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第528节


素利感到面前一道红色闪电在眼前飞驰而过,脖颈猛然一凉,人头已然落地。

吕布用方天画戟挑起素利的人头,厉声大喝道:“素利已死,降者免死!”

素利死后,东部鲜卑再无反抗之兵,要么溃逃,要么跪地投降。

吕布命田豫部受降,自己继续领兵追杀鲜卑溃兵,一直追到大鲜卑山下,跟赵云、阎行回合。

赵云、阎行汇报了此次包抄东部鲜卑部落后方的战果:“破鲜卑部落七十六个,俘虏鲜卑人十七万六千人,解救汉人奴隶六万四千余人,已经将鲜卑人的兵器战马发放给汉人奴隶,让他们看管那些鲜卑俘虏!”

吕布赞赏地拍了拍赵云、阎行的肩膀:“干得好!”

赵云、阎行躬身谢道:“若不是主公在前方牵引敌军主力,我们二人焉能成此大功,主公大智大勇,胆略超人,末将钦服!”

吕布摆手笑道:“莫要拍我马屁!越过大鲜卑山逃走的鲜卑人有多少?逃去丁零、扶余的有多少?你们心中可曾有数?”

赵云对此早有准备:“末将已经审问过这些部落留在后方的重要人物,得知东部鲜卑原有部落九十二个,部众四十二万人,之前被田畴、田豫两位将军全歼四万人马,现在他们的十万大军又被主公歼灭,又被我们俘虏了十七万六千余人,逃走的大约有十万人,其中逃入大鲜卑山的最多有四万多人,逃去扶余的有三万多人,逃去丁零的有两万多人。”

吕布稍微想了一下,对郭嘉吩咐道:“传令给阎志、宇文思,让他们跟扶余、丁零人洽商,有俘虏一名鲜卑人送来者,赏一金。”

郭嘉嘿嘿一笑道:“鲜卑人命贱,根本不值一金,这样吧,让他们跟扶余、丁零贵族秘密洽商,一颗神仙丹或一颗忘忧丹可换一个鲜卑人!”

吕布点头笑道:“我们迟早还是要对这些异族用兵,最好让他们的上层贵族都能服用我们的圣药,方便我们日后用兵。”

郭嘉又请示道:“主公,该如何跟扶罗韩、蹋顿分配战利品?”

吕布稍微想了一下,冷森一笑道:“蹋顿是乌桓的单于,就不适合把鲜卑俘虏分给他,就按照他们歼灭、俘虏鲜卑的人数,双倍地给予他们牛羊,另外再从缴获的金银里面发出一万金以我名义赐给蹋顿!至于扶罗韩,我们还需要他来遏制西部鲜卑的发展,暂时不好向他动武,那就这样把鲜卑里面的老弱病残给他,以此跟他交换他所俘虏到的所有伤残青壮,另外按照蹋顿的标准给予他牛羊、金银。”

郭嘉笑着补充道:“主公,属下以为,这次俘虏到的东部鲜卑育龄妇女,可以把那些貌丑的交给扶罗韩,貌美的除了封赏给那些忠勇将士之外,最好分给这次汉人奴隶里面的青壮以安抚他们!”

吕布笑着点点头:“奉孝,你这主意很好,便以此行事。”

郭嘉又献策道:“主公,您还记得吗?我们之前曾商议过,要以这大漠草原为我们中央军的牧场,现在机会到了,东部鲜卑已经击溃,从这鲜卑山到边塞之间的水草丰美所在,我们都要把它列为我们中央军的牧场,然后择险要处建城,不出五年,便可彻底将这方圆千里之地彻底掌控。”

吕布赞赏了郭嘉这个计策,命冀州、幽州、并州召集所有愿意出塞放牧、屯田的单身男子或家庭,前来东部鲜卑原来的地盘放牧,由护鲜卑校尉田畴领本部人马管辖,此地设为莫州,建立莫州建设兵团,开始大规模的放牧和小规模的屯田。

吕布又效仿霍去病封狼居胥的佳话,在大鲜卑山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然后勒石记功,随后凯旋而归。

第648章 祖先

大草原上现在值得忧虑的是,西部鲜卑重新又崛起了。

因中部鲜卑慕容部落的首领慕容白被阎行、田豫击杀,中部鲜卑单于扶罗韩无能,没有及时收编慕容部落,致使慕容部落七八万族人都逃往西部鲜卑那里,宇文莫那的宇文部落里面的三四万部众也越过丁零人的领地逃往西部鲜卑那里,再加上其他中部、东部鲜卑的一些小部落慑于吕布的威胁,逃往西部鲜卑那里,现在的西部鲜卑重新崛起,现在有牧民将近四十万,控弦之士七八万。

不过由于西部鲜卑之前屡次被吕布击败,暂时没有信心出击,还窝在距离冀州三四千里的燕然山一带。

吕布现在四面受敌,只有先平定了大汉现有的疆土,才会考虑对西部鲜卑进行远征。

吕布为了顺利得到东部鲜卑逃往扶余的牧民,除了暗地派阎柔的弟弟阎志前去,还特别让朝廷派了礼部侍郎孔融,前去跟东部鲜卑东边接壤的宿敌扶余国洽谈。

孔融虽然恃才傲物,但对军国大事不敢怠慢,携带重礼,在渤海水师的护送下前去扶余国出使。

扶余国在东北地区算是一个大国,它最强盛的时候,疆域达到万里长城以北,南达高句丽、东达挹娄、西接鲜卑,方圆约二千里,有八万户民众,扶余国后来又再发展成为以下四个国家:北扶余、东扶余、卒本扶余(即高句丽)和南扶余(即百济),高句丽和百济的王室都是来自扶余。

