去。

秦谊不知道,他带回去的这种树便是橡胶树,而在他在亚马逊雨林发现的橡胶树,是世界上最好的橡胶树,虽然世界上有2000多种植物可生产天然橡胶,但大规模推广种植的主要是巴西橡胶树。

亚马逊雨林里不仅有巨蟒、食人鱼,还有食人部落,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秦谊一行人在亚马逊雨林里折损了七八百人,也没有找到黄金宝藏,只得饮恨而回,在这雨林里他们来回折腾了两个多月,本来随身带着的许多作物种子都丢失了,特别是连玉米、红薯、马铃薯也丢了,只得返回原来的地方寻找。

等他们回到原来的地方,却正逢那些印第安人把作物种下去,现在部落里面的粮食只够印第安人吃,不可能供给秦谊带回大汉,秦谊只好等待这些作物丰收。

他们在等待这些作物的成熟时,闲着无聊,一边上山打猎贴补伙食,一边在海边修补船只,又采伐山中巨木造船,几个月过去了,那些作物都丰收了,船只也都造好了。

秦谊船队回去时,经历了几次有惊无险的风暴,顺利返回冀州天津港。

当吕布得知,秦谊还将巴西橡胶树带回来了,大喜过望,因为只有他知道巴西橡胶树的价值。

巴西橡胶具有产量高、质量好、经济寿命长、采胶容易、胶乳再生快等优点,为世界上大规模种植产胶树种,其树皮所产胶乳经加工制成的天然橡胶,是异戊二烯的高分子聚合物。

橡胶能制成七万多种制品,和钢铁、石油、煤炭合称四大重要工业原料,又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天然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绝缘性、强伸性,也有较好的防水性、气密性和耐磨性,主要用于制造飞机、汽车等运载工具的轮胎。

虽然巴西橡胶树喜高温、高湿、静风、沃土,主要种植在东南亚等低纬度地区,受自然条件制约,中国仅海南、广东、云南等地气候条件可以种植,但可以预想到的未来,当天然橡胶有了硫化技术,又发明了充气轮胎后,天然橡胶会对世界造成多么大的影响,至少吕布的四轮马车不用再用木轮艰难地行进了,行军速度能极大地提高,世界格局也必将因此而改变。

第699章 发展烟草业

当秦谊把美洲的三十多种作物带回大汉,吕布知道,更艰苦的事情还在后头,如何把这些作物培育好,让它能够顺利地在一个新环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其实是很难的事情,吕布隐约记得,这些作物中有好几个都是经过了好多次改良才成了后世的样子。

吕布除了让冀州典农中郎将任峻负责一部分作物的培育之外,还让现在著名的农学家石韬、常林一起加入负责所有农作物的培育,举凡玉米、番薯、马铃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菠萝、豆薯、木薯、菜豆、利马豆、西洋苹果、番荔枝、番石榴、油梨、腰果、可可、西洋参、番木瓜、陆地棉,都交给石韬、常林、任峻三人负责,开始在冀州、朔州、青州择地培育。

这些作物里面重点是玉米、番薯、马铃薯这三个高产作物,其次是辣椒、花生、番茄、南瓜、向日葵,至于其他的培育成功与否都无关紧要。

玉米、番薯、土豆虽然产量高,但这三种作物各有各的缺点,玉米并不怎么耐旱,并在良田内种植产量不及稻米,番薯与土豆则消耗土壤肥力,不如大豆有固肥作用,所以它们不能喧宾夺主,抢了水稻、小麦的主粮地位,也不能跟大豆竞争。

玉米、红薯、马铃薯的种植还有个惨痛的教训,清朝时期,这些高产农作物在云贵一带的山区广泛种植,虽然使得云贵一带的人口增长率远高于中原,但云贵半山区、山区的植被随玉米、马铃薯的推广逐渐减少,地面覆盖变成农作物后,地表土壤的附着力和凝聚力大大降低,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河道淤塞,田亩荒废,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反而受到极大影响,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吸取和借鉴。

所以吕布严格要求下去,这三种作物虽然多要在山区种植,但也要注重山区植被,不能大量开伐山林做田地,基本上要做到一块地三分草地、三分林地、四分田,严格控制山区的森林覆盖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这个是关乎子孙万代的大事情,不可掉以轻心。

石韬、任峻、常林三人尽心竭力,将玉米、马铃薯、红薯培育出高产、优质且生育期适中的优良品种,同时又发展出了玉米、马铃薯、红薯的套种技术。

这三人又研究出一套提高玉米、马铃薯、红薯的耕作经验。

马铃薯播种前先要整地,要求细、匀、松,创造深厚疏松的土壤条件,然后用加工过的农家肥作为基肥,撒施并及时均匀翻入土中。

玉米采用软盘育苗移栽,三月底播种育苗,四月中旬移栽,玉米的田间培管要多施肥,一是早施壮秆肥,二是重施穗肥,三是补施粒肥,四是病虫害防治。

红薯四月上旬育苗,五月底至六月中旬栽插,红薯田间培管,一是查苗补蔸,栽插五天后即应查苗,发现缺苗及时补插,补后浇水、遮阴,促进早成活,活蔸后追施偏心肥,促使小苗快发,平衡生长;二是中耕培土,栽插后十天后进行第一次中耕,清除杂草,疏通土沟,在封垄前结束中耕,中耕的深度要酌情而定,原则是早期宜深,后期宜浅,每次中耕都要结合培土,特别对被雨水冲刷的薯垄要重新壅土,以利于根系伸展,防止露薯,然后再进行合理施肥。

在这些农学家的带领下,各地建设兵团种植这些作物都相继得到高产,然后顺利推广到所有农户。

大汉自此以后,不再有缺粮的困扰,吕布兵精粮足,便可以从容地南征北战。
首节 上一节 573/7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辛亥大军阀

下一篇:舌尖上的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