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第453节


从经济贸易的角度来看,洛阳的地位同样很高,因为洛阳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数十年前汉明帝派遣使者班超出使西域,打通了荒废已久的丝绸之路,且首次将丝绸之路延伸打通到了欧洲,到了当时的罗马帝国。罗马帝国也首次派遣使臣顺着班超打通的丝绸之路来到东汉,在京师洛阳觐见了大汉皇帝,这是东西方两个超级大国第一次交往。洛阳作为东方超级大国的首都,罗马作为罗马帝国的首都,丝绸之路便是从洛阳开端,到罗马结束,丝绸之路首次将罗马帝国和中国连结在了一起。历史上,东汉之后,魏晋及隋唐时期,洛阳都是东西方丝绸之路贸易的起点,这个跨度之大,时间之久,意义之大,无与伦比!

丝绸之路虽然由班超打通,但因为东汉朝廷跟羌胡之间爆发的战争,使得丝绸之路再度断绝,虽然后来又有班超的儿子班勇再度开通,朝廷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治柳中,执行都护任务,自此遂以长史行都护职,桓帝时有赵评、王敬,灵帝时有张晏为西域长史,但因为东汉朝廷跟羌人的战争愈演愈烈,丝绸之路在灵帝末年已经断绝。

丝绸之路是一条黄金之路,吕布一心想要从罗马帝国那里赚取大量金币,又怎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条黄金之路断绝呢,再者丝绸之路又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大汉想要了解世界,就要有一个通道,当海上丝绸之路尚未完全打通的情况下,陆上的丝绸之路愈显重要。

吕布便效仿盛唐时期,任命班超的后裔班荣为西域长史,从凉州牧皇甫嵩、凉州将军徐荣、武威太守马腾、金城太守韩遂各军里面甄选精锐士卒,变成八千人马的西征军,前去打通丝绸之路。

班荣遵照吕布的指示,采用远交近攻合纵连横的政策,笼络一批西域小国,对抗另外一批西域小国,而吕布又不断地通过凉州向西域增兵,准备逐渐地控制西域各国,与此同时,还新修了玉门关,开放了沿途各个关隘,同时打通了天山北路的丝绸之路分线,将西线打通到中亚。

吕布对班荣的要求是,改变西域小国林立的历史,让丝绸之路更加畅通。

丝绸之路畅通一环,商贸活动可谓奇货可点、令人眼花缭乱,从外奴、艺人、歌舞伎到家畜、野兽,从皮毛植物、香料、颜料到金银珠宝矿石金属,从器具牙角到武器书籍乐器,几乎应有尽有,而外来工艺、宗教、风俗等的随商进入更是不胜枚举。

丝绸之路重开,并不费劲,因为这是由军事行动主导的经济活动,只要派兵过去,就能完成。

吕布站在洛阳城头,环顾四方,考虑的是定都洛阳数百年甚至更长远的规划。

路上交通的驰道、直道要以洛阳为中心了,而不能再以长安、邺城为中心了。

在过去三年,为了抵御鲜卑入侵,重修了秦直道和秦驰道,吕布麾下的朔州建设兵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套用在以洛阳为中心的汉直道和汉驰道上,事半功倍,吕布并不忧虑。

吕布唯一忧虑的是洛阳的漕运,火车没有问世之前,船运从各个方面都比路上车运要好,吕布继续以洛阳为都城,就必须要考虑到要大兴漕运,甚至要像隋炀帝杨广那样兴修运河。

其实隋炀帝杨广修得运河是没错的,运河是必须要修的,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相继修建了一些渠道,这些渠道虽然断断续续,却使大运河的开凿,在江南和中原地区初具规模了,随着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日益发展,修凿的局部运河,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尤其江南地区在全国经济生活中越来越占重要地位,沟通南北水道已经成为社会经济交流的迫切需要了。

杨广修了大运河以后,沟通了中国大地的东西南北,东西南北都用水连起来,组成水网,把几大自然水系(长江、淮河、黄河、海河、钱塘江)变成一个大水系,是一盘大活棋。杨广挖掘运河,葬送了隋朝,给李唐做了嫁衣,大运河迎来了唐代的贞观开元之治,奠定了唐文化在世界上崛起的基础。

吕布开始着手布局以洛阳为中心的连同南北的运河,连同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不仅有利于南北经济汇通,更有利于自己的军事行动,有利于自己统一整个大汉。

