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第284节


吕布伸出舌头,把貂蝉的香舌纠缠起来,开始了缠绵悱恻让人透不过气的深吻。

貂蝉透体通香,檀舌更是香甜,吕布在跟貂蝉的热吻里都体验到一种发自嘴边沁入心扉的甜蜜。

吕布伸出大手,轻抚貂蝉的肌肤,貂蝉不但是面如三月桃花,吹弹可破,身上的肌肤也是细腻白嫩,吹弹可破,真如婴儿般娇嫩的肌肤,最让吕布心动的是,貂蝉那动不动娇羞起来浑身上下显出晕红,偏向粉红色,这个时候的她越发显得艳光四射。

吕布以前总觉得艳光四射这个字眼是夸张的说法,当他亲身感受貂蝉的美妙之时,他相信了,天底下果然有艳光四射、瞬间秒杀天下其他女人、堪称女人公敌的绝色美女。

难怪貂蝉在历史上让两个看惯天下绝色美女的董卓、吕布自相残杀,果真是有这样的美色。

貂蝉的身材跟吴瑕比起来,没有吴瑕的小蛮腰纤细,跟太后何莲比起来,没有何莲的胸部丰满,跟严琳比起来,没有严琳的美腿修长,即便如此,貂蝉的身材亦有玲珑剔透让吕布目眩神迷的独特美丽。

貂蝉通身上下,增一分则太肥,减一分则太瘦,匀称之极,吕布欣赏完貂蝉的脸蛋,再看貂蝉的身材,不由得叹息道:“上天何其不公,竟将天下灵秀尽集于一人之身!”

像貂蝉这样的美女,不仅有天使的面孔,还有魔鬼的身材,更有出众的气质,动人的嗓音,似乎她唯一的缺点便是她的出身,而出身对一个美女来说恰恰是最不重要的,门第越高,沦为政治婚姻牺牲品的几率越大。

而有些女人,不仅有魔鬼的面孔,还有天使的身材,更有芙蓉姐凤姐集于一身的气质,嗓音更如同春哥曾哥一般,这样的女人如果出身不好,恐怕是一辈子难得幸福,偏偏这样的女人还不少!

貂蝉见吕布欣赏起她的美丽欣赏个没完没了,娇笑道:“夫君,妾身终此一生都会陪在你身边,你有一辈子的时间来欣赏,何必浪费这个洞房花烛夜呢,您曾说过,春宵一刻值千金啊!”

吕布哈哈大笑道:“娘子说得对,官人,我来了!”

第二天一大早,吕布神清气爽,早早醒来,为尚在酣睡之中的貂蝉送来早餐。

吕布安排女仆在貂蝉左右侍候,自己便披挂整齐,去校场点阅人马。

吕布这次讨伐董卓,决定把自己手里的精兵悍将大都带上,一是为迅速扫平董卓,二是为了在关东诸侯面前展示中央军军威,震慑这些道貌岸然的乱臣贼子,好为将来扫平天下打下基础。

作为步兵统帅的高顺早已领着二万战兵、两万辅兵,在十天之前离开邺城,赶赴陈留,除了辎重以马车驮负,那两万战兵、两万辅兵全是步兵,辅兵负责押送辎重,这一次他们还秘密押送了五十台霹雳车,不过这次押送相当轻松,因为他们只需要押送连接部件、底座,那些巨木杠杆可以到了攻城之前打造。

高顺带一师,一师辖有一万战兵、一万辅兵,另外那个步兵师由黄忠统领,不同的是,高顺的师团里面有一个弓弩旅团、一个刀盾旅团,一个陷阵旅团、两个长枪旅团,而黄忠的师团里面有二个弓弩旅团、二个刀盾旅团、一个长枪旅团。高顺和黄忠下面每个旅团里均有一个斥候队,全骑兵装备。

高顺和黄忠的人马从黎阳渡过黄河,横穿兖州,稳健行军,一路之上,把零碎的山贼、黄巾余党尽皆扫荡,每到一个县城,必定张贴安民告示,招揽无立锥之地的贫民、流民前去冀州安居乐业。

兖州刺史刘岱、陈郡太守乔瑁都非常不满吕布中央军拉拢他们治下的百姓,就派使者前来邺城向吕布诘问,吕布冷厉地反问道:“那些百姓在你们治下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你们有什么资格做他们的父母官?!我乃是奉朝廷旨意,要把所到之处一切穷苦的大汉子民接到冀州安居乐业,你们若敢拒绝,就是违抗天子圣旨,要想清楚后果!”