扶余国在公元前2世纪立国,到公元494年东扶余国被高句丽灭国为止,历时约700年。汉武帝年间,扶余开始向汉朝进贡,在汉顺帝永和元年(136年),扶余王曾来到洛阳。现在从远交近攻的角度来看,扶余国曾经最大的敌人便是东部鲜卑,跟吕布形成攻守同盟,便是顺理成章之事。

但这里面有个问题,现在的扶余国王名为尉仇台,当时高句丽、鲜卑强盛,扶余在两强之间,势力日渐萎缩,扶余王便依附于辽东王公孙度,公孙度送了一个侄女给尉仇台做王妃。而吕布讨伐公孙度,那个扶余王会怎么对待跟大汉的结盟,结果很难预料。

吕布转而自信地想到,恐怕等阎志、孔融到达扶余国时,恐怕公孙度覆灭的消息也传到了扶余,扶余应该不敢不答应大汉的要求。

孔融船队是沿着海岸线绕了一圈,从倭国海向北去扶余国的,路上顺便出使了半岛上的百济、三韩。

百济是高句丽创始者朱蒙的第三个儿子温祚王于公元前18年在汉江南岸创建,百济鼎盛时期疆土涵括西朝鲜的绝大部分,最北曾到平壤。

百济的构成民族有土著民族的韩人与濊人,在汉城都邑期,上流层为扶余人。

百济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利条件优越,农业较发达,养蚕、纺织等手工业也有发展,百济是海上的强国,对外贸易较发达,不仅同高句丽和三韩进行贸易,还跨海同大汉和倭国进行贸易。

百济击败马韩部落的首领目支国后赢得汉江流域,到这东汉末年,马韩已经只剩下三十多个部落,若是历史不被吕布改变,百济在百年后最终灭掉了马韩所有部落,成为朝鲜半岛三国之一。

百济国因脱胎于高句丽,所以跟高句丽的关系一向融洽,公孙度屡次攻打高句丽,所以百济仇视公孙度,对跟公孙度作战的大汉朝廷自有好感,所以孔融得到了隆重的接待,百济王亲自接见。

百济国虽然在一百多年后跟新罗、高句丽并为三大国之一,但现在它还没有完全将三韩里面的马韩吞并,国民只有四十多万,带甲之士不足六万,战斗力相当一般,只能欺负部族分散的马韩,让它起兵单独对付公孙度是强人所难,但让它在公孙度后方牵制一下,还是不成问题的。

孔融便和百济王商议出兵袭扰公孙度后方减轻于禁、太史慈的压力,为此吕布这边送给了百济五千件兵器、盔甲,当然这些兵器、盔甲大多都是从公孙瓒、公孙度那里缴获来的,质量低劣,吕布都懒得拿那些兵器盔甲去装备地方郡县兵,便送给了百济,但这不是无偿的,毕竟你百济也感受到公孙度的威胁,对付公孙度不是我在求着你们,百济这几年粮食丰收,便献给了大汉十万石粮食。

百济出动了两万人马,在公孙度后方做出各种小动作,公孙度正统领大军围攻于禁、太史慈的辽隧城,后方空虚,听到百济乘虚而入,连忙派了五千人马回去援助。

与此同时,吕岱的渤海水师和甘宁的黄河水师都在公孙度的沿海地盘袭扰,蹋顿的三郡乌桓也遵照田豫的计策,派出两万轻骑在辽东一带袭扰,使得公孙度不得不又分出二万人马防守各处城池,这样一来他围攻辽隧城的人马降为六万多人,而于禁、太史慈在辽隧城里有将近两万人,防守半年绰绰有余。

孔融在拜访百济王并签订对付公孙度的盟约后,便又去了三韩部落拜访各个部落的头人。

韩在带方郡的南边,东西两边频临海洋,南边跟倭国交接,方圆有四千里,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韩,马韩在西,有五十四个部落,其北与乐浪,南与倭国相接,辰韩在马韩东边,有十二个部落国,其北与濊貊接。弁辰在辰韩之南,亦有十二部落,其南亦与倭国交接。这些部落里面,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地合方四千余里,东西以海为限。这三韩都是古辰国分裂出来,在这三韩里面,马韩势力最大,所以三韩共立马韩人为辰王,以目支国为首都,统辖三韩之地。

马韩人为定居民族,已懂得种植谷物、养蚕,亦懂得做棉布,尚是部落社会,全国由54个城邦组成,城邦没有城郭,皆同属一个部落,而每个部落皆有首领,势力强大的部落的首领称做臣智,其次称做邑借。

每年的五月、十月份,马韩人都祭鬼神,昼夜酒会,群聚歌舞,舞辄数十人相随,蹋地为节。每个城邦各以一人主祭天神,号为“天君”,又立苏涂,建大木以献铃鼓事鬼神,马韩南边靠近倭国,多有纹身者。

马韩的五十四个城邦,每个城邦都建在深山峡谷,以防卫外来入侵,每个城邦的规模跟后来棒子国的镇相当,大城邦有一万多人,小城邦有数千人,总共加起来有十余万户,四五十万人,但在百济国的攻击下,马韩有二十多个城邦皆被百济所占,马韩势力大幅萎缩,现在的民众不足三十万人。
首节 上一节 528/7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辛亥大军阀

下一篇:舌尖上的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