吕布吸取杨广的教训,没有限定要在三五年内非要修好,他给出的时间表是二十年。

第551章 不学杨广

来到这个时空没过几天,吕布就上位了,转眼就过了三年,三年时间里吕布渐渐习惯了上位者的思考方式,他不再是局限于原来那个武将的简单思维,考虑问题不但是从全局,更会考虑到数年数十年的未来。

吕布现在夺取了洛阳城,他考虑的就不仅是对抗洛阳以南的荆州刺史袁绍来守住洛阳城,他要考虑到如何迅速击败袁绍,他还要考虑到若是孙策拒不归附,该如何拿下江东。

这一系列的军事计划,都跟运输问题密切相关,军事人员的运输以及粮草的运输,运输的快慢很多时候直接决定了军事行动的成败。

在这个二世纪,没有飞机没有火车,根本无法做到朝发夕至,军事行动只能靠骑马、坐马车牛车和步行,要跋山涉水,行动十分艰难和缓慢,特别是去河网众多的江东地区,靠车马运输更是缓慢。

所以吕布在布局以洛阳为中心大修直道、驰道之余,更准备大兴漕运。

漕运,便是把人和物放在船上,或人划,或扬帆,或做水闸提升下降,可以日行数十里甚至百里,船大,可运兵,可运马,可运粮食,可运草料,可运煤炭,可运石材,大大拓宽了人类的活动空间,以致可以组织起有效的大规模的国家行为。

但是,神州大地上,除了偏远的额尔齐斯河与澜沧江之外,所有大河都是由西向东横向流动,没有一条南北纵向的大河,这是由神州西高东低的基本地势所决定的。在这些河流之中,黄河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摇篮,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它的中下游在东汉时期是经济、文化、科学最发达、最昌明的区域,也是人口最稠密,政治思想最为活跃的所在。可是,黄河自西向东的流向,便于东西横向联系,而不便于南北纵向的联系,纵向经济文化交流受到很大影响,黄河以北不乏富饶之地,黄河以南的东南沿海更是物产丰富之地,但长期得不到开发,这种地理上的缺陷,造成了神州经济文化发展严重不平衡。

吕布暂时并不在乎经济文化发展的问题,因为经济文化发展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吕布最关心的是军事行动和粮食运输,为了便于控制南方地区并把南北方的物产相互交换运输,运河必须要修。

还好运河其中一段已经有人给修好了。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末期,当时统治长江下游一带的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争夺中原霸主地位,调集民夫开挖自今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的运河,因途经邗城,故得名“邗沟”,又称为里运河,全长170公里,把长江水引入淮河,是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

吕布若修运河让黄河跟长江相通,只需要修通黄河到淮河的运河,再疏通有些淤积的里运河即可。

黄河到淮河之间的运河,在隋朝大运河时期称为通济渠,是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开通的,工程西段自今洛阳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黄河,东段自荥阳汜水镇东北引黄河水,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经商丘、宿县、泗县入淮通济渠,又名汴渠,是漕运的干道。

吕布基本上沿用杨广的那条线路,着手计划兴修通济渠,只是现在通济渠所经过的豫州、徐州、扬州尚不在他的控制势力范围内,暂时只是修洛水、谷水、汜水与黄河连同的小部分,另外便是在吕布控制的冀州,兴修运河的北方一段。

北方运河,是效仿隋炀帝大业四年兴修的永济渠,兴修洛阳到北平的运河,这段运河工程其实很简单,只需要连同易水、漳水、黄河即可,工程量比通济渠轻多了,而且这条运河大部分范围都在吕布控制的冀州内,便于调动民力,而且冀州民众都深感吕布恩德,吕布给得又不是免费劳役都有工钱,冀州民众很是卖力,料想过不了几年就可以修通,有这条运河,以后邺城来洛阳或去北平都非常便利,便于吕布从洛阳控制北方。

大运河一旦修通后,不仅有利于吕布对南方、北方地区的政治军事控制,也有利于南方、北方物产运输互通有无,更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北方,带到了南方,也把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鱼米桑茶水乡文化带到了中原,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互补化和共繁化,几大水系的串通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与交流以及中外的国际交流。

