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第512节


那两个逃脱死地的辽东骑兵拼命渡过白狼水,直奔辽东属国里面公孙度的地盘,顾不上休息,换了战马,就直奔襄平,到了襄平城下就嚎啕大哭地把公孙度被蹋顿、王斗联军围困的消息告诉了公孙康。

公孙康心忧父亲的安危,赶紧就点起四万人马前去白狼水边的小孤山救援父亲,他只留了弟弟公孙恭带数千残兵守卫襄平城。

公孙康又想到鞠义、赵云、阎行、阎柔、田畴的人马也会陆续赶往小孤山,自己只带了四万人马,肯定不是吕布麾下幽州军的对手,他便又从乐浪郡、辽东郡的诸多城池里抽调了守军,组成了六万大军,这才有点底气,前去救援父亲公孙度,而乐浪郡、辽东郡里除了襄平城之外,其他城池简直是毫不设防。

公孙康统领大军刚出了襄平城,便见前面一人一马拦住去路,马上端坐着一个少年。

公孙康定睛一看,那少年论年岁不过十二三岁,却有生活了四五十年的疲惫,眼睛里闪耀滚动的不是他这个年纪少年特有的朝气天真,而是像墓地里的幽灵一样散发着渗人的鬼火。

公孙康本有心让人把这少年驱赶开,但少年口中的一句话让他生生止住了:“小侯爷,您若执意前去救援侯爷,非但不能把侯爷救回来,还会断送这六万辽东男儿的性命,更会丢掉襄平城!”

公孙康吓了一跳,连忙让人把那少年请到面前,公孙康低声问道:“你竟敢如此诅咒与我,难道不怕我杀了你?!”

那少年拱手阴阴一笑道:“小侯爷,您想想,那吕布定下计策,水淹侯爷的十万人马,又诱出公孙瓒大破之,又招降王斗,又收买蹋顿的三郡乌桓,鞠义、阎柔、田畴守边塞是确定无疑的假象,足见他早有准备,以此可见,世家叛乱是假象,张颌、徐晃撤回冀州是假象,现在幽州有吕布的八个师,战兵有八万,辅兵有八万,这么多人马,若是真想把侯爷留下,侯爷又怎能坚持到白狼水?!若是他们真想把侯爷除掉,那田豫完全可以让王斗将侯爷引诱进入土垠城,为什么他们没有这样做呢?”

说到这里,那少年戛然而止,一脸阴森地看着公孙康。

公孙康情不自禁地重复地那少年的问题:“为什么他们没有这样做呢?”

那少年阴冷一笑道:“那是因为他们等着小侯爷您去救援,围点打援是吕布惯用的伎俩!而小侯爷把辽东、乐浪郡这些城池的守兵全部调去救援侯爷,后方空虚,恐怕等小侯爷从白狼水回来,辽东郡、乐浪郡大部都不再属于您了。”

公孙康诧异道:“围点打援我理解,可后方城池不再属于我,是如何说来呢?”

那少年指了指襄平城西南方向:“小侯爷,那是渤海,您还记得您一年前的事情吗?”

公孙康脸色一沉,这少年说的话正揭了他的伤疤,一年前他领兵跨海作战,占领了青州的东莱郡,却被于禁、太史慈的青州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公孙康领数千残兵准备越海逃回辽东,却在海上遇到了渤海郡尉吕岱的渤海水师,结果全军覆没,公孙康仅一人逃回辽东,声誉大跌,若不是弟弟公孙恭实在不成器,否则公孙康的继承人位置早就易主了。

那少年看都不看公孙康郁闷的表情,淡淡一笑,笑得却比哭得还要难看:“吕岱的渤海水师有上百只大船,横行于渤海之上,将于禁、太史慈的青州兵运到辽东,也并非难事。”

公孙康被那少年的一番话说得浑身上下冒出一身冷汗,他不得不承认,这少年的话虽然难听,却切中要害,他冷冷地扫视了身边那些谋士,平时一个个都精明至极,真到关键时刻,反倒还不如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公孙康爱才心切,脸上堆起和蔼的笑容:“你叫什么名字?”

那少年稍微犹豫了一下,紧接着毅然决然地答道:“实话讲给小侯爷听,我与吕布有毁家之仇,我曾发誓,在彻底覆灭吕布之前,我绝不暴露自己真实的身份。若小侯爷执意要我的名字,那我就名为仇吕吧。”

公孙康身边的谋士见这少年如此表现,都起了忌贤妒能之心,纷纷劝谏道:“小侯爷,这少年来历不明,又不肯吐露真实身份,当心是吕布派来的细作,阻扰我们及时营救侯爷啊!”

公孙康用力摇摇头:“虽然他很神秘,穿得也破破烂烂的,但他身上那种世家子弟的倨傲是掩饰不住的,这样的人物是不会甘心为吕布做细作的,再者他说起吕布时眼中那股刻骨的仇恨,我是完全可以看得出来!”

公孙康心里还有无法吐露的心事,自从在东莱郡被于禁、太史慈击败继而又在渤海上被吕岱击败后,他对吕布强大的兵力有了深入骨髓的恐惧,他没有他父亲公孙度那样妄自尊大,他对自己这一方有清醒的认知,所以那个少年说得话,他都不敢不认真对待。

公孙康又压低声问道:“仇吕,现在该如何是好?”