刘岱、乔瑁均是世家子弟出身,麾下人马虽然装备不错,但论训练军纪皆是远不如中央军,他们慑于吕布过往的战绩,慑于吕布在朝廷的地位,慑于中央军的战力,都不敢再说什么,反正那些贫民流民在他们的治内也是耗费粮食的累赘,吕布帮他们接受了,其实是在减轻他们的压力。

高顺和黄忠的人马每过一处,都会根据军情司传来的情报,把私通董卓的世家连根拔起,因为证据确凿,袁绍等人虽然物伤其类,也无话可说。

第344章 官绅一体纳粮

高顺和黄忠在沿路之上,还派人规劝陈留郡以西的百姓们往冀州迁移,因为陈留郡和洛阳之间的大片地方,将要成为战场,战火一点,生灵涂炭。

关东各路诸侯的军队多半军纪不良,烧杀掳掠之类的事情亦是层出不穷,并不比董卓的西凉兵好到那里去,史载关东诸侯会盟完毕各自撤回以后,他们会盟之地足足过了七八年才恢复过来,足以看出关东诸侯跟董卓一样,都是罔顾民生、残害百姓的国贼而已。

吕布早就预料到这一点,提前一个月就派人去陈留郡到洛阳之间张贴告示,号召黎民百姓到冀州逃避战火,但他却忘了大部分百姓都不识字,识字的世家中人不想让治下百姓流失,那样意味着他们将乏人剥削,所以他们并不会为这些百姓讲解告示,吕布在邺城等了一个月,没有看到多少黎民百姓从陈留那边过来,反倒是陈留太守张邈派人过来责问。

吕布只好让高顺和黄忠的人马过了黄河,在兖州一带就要不断地号召百姓过河前去冀州,中央军自从被总军正吕范大刀阔斧地整顿了两个月的军纪,军纪非常整肃,跟那些纵兵扰民的其他关东诸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兖州百姓从心底里叹服中央军,对中央军的一系列号召都望风景从,一时之间,过河投奔中央军的黎民百姓不下十万,连带着青州、豫州一带的民众也前去冀州。

高顺在两个月前遵从吕布的将令,把冀州并州两地十个民愤最大的世家按照私通董贼的名义,一一诛灭,十个世家的田地足有一百多万亩,先发放给了成婚完毕的中央军将士,余下田地又拨给了新近投奔冀州的黎明百姓作为屯田之用。

就在吕布接受华佗治病的二个月内,中央军向冀州、并州各地发布了征婚启事,为一万中央军将士全面征婚,征婚启事里把中央军将士成婚后可得到的一系列福利都明确地写了出来:

每户每人皆有均分田,每一个将士结婚后,便立为军户,军户里按照人头,每个人头可分得十亩均分田,若是那个军户家中有十个人,便可以分得一百亩均分田,当然大部分新近结婚立户将士只有他与妻子二人,最起码可以分得二十亩均分田。

每个将士皆有军功田,根据军衔高低,从一星准武士开始可得军功田,之所以称为军功田,是因为军衔跟军功是密切关联的,立下军功,军职可能不变但军衔一定会升,武士级别,每一个星级可增加二亩军功田,五星准武士便可得到五亩军功田,五星大武士便可得到五十亩军功田;都尉级别,每个星级可增加四亩军功田,到了五星大都尉,便可得到一百七十五亩军功田;校尉级别,每个星级可增加八亩军功田,到了五星大校尉,便可得到三百七十五亩军功田;将军级别,每个星级可增加二十亩军功田,到了五星大将军的级别,便可以得到八百七十五亩军功田。