陆上丝绸之路在若干年后便会疏通,海上丝绸之路在十余年后也会开通,陆上丝绸之路以洛阳为起点直到罗马,海上丝绸之路以钱塘(杭州古称)为起点直通罗马,而大运河是从洛阳到钱塘,如此一来,大运河便为海上、陆上丝绸之路接上了手脚,一方面把地中海周边、中亚的文化和中国内陆的文化链接了起来辐射开来,另一方面,把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汉族文化链接了起来,促进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生成、巩固和壮大,此两者的文化大交流因大运河的挖凿而大放异彩,必会结出具有深远影响的丰硕成果。

而且,大运河的开通会诞生出几十座沿河的繁荣城市。先有河,后有城镇,后者因河而生,因河而旺,大城,意味着人口的相对集中,意味着人才的聚集,而且因需要而都有分工,有搞运输的,有搞搬运的,有收税的,有管理的,有造船的,有搞仓储的,有搞货物集散的,有做买卖的,有旅店,有饭店,有美人街,有唱戏娱乐的,还有学校一类的机构,总之,越聚越多,名气也越传越远,终成气候,在历史上留下了永久的记忆,料想运河名城扬州、杭州也能因为这条运河的修成而崛起。

一幅幅辉煌的蓝图从吕布手中绘制出来,吕布禁不住意气洋洋,不可一世起来。

但他很快就冷静下来,他想到了一个同样好大喜功最后功败垂成死无葬身之地的家伙,隋炀帝杨广。

吕布最为警惕的是,作为穿越分子的自己,最容易犯的错误便是好大喜功。

那个隋炀帝杨广一生做的几件大事,兴修大运河、科举制、击败吐谷浑重开丝绸之路、三征高丽,无一不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只是可惜杨广虽有才能,可惜太急功近利,没有处理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关系,反而成了罪在当代、利在千秋。

杨广在大业年间修建大运河时,不恤民力,劳役过重,加重了普通民众负担,导致民怨沸腾,杨广不知自省,还利用大运河到江南巡游,铺张浪费,更加剧了矛盾,是隋末民变的诱因之一,吕布深以为教训,他把运河彻底修成的时间表定为二十年后,二年内只修通洛阳段、五年内只修通河北段即可,大运河修通后,吕布只进行有意义的军事、经济活动,绝对不搞巡游。

当然杨广使得隋朝葬送最根本的原因是世家门阀贵族对他的反戈一击,特别是李唐门阀,实际上在中国从门阀贵族政治向科举官僚政治转化,从门阀社会向门阀后社会转化的历史关头,宇文泰、宇文邕、杨坚、杨广、李世民、武则天六人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其中,在政治改革中走得最远的是隋炀帝和武则天,可后面这两位在历史上却是脏水被泼得最多的。

大业二年隋炀帝始建进士科,典定科举制度,创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开设进士科,那时的进士科以考政论文章为主,选择“文才秀美”的人才。大业三年,炀帝诏令:“文武有职事者,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臀力骠壮十科举人。”大业五年炀帝又诏:“诸郡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臀力骠壮,超群等伦,在官勤奋,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四科举人。”科举制度的创建,重才学品质而不重门第,削弱了门阀大族世袭的特权。“百官不得计考增级,必有德行功能,灼然显著者,擢之。”

隋炀帝杨广的科举制,为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英才参政提供了机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世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手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抑制门阀的作用,无疑是异常高明的创举,对后世中国影响深远,可隋炀帝杨广他执行过快,在三四年内就颁布了,过早触动门阀大族的利益,为日后门阀大族的反叛埋下了祸根。

吕布现在准备做的削弱世家门阀,以科举官僚取代,实际上是把杨广、武则天在后世做的提前放在东汉末年来完成,但吕布不准备马上执行,他给自己二十年的时间,全民教育深入人心,大汉人人都认识字以后,再行科举,方能大获全胜。

第552章 袁绍得玉玺

吕布在做围绕洛阳城为中心的长远规划时,洛阳城里的遗留问题也在有条不紊地解决着。

王允、杨瓒、士孙瑞等世家大臣的家兵联军被击败,这些世家大臣被擒拿,王允的人头被郭嘉带去抚慰西凉军,郭嘉、贾诩两大说客说降董越、牛辅,西凉军归依吕布。
首节 上一节 453/7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辛亥大军阀

下一篇:舌尖上的唐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