那个神秘少年仇吕阴冷一笑道:“吕布打得如意算盘已经被我尽数猜到,现在我们不妨将计就计。”

第629章 神秘少年(二)

公孙康身边的谋士阳仪跟柳毅是公孙度父子身边两大谋士,见这神秘少年一出现就稳压自己一头,便厉声喝道:“现在侯爷人在孤山,两千残兵对抗乌桓的两万铁骑和王斗的一万多人马,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尔不思良策尽快救下侯爷,还在这里胡言乱语?!”

那神秘少年仇吕对待这种素餐尸位的人物根本懒得搭理,只是抬起头跟公孙康平静地对视着:“小侯爷,您想过没有,三郡乌桓本来有八万多控弦之士,为何只出动了两万人马去包围侯爷?”

公孙康恍然大悟道:“剩下那六万多是等着伏击我的!”

那神秘少年欣慰地点点头道:“小侯爷,他们不把小侯爷您这六万人马消灭之前,他们是不会把侯爷的两千人马彻底击败的,现在的情势是你去得越早,侯爷覆灭的越早,你取得越晚,侯爷越安全。”

公孙康现在还不到二十岁,自知无法肩负起独霸辽东的重任,还是需要救回父亲公孙度的,听着神秘少年这样一说,他顿时放心,便又问道:“你刚刚说将计就计,我们该如何行事?”

那神秘少年阴测测笑道:“如此这般,如此这般,便可让吕布满盘皆输。”

公孙康听后大笑:“多亏你了,否则这场战就难打了!”

公孙康按照那少年的计策,命一副将领一万残兵大张旗鼓,扮成五六万人马的气势,似乎是往白狼水旁边的小孤山增援,而公孙康领五万精兵悄悄潜回襄平城,襄平城上偃旗息鼓,上面星星散散的旗帜,看上去只有三四千老弱残兵在守城。

襄平西南五十里外,一支两万人的军队躲藏在一个山谷里面,果然如那神秘少年所猜测的,领头的正是吕布麾下青州兵的两个统领于禁、太史慈。

于禁、太史慈收到斥候的消息,公孙康闻听父亲公孙度被包围生死未卜,立刻领了六万人马离开了襄平城,前去援救他的父亲,现在襄平城里只有三千多残兵,只要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就能攻下襄平城,断了公孙康的归路,彻底将割据辽东的公孙氏灭绝。

太史慈深恨公孙康一年前领兵祸害东莱郡,听到襄平城里果然跟主公、军务院的几个军师们所预料的一样空虚,便急不可耐地向于禁请缨,想做前锋攻入襄平城。

于禁虽然用兵一向谨慎,但这次战术调度是吕布与军务院诸位军师一早就拟定好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各部都没有什么纰漏,于禁根本想不到公孙康身边神秘地出现了一个诡异少年,便点头应诺了太史慈前去攻取襄平城。

于禁、太史慈领着这两万青州兵是坐着渤海水师的数百艘战船而来,一路上并未有过辛苦的跋涉,又在山谷里休息了一夜,养精蓄锐的青州兵如猛虎下山一般,直扑襄平城。

襄平城里做出的防御布置,三千人马有两千都分布在北门,东西两门又各自分布了四百人,守在南门的只有两百残兵,貌似公孙康根本估算不到会有中央军的人马从海上奇袭襄平。

于禁、太史慈看到襄平城这样的布置,相视一笑,襄平城防御空虚,可谓唾手可得。

因为是跨海作战,所以青州兵没带战马,全是步行,但因为青州兵大部都是原来的青州黄巾,以前主要活跃在青州中部的沂蒙山区,个个都练出了铁脚板,从海边到襄平城的两百里并未让他们很费劲,从那个山谷到襄平城的五十里,他们也是靠着脚板在一夜之间到达的。

太史慈领着先锋精兵四千人,趁着夜色,悄悄来到襄平城下,潜伏在城外一里外的小麦地里,这时的小麦已经有两尺多高,太史慈率领的先锋精兵都是穿着迷彩战服,趴伏在麦地里,城头的辽东兵是发现不了他们的影踪的。

到了四更时分,太史慈双目如电,趁着朦胧的月光,依稀看出城头的守兵都陷入了昏睡中,便亲自领两百精兵匍匐前进,悄悄游过护城河,投掷飞抓,搭在城头,两百精兵纵跳如飞,不一会儿就爬上了襄平城头。

太史慈领着这两百精兵,悄悄靠近南城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看守南城门的两百辽东兵尽数杀死,然后大开南门,城外趴伏在麦地里的四千精兵飞奔入城。

等四千精兵入城后,太史慈才在城头点起大火,数里外的于禁急忙领后续人马赶上。

太史慈留了四百士卒看守城门,自己带着三千多人径直往襄平的辽东侯府杀去,他希冀通过控制辽东侯府一举控制襄平城进而控制辽东。
首节 上一节 512/7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辛亥大军阀

下一篇:舌尖上的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