每个将士皆有饷银,以铜钱结算,最初级的战兵可得到一个月五百钱,最高级的战兵可得到一个月九百钱,辅兵所得饷银为战兵的一半,伍长可得一千钱饷银,副两长可得一千二百钱饷银,两长可得一千五百钱饷银,副队长可得一千七百钱饷银,队长可到二千钱饷银,如此类推,每一级递增百分之二十。

冀州、并州那些寒庶地主、自耕农、小商人、仆役人家看中央军将士的待遇比之前的官军都要高上许多,比其他诸侯军队的将士更要高出许多,仔细算起来,做到一个大都尉级别,所得收入已经不下于一个县令,做到一个大校尉级别,所得收入不下于一个郡太守,除了世家大户嗤之以鼻之外,其他家庭都非常踊跃地携带女儿前去中央军大营,以队为单位,在地方官吏的监督下,开始相亲。

一个月内,一万名将士的婚姻问题全部搞定,少数高级将领不仅娶妻,还纳了妾侍,一时之间,冀州上下,皆大欢喜。一个月的蜜月期过后,一半以上的将士就要开赴讨伐董卓的前线。

吕布在这次建立军户分田时,也初步地提出了自己的土地政策。

主要是四点,均田,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严禁土地兼并。

第一点,均分田地,先立户口,确定人口,按照人口授予田地,每一人可得田地十亩,均不可买卖,死后即被官府没收田地再行分配。

第二点,严禁土地兼并,每一户土地都不准超过一千亩,若有额外资产鼓励开设商铺。

第三点,摊丁入亩,废除一切杂税,均按田赋来征收,每亩田须得交两斗粮食。

第四点,官绅一体纳粮,取消食邑制度,不论是谁,只要有田地,皆要缴纳田赋。

一石米,约折合三十斤,一斗米,是三斤,两斗米,是六斤,这个时期的平均亩产为3石,若再经过吕布刻意的农业技术改造,可以提升到4石,吕布征收的田赋按照比例折算,只是百分五而已。

吕布征收的田赋,乍看起来低,但若是能够把第三点和第四点落在实处,整个冀州、并州可开垦出两千万亩良田,一年两熟,一年便可得到八百万石粮食,足以养活起来八十万军队。整个中土,可以开垦出一亿亩良田,一年两熟,一年便可得到四千万石粮食,足以养活起来四百万军队。

可每个朝代都不能养活这么多军队,究其根本,就是第三点和第四点没有做好,甚至做得很差。

明朝全国田地有一亿多亩,若是全部征收,收上来的田赋应该有八千万两白银,实际上只得到两三百万两,根本不足以养兵也不足以赈灾,究其根本,就是因为朱元璋提出那个愚蠢的“官绅不纳粮、国家养士”的政策,以东林党为首的大官僚大商人组成的官商利益集团、中高级军官、皇室宗亲权贵一起兼并了百分之九十的良田,东南大商人豢养起来的大官僚东林党忽悠着猪一样的朱明皇帝取消了对工商的征税,国家全部的税收都压在自耕农身上,而自耕农手里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薄田,风调雨顺还好说,一旦天灾人祸起来,自耕农无法支撑,只得抛荒流亡,天下开始四分五裂。

东汉末年的情况,跟明末是一样的,世家大户兼并了大部分的良田,却不用交纳一点儿钱粮,朝廷屡次对西羌用兵,高昂的军费都是压在黎民百姓头上,灾荒连年不断,大乱自此开始。

其实何止是明朝、东汉,隋末、唐末、元末都是如此,元朝之所以灭亡,民族冲突并不是最致命的地方,归根结底还是土地兼并等一系列经济政策搞差了,百姓不堪忍受,纷纷举旗造反。

吕布不想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有朝一日沦落到明朝末年那样的地步,他一定要做一番改变。
首节 上一节 284/7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辛亥大军阀

下一篇:舌尖上的唐朝

推荐